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探讨毛囊蠕形螨感染与面部表皮肿瘤的关系。 方法 回顾性收集近4年头面部皮肤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皮脂溢出性角化病和外毛根鞘瘤病理存档资料共153例,分析153例4种肿瘤中毛囊蠕形螨的感染率,以及与部位和年龄的关系。 结果 153例4种肿瘤中毛囊蠕形螨的感染率存在差异(P<0.05),基底细胞癌、皮脂溢出性角化病、外毛根鞘瘤和鳞状细胞癌患者的蠕形螨感染率分别为56%(20/36)、21%(3/20)、20%(3/15)和14%(17/81),基底细胞癌的蠕形螨感染率明显高于其他3种肿瘤的(P<0.05)。头面部各部位肿瘤的蠕形螨感染率也有不同,发生在鼻部肿瘤的毛囊蠕形螨感染率为71%,明显高于其他部位(P<0.05)。另外,鼻部肿瘤毛囊蠕形螨感染阳性的12例中,有9例是基底细胞癌。而36例基底细胞癌中有10例发生在鼻部。 结论 在4种肿瘤中以基底细胞癌的蠕形螨感染率最高,面部各部位的肿瘤中以鼻部肿瘤的毛囊蠕形螨感染率最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医学院校大学生蠕形螨感染现状。方法使用透明胶纸粘贴法,对2006和2007级在校大学生感染蠕形螨情况进行调查,并鉴定虫种。结果 540名学生中,蠕形螨感染267人,感染率49.44%。其中2006和2007级学生感染率分别为52.78%和44.44%;男、女生感染率分别为48.58%(103/212)和50.00%(164/328);单纯毛囊蠕形螨感染163人(占61.05%),单纯皮脂蠕形螨感染37人(占13.86%),混合感染者67人(占25.09%);鼻部螨虫感染211人(占79.02%),额部螨虫感染78人(占29.21%),颊部螨虫感染81人(占30.34%)。结论在校大学生蠕形螨感染率较高,以毛囊蠕形螨感染为主,感染部位主要为鼻部。  相似文献   

3.
采用透明胶纸粘帖法对邢台医学高等专科学校308名油性皮肤新生面部蠕形螨感染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检出蠕虫螨感染者106人,总感染率34.4%,单纯毛囊蠕形螨感染占50.9%(54/106),单纯皮脂蠕形螨感染占20.8%(22/106),混合感染占28.3%(30/106);轻度感染占94.3%(100/106)。鼻侧感染率54.7%(58/106)较额部(47.1%)和鼻尖(35.8%)感染率高。该校新生油性皮肤者人体蠕形螨感染率较高,但以轻度感染为主。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芜湖市医学院大学生面部蠕形螨感染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透明胶纸法进行蠕形螨标本采集,以问卷形式对受检者进行蠕形螨感染影响因素调查。结果共调查学生316人,感染者117人,总感染率为37.03%(117/316),男女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P0.05)。117例感染者中,单纯毛囊蠕形螨感染率(51.28%)、单纯皮脂蠕形螨感染率(24.79%)和混合感染率(23.93%)现象均存在;轻度感染(83.76%)显著高于中度感染(12.82%)、重度感染(3.42%),额部感染居多(29.41%)。其中油性肤质的螨种感染与性别有关,男性皮脂蠕形螨的感染率(3.70%)低于女性皮脂蠕形螨的感染率(16.42%)(χ~2=6.92,P0.05),而男性混合感染的感染率(17.28%)则高于女性(4.48%)(χ~2=5.91,P0.05)。面部皮肤有症状的蠕形螨感染率(51.80%)显著高于面部皮肤正常的蠕形螨感染率(33.05%)(χ~2=9.14,P0.01)。生活习惯等因素对蠕形螨感染率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医学生面部存在一定的蠕形螨感染,有皮肤症状人群的蠕形螨感染率显著高于面部皮肤正常者,应加强医学生蠕形螨感染的防治。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昆明医科大学在校学生蠕形螨感染情况及其对蠕形螨的认知情况,分析蠕形螨感染的相关影响因素,为大学生预防蠕形螨感染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以昆明医科大学2014级必修《医学寄生虫学》课程的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透明胶纸法对学生面部蠕形螨进行取样,显微镜检查并鉴定虫种,同时就性别、民族、生源地、皮肤类型等方面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共调查1 463人,蠕形螨阳性279名,总感染率为19.07%(279/1 463),男生和女生蠕形螨感染率分别为16.05%(96/598)和21.16%(183/8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5.965,P < 0.05)。彝族、白族等少数民族学生蠕形螨感染率为18.33%(66/360),不同民族蠕形螨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感染类型以毛囊蠕形螨为主,感染率为50.54%(141/279);感染程度以轻度为主,占96.77%(270/279),无重度感染者。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及舍友有蠕形螨感染是蠕形螨感染的危险因素,蠕形螨感染与民族、生源地、皮肤类型等无关。仅有2.53%(37/1 463)的学生了解蠕形螨相关知识。结论 昆明医科大学在校大学生面部蠕形螨感染率相对较低,感染与性别及舍友有蠕形螨感染密切相关。要加大在学生中开展卫生保健知识宣传的力度。  相似文献   

6.
蠕形螨(Demodex),俗称毛囊虫,属蛛形纲(Arachnida),蜱螨亚纲(Acari),真螨目(Acari—formes)蠕形螨科(Domodicidae),是一种永久性寄生螨虫,寄生于人和哺乳动物的毛囊和皮脂腺内。主要以宿主细胞和皮脂腺分泌物为食。已知有140余个蠕形螨种和亚种,寄生于人体的仅有两种.即毛囊蠕形螨(Demodex folliculorum)和皮脂蠕形螨(Demodex brevis)。寄生于人体的蠕形螨可引起蠕形螨病,感染呈世界性分布,国外报告成人感染率为27%-100%,国内人群感染率山东省为31%~82%,上海市为7.3%-86.6%,各年龄人群均见感染。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面部皮肤病患者蠕形螨感染情况。 方法 采用挤粘结合法对大连市 373名面部皮肤病患者进行蠕形螨感染调查。 结果 总感染率为 89.81% ,男女感染率和感染度间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 ;男女皮肤病患者均以蠕形螨重度感染多见 ;毛囊蠕形螨为优势螨种 ;蠕形螨面部寄生部位排序为鼻、额、下颌、颊部 ;不同职业间蠕形螨感染差异有显著性 (P<0 .0 1) ,以学生感染率最低 ,为 6 4 .10 % ,工人、服务行业从业人员感染率最高 ,分别为 98.5 3%和97.18%。 结论 面部常见皮肤病与蠕形螨感染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8.
人体蠕形螨感染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蠕形螨感染与集体生活、卫生习惯及痤疮、酒渣鼻等面部疾患的关系。 方法 采用透明胶带粘贴过夜和挤粘结合法对 2 13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蠕形螨检查 ,同时对个人卫生习惯、皮肤类型及面部疾患等相关因素问卷调查。 结果 在校大学生蠕形螨总感染率为 49.3 % ,男性 (5 1.3 % )略高于女性 (4 7.0 % ) ;毛囊蠕形螨面部感染率高于皮脂蠕形螨 ;洗刷用品个人专用可降低蠕形螨感染率 ;油性皮肤或混合性皮肤学生蠕形螨感染率及患酒渣鼻、痤疮等面部疾患的概率均较高。 结论 蠕形螨感染与个人卫生习惯、皮肤类型密切相关 ;蠕形螨感染是痤疮、酒渣鼻等疾患的发病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9.
医学院大学生蠕形螨感染状况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挤压涂片法检查886名医学生,蠕形螨感染率为30.81%,以毛囊蠕形螨为最常见,次为皮脂蠕形螨和混合感染。面部有无症状及皮脂量与感染有一定关系。与家人共用洗具者感染率高于独用洗具者。  相似文献   

10.
安徽人体蠕形螨病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79~1982年,共调查4,800人。检出蠕形螨阳性者860人,感染率为17.9%。男多于女。在阳性860例中,单纯感染毛囊蠕形螨或皮脂蠕形螨者,分别占82.3%和8.1%;混合感染者占9.5%。11岁以上的男、女感染率有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升高的趋向。年龄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白天挤粘法检出蠕形螨感染的情况。方法采用挤粘法对434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蠕形螨检查,在显微成像系统下观察并记录拍照,同时调查受检者个人卫生习惯。结果 434名学生中158人感染蠕形螨,感染率为36.41%,男生感染率为26.79%,女生感染率为42.48%,女生显著高于男生(χ2=9.64,P<0.01);毛囊蠕形螨面部感染率(69.62%)高于皮脂蠕形螨(17.09%)(χ2=44.38,P<0.01);卵检出率19.60%,高于常规检查方法的卵检出率。检出的螨虫在透明胶纸上保存时间较长,20d左右蠕形螨的形态依然清晰可辨。结论白天挤粘法取材方便快速,操作简单,观察标本时间足够,适合临床检验和大样本人群普查。  相似文献   

12.
不同人群人体蠕形螨感染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不同人群人体蠕形螨的感染情况,探讨其与职业、性别、地域等的关系。方法采用略加改进的透明胶纸法。结果共检查583人,阳性率30.53%(178/583)。学生中阳性率随年级及年龄的增高而上升,其中小学与高中之间差异显著;不同职业中,银行职员与饮食服务人员阳性率最高,但不同职业之间、性别之间、城乡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感染者中以混合感染居多,感染部位以鼻尖鼻翼部、鼻唇沟部阳性率最高,感染度以轻度感染为主。患有痤疮、酒渣鼻、毛囊炎等皮肤疾病者与正常者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χ2=106.15,P〈0.05)。结论不同人群感染人体蠕形螨较为普遍,但在职业、性别、地域上的差异无显著性,以轻度感染为主,鼻部感染居多。其阳性率高低与年龄、个人生活习惯及面部皮肤有无疾患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3.
新疆医学院校部分大学生面部蠕形螨感染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新疆医学院校部分学生人体蠕形螨的感染现状,为治疗和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透明胶带粘贴法,对部分在校集体住宿的大学生进行蠕形螨面部感染的调查。结果共调查640名学生,总感染率为10.94%(70/640),两侧鼻翼较额头蠕形螨检出率高。男生感染率为8.21%(17/207),女生感染率为12.24%(53/433),二者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33,P〉0.05);汉族学生感染率为7.22%(20/277),少数民族学生感染率为13.77%(50/363),二者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93,P〈0.01);非集体聚集人群(一年级新生)感染率为18.18%(8/44),集体聚集人群(二、三年级学生)感染率为10.40%(62/596),二者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81,P〉0.05)。结论新疆医学院校部分学生蠕形螨总感染率较低,感染者有明显的民族差异现象。  相似文献   

14.
用透明胶带粘贴法调查在校大学生698人,蠕形螨总感染率为46.0%,其中男生感染率(56.40%)显著高于女生(34.44%)(P〈0.01),大学一年级学生感染率(53.94%)显著高于二年级学生(34.93%)(P〈0.01),农村学生感染率(56.04%)显著高于城镇学生(37.33%)(P〈0.01)。表明蠕形螨感染与年龄、性别、个人卫生习惯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