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分析浙江省鼠形动物中巴尔通体分子遗传进化关系,为巴尔通体人群感染的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夹夜法在浙江省不同地区、不同季节捕获鼠形动物,无菌操作取鼠肝和脾,用PCR和分离培养检测巴尔通体,对部分阳性产物测序,提交到GenBank,用CLUSTAL W进行匹配,然后用PAUP4.0beta10软件构建系统关系,分析其遗传进化关系。结果我们分别从黑线姬鼠、黄毛鼠、褐家鼠、黑腹绒鼠、社鼠、臭鼩鼱、东方田鼠、黄胸鼠和大林姬鼠中检测到巴尔通体特异DNA片段,浙江首次从黑线姬鼠脾中分离出一株巴尔通体。遗传进化分析显示我们检测到的巴尔通体与Bartonellaratti massiliensis以及对人类有致病性的B.grahamii的遗传关系最近。结论浙江省鼠类中广泛存在巴尔通体感染,而且携带人类致病性巴尔通体,存在人群感染风险。  相似文献   

2.
目的 调查北京市鼠形动物巴尔通体感染状况和遗传特征。方法 采用夹夜法在北京市16个区捕获鼠形动物,使用PCR方法检测巴尔通体gltA基因,测序后进行系统发育树分析。结果 共采集7属9种鼠形动物样本448份,检测到巴尔通体阳性样本46份,总阳性率为10.3%,且阳性率在鼠种间、地区间和生境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X2鼠种=114.980,X2地区=22.133,X2生境=96.466,P均<0.001)。系统发育树分析显示,40份样本序列位于进化树上的8个不同分支,提示北京市鼠形动物巴尔通体感染存在遗传多样性。结论 巴尔通体在北京市鼠形动物中广泛存在,并具有遗传多样性,本地人群存在一定的感染风险。  相似文献   

3.
福建省鼠形动物巴尔通体感染调查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了解福建省巴尔通体在鼠形动物中的感染分布状况。方法被检标本于2005年5~9月收集自福建省厦门市所捕捉活鼠,用5%兔心血的脑心浸液琼脂培养基分离巴尔通体,可疑菌落分纯1~4代;以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特异性高的枸橼酸合酶基因(gltA)的379bp片段,以证实为巴尔通体。结果共捕鼠形动物151只,分离到22株巴尔通体,分离率为14.57%。菌株分布于2属2目,其中褐家鼠8.97%,臭鼩鼱20.55%,臭鼩鼱带菌的报告在国内外尚属首次。结论本文报道首次证实巴尔通体在福建省鼠形动物中流行,且感染率高,需对感染分布状况开展进一步的流行病学调查;各种巴尔通体对应于不同的人类疾病,还需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作巴尔通体系统发育关系分析。臭鼩鼱在南方占室内鼠形动物的50%左右,组成比例有增大趋势,臭鼩鼱感染巴尔通体的流行病学意义不言而喻。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江西省鼠形动物中巴尔通体的携带状况和基因型特征,为巴尔通体感染的疾病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8-2019年在南城县、广信区、横峰县、广丰区、铜鼓县5个鼠传疾病监测项目点,采集130只鼠形动物的肝、脾组织标本进行巴尔通体分离培养,挑取形态疑似巴尔通体的菌落纯培养后提取核酸,PCR检测巴尔通体属特异性基...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巴尔通体在广东省鼠形动物中的流行分布情况及其基因型特征,为巴尔通体的研究和自然疫源性疾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在广东省惠来县、惠东县、潮安县、罗定县和高州市5个地区进行捕鼠,采集鼠肝脏标本提取总核酸,利用聚合酶连反应(PCR)检测巴尔通体病原,并对其进行分离培养,阳性产物进行测序,并根据序列进行系统进化分析,统计分析巴尔通体的分布情况和特征。结果在广东省5个地区共捕鼠375只,检出巴尔通体阳性标本73份,阳性率为19.47%。不同鼠种(χ2=6.361)、不同地区(χ2=7.778)、不同性别(χ2=0.292)、不同生境间(χ2=0.621),阳性率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73份样本中,10份成功分离培养出巴尔通体。系统进化分析表明广东鼠形动物携带的巴尔通体存在6种基因型:Bartonella elizabethae、 B.phoceensis、 B.japonica、 B.henselae、 B.rochalimae、B.tribocorum。结论 巴尔通体在广东省鼠形动物中广泛存在,且基因型呈多样性,其中4种基因型对人类有致病性,对人类健康具有潜在威胁。  相似文献   

6.
巴尔通体已确认有22个种和亚种,其中已证实感染人类的有9种。大量研究报告表明巴尔通体在许多国家的鼠形动物中广泛分布,如美国、英国、瑞典、希腊、丹麦、法国、加拿大、南非、中国等。迄今,为明了巴尔通体在龙海市鼠形动物中的分布和遗传特征,我们结合鼠疫监测开展了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巴尔通体的流行病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巴尔通体为革兰阴性菌,可通过媒介昆虫白蛉、跳蚤、体虱传播,致人巴尔通体病。主要表现为奥罗亚热和秘鲁疣、猫抓病、五日热、杆菌性血管瘤等。本文综述了巴尔通体的流行病学。  相似文献   

8.
巴尔通体是通过吸血昆虫传播、可引起人兽共患疾病的病原体,人类感染巴尔通体可以引起发热,心肌炎等疾患。巴尔通体在动物中不仅感染率高而且动物宿主非常广泛。因此,巴尔通体被认为是全世界新发现的重要的人兽共患病病原体。本文系统地介绍近年来巴尔通体在传播媒介和宿主动物等方面的相关研究等。  相似文献   

9.
巴尔通体在云南省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巴尔通体(Bartonella)是一新发现的古老病原体,但直到20世纪90年代才对其致病作用开始认识.巴尔通体的研究在国际虽属一新兴学科,但当代高新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对其研究进展很快.  相似文献   

10.
巴尔通体菌株的保存与复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索巴尔通体菌株保存和复苏的方法及其条件. 方法 应用传代持续培养保存法和冷冻保藏法对所保存菌株进行实验,并对冷冻保藏后的菌种进行复苏试验. 结果 两种方法能较好地保存巴尔通体菌株,复苏后生长良好. 结论 两种方法保存菌种是可行的.巴尔通体菌株对冷冻和反复冻融有很强的抵抗力.  相似文献   

11.
首次证实巴尔通体在我国云南鼠群中流行   总被引:36,自引:6,他引:36  
目的 了解巴尔通体 (Bartonella)在云南鼠群中的分布及流行特征。方法 被检鼠血为 1999年 10月收集自云南省的 3个调查地区 ,采用兔血心浸液琼脂培养基进行巴尔通体分离 ,以聚合酶链反应 (PCR)对枸橼酸合酶基因 (gltA)的379bp片段进行扩增以证实是否巴尔通体 ,阳性者行以序列测定并与已知菌株加以比较。 结果与结论 从 131份鼠血分离到5 8株巴尔通体 (44 3% )。菌株分布于各调查点 ,感染鼠分属 3个属 6个种 ,以姬鼠属 (Apodemus)的带菌率最高 (6 2 2 % ,2 8/4 5 ) ,家鼠属 (Rattus)次之 (41 5 % ,2 7/ 6 5 ) ,绒鼠属 (Eothenomys)居第三位 (18 8% ,3/ 16 ) ,表明巴尔通体在云南常见鼠种中广泛分布及高度流行。所有菌株按其分离鼠属可分为 3群 ,具有以属为水平的宿主特异性。依基因结构可将它们分为 2 0个变异体 (家鼠属 8个 ;姬鼠属 12个 ;绒鼠属 2个 ) ,其中 17个为新发现变异体 ,表明云南巴尔通体基因型别的多样性。 7个家鼠巴尔通体变异体可分为B elizabethae、B tribocorum和新种B yunnannensis 3个基因型。由于云南巴尔通体的高度流行及基因型别的多样性 ,一些不明原因的疾病可能与巴尔通体的感染有关。需要对该地区巴尔通体的流行情况及对人类致病作用进行系统的调查和研究  相似文献   

12.
福建省鼠类感染巴尔通体调查及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福建省鼠类中巴尔通体(Bartonellaspp.)的感染状况和基因特征。方法 2014-2016年采用笼日法在福建省闽东、闽西、闽南、闽北和闽中捕鼠,现场鉴定并记录捕获鼠类的釆集时间、地点、鼠种、性别、鼠龄等资料。采集鼠心脏血,PCR扩增巴尔通体的gltA和16S~23SrRNA基因,阳性PCR产物送测序并进行序列比对分析,构建系统进化树。感染率间的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法。结果调查共布放鼠笼5 917笼次,捕鼠381只,鼠密度为6.44%。巴尔通体感染率为12.34%。家鼠的巴尔通体感染率为10.61%,褐家鼠(Rattus norvebicus)和黄胸鼠(Rattus flavipectus)感染率分别为11.30%和10.00%;野鼠的感染率为13.86%,黄毛鼠(Rattus losea)和针毛鼠(Rattus fulvescens)感染率分别为22.86%和18.00%,野鼠的巴尔通体感染率高于家鼠的感染率,但无统计学意义。从地区分布看,闽西、闽北一带的感染率较高,分别为20.00%和25.33%。闽南一带感染率最低,为0。各地区感染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鼠龄的巴尔通体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不同的生境下的感染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阳性样本测序分析显示,福建省鼠类感染的巴尔通体序列与B.tribocorum、B.elizabethae和B.grahamii序列最接近。结论福建省鼠类存在巴尔通体感染,存在对人群致病的风险。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检测到的疑似盖塔病毒进行分离鉴定和全基因序列遗传进化分析。方法 从四川某猪场1例混合感染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仔猪血液中,进行RT-RCR检测,检测到GETV阳性。对样品进行无菌处理后,接种至BHK21细胞,连续传代培养,通过细胞病变、蚀斑纯化、RT-RCR扩增和全基因序列测定鉴定细胞培养物。结果 我们成功分离到四川首株猪盖塔病毒,并将其命名为SC201807;对该病毒全基因扩增测序并进行序列分析,发现SC201807与GenBank中上传的35株GETV序列相似性为99.0%~96.1%,E2序列高度保守仅在E310(天冬氨酸→谷氨酸)发生突变。全基因组核苷酸以及E2氨基酸序列遗传进化分析显示SC201807株与中国猪源HNJZ-S2及日本蚊源15-I-752、15-I-1105、14-I-605-C2、14-I-605-C1、12IH26亲缘关系最近,处于同一进化分支。结论 SC201807株扩充了猪源GETV的感染谱,对其致病性、感染和传播机制、环境微生物学及公共卫生等相关研究提供素材。  相似文献   

14.
Because of differences among hosts in reservoir competence for tick-borne diseases, the distribution of larval blacklegged ticks on hosts might determine tick infection prevalence and disease risk to humans. We conducted a three-part study to determine the factors responsible for greater burdens of larval blacklegged ticks on white-footed mice than on eastern chipmunks. A microhabitat study indicated that questing ticks have higher encounter rates with mice than with chipmunks. Laboratory experiments demonstrated that ticks oriented more strongly toward mice. However, larval ticks fed more successfully from chipmunks. Our results strongly suggest that mice are both more likely to use larval tick-infested microhabitats and to attract questing larvae than are chipmunks, leading to a dramatically higher initial infestation rate, which is then reduced by greater grooming activity by mice. The high mortality rate of larvae that were experimentally introduced onto mice suggests that grooming is a significant cause of mortality to larval blacklegged ticks.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离目前流行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对其进行基因序列测定和遗传变异分析,为研究病毒进化、致病性、流行规律及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MDCK细胞、SPF鸡胚和RT-PCR方法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进行分离、鉴定,并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和分子进化分析。结果从疑似甲型H1N1流感临床标本中分离得到1株甲型H1N1流感病毒,命名为长春株(A/Changchun/01/2009(H1N1)),基因序列及分子进化分析显示该毒株与2009年大流行的甲型H1N1毒株高度同源,属于流行分支2。相对流行分支1(北美流行株A/California/07/2009(H1N1)),PB2、HA、NA分别出现2个、7个和4个氨基酸的差异。结论甲型H1N1流感病毒长春株与2009年大流行的甲型H1N1毒株高度同源,属于流行分支2,与流行分支1相比存在变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