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血吸虫病传播阻断地区监测人群筛查的费用与效果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通过对血吸虫病传播阻断地区监测人群查治病费用与效果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探索主、被动监测防治策略的合理配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历史文献复习法分析2003~2005年血吸虫病传播阻断地区浙江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监测人群查治病费用与效果。结果2003~2005年,3省(区)血吸虫病主动监测查治病费用中,浙江省监测总费用及年平均费用最高,分别为679.82、226.61万元;广西区最低,分别为8.39、2.80万元。被动监测查治病费用中,浙江省监测总费用及年平均费用最高,分别为0.59、0.20万元;广西区最低,分别为0.18、0.06万元。每查治一病例的平均费用,主动监测中,广东省最高,为17.23万元;广西区最低,为8.39万元。被动监测中,广东省最高,为0.06万元;浙江省最低,为0.02万元。人均血检费用广西区最低,广东省最高。人均粪检费用广西区最低,浙江省最高。结论在不同区域内血吸虫病主、被动监测查治病策略的优化配置模式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2.
2004-2009年广东省血吸虫病疫情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2004-2009年广东省血吸虫病疫情,为制定今后防控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全国和广东省血吸虫病巩固监测方案,在原疫区对钉螺和传染源进行同步监测,对全省2004-2009年的监测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4-2009年全省共查螺927.45 hm2,未查获活螺。复查历史病人2 679人,未发现慢性或晚期病例。低年龄组(中、小学生)监测12 345人,血清抗体阳性者287人,未查到血吸虫病人。检查流动人口28 766人,抗体阳性者417人,查获慢性血吸虫病人52例,其中虫卵阳性者6例。各地报告诊断病例281例,其中急性感染4例,(2004年1例,2005年3例),均属输入性病例。检查耕牛9 064头,未发现血吸虫感染。结论目前广东省血吸虫病防治成果巩固,今后要重点加强输入性传染源和钉螺的监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吸虫病传播阻断地区传染源监测方法,为进一步完善疫情监测体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高邮市为该类地区传染源观察点,采用主动监测和被动监测两种方式,连续观察1996~2007年人群病情变化,分析传染源的特征,评估两种监测方式的效果。结果共调查169455人,流行村人均查病0.9次,主动监测与被动监测人数比为8.9∶1,被动监测效果相对较好。主动监测未查出粪检阳性病人;被动监测发现粪检阳性病人39例,均为外地感染,以青壮年农民因生产性接触疫水者居多。结论在血吸虫病传播阻断地区,要以流动人口为主要查病对象,有效控制外来传染源。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索和评价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有螺地区人群传染源监测方法,并对所产生的费用进行评估。方法 2010-2014年采用主动监测和被动监测两种方法,连续观察人群病情变化情况,评估两种监测方法的费用。 结果 2010-2014年全市累计血检49 277人,发现阳性608例,血检阳性率为1.23%,未检出病原学阳性病例。主动监测和被动监测血检阳性率分别为1.61%、1.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15.982,P < 0.05)。在不考虑组织动员和人工费用的前提下,每查治1例血检阳性者的平均费用,被动监测低于主动监测。结论 作为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有螺无病地区,在今后传染源监测工作中应采取主动监测与被动监测相结合的方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 目的 了解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 (西溪湿地) 血吸虫病疫情动态和流行现状。方法 方法 根据 《浙江省血吸虫病 监测点监测方案》 要求, 2012-2014年对西溪湿地螺情、 周边常住居民、 流动人口感染状况等进行监测。结果 结果 2012- 2014年西溪湿地公园累计查螺12.31 hm2 , 监测外来植物75 379株, 植被4 965 m2 , 均未发现钉螺。常住居民血检阳性率 为0.71% (5/706), 流动人员血检阳性率为1.36% (25/1 834), 2014年发现1例输入性慢性血吸虫病病例。2013年开展流 动人口感染状况和血防知信行专题调查, 共调查3 006人, 血检阳性率为0.63% (19/3 006); 流行区组和非流行区组各调 查1 503人, 其血检阳性率分别为1.00% (15/1 503) 和0.27% (4/1 503),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 = 6.41, P < 0.05); 血检阳性 者粪检均为阴性; 流动人口对 《血吸虫病防治条例》 及钉螺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均较低。外来钉螺室内模拟存活试验显示, 观察3个月和6个月时钉螺存活率分别为58.33%和1.25%。结论 结论 西溪湿地适宜钉螺孳生繁殖, 当地流动人口中的输入 性血吸虫病病例对该地疫情构成了严重威胁。今后应加强钉螺、 流动人口监测及健康教育等工作。  相似文献   

6.
目的 目的 了解秀洲区流动人口血吸虫感染情况。方法 方法 收集2013-2014年秀洲区自血吸虫病未传播阻断县输入 的流动人口的分布情况, 采用问卷调查与实验室检测相结合的方法调查流动人口血吸虫感染情况, 计算流动人口血吸虫 感染率, 并推算输入性病例数。结果 结果 2013-2014年秀洲区自全国未传播阻断县输入的流动人口数为15 940人, 共调查 4 405人, 其中有血吸虫病史及治疗史者124人。共查出血清学阳性38例, 病原学阳性3例; 血吸虫平均感染率为 0.068%, 推算输入性病例数为11人。结论 结论 输入性传染源是影响传播阻断地区血防成果巩固及导致疫情回升的主要隐 患, 应加强流动人员管理及监测。  相似文献   

7.
2006年浙江省国家级血吸虫病监测点疫情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掌握2006年浙江省国家级血吸虫病监测点疫情状况。方法根据《全国血吸虫病监测方案》,在2005年监测点工作的基础上继续开展血吸虫病监测。结果病情监测未发现本地急性感染和新感染病人(畜),但流动人口监测发现1例输入性急性血吸虫病。螺情监测有螺面积2 260 m2,活螺平均密度0. 099 1只/0.1 m2,有螺框出现率0.690 3%,未查到感染性钉螺。结论监测点不仅有残存钉螺,而且存在输入性传染源,极易引起血吸虫病重新传播流行,必需加强本地螺情和输入性传染源的监测。  相似文献   

8.
广西消除疟疾地区疟疾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广西壮族自治区消除疟疾地区疟疾监测结果。方法对广西消除疟疾的31市县1999~2008年疟疾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999~2008年31市县疟疾年发病率0.007~0.054,共报告疟疾病例525例,均为输入性病例;522例病原学确诊病例中,间日疟480例,恶性疟41例,混合感染1例;常住人口发热病人血检277 344人次,居民带虫调查31 906人,均未查见本地感染者;流动人口发热病人血检153 018人次,阳性516例,阳性率0.34%。525例病人中84.20%的病例为本地居民外地感染。结论广西自治区消除疟疾地区输入性疟疾严重影响疟防成果的巩固;加强流动人口的疟疾监测与控制是巩固疟防成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 目的 分析腾冲县2013年疟疾监测结果, 为开展疟疾消除工作提供依据。 方法 方法 收集2013年腾冲县疟疾疫 情数据和监测资料, 分析该县疟疾流行情况及不明原因发热病人血检、 主动病例侦查、 漏报调查、 哨点监测以及传疟蚊媒 的种群和密度等监测指标。 结果 结果 2013年腾冲县共报告疟疾病例138例,其中间日疟118例、 恶性疟20例, 均为输入性 病例, 无本地感染病例。该县不明原因发热病人血检和病例报告及个案调查完成率均达到100%, 开展主动侦查57次, 未发现阳性病例; 开展2次漏报调查, 发现1例漏报病例; 在境内和境外同时开展哨点监测, 检测疟疾疑似病例172例, 共 检出阳性15例; 共筛查归国人员528人, 均为阴性。媒介构成以中华按蚊和凉山按蚊为主, 其次是微小按蚊、 多斑按蚊 等。结论 结论 2013年腾冲县疟疾疫情基本稳定, 各项监测工作顺利完成, 但在疟疾防治及实现疟疾消除过程中仍面临一 些困难, 今后应加强输入性病例监测和流动人口管理, 以及疟疾防治队伍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掌握血吸虫病传播阻断地区的疫情动态和潜在威胁。方法按《全国血吸虫病监测方案》要求,在金山区开展了血吸虫病监测。结果在新春村仅查出3处有螺环境,对507名当地居民和12 332名流动人口的血吸虫病检测,未发现当地感染和输入性的血吸虫病病例。结论金山区血吸虫病流行的危险因素依然存在,仍需要加强本地螺情和输入性血吸虫病的监测。  相似文献   

11.
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发现曼氏血吸虫中间宿主藁杆双脐螺进入广东深圳地区,目前已在深圳定殖并扩散至东莞、惠州等地区。鉴于输入性曼氏血吸虫病病例在我国时有报道,我国已经面临输入性曼氏血吸虫病在中国大陆传播的风险。随着我国进一步深化对外开放,特别是“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实施,曼氏血吸虫病在中国大陆的传播风险将逐渐增大。为防止曼氏血吸虫在我国形成完整生活史并造成疾病传播,提升对曼氏血吸虫病的认识、加强提前防控的意识以及尽早发现、报告、处置输入性曼氏血吸虫病病例或病原携带者尤为重要。国内多位传染病和寄生虫病防控专家就输入性曼氏血吸虫病监测与防控对策达成共识,旨在提升我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医疗机构关于输入性曼氏血吸虫病诊疗和防控意识与能力、降低甚至消除输入性曼氏血吸虫病在我国传播的风险,从根本上保障我国居民健康。  相似文献   

12.
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发现曼氏血吸虫中间宿主藁杆双脐螺进入广东深圳地区,目前已在深圳定殖并扩散至东莞、惠州等地区。鉴于输入性曼氏血吸虫病病例在我国时有报道,我国已经面临输入性曼氏血吸虫病在中国大陆传播的风险。随着我国进一步深化对外开放,特别是“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实施,曼氏血吸虫病在中国大陆的传播风险将逐渐增大。为防止曼氏血吸虫在我国形成完整生活史并造成疾病传播,提升对曼氏血吸虫病的认识、加强提前防控的意识以及尽早发现、报告、处置输入性曼氏血吸虫病病例或病原携带者尤为重要。国内多位传染病和寄生虫病防控专家就输入性曼氏血吸虫病监测与防控对策达成共识,旨在提升我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医疗机构关于输入性曼氏血吸虫病诊疗和防控意识与能力、降低甚至消除输入性曼氏血吸虫病在我国传播的风险,从根本上保障我国居民健康。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重庆市三峡库区潜在的血吸虫病流行因素变化状况,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根据《全国血吸虫病监测方案》,开展2007年监测。结果2007年重庆市各级查出3例输入性血吸虫病例:当地居民、疫区返乡人员和疫区来渝人员的IHA检测阳性率分别为0.80%、1.55%和0;三类人群病原学检查均为阴性。未发现钉螺和从流行区引进的植物、家畜。结论三峡库区仍存在血吸虫病传播的潜在危险.应加强监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嘉兴市秀洲区血吸虫病传播阻断后疫情变化,为巩固监测工作提供依据。 方法 收集并分析1994-2015年嘉兴市秀洲区血吸虫病及螺情监测资料。 结果 1994-2015年全区查螺975村次,累计查螺面积4 385.31 hm2,发现复现螺点20个,有螺面积为32.61 hm2,灭螺面积57.71 hm2,解剖钉螺11 941只,无血吸虫感染性钉螺。血清学检查221 794人次,粪检3 731人次,未发现本地新感染病人(畜),但查出输入性病人4例。 结论 秀洲区达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后疫情稳定,但有外来患者输入,防控外来传染源是监测巩固工作的重点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传播阻断地区流动人口血吸虫病防控新模式。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和实验流行病学方法,对流动人口的主动监测、血防健康教育及干预进行问卷调查比较。结果被动监测成本较主动监测高3.26倍,试点镇流动人口血防知识知晓率和卫生行为正确率由健康教育前的33.46%、34.50%提高到健康教育后的90.13%、93.15%,血吸虫病主动监测率明显上升。结论主动监测、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是传播阻断地区流动人口血吸虫病防治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浙江省国家血吸虫病监测点疫情,为制定新监测方案、巩固消除成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15—2019年,浙江省在血吸虫病历史流行区设立54~55个国家监测点、在6个地区设立风险监测点,开展血吸虫病病情、钉螺分布、野粪等疫情和风险因素监测,对监测结果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15—2019年,浙江省国家血吸虫病监测点累计开展本地人群血清学筛查34 530人·次,血检阳性率为0.29%~0.68%,未发现病原学检查阳性者;累计开展流动人群血清学筛查62 086人·次,血检阳性率为0.32%~0.56%,共发现血吸虫感染者27例(均为输入性病例,其中3例为埃及血吸虫病病例、1例为急性日本血吸虫病病例),流动人群血吸虫校正感染率为0.01%~0.07%;累计筛查家畜829头,未发现血吸虫感染阳性家畜;在固定监测点累计发现有螺面积10.55 hm2,未发现血吸虫感染性钉螺。在风险监测点累计发现有螺面积2.89 hm2,未发现血吸虫感染性钉螺;累计检查各类野粪305份,未发现血吸虫感染阳性。结论  浙江省血吸虫病消除成果巩固,但残存钉螺、输入性病例等血吸虫病重新传播流行的风险因素仍未彻底消除。今后仍须进一步加强螺情和输入性传染源的监测和防控力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目的 了解海宁市省级血吸虫病监测点疫情动态和流行现状。方法 方法 根据 《浙江省血吸虫病监测点监测方 案》, 2012-2014年对海宁市海昌街道勤民村省级监测点螺情、 常住居民、 流动人口病情等进行监测。结果 结果 2012-2014 年监测点共调查常住居民600人, 血检阳性率为3.17% (19/600), 粪检均为阴性; 3年血检阳性率分别为2.50% (5/200)、 0 (0/200)、 7.00% (14/200), 2014年血检阳性率显著高于2013年 (χ2 = 14.508, P < 0.01)。3年共监测流动人口1 591人, 血 检阳性率为0.94% (15/1 591), 粪检均为阴性; 其中主动监测和被动监测血检阳性率分别为0.92% (14/1 521) 和1.43% (1/ 70),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 = 1.659, P > 0.05); 各年血检阳性率分别为1.50% (8/534)、 0.56% (3/531)、 0.76% (4/526), 差异 无统计学意义 (χ2 = 2.752, P > 0.05)。螺情监测显示未发现阳性钉螺环境和钉螺输入。结论 结论 海宁市存在血吸虫病传 染源, 需警惕局部流行的可能。今后仍需加强螺情监测和外来流动人员病情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