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去甲斑蝥素为斑蝥素的合成衍生物,是由我国首先合成的新型抗肿瘤药物,主要用于原发性肝癌、食管癌、胃癌等的治疗.去甲斑螯素临床应用时体内消除较快,且对泌尿系统毒性较大,用药剂量受到严格限制.因此,国内外研究者期望采用先进技术,制备去甲斑蝥素新的给药系统,以提高其靶向性,降低毒副作用及延长药效.对近年来去甲斑蝥素新型给药系统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赵岩  蒋洪  嘎鲁  米雪  杨慧 《环球中医药》2014,(11):889-892
去甲斑蝥素是临床常用抗肝癌药物,抗肿瘤作用强,并且具有保护肝细胞、提高免疫功能等作用。为提高其对肝脏的靶向性,降低对其他脏器的毒性,近年来不断有学者进行去甲斑蝥素主动肝靶向性药物的设计,如单克隆抗体导向药物、去唾液酸糖蛋白介导的药物等。本文综述了近十年来对去甲斑蝥素主动肝靶向性药物的研究进展,为开发应用于临床的去甲斑蝥素主动肝靶向性药物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4.
去甲斑蝥素基础及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31,自引:1,他引:30  
李柏  凌昌全 《中草药》2002,33(2):184-185
去甲斑蝥素是我国首先合成的新型抗肿瘤药物,主要用于治疗肝癌、食管癌及胃癌等,它同时具有的升白、保护肝细胞、调节免疫功能等作用使其日益受到重视。综述了近年来有关去甲斑蝥素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作用、毒副反应、新剂型开发及疗效等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斑蝥素及去甲斑蝥素对小鼠的毒性作用及两者靶器官损伤程度的差异。方法:取Balb/c小鼠,采用概率单位法计算获得斑蝥素与去甲斑蝥素的半数致死量(median lethal dose,LD_(50))。以1/2 LD_(50)作为毒性研究给药剂量,连续灌胃给药2周。2周后取血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尿素氮(BUN)水平,取肝、肾、小肠和膀胱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比较。结果:斑蝥素和去甲斑蝥素LD_(50)分别为2.045,20.966 mg·kg~(-1)。分别以1/2 LD_(50)给药剂量给小鼠灌胃2周后,血清学检测结果表明,与正常组比较,斑蝥素组无显著差异;去甲斑蝥素可导致ALT,BUN水平显著性升高。肝、肾病理结果表明,与正常组比较,斑蝥素组肝肾轻微病变,去甲斑蝥素组可见肝脏炎性细胞浸润,肝细胞空泡变样,肾小球和小管弥漫性损伤。小肠病理结果表明,斑蝥素组导致肠道淋巴结肿大并分叶,去甲斑蝥素组症状较轻。膀胱病理表明,斑蝥素组发现血管炎症、膀胱移行上皮或黏膜层炎症反应,去甲斑蝥素组轻微移行上皮炎症反应。结论:临床前动物模型结果表明,去甲斑蝥素的毒性主要表现在肝脏和肾脏,斑蝥素的毒性作用主要表现为小肠和膀胱。  相似文献   

6.
 斑蝥为我国古代的昆虫抗癌药物,毒性较强,近年发现有升高白细胞的作用。对斑蝥的有 效成分斑蝥素进行结构改造,研制了斑蝥酸钠,有升高白细胞的作用,但仍有一定副作用。去除斑蝥 素的二甲基、人工全合成去甲斑蝥素,对小鼠,大鼠及家兔的外周白细胞有明显升高作用。在治疗原 发性肝癌、食管癌及慢性肝炎共266例患者中,副作用显著降低;72%患者的白细胞与治疗前比较明 显升高。此外,对其它化疗抗癌药物所致的白细胞降低也有一定拮抗作用。去甲斑蝥素升高白细胞的 原因,实验室研究认为系由于刺激骨髓细胞DNA合成所致。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去甲斑蝥素(NCID)杀伤肿瘤细胞的机制。方法用流式细胞光度术测量 NCTD 对细胞 DNA 复制的作用;用同步化 HeLa 细胞检测 NCTD 作用的时相性;间接免疫荧光显示胞质微管结构的改变及与 M 期阻滞、细胞死亡的相关性。结果 NCTD 不抑制细胞 DNA 复制,不杀伤 G_1期、S 期细胞;5、10μg/ml时,使胞质微管改变、M 期阻滞、畸形率升高,强烈杀伤 HeLa 细胞。2μg/ml 时,不杀伤细胞,仅促进增殖。结论 NCTD 具有刺激细胞增殖和杀伤肿瘤细胞的双向作用,并呈剂量依赖性。临床应用须达到足够剂量方有抗癌效果。  相似文献   

8.
去甲斑蝥素对小鼠免疫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去甲斑蝥素(norcantharidin,NCTD)对小鼠免疫器官及免疫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小鼠注射 NCTD 5天,测量脾重;跟踪骨髓有核细胞数量变化;MTT 法测定脾 T 淋巴细胞转化率;脾 Tc 淋巴细胞毒性试验。结果:NCTD 1mg/kg 每日注射1次,对小鼠免疫器官及淋巴细胞功能无显著影响。每日注射2次,骨髓细胞数有一过性降低,但在停药后能较快恢复。结论:去甲斑蝥素对机体免疫系统及功能无明显损害。  相似文献   

9.
 去甲斑蝥素系根据斑蝥素化学结构去除二甲基人工全合成的化合物。在6个医疗单位治疗原发性肝癌244例。有效率为58.6%。治后一年生存率为30%。AFP下降占39%;肝脏回缩占37%;B型超声波及同位素肝扫描可见瘤体缩小。AFP下降患者中多数伴有肝脏回缩,有明显相关性。治疗期间,未出现骨髓抵制及泌尿系刺激症状。用药总剂量>500mg,可见白细胞升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增强去甲斑蝥素的抗癌效果,减轻其毒副反应。方法:选择泊洛沙姆407作为去甲斑蝥素局部用药的载体,将去甲斑蝥素制成缓释剂型,比较不同剂型去甲斑蝥素的毒性及对荷 W(256)肿瘤大鼠的抗肿瘤效果。结果:(1)去甲斑蝥素缓释剂型的毒性明显低于单纯去甲斑蝥素;(2)去甲斑蝥素缓释剂型治疗组大鼠肿瘤生长受到显著抑制,肿瘤组织坏死广泛,治疗后平均生存期延长(与单纯去甲斑蝥素比较,P<0.05);综合疗效优于单纯去甲斑蝥素组。结论:去甲斑蝥素-泊洛沙姆407缓释制剂瘤内注射,通过延缓药物释放,保持肿瘤内有效药物浓度,并避免峰值血药浓度出现而起到增效减毒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不同剂型去甲斑蝥素肝脏注射急性毒性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凌昌全  郑晓梅  李柏 《中成药》2000,22(10):715-717
目的:比较去甲斑蝥素缓释注射课题与普通注射液肝脏注射的急性毒性、为缓释剂型的临床肝脏注射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60只小鼠及18只大鼠各随机分为3组,分别肝脏注射等量去甲斑蝥素缓释溶液,普通水剂及药物缓释辅料泊洛沙姆407溶液,观察小鼠行为状态、生存情况及大鼠肝脏病理形态学变化。结果;注射去甲斑螯素缓释溶液组小鼠死亡率低于普通水溶液组;泊洛沙姆407小鼠肝脏注射的LD50〉625mg/kg,缓释制  相似文献   

12.
 去甲斑蝥素在人工胃液及人工肠液中均以去甲斑蝥酸的形式存在。该化合物为二元酸,有二步解离,按Noyes法计算,其pK atl=4.02±0.02;pKa2=5.86±0.02。去甲斑蝥酸为弱有机酸,在人体液中有解离型及分子型两种形式存在,而分子型在胃中易于吸收。按照Handerson-Hasselpha-lcli方程计算,口服去甲斑蝥素后在血液中几全部以解离型存在,在胃中约99%以分子型存在,因而预示口服吸收良好,与静脉给药将有同样效果。通过药物的pKa及所在人体部位的pH测定、计算,可初步预示其存在形式及吸收情况。本实验预示的结果,与动物实验及临床观察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3.
去甲斑蝥素抗骨髓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恒飞  于路佳  蒙艳凤  吕鸿雁  张金巧 《中草药》2011,42(12):2479-2483
目的 探讨去甲斑蝥素(norcantharidin,NCTD)抗骨髓瘤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 MTT法检测NCTD对人骨髓瘤细胞株RPMI 8226增殖的抑制作用,并观察其对荷瘤小鼠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ting 检测核因子-κB (NF-κB) p65、磷酸化NF-κB p65 (p-NF-κB p65)、NF-κB抑制因子IkBα、磷酸化IkBα(p-IkBα)、IkB激酶α(IKKα)以及Survivin、Bcl-2、Bax蛋白表达水平,分光光度法检测Caspase-3活性,RT-PCR检测NF-κB mRNA表达.结果 NCTD抑制RPMI 8226细胞增殖,促进其凋亡;其剂量为20、40 mg/kg时对荷瘤小鼠的抑瘤率分别为29.8%、53.5%.NCTD抑制胞核NF-κB p65、p-NF-κB p65以及胞浆p-IkBα、IKKα的表达,增加胞浆IkBα的表达,对胞浆NF-κB p65的表达无显著影响.NCTD还抑制Survivin、Bcl-2蛋白的表达,促进Bax的表达和RPMI 8226细胞Caspase-3的活化,Caspase-3抑制剂能部分拮抗NCTD引起的RPMI 8226细胞凋亡(P<0.05).结论 NCTD对RPMI 8226细胞有抗增殖和促凋亡作用,其机制可能与NF-κB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去甲斑蝥素诱导食管癌细胞凋亡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对去甲斑蝥素作用后细胞凋亡及增殖的变化进行流式细胞术分析,通过免疫细胞化学技术对用药前后凋亡相关基因(Fas、bcl-2、caspase8)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结果:去甲斑蝥素对人食管癌细胞凋亡具有诱导作用,能够诱导Eca-109细胞发生形态改变。从流式细胞仪分析的结果中可知,在DNA组方图上,食管癌Eca-109细胞出现了典型的亚二倍体峰即凋亡峰,同时细胞周期中的分布也出现了明显的变化。根据显示的免疫细胞化学结果,食管癌Eca-109细胞在经过去甲斑蝥素作用后,Fas、caspase8蛋白表达出现明显升高(P〈0.05),而bcl-2蛋白表达则出现显著降低(P〈0.05)。结论:去甲斑螫素对食管癌Eca-109细胞增殖具有抑制作用并且能够诱导其凋亡,该作用的实现可能与下调bcl-2蛋白表达和上调Fas、caspase8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5.
16.
肝复乐与去甲斑蝥素联用治疗中晚期肝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肝复乐与去甲斑蝥素联用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45例,有效率为84.4%,治疗1年生存率为41%,与对照组单用肝复乐和单用去甲斑蝥素治疗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7.
RP-HPLC测定去甲斑蝥素含量及有关物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建立去甲斑蝥素原料药含量及有关物质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方法色谱柱为YWG-C18(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016 mol·L-1磷酸二氢钾溶液(30∶70)(用磷酸调节pH值至3.1),检测波长为213 nm,流速为0.9 mL·min-1。结果去甲斑蝥素与马来酸酐、去氢去甲斑蝥素及其降解产物均能较好的分离,且线性良好(r分别为0.999 8,0.999 9,0.999 7);检测下限分别为10.0,0.08,0.63 ng(S/N=3),平均回收率(n=9)分别为99.94%,100.43%,100.03%;含量测定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126~4.044 g·L-1。结论方法简便,结果准确,重复性好,适用于该产品含量及有关物质测定。  相似文献   

18.
颜道宇  郑典鹏  高维鸿  李金龙 《中草药》2017,48(11):2237-2241
目的探究去甲斑蝥素(NCTD)对肿瘤干细胞促凋亡作用。方法分别以UMUC-3膀胱癌和Hep G2肝癌细胞为研究对象,通过无血清、低吸附、单克隆的方法筛选肿瘤干细胞(CSC),实时荧光定量PCR(q RT-PCR)检测CSC干性标志物表达变化,MTS法检测NCTD及紫杉醇(PTX)对CSC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结果 2种细胞经筛选获得成球生长细胞克隆,其干性基因NANOG、OCT4、ABCG2、CD133、CD34表达明显升高,释放入含血清培养基后干性基因表达下调。经筛选所得的CSC对PTX高度耐药,但对NCTD耐药性低。NCTD可诱导CSC凋亡,但对干性基因表达没有显著影响。结论 NCTD诱导凋亡杀伤CSC,但对CSC分化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9.
高乌甲素是从高乌头Aconitum sinomontanumNakai内提取的二萜类生物碱,为非阿片类镇痛药,临床上常使用高乌甲素的氢溴酸盐用于中度以上疼痛的治疗。由于高乌甲素的水溶性差、对光照较敏感,其理化性质决定了传统制剂的临床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使得新型制剂的研究成为一种趋势。近年来,高乌甲素的不同新型制剂被不断开发以满足不同的治疗目的,综述了近几年高乌甲素新型制剂方面的研究进展,主要从其药物载体制剂、缓控释制剂及速释制剂3个方面进行了分类、归纳和总结,对现有问题进行分析并为后续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多糖是由多个单糖或单糖衍生物连接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如抗肿瘤、抗氧化、抗病毒、增强免疫力、降血糖以及降血脂等,其结构的复杂性,生物活性的多样性,良好的应用前景和广阔的来源,吸引了大量科研工作者投入其中。将微囊和微球、纳米粒、脂质体等制剂新技术用于多糖的制剂研究与开发,不仅有利于提高多糖药物的稳定性、生物利用度,而且在疾病治疗中具有靶向性好、生物相容性高等优势。该文对多糖药物的特性进行了阐述,在此基础上综述了多糖新剂型的研究进展,概述了多糖新剂型的适用范围,以期为天然药物多糖新剂型的开发与应用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