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腾海艳  张旭  王博  周义发 《中国药学杂志》2007,42(14):1059-1062
 目的研究单色云芝多糖(CUP)的化学结构,并与云芝多糖进行比较。方法气相色谱分析糖组成,红外光谱(IR)、高碘酸氧化、甲基化、核磁共振(NMR)等方法确定多糖的结构。结果CUP单糖组成为葡萄糖,相对分子质量约1.3×104,主要连接方式为β-(1→3)连接,此外包括α-(1→3),β-(1→6),α-(1→4),(1→3,6)和(1→4,6)连接。结论CUP的单糖组成和结构与云芝多糖相似,在相对分子质量、蛋白含量等方面有区别。  相似文献   

2.
丹参多糖的提取分离及结构鉴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对中药丹参中多糖进行研究。方法:丹参药材经过水提醇沉得到丹参粗多糖,以DEAE-Sepharose Fast Flow 纯化后,以H2O2脱色,流水透析,冷冻干燥后得到2个浅黄色均一多糖SMP 1,SMP 0.5,经13C-NMR,DEPT,IR谱,单糖组分分析、部分酸水解等方法鉴定其结构。结果:SMP 1,SMP 0.5相对分子质量分别约为1.39×106,4.03×105,SMP 1主要以α-(1→6)D-Glc聚合而成,有少量的α-(1→2)D-Glc聚合;SMP 0.5主要由α-(1→6)D-Glc聚合而成。结论:SMP 1,SMP 0.5为从丹参中首次分离得到的中性均一多糖。  相似文献   

3.
 目的从柘树根中分离纯化出柘树根多糖CPS-1,并研究其理化性质。方法用水浸提柘树根,过3520树脂柱,乙醇沉淀,Sevag法脱蛋白,透析后经DEAE-Sephadex A-50柱纯化得CPS-1。用HPLC,TLC,GC,元素分析,IR,1H-NMR及13C-NMR研究CPS-1的理化性质。结果CPS-1达到高效液相色谱纯,由鼠李糖、阿拉伯糖、木糖、甘露糖、葡萄糖和半乳糖组成,物质的量之比依次为1.00∶14.02∶0.74∶2.62∶30.06∶17.72,CPS-1的糖苷键为α-构型,具有吡喃型糖环,C-2,C-3,C-4中某一碳上发生取代,C-6未发生取代。结论CPS-1是由鼠李糖、阿拉伯糖、木糖、甘露糖、葡萄糖和半乳糖组成的杂多糖,其数均相对分子质量(Mn)为4461,重均相对分子质量(Mw)为6572。  相似文献   

4.
目的 从罗汉果Siraitia grosuenorii根中分离纯化多糖组分,初步分析其结构特征并研究其免疫调节作用。方法 干燥罗汉果根经95%乙醇脱脂,用70 ℃水提醇沉得到粗多糖,再经Cellulose DE-52纤维素阴离子交换柱、Sephadex LH-20凝胶柱分离纯化,得到均一多糖LGP-A。采用高效凝胶渗透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gel permeation chromatography,HPGPC)与PMP柱前衍生化法测定其相对分子质量和单糖组成;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波谱(NMR)、刚果红实验、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等方法对LGP-A的初步结构进行分析。利用CCK法、ELISA试剂盒、中性红实验对RAW264.7细胞的增殖、一氧化氮(NO)、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及吞噬能力进行检测,评价LGP-A的免疫活性。结果 LGP-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3×106,主要由半乳糖(Galp,51.23%)和阿拉伯糖(Araf,44.68%)组成。红外光谱及核磁波共振波谱对其结构分析证明,LGP-A可能主要含有T-α-L-Araf(A)、→3)-α-L-Araf-(1→(B)、→5)-α-L-Araf-(1→(C)、→3,5)-α-L-Araf-(1→(D)、→3)-β-D-Galp-(1→(E)、→3,6)-β-D-Galp-(1→(F)、→6)-β-D-Galp-(1→(G)和→3)-α-D-Galp-(1→(H)片段。质量浓度在0.625~5.0 μg/mL时,LGP-A能促进RAW264.7细胞的增殖,并能明显促进细胞分泌NO、IL-6和TNF-α,提高细胞吞噬率,表明LGP-A具有显著的免疫调节活性。结论 LGP-A是从罗汉果根中得到的天然均一多糖,其初步结构和活性的研究为罗汉果根资源的开发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灵芝孢子粉水溶性多糖SGL-Ⅲ的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对从灵芝孢子粉中提取出来的纯多糖SGL-Ⅲ进行结构分析。方法多糖SGL-Ⅲ经比旋光、高效液相色谱法、苯酚-硫酸法确定物理性状后,再经部分酸水解、高碘酸氧化、Smith降解、甲基化分析及IR,GC,GC-MS和13C-NMR等方法确定其结构。结果SGL-Ⅲ相对分子质量为1.41×104,由葡萄糖(Glc)和半乳糖(Gal)组成,摩尔比为4.46∶1,为少分支结构,其基本结构中主链由(1→3)Glc和(1→6)Gal构成,分支点分别在6-O,2-O及4-O处,(1→4)Gal或(1→6)Glc位于侧链,分支末端残基为Glc。结论多糖SGL-Ⅲ具有天然活性多糖的特征,可以对其进行药理活性的研究开发。  相似文献   

6.
何新阳  范海涛  孙萌  李洁  夏青  姜艳艳  刘斌 《中草药》2024,55(4):1089-1099
目的 对防风Saposhnikovia divaricata中分离得到均一多糖的结构及其免疫调节活性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DEAE-纤维素、Sephadex G-75等柱色谱法,对防风多糖进行系统分离纯化,采用ESI-MSn、GC-MS、NMR等谱学技术,对分离得到的防风多糖SP800203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单糖组成、寡糖片段、糖残基类型和糖苷键连接方式等进行分析,确定其结构。采用细胞实验和斑马鱼实验,研究防风多糖SP800203的免疫调节活性。结果 从防风中分离得到防风多糖SP800203,糖醛酸质量分数为75.73%,相对分子质量约为7.14×104,由鼠李糖、半乳糖、阿拉伯糖和半乳糖醛酸组成,单糖物质的量比为2.8∶6.7∶6∶84.5。主链由半乳糖醛酸聚合而成,2条支链分别由阿拉伯糖、半乳糖醛酸、半乳糖、鼠李糖,以及阿拉伯糖、半乳糖醛酸、半乳糖聚合而成,二者分别通过β、α糖苷键与主链相连。防风多糖SP800203可以促进巨噬细胞一氧化氮、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1β和白介素-6的释放,增加斑马鱼的免疫细胞密度和巨噬细胞数量。结论 防风多糖SP800203为从防风中分离得到的新的均一多糖,具有良好的免疫调节活性;研究结果为阐明防风免疫调节作用机制奠定了基础,为防风临床应用及进一步研究与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对白子草中的多糖进行分离纯化,并对得到的多糖组分的理化性质进行分析。将脱脂后的白子草药材经热水提取,乙醇沉淀,木瓜蛋白酶-Sevag法去蛋白后,再经DEAE-Sepharose Fast Flow离子交换柱色谱分离,透析除盐纯化得白子草多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红外光谱和1H-NMR对其进行组成研究和分析。白子草多糖中的GDPs-2的纯度为87.3%,相对分子质量为2.03×104 Da;GDPs-3的纯度为90.9%,相对分子质量为4.29×104 Da。红外光谱无法确定GDPs-2是否有α构型的呋喃糖苷,但提示GDPs-3可能有α构型的呋喃糖苷键,1H-NMR分析初步判断GDPs-2和GDPs-3的糖苷键连接方式均为α型。GDPs-2由葡萄糖醛酸和木糖组成,摩尔比为1.1:0.63;GDPs-3由鼠李糖、葡萄糖醛酸、半乳糖、木糖和半乳糖醛酸组成,摩尔比为0.32:6.0:0.21:1.75:4.3。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蒙古黄芪中一种杂聚多糖的理化性质。方法应用微波萃取技术提取黄芪多糖(Astragalus polysaccharides,APS),采用蛋白酶法脱除其中的蛋白质,高效凝胶过滤色谱法(HPGFC)测定其分子量(Mw),柱前衍生化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其单糖组成及其分子摩尔比,红外光谱、1H核磁共振测定其主要化学构型,热失重(TG)和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对其进行热分析。结果提取物的分子量(Mw)为1.1×104、纯度为97.16%,其单糖组成及其分子摩尔比为Rha-Glc-Gal-Ara=1.19∶72.01∶5.85∶20.95,主要化学构型为α-吡喃构型,主链部分由Glu1→6糖苷键构成,对光、热及湿均不稳定。结论提取物为黄芪中一种新的杂聚多糖。  相似文献   

9.
祁春华  韩凤梅  曹燚  陈勇 《中国药学杂志》2006,41(23):1822-1825
 目的研究葛根素与人血清白蛋白和α1-酸性糖蛋白之间的非共价结合特性。方法应用电喷雾离子阱质谱分别测定葛根素、人血清白蛋白、α1-酸性糖蛋白及其所形成复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通过结合前后的相对分子质量变化计算复合物化学计量比;通过Scatchard方程拟合计算复合物结合常数(K);根据热力学常数△H、△S推测复合物间的作用力类型。结果葛根素与人血清白蛋白、α1-酸性糖蛋白形成的复合物的结合常数分别为7.59×104和8.01×104mol·L-1,最大表观化学结合计量比分别为1∶5和1∶8。葛根素与人血清白蛋白、α1-酸性糖蛋白间的作用力主要为静电引力。结论电喷雾离子阱质谱是一种研究药物与蛋白间非共价结合的灵敏快速和准确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多糖相对分子质量和含量的方法;分析太子神悦胶囊中多糖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和含量测定。方法采用SephadexG-100凝胶柱纯化分离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多糖组分,用TSK-GELG3000SW,7.8mm×300mm色谱柱,2410示差折光检测仪,测定其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和含量。结果太子神悦胶囊中相对分子质量17.0×103-27.0×103的多糖(JNTP2)的含量为(0.805±0.01)%;相对分子质量分布为Mr:24×103;Mn:17×103;Mp:27×103;Mr/Mn为1.4结论建立了简便、快捷、精密度高的凝胶色谱方法;较为准确的测定了太子神悦胶囊中多糖的含量和相对分子质量分布,为制定太子神悦胶囊多糖的质量标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猴头菌寡糖的理化性质、组成糖、相对分子质量及糖链连接方式,并确定猴头菌四糖的2种化学结构。方法采用水提醇沉法;醇沉部分经DEAE-Sephadex A-50和Sephadex G-25分离纯化;苯酚硫酸法、Lowry法、间羟基联苯法测定总糖、蛋白质、糖醛酸的含量;HPLC测定纯度及相对分子质量分布;活性碳柱色谱纯化猴头菌四糖;GC,GC-MS及ESI-MS分别给出组成糖、糖链连接方式及化学结构。结果Hep-1-3为寡糖混合物,总糖含量为91%,蛋白质含量为3%,糖醛酸含量甚微,由Man和Glu组成,糖苷键以1→4和1→6为主,3-位上有支点。所得2种四糖均由Glu组成,以1→6连接为主链,3-位上有支点。结论Hep-1-3为二糖至七糖的寡糖混合物,首次从猴头菌中获得,所得2种四糖的结构确定为a-D-Glul→6a- D-Glul→6a-D-Glul→6a-D-Glu和a-D-Glul→6a-D-Glul→6a-D-Glu↓13 a-D-Glu  相似文献   

12.
柱前衍生HPLC分析黄连多糖的单糖组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建立柱前衍生HPLC测定黄连多糖中的单糖组成,并分析3种黄连多糖的单糖差异。方法: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黄连多糖,经硫酸水解后,用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PMP)柱前衍生,再利用HPLC法分析单糖的PMP衍生物。结果:黄连多糖主要由甘露糖、鼠李糖、葡萄糖醛酸、半乳糖醛酸、葡萄糖、半乳糖、阿拉伯糖7种单糖组成,其中半乳糖醛酸含量最高,葡萄糖次之。另外,雅连多糖、云连多糖和味连多糖中的7种单糖的平均摩尔比分别为1∶2.34∶0.38∶17.58∶12.40∶6.11∶5.93,1∶2.43∶0.25∶16.76∶15.18∶6.51∶9.78和1∶3.25∶0.40∶22.35∶12.96∶6.66∶10.28。结论:建立的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黄连多糖中单糖的组成分析和含量测定。雅连多糖、云连多糖和味连多糖中的7种单糖含量有差异。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离、纯化出知母水溶性多糖,研究其性质。方法粗多糖经反复冻融S、evage法脱蛋白、高速离心、超滤、柱色谱等方法分离纯化得级分AAB1。经HPLC、比旋光度测定等方法,证明AAB1为均一组分。用气相色谱分析多糖组成。结果AAB1由Xyl,Man,Gal,GalA,Glc组成,其摩尔比为1∶11∶1.75∶7.92∶1.2。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5.47×104。结论AAB1为酸性均一杂多糖。  相似文献   

14.
桑叶中多糖的结构性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从桑叶中分离纯化获得的均一多糖SDC的结构。方法综合各种手段包括糖组成分析、甲基化分析、部分酸水解、NMR、IR等确定SDC的化学结构。结果该均一多糖相对分子质量为8.0×103,由鼠李糖、阿拉伯糖、木糖、半乳糖、半乳糖醛酸组成。主链由α-1,4-半乳糖醛酸残基相互连接而成。其中部分半乳糖醛酸形成甲基酯。侧链包括末端、1,5-、1,3,5-连接的阿拉伯糖;末端的木糖;末端、1,6-连接的半乳糖。结论该多糖为首次从桑叶中分离获得的酸性杂多糖。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离纯化刺糖多糖,并对刺糖多糖的结构进行分析。方法 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刺糖多糖,联合使用大孔吸附树脂、纤维素和葡聚糖凝胶柱色谱对刺糖多糖进行分离纯化,采用凝胶过滤法测定其纯度和相对分子质量,气相色谱法分析其单糖组成,再通过部分酸水解、高碘酸氧化、Smith降解和核磁共振分析其结构。结果 经分离纯化得到多糖组分AP1-1;纯度测定表明其为均一多糖,相对分子质量约为99.7×103;其单糖组成为甘露糖、葡萄糖和半乳糖,物质的量比为1.10∶2.19 ∶4.32;主链由→4)-β-D-GalpA-(1→,→4)-β-D-Galp-(1→和→4,6)-α-D-Glcp-(1→组成,支链由→6)-α-D-Glcp和2- OCH3-α-D-Man组成。结论 多糖AP1-1是一个有分枝的杂多糖。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狗肝菜不同分子量多糖对四氯化碳所致大鼠急性肝损伤的保肝降酶作用,研究其可能的保肝机制.方法:将7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模型、联苯双酯、狗肝菜总多糖(A组)、相对分子质量<6000狗肝菜多糖(B组)、相对分子质量6000~10000狗肝菜多糖(C组)和相对分子质量>10 000狗肝菜多糖(D组)和对照组;A组(250 mg· kg-1)、B组(500 mg· kg-1)、C组(150 mg·kg-1)和D组(300 mg· kg-1)、联苯双酯组(150 mg·kg-1)在造模前灌胃给药7d,其他各组用生理盐水对照;在末次给药1h除对照组外,均灌胃0.1% CC14花生油(0.01 mL·g-1)建立大鼠急性肝损伤模型,对照组用生理盐水对照.于16 h行腹主动脉取血用于检测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蛋白(TP);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及肝脏病理形态学变化;计算肝脏指数(肝体比)、脾脏指数(脾体比)、肾脏指数(肾体比).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中ALT,AST,TP水平显著升高(P<0.01),提示本实验模型成功.狗肝菜各多糖组大鼠血清ALT,AST活性降低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A,B组可显著减少由于肝损伤造成的TP升高,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其中B组效果最佳;与模型对照组比较,A,B组升高SOD活性(P<0.05或P<0.01);A,C组升高GSH-Px活性,(P<0.01);对于MDA含量狗肝菜多糖各部位组降低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模型肝组织大片坏死、淤血,狗肝菜多糖各给药组组织损伤程度明显降低,以B组效果最佳;对于肝脏指数,D组效果最优(P<0.05).结论:狗肝菜各多糖组均对CCl4所致大鼠急性肝损伤效果显著,综合分析相对分子质量<6 000组(B组)保肝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7.
木蹄复方体外抗肿瘤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筛选木蹄复方抗肿瘤活性提取物,初步分析其化学成分并观察其体外抗肿瘤效应.方法:常规水提和醇提的方法提取复方中水溶和醇溶性组分.MTT法测定木蹄复方水提取物(distilled water extract of compound Fomes fomentarius,WECF)和木蹄复方乙醇提取物(ethanol extract of compound F.fomentarius,EECF)对体外培养肿瘤细胞A549,Hela,QGY生长的抑制效应.系统预试法分析WECF化学组成.流式细胞术检测WECF对A549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WECF对A549,Hela,QGY 3种细胞的IC50分别为(0.28±0.02),(0.40 ±0.06),(0.28±0.05) g·L-1;EECF对3种细胞的IC50分别为(0.50±0.04),(0.50±0.03),(0.60 ±0.06)g·L-1,WECF对肿瘤细胞的生长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WECF含有有机酸,氨基酸、多肽和蛋白质,糖、多糖和苷类,皂苷,内酯、香豆素及其苷类,植物甾醇、三萜成分以及挥发油和油脂,多糖含量为(16.1±0.5)%.WECF对A549,Hela,QGY,DU145,MDA-MB-435S,SGC-79016种细胞的IC50分别为0.29,0.45,0.32,0.32,0.83,0.23g·L-1; WECF 1 g·L-1作用于A549 24 h后,细胞凋亡率为22.0%.结论:WECF具有较强的体外抗肿瘤效果,对多种肿瘤细胞的生长具有非常明显的抑制作用,并可诱导A549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