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实践教学在《动物寄生虫病学》教学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并提高教学质量,本文结合多年教学经验,对《动物寄生虫病学》实践教学改革进行了探索。本文主要阐述了实验教材内容的更新、实验教学方法改革及实验考试方式的改革等内容。  相似文献   

2.
人体寄生虫学教学的定位与教材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综合性大学医学课程体系改革及寄生虫病的流行情况的变化,调整人体寄生虫学教学内容和编写教材,以适应新的寄生虫病防治实践的需要,保持人体寄生虫学在医学课程体系中的学科特点和定位,调整教学内容和重点,并探讨人体寄生虫学教学的定位与教材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3.
医学寄生虫学教学应与时俱进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突如其来的SARS疫情,即是一场巨大的灾难,也是对我国疾病预防体系的一次严峻考验。“预防为主”的方针贯彻得怎样?SARS流行暴露了我们工作中的薄弱环节,促使我们对现行的医学教育体制进行反思。医学寄生虫学教学工作,需要认真思考我国寄生虫病流行现状、以往防制工作的经验教训,预测将来可能发生的新情况、新问题。我们应该借鉴国外教学及防治工作经验,以适应我国现实社会不断发展的需要。 寄生虫病流行历史久远,我国经过40余年的大力防治,若干种严重流行的寄生虫病已经得到有效控制,但是如果放松警惕,有可能死灰复燃。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改善,食源性寄生虫病有增加趋势,而且发现不少新的寄生虫病,如果不重视常可引起合并症而  相似文献   

4.
开展人体寄生虫学实践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目前我国寄生虫病的流行情况,结合现行人体寄生虫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开展人体寄生虫学实践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长期来,对人体寄生虫学教学方法、手段以及教学体系的改革,总体上未摆脱传统教育模式。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许多寄生虫病方面的有关内容未能在临床教学向学生讲授,致使医学生5年课程仅学到人体寄生虫学基础知识,有关寄生虫病临床知识十分有限。目前,我国寄生虫病发病率仍较高,危害较大。系统掌握其发病机制、临床诊断及防治,对于提高寄生虫病确诊率、减少漏诊、误诊十分重要。作者认为,教学改革应考虑本学科的整体发展与综合化,精选知识、合理设置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注重与其他学科相关知识融合,整体优化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  相似文献   

6.
我国医学寄生虫学发展百年历史回顾与评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要】 本文对我国近百余年间(1871-2006)人体寄生虫与寄生虫病代表性研究文献作历史性回顾与评述。从学科发展的视角,对我国医学寄生虫学学科发展的历史背景,学科在酝酿、创建及发展等阶段的特征作了讨论。对1871-2006年我国人体寄生虫病首例记录作了校订,128个病原虫种列表作了说明,其中38种为本文新订正的记录。Faust(1923)的引文证实以往“胰阔盘吸虫香港1例”记录是一个荒谬的错误。林几(1924)在北京发现阔节裂头绦虫,犬弓蛔虫,微小三齿线虫等肠道寄生虫的人体感染者,均为我国首次报道。洪式闾(1944)报道重庆疑似疟原虫1例,经分析订正为我国巴贝虫病首例记录。以上实例表明,真实的病原虫种记录是寄生虫病发现史的重要基础。本文还对不同历史时期人体寄生虫病研究进展作了评述,认为我国医学寄生虫学学科的发展与寄生虫学和寄生虫病研究工作呈同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根据国际动物命名法则和动物寄生虫病的标准命名法,结合寄生虫学的最新研究成果,本文对一些寄生虫和寄生虫病(如旋毛虫与旋毛虫病、丝虫与丝虫病、棘球绦虫与棘球蚴病等)专业名词的用法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在新的疫病流行和防控形势下人体寄生虫学的授课策略。方法通过文献搜集分析概述我省现阶段寄生虫病流行的新特点,讨论《人体寄生虫学》课堂教学中的新策略。结果和结论随着社会发展和经济结构的改变,我省寄生虫病已经形成了传统土源性寄生虫病流行率逐年下降,食源性寄生虫病和输入性寄生虫病流行率逐年上升的新趋势。教学主体需要和疾病预防控制、检验检疫相关部门合作,逐步建立国际科研教学新模式,更新教学方式和内容,顺应新时代的教学需求。  相似文献   

9.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中华预防医学会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主办的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专业学术期刊。本刊致力于发表人体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相关的科研成果和防治经验,介绍新理论、新技术和新进展,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推动科研和防治工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中华预防医学会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主办的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专业学术期刊本刊致力于发表人体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相关的科研成果和防治经验.介绍新理论、新技术和新进展,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推动科研和防治工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应用到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研究领域,其中PCR技术因其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等优点得到了广泛应用.目前,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及其在寄生虫学中的应用对寄生虫病的诊断、防治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该文就PCR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及其在寄生虫学方面的应用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2.
借吴观陵教授主编的《人体寄生虫学》(第三版)出版发行之机.南京医科大学于2005年4月22~25日组织召开了人体寄生虫学教学与学科发展研讨会。会议以研讨形式共商人体寄生虫学教学与学科发展为主题.探讨在新形势下振兴这一学科的途径和办法,以期满足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与会的有来自全国40余所医学院校和寄生虫病专业防治机构等近百余位代表。  相似文献   

13.
<正>《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是卫生部主管、中华预防医学会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主办的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专业性学术期刊。1983年创刊,主  相似文献   

14.
CAI在《医学寄生虫学》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制作生活史Flash动画、应用多种影音资料、广泛搜集素材等多方面着手,开发突出云南寄生虫病流行特点的寄生虫学CAI课件。CAI应用于《医学寄生虫学》教学,教学效果显著,深受学生欢迎。同时CAI的应用在计算机水平等多方面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是卫生部主管、中华预防医学会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主办的寄生学与寄生虫病专业性学术期刊。于1983年创刊,主要报道有关人体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的新研究成果和防治经验,致  相似文献   

16.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是卫生部主管、中华预防医学会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主办的寄生学与寄生虫病专业性学术期刊。于1983年创刊,主要报道有关人体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的新研究成果和防治经验,致力于推动寄生虫病防治科研工作,提高专业人员的业务水平,  相似文献   

17.
本刊是卫生部主管、中华预防医学会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主办的专业性学术期刊。于1983年创刊,双月刊,80页。主要报道有关人体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的新研究成果和防治经验等,致力于推动我国寄生虫病学的科研、防治和教学工作,提高专业人员的业务水平,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  相似文献   

18.
人体寄生虫学是高等医学教育中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医学课程,主要讲授各种寄生虫的形态结构、生活史、致病机理、对人体的影响以及寄生虫病的治疗和预防等知识,是一门形态学为主的课程。将多媒体课件作为辅助手段应用于人体寄生虫学的教学过程,具有形象、生动、内容丰富,交互性强等优点,既可增强学生理解和记忆,又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维,可显著提高教学质量,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为构建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引领相统一的教学模式,本文以《医学寄生虫学》课程为例,围绕新时代“五术”医学人才培养目标,立足云南省情,探索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通过对云南省寄生虫病流行概况、我国及云南省寄生虫病防治的显著成效、寄生虫病误诊病例、寄生虫学家的无私奉献精神以及中医药在寄生虫病防治中的出色表现和云南省中医药的贡献等进行剖析,将思政教育融入教学,形成专业课教学与思政课同向同行的育人格局。  相似文献   

20.
人体寄生虫学学科发展的历史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概要地回顾了人体寄生虫学自19世纪末至20世纪早期确立为生物医学的一个独立学科以来跌宕起伏的发展历程,经历了辉煌发展、遭遇挫折和下降,直至20世纪70年代后期以来的复苏和新发展。寄生虫学新的发展时期最显著的特点是寄生虫学的研究融入了正在继续进行的生物学革命,以极快的速度将现代生物学新的理论、概念和技术引入寄生虫学和寄生虫病研究的许多领域,取得了引人瞩目的发展。现代生物学和医学新理论与高新技术成就的渗透,不仅在微观水平上对宿主-寄生虫相互关系作出更加深刻的诠释,而且也为发展新的寄生虫病防治策略提供了新的思路、理论依据和实用技术。尽管如此,作者明确指出,尽管寄生虫病仍然是一类分布广泛、对人类健康威胁甚大的疾病,但人体寄生虫学学科的发展,在现今世界范围内普遍受到忽视,包括医学教育中的寄生虫学教学日渐衰微的趋势已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关注。在本文中作者还就我国寄生虫学学科发展需求、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我国寄生虫学学科发展战略思考、当前人体寄生虫学研究的主流思维及优先研究领域布局思考等问题发表了若干探讨性意见;作者还涉及了在我国寄生虫(病)学学科未来发展战略制定中一个不能回避的重要问题,即它的学科定位,特别是在医学教育中的学科当前定位带来的困惑及考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