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颏水平截骨与Medpor联合矫治小颏畸形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1997年以来,我们在颏部水平截骨前徙术同时覆盖移植Medpor种植体,为8例较严重小颏畸形患者进行矫正,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颏水平截骨联合置入假体治疗严重小颏畸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介绍一种治疗严重小颏畸形,重塑颏部外形的有效方法.方法采用口内切口颏部水平截骨前移固定后,再联合利用在颏部置入合适假体的隆颏术,以进一步增加颏突度和颏长度,改善颏部形态.结果共治疗9例,术后患者颏部形态均得到明显改善,重塑的颏部外形符合美学标准,达到患者术前的预期要求.随访6个月至2年,效果稳定满意,无明显并发症出现.结论利用颏水平截骨联合置入假体的颏成形术治疗严重小颏畸形,使重塑的颏部形态达到了美学标准,面部轮廓比例协调,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颏部双阶梯水平截骨术在严重小颏畸形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介绍一种治疗严重小颏畸形的有效方法。方法:采用口内切口行颏部双阶梯水平截骨前移并坚固内固定,以增加颏突度和颏长度,改善颏部形态。结果:2003年10月~2010年9月共治疗25例,术后患者颏部形态均得到明显改善,颏部平均前移12mm,重塑的颏部外形满意,随访6个月~4年,手术效果稳定,截骨区骨愈合良好,无明显并发症出现。结论:应用颏部双阶梯水平截骨前移术治疗严重小颏畸形,可明显改善颏部形态,协调面部轮廓比例关系,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 介绍一种改良的颏截骨术联合假体置入治疗小颏畸形,使隆颏术后颏部具有更佳的美容效果.方法 选择口内切口入路,采用改良的颏部水平"几"型截骨后前徙内固定术,并联合置入合适假体,达到改善颏部后缩,延长颏突度和颏长度,同时改善颏正中区域外形.结果 采用该方法共治疗11例患者,其中3例行单纯颏截骨前徙术,8例行颏截骨前徙联合假体置入术,术后颏部形态均得到明显改善,患者满意度高.结论 改良颏截骨前徙联合假体置入治疗小颏畸形,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面部外观,重新建立颏部美容曲线,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5.
颏部二级阶梯状截骨术矫正严重小颏畸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治疗严重小颏畸形的手术方法。方法经口腔内黏膜切口,显露下颌骨颏联合区,于颏孔下方作两道平行弧形截骨线,阶梯状前移,以钛板钛钉坚强内固定。结果2004年6月至2005年12月,共收治10例患者,均采用二级阶梯状截骨法。术后半年随访,颏部平均前移1.1cm,颏高平均增加0.7cm。截骨区骨愈合良好,形态满意。结论该方法可使颏部前移达到满意的幅度,并有一个自然的过渡,可有效改善颏部畸形。  相似文献   

6.
颏部缩窄截骨结合Medpor隆颏矫正颏部宽大后缩畸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一次性矫正颏部宽大及颏部后缩畸形的方法。方法:应用颏部缩窄截骨结合高密度多孔聚乙烯(Medpor)隆颏矫正颏部宽大后缩畸形患者11例。结果:11例患者颏部宽大及后缩畸形得到矫正,效果满意。结论:颏部截骨缩窄结合Medpor隆颏可一次性矫正颏部宽大及颏部后缩畸形,解决了单纯颏部截骨术后或单纯隆颏术后局部不能达到最佳的手术效果的弊端。  相似文献   

7.
小颏畸形的诊断治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小颏畸形的诊断及下颌骨体水平截骨与游离植骨颏成形术治疗的适应证。方法 对8例小颏畸形作面部测量及X线检查,分析颜面下1/3畸形特点,对中、重度小颏畸形采用下颌骨体水平截骨前移或游离植骨颏成形术矫正。结果 8例治疗效果满意。结论 正确分析小颏畸形的特点,合理选择手术方法是取得较好疗效的保证。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一种治疗半侧颜面短小畸形的有效方法。方法:经口内入路,行Medpor假体植入联合颏部水平截骨纠正面部不对称畸形。结果:临床治疗14例,面部畸形均得到良好矫正。结论:这一手术方法是修复半侧颜面短小的理想方法,二期可配合其他辅助方法完成对畸形的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9.
治疗小颏畸形的三种术式对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对比分析硅胶假体置入隆颏术、自体骨移植隆颏术和颏部水平截骨颏成形术的临床效果和常见并发症。方法 通过三维CT、头颅正侧位X线检查和第2次手术观察,分析三种治疗小颏畸形手术各自的优缺点并明确其适应证。结果 硅胶假体置入隆颏术后存在假体位置异常、颏部骨质吸收、假体周围骨膜反应、颏部矫正不足等缺点;自体骨移植隆颏术后存在较严重的远期移植骨质吸收和颏部形态改善不足问题;颏部水平截骨颏成形术矫正小颏畸形效果良好。结论 硅胶假体置入隆颏术适用于轻度的下面部矢状方向发育不良、不伴有前下面高不足、无面部不对称且颏唇沟较浅的患者。颏部水平截骨颏成形术适用于各种程度及类型的小颏畸形的矫治,尤其适用于颏部偏斜和面部不对称的调整。自体骨移植隆颏术长期效果不佳,应谨慎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分析小颏畸形的颏部形态特征及其在颏部水平截骨整形手术应用中的效果。方法 通过头颅正侧位X线头影测量分析12例小颏畸形患者的颏部形态,按测量值与正常值之间的差值,计算截骨段移动范围,手术采用颏部水平截骨整形手术方法。结果 12例患者均按照术前预测值移动截骨段,术后头颅正侧位X线头影测量结果与术前预测值相近,治疗效果满意。结论 通过头颅正侧位X线头影测量分析小颏畸形的特点,精确计算截骨段的移动范围和方向,是保证颏部水平截骨整形术达到良好美容效果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正颌外科技术联合应用Medpor矫正面中部塌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Medpor在正颌外科中的应用。方法:对部分面中部塌陷的患者采用Medpor生物材料在梨状孔周围作衬垫,辅助正颌外科手术。结果:手术顺利,畸形纠正明显,均获得满意效果;外形恢复好,无感染等并发症。结论:Medpor生物材料可塑性强,选择适应证应用于正颌外科矫正面中部塌陷,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出血少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分期前路半椎体切除截骨后路矫形手术治疗严重先天性脊柱侧凸的临床疗效。方法严重先天性脊柱侧凸14例,男4例,女10例;年龄8~13岁,平均11.2岁。其中形成缺陷2例,分节缺陷6例,混合型6例。半椎体位于T53例,T2、T8、T10、T11、L1、L4各1例。胸弯12例,胸腰弯2例。术前冠状面Cobb角63°~95°,平均72.1°。胸椎后凸减小或前凸8例,胸腰段后凸4例。一期采用前路半椎体切除、多节段椎体间楔形截骨及分节不全松解;二期采用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三维矫形固定。前后路手术均植骨,平均截骨5.5个节段。结果一期前路术后冠状面Cobb角48°~60°,平均51.5°;矫正率19.6%~37.8%,平均28.6%。二期术后冠状面Cobb角5°~45°,平均30.5°;矫正率52.6%~87.5%,平均62.5%。8例存在胸椎后凸减小或前凸的患者均恢复生理性后凸,4例胸腰段后凸患者3例达到矢状面矫正。全部病例随访8~30个月,平均12.1个月。无断钉、断棒及明显的矫正度丢失,植骨融合良好。发生并发症2例,椎弓根钉帽松动1例,T1神经根激惹1例。结论一期前路半椎体切除、多节段椎体间楔形截骨、分节不全松解,二期后路矫形固定及前后路植骨治疗先天性脊柱侧凸能够达到较满意的矫形效果,适合于8~12岁的青春期前患者。  相似文献   

13.
14.
口内入路L型截骨术矫正高颧骨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21  
目的:探讨口内入路截骨术矫正高颧骨的新方法。方法:根据颧骨的解剖特点,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可完全截断颧骨体的L型截骨术:包括颧骨体上份斜形截开,颧骨体前份垂直截断及颧骨弓根部的“青枝状”折断。再参考颧骨高出的程度把颧骨体前下后份切除后将颧骨体和颧弓整体降低。结果:1995-2000年临床已应用39例。其中对称性高颧骨畸形32例,非对称性高颧骨畸形7例,均获满意效果。结论:L型截骨术矫正高颧骨畸形在保证颧骨体和颧弓解剖结构完整性的前提下降低高颧内,操作简单、并发症少,效果良好,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小切口截骨术矫正外翻的治疗效果。方法对42例外翻患者共72只足实行小切口截骨术矫正治疗,手术后、术后1年X线检查并结合临床分析评价手术治疗效果。结果根据临床实际和X线检查结果并参考有关文献评定标准分析,小切口截骨术矫正外翻术后跟踪观察1年疗效:优60足(83.3%),良10足(13.9%),差2足(2.8%)。结论小切口截骨术矫正外翻,临床效果可信、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