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用三则病案探讨补中益气汤在产后小便失禁、食后即便、盗汗等病症的临床疗效,显示补中益气汤对脾虚下陷,中气不足之病机所致的各种内科杂证均可应用.为临床合理准确应用补中益气汤提供一定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徐新平 《江西中医药》2004,35(11):54-54
李东垣在《脾胃论》中指出:“欲人知百病,由脾胃衰而生也。”提出了“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著名论点,强调脾胃对人体的重要性,主张升阳益气,自制补中益气汤。本人在20年临床实践中运用补中益气激发治疗疑难杂症,活人数以百计,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现列举验案5则,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3.
补中益气汤原出于李东垣所著的《脾胃论》.用于治疗脾胃气虚而设,李氏明确指出"内伤脾胃,乃伤其气":"伤其内不足,不足者补之";他又指出"以甘温之剂,补其中而升其阳,甘寒以泻其火则愈矣",经日:"劳者温之,损者温之";又云:"甘温除大热".李氏的医学思想体系,就是重在脾胃,着眼于温补脾胃之气,本方剂的组成原则,就是"虚者补之","陷者举之","劳者温之",治疗脾气虚弱或清阳下陷,以及脾胃内伤的发热诸证.  相似文献   

4.
补中益气汤是李东垣《脾胃论》中治疗脾胃病的著名方剂,东垣创立脾胃学说,强调脾胃不足、胃气升发失常而致病,因而在治疗上重视甘温补益、升阳益气药物如升麻、柴胡、黄芪等在方剂中的运用,充分体现了其补中益气的治疗思想.补中益气汤主治脾虚气陷、气虚发热、气虚失固之证,是治疗脾胃气虚的主方,此方在临床上运用广泛,笔者在临床中凡辨证有脾虚之证,均在此方基础上加减运用,治疗多种病证,疗效卓著,现择典型病案5则,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5.
任辉 《内蒙古中医药》2010,29(23):44-45
补中益气汤原方出自李杲的《脾胃论》,是其根据《素问·至真要大论》“损者益之”,“劳者温之”之旨而制定。由黄芪、甘草、人参、当归、橘皮、升麻、柴胡、白术组成,为补气升阳、甘温除热的代表方。我们根据“脾胃虚则九窍不通”的观点,在临床上使用补中益气汤治疗数例九窍疾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补中益气汤治疗痤疮、慢性前列腺炎、痔疮三则验案的理、法、方、药分析,阐述补中益气汤的作用机制,开拓了补中益气汤治疗疑难杂症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补中益气汤之甘温除热验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温除热是指用甘温之剂治疗内伤发热的治法。由名医李东垣最早创立,受《素问·调经论篇》“阴虚生内热,有所劳倦,形气衰少,谷气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胃气热,热气熏胸中,故内热”、《素问·至真要大论篇》“劳者温之”、“损者益之”等启发,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他在《脾胃论》中首次提出,补中益气汤为其代表方剂。指出:①脾胃为元气之本;②脾胃为精气升降出入之枢纽。揭示了内伤脾胃的病因病机,提出了内伤发热的机制问题。  相似文献   

8.
<正>补中益气汤是补土派的创始人李东垣立足于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观点创立的方剂,首载于李东垣所著的《内外伤辨惑论·饮食劳倦论》:盖阴火上冲,则气高而喘,身烦热,为头痛,为渴,而脉洪大……皆脾胃之气不足所致也。被后世医家推崇之极~(~([1])),主治脾胃虚弱,饮食减少,体倦肢软,少气懒言,面色萎黄,大便稀溏,舌淡,脉虚,以及脱肛,子宫脱垂,久泻久痢,崩漏等;或身热自汗,  相似文献   

9.
补中益气汤验案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补中益气汤是李东垣先生的著名方剂之一,也是后世常用的百效方剂,可广泛用于临床各科,笔者运用本方治疗妇人疾患取得令人满意的疗效。现举数例验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陆明山 《山西中医》2007,23(1):28-28
补中益气法乃李东垣脾胃内伤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补中益气汤是其代表方之一。肛肠疾病多因脾胃功能失常导致,所以笔者采用补中益气汤治疗多种肛肠疾病,疗效满意,介绍如下。1习惯性便秘王某,女,78岁,2003年4月25日初诊。长期便秘,虽有便意,临厕努挣乏力,大便量少质不硬,伴咳喘宿  相似文献   

11.
补中益气汤新用验案2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应用补中益气汤辨证治疗胃黏膜脱垂症、成人still病等病症 ,疗效满意。兹举验案 2则如下。1 胃黏膜脱垂症刘某 ,女 ,4 2岁 ,2 0 0 2年 5月 8日初诊。上腹部疼痛 2年 ,加重 1月。 2年前 ,患者右中上腹部开始出现不规则疼痛 ,以隐痛为主 ,呈持续性发作 ,无呕吐和黑便。右侧卧位时疼痛加剧。胃肠钡餐摄片示 :胃黏膜脱垂、浅表性胃窦炎。刻诊 :唇舌偏淡 ,脉弦细。证属脾胃虚损 ,升降失司。治以健脾益气 ,升清降浊。方拟补中益气汤加减。药用 :黄芪、谷芽、麦芽、蒲公英各 30 g,党参、白术、当归、元胡各 15 g,升麻、柴胡、陈皮各 10 g,炙甘…  相似文献   

12.
王自兴 《山西中医》2003,19(1):14-14
补中益气汤是《脾胃论》代表方之一 ,由黄芪、党参、白术、陈皮、当归、升麻、柴胡、甘草组成 ,具有调补脾胃 ,升阳益气之功。笔者临床加减治疗尿潴留、尿失禁疗效颇佳 ,现举验案如下。例 1:冯某 ,女 ,34岁 ,1999年 5月 3日初诊。因憋尿致小便不利 1年 ,点滴短少 ,每次登厕需半小时方解 ,劳累后症状尤为明显 ,每当咳嗽、喷嚏即有漏尿现象。刻诊 :面色少华 ,痛苦表情 ,倦怠乏力 ,不思饮食。舌淡、苔薄白 ,脉沉弱。证属劳伤脾气 ,中气虚弱 ,无力固摄。治予调补脾胃 ,益气升阳。补中益气汤加味。药用 :黄芪 15 g,党参 10g,白术、当归各 9g,茯苓…  相似文献   

13.
笔者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术后癃闭、胃中灼热等病效果较好,介绍如下。1术后癃闭徐某,女,45岁,1994年4月27日初诊。宿患胃痛,年初去某医院作纤维胃镜检查诊为胃溃疡。本月20日在我院做胃大部切除术。术后小便不通,乃安放尿管,予抗感染治疗,7天后仍不能自行排尿。诊见尿色清,伴头昏乏力,面黄少神,语言低微,口干不欲饮,心中空如无物,舌淡苔薄白,脉虚细。诊为癃闭。证属中气不足,升降失常。治宜补中益气、升清降浊。方用补中益气汤加味。党参20g,白术、柴胡、白果各10g,当归、茯苓、车前仁(布包煎)各15g,陈皮、升麻、炙甘草各6g,黄芪30g,肉桂3g…  相似文献   

14.
<正>夏永良是浙江省中医院中医内科副主任中医师,出生于五代中医世家,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国家级名中医陈意教授)学术经验继承人,先后师从李德新教授、晁恩祥教授及宋康教授。他在长期临床实践中以补中益气汤为补气之纲,治疗多种疑难杂症,取得了明显疗效。该方出自李东垣《脾胃论·饮食劳倦所伤始为热中论》。书中记载:"胃中清气在下,必加升麻、柴胡以引之,引黄芪、人参、甘草甘温之气味上升。"黄芪味甘微温,入肺  相似文献   

15.
秦秀萍 《光明中医》2006,21(12):74-75
中医临床实践和部分实验室资料已经充分证实补中益气汤和三仁汤具有良好的临床价值.并不断证明二方的临床应用范围也十分广泛.  相似文献   

16.
补中益气汤源于李东垣的《脾胃论》,具有补气健脾、升阳举陷之功效 ,由黄芪、人参、当归、陈皮、白术、升麻、柴胡、甘草等药组成 ,临床常用于气虚发热及气虚下陷之证。笔者在实习之时侍诊于甘肃名老中医张锁庆和薛得新老师之侧 ,见二位老师另辟蹊径用于治疗惊悸、腰痛效果显著 ,简介如下。1 惊悸案患者陈某 ,女 ,40岁 ,1990年 6月初诊。久病体虚 ,因夜间突受惊吓而心悸不宁 ,自服安定片亦无缓解 ,伴有头晕目眩、少气懒言、疲乏、面色少华、纳差、舌质淡苔白、脉沉细弱。心电图大致正常。张锁庆老师方用补中益气汤加茯神、酸枣仁。药物 :黄…  相似文献   

17.
本文所述之病为虚实夹杂症.正虚为本,邪实为标.发病时以标实为主,平时虚中夹实,或以虚为主;尤以脾胃是关系到心肺肝肾升降浮沉的主要枢纽.提出李东垣《脾胃论》观点,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气虚证取得较好疗效.现介绍气虚发热、便秘、眼睑下垂、不寐验案四则.  相似文献   

18.
陆萍 《江苏中医药》2011,43(10):58-60
杨翠兰主任医师是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市中医医院名老中医,从事中医临床工作几十年,临证经验丰富,辨证论治独特,擅长运用经方治疗多种内科疾病。笔者有幸跟随杨老临证,受益匪浅。现将其运用补中益气汤验案3则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赵俐 《广西中医药》2005,28(4):31-32
补中益气汤为李东垣《脾胃论》名方,用于治疗脾胃气虚、气虚下陷所致的诸多病症。有补中益气,升阳举陷之功效。该方应用广泛,证属气虚气陷者,辨证使然,每获奇效,现举验案数则如下。  相似文献   

20.
杨尧森 《河南中医》2003,23(1):58-59
补中益气汤出自李东垣《脾胃论》 ,是补中益气、升清举陷之名方。笔者按辨证论治原则 ,对小便失禁、大便秘结、小儿尿频、腹股沟直疝、内伤发热、脏器下垂等病 ,凡遇有舌质淡或胖 ,苔薄白 ,脉细虚无力 ,面白光神怯等气虚症状明显者 ,常运用本方治疗 ,每获良效。现介绍如下。1 小便失禁孙某 ,女 ,70岁 ,1998年 10月 16日初诊。患风湿性心脏病、高血压病多年 ,突然神志不清 ,大小便失禁 ,右半身瘫痪 ,在某人民医院住院治疗 2月余 ,诊断为脑梗塞。经住院多方抢救治疗 ,患者神志转清 ,风心病、高血压病亦趋稳定 ,但半身不遂 ,小便失禁始终未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