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朱守兰  邢丽华  杜华杰  周淑芬 《武警医学》2011,22(9):786-787,790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梅毒螺旋体( Treponema pallidum,TP)抗体阳性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98例老年人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筛查梅毒抗体阳性标本,分别进行梅毒螺旋体血球凝集试验(treponema pallidum hemagglutination assay,TPHA)检测和快速血浆反应素诊断试验(rapid plasma regaining,RPR)检测,对实验结果 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98例TP- ELISA阳性标本,用TPHA法检测阳性48例,阳性符合率48.98%.RPR法检测阳性44例,该44例仅16例用TPHA确证阳性.结论 老年人梅毒血清学试验阳性,只提示其体内有抗类脂抗体或抗TP抗体存在,不能作为感染梅毒螺旋体的绝对依据.  相似文献   

2.
43例梅毒假阳性结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曹雁  杨围  毛跃  赵德军 《西南军医》2006,8(5):48-49
梅毒是苍白螺旋体引起的一种性传播疾病。梅毒血清学检测一直是梅毒实验诊断的主要方法,目前常用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梅毒螺旋体抗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具有高特异性和敏感性的特点,但也存在假阳性的问题。本文旨在探讨引起梅毒特异性抗体检测的假阳性结果可能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徐正红 《西南军医》2011,13(1):51-52
目的探讨金标法以及TRUST滴度法检测梅毒螺旋体的效果。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甲苯胺红滴度法(TRUST)对147例临床样本进行初级筛选试验,并对初筛结果阳性的49例血清进行金标法梅以及毒螺旋体检验。结果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滴度法(TRUST)试验阳性的49例样本中,金标法阳性46例,二者的符合率为93.88%。结论 金标法与(TRUST)滴度法其灵敏度、特异性无显著性差异(P>0.05),可以联合应用于临床中梅毒的检测,提高检出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与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在梅毒检验中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进行梅毒筛查的160例患者临床资料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与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检测,对比两种检测结果.结果 ELISA法检测血清阳性率明显高于TRUST,差异有统计下意义(P<0.05);ELISA检测结果的敏感性、特异性、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均高于TRUS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LISA法在梅毒检验中阳性率较高,适用于大量样本筛查,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5.
张琳 《兵团医学》2018,(2):30-32
目的:观察TP-ELISA与RPR检测在梅毒筛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7年8月之间在我院进行检验的2860例服刑人员的血清进行TP-ELISA检查、RPR检查,二者和(或)为阳性反应,再进行TPPA检查.比较TP-ELISA与RPR检测在梅毒筛查中准确性.结果:检查结果显示,RPR检测法检测出34例梅毒,检出率为1.18%.TPELISA检测法检测出72例梅毒,检出率为2.51%.TPPA法和RPR法的符合率为43.2%,和TP-ELISA法的符合率为97.2%.两种符合率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梅毒的临床筛选检查中,TP-ELISA检测法准确率较RPR检测要高,假阳性率更低,临床可以将TP-ELISA检测法和TPPA检测法结合使用,而RPR法更适用于梅毒患者的临床药物治疗指征.  相似文献   

6.
张旭东  马艳华  周少聪  张莉 《武警医学》2012,23(9):756-757,760
目的评价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技术(chemiluminescence microparticle immunoassay,CMIA)检测临床血清标本梅毒螺旋体抗体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用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reponema pallidum particle agglutination test,TP-PA)法作为对照标准,采用CMIA法检测4686例血清标本,并用Kappa检验评价两种检测方法对同一个样本的化验结果的一致性。结果 4686例血清标本中用CMIA法检出阳性率5.48%,TPPA法检出阳性率5.14%。以TPPA为金标准,CMIA法敏感性为99.17%,特异性为99.60%。其中CMIA法检测血清S/CO值>4.00的215例,用TPPA确认214例阳性,阳性预测值(PPV)为99.53%。结论 CMIA法可替代TPPA法进行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检测,对于CMIA法检测S/CO值1.0~4.0的需进一步复检。  相似文献   

7.
陈云  王厚照  张玲 《临床军医杂志》2012,40(5):1197-1198
目的比较三种血清梅毒螺旋体抗体(TPHA)检测方法,优选一种简便、准确的TPHA检测方法。方法采用临床上常用的胶体金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法)、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CMIA法)对400例标本进行TPHA检测,分别计算ELISA法、CMIA法、胶体金法检测结果的阳性率、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 CMIA法检测TPHA的阳性率、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4.50%、99.67%和100%;胶体金法的阳性率、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41.25%、55.18%和100%;ELISA法的阳性率、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0.25%、80.60%和93.46%。CMIA法检测阳性率和敏感性明显高于ELISA法和胶体金法(P<0.05),而特异性高于ELISA法(P<0.05)。结论CMIA法检测TPHA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t assay, ELISA)一步法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TP-Ab)灵敏性高﹑特异性强,我院从2007年引进该方法对临床患者进行初筛、复检.但笔者在用ELISA一步法检测TP-Ab的工作中遇到3例神经性梅毒患者,血清结果均为阴性,而脑脊液(CSF)结果均为阳性.经进一步实验判断此结果是由于高浓度的TP-Ab血清标本引起"钩状效应"[1],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抗精子抗体(ASAb)、抗卵巢抗体(AOAb)、抗子宫内膜抗体(AEAb)和抗心磷脂抗体(ACLAb)与女性不孕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和化学发光法对860例女性不孕患者和780例有生育史妇女进行4种血清免疫性抗体检测。结果女性不孕患者ASAb阳性率为10.70%,ACLAb阳性率为7.56%,AEAb阳性率为9.53%,AOAb阳性率为5.93%,4种抗体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清免疫不孕抗体与女性不孕密切相关,对免疫性不孕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赵花  李军民  张红 《武警医学》2014,(10):1003-1004
目的:探讨TP-ELISA法检测梅毒特异性抗体假阳性结果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TP-ELISA法对2619例标本进行检测,初检阳性者再行TRUST试验和TPPA确认试验,结果判定以TPPA为准,比较TP-ELISA法与TPPA法的符合率。结果231例TP-ELISA法检测阳性标本中S/CO值>1.0者201例,经TRUST复检后阳性者169例,经TPPA确认阳性者196例,TP-ELISA法和TPPA的符合率为97.5%。在S/CO为0.70~1.0的30例标本中,经TRUST复检后阳性者12例,经TPPA确证为阳性者19例,TP-ELISA法和TPPA的符合率为63.3%。结论 TP-ELISA法检测阳性标本中S/CO值为0.70~1.0者应采用TRUST和 TPPA法联合检验,以减少误诊及漏检。  相似文献   

11.
梅毒抗体初筛检测11343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TP)感染引起的一种危害较大的性传播疾病,也是通过血液传播性疾病之一。因此,对受血者输血前、手术前备血及拟行微创检查者进行感染性指标检测时,梅毒抗体是必检项目。TPHA血凝法检测最为准确,但由于其检测烦琐、费用较高,一般仅作为其他初筛检测阳性者的验证之用。2003年9月-2005年3月,我们采用酶联免疫双抗原夹心法(ELISA)替代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初筛检测梅毒抗体11343例,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变态反应性皮肤病食物不耐受IgG抗体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艳  廖勇梅 《西南军医》2008,10(6):12-13
目的探讨血清中14种食物特异性IgG抗体与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92例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患者血清中14种食物特异性IgG抗体水平进行检测。结果患者血清食物特异性IgG抗体阳性反应者90例,总阳性率为97.8%,其中以蟹、虾、蛋清/蛋黄阳性率最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患者体内特异性IgG抗体阳性率高,提示与食物不耐受有关,对临床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的饮食指导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梅毒是由苍白梅毒螺旋体(TP)引起的性传播疾病的主要病种。在我国发病率很高,检测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实验对梅毒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现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及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对928例皮肤性病科患者进行检测,将这2种方法作比较,并对实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3TP法与ELISA方法在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能力及其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进行比较。方法应用3TP法与ELISA方法分别对85份确诊病例与体检正常TPHA方法确证为梅毒特异性抗体阴性的人员血清180份进行同时检测,检测结果进行χ2统计分析。结果总计265份标本检测3TP法阳性符合率100%,假阳性2例,灵敏度为100%,特异度98.9%;ELISA方法阳性符合率98.8%,假阴性1例,假阳性2例,灵敏度为98.8%,特异度为98.9%。两种方法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TP法与ELISA方法均具有高灵敏度、高特异度的特点,二者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3TP法可以替代现行的梅毒血清学筛检的ELISA方法;3TP法适用于自动生化分析仪,具有简便、快速的优势,可实现对血清梅毒抗体的定量检测,便于疗效和预后观察。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石河子地区3岁以下儿童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抗体的阳性率。方法:对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抗体。结果:963份3岁以下儿童的血清标本的乙肝表面抗体的阳性率为51.5%。结论:3岁以下儿童均为半岁完成乙肝疫苗全程免疫,其抗体在3岁时有部分幼儿已基本消失。故对入托儿童应进行一次抗体筛查,没有抗体者应及时接种乙肝疫苗,预防乙肝病毒的感染和传播。  相似文献   

16.
酶联免疫试验法检测梅毒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微量絮状试验(VDRL),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自动反应素试验(APT)等,对普及快速、准确诊断梅毒,虽有各自的优点,但总体而言这些试验的敏感性及特异性都较差,易出现漏检和误判。2003年3月-2006年11月,我院对327人份静脉血采用梅毒螺旋体酶联免疫试验法(TP-ELISA)检测,准确率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梅毒血清抗体检测中雅培ARCHITECT i2000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检测法(chemiluminescent particle immunoassay, CMIA)在梅毒血清抗体诊断中的价值,探讨CMIA在梅毒筛查中的临床应用策略。方法 收集武警特色医学中心梅毒螺旋体抗体CMIA检测阳性的血清样本271例(S/CO≥1.0),同时采用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reponema pallidum particle agglutination, TPPA)对这些样本进行复检。以TPPA作为参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 ROC)对CMIA的梅毒血清抗体检出能力进行评价。根据S/CO值把标本分为4组,分别为A组(1.0≤S/CO<3.0,n=85),B组(3.0≤S/CO<5.0,n=26),C组(5.0≤S/CO<7.0,n=17)和D组(S/CO≥7.0,n=143),比较4组间复检阳性率的差异。构建复检阈值-阳性符合率曲线图,分析CMIA复检的最佳S/CO值。结果 271例CMIA检测阳性样本中,196例TPPA复检阳性。A组到D组的TPPA复检阳性符合率分别为20.00%、76.92%、94.12%和100.00%。4组间阳性符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14253,P<0.001)。当复检阈值设为5.1时,TPPA复查的阳性符合率达到100.00%。结论 CMIA对梅毒血清抗体具有较好的诊断性能,当S/CO值>5.1时,可直接发报告,当S/CO值在1.0~5.1,应进行TPPA复检,能够减少假阳性报告。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细菌性阴道病(BV)对女性不孕的影响及其与抗精子抗体(ASAb)的关系。方法对980例女性不孕患者和876例正常妊娠妇女的阴道分泌物进行唾液酸苷酶检测,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对女性不孕患者血清进行ASAb检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女性不孕患者的唾液酸苷酶和ASAb阳性率分别为24.5%和12.8%,其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妊娠妇女组(P<0.05);唾液酸苷酶阳性组的As Ab阳性率为22.9%,显著高于唾液酸苷酶阴性组的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V和血清免疫不孕抗体ASAb可引起女性不孕,且BV与ASAb的产生有相关性,对女性不孕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本次研究主要是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试剂盒对采自新疆不同地区的800份血清进行了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血清抗体检测,共检出抗体阳性血清694份,最高阳性率为99%,最低为55%,平均为86.6%,通过数据来看,近几年有过流产史的牛血清BVDV抗体阳性率普遍偏高。感染牛没有明显的年龄差别。该病已在新疆地区普遍存在,且又不断增强的趋势。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陕西省汉中市略阳县高危人群梅毒感染情况,为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和实验室检测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2010年组织到我院体检的高危人群采用梅毒螺旋体ELISA试验(TP-ELISA)方法进行检测,阳性结果用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进行确认。结果:2010年共129份血清样本(上半年61份,下半年68份),ELISA法共检出阳性16例,阳性率为12.40%,有2例经TPPA法确诊为阴性,特异性为89.15%。结论:本地区高危人群梅毒感染率高,实验室应该尽快制定相应的预防、检验和治疗策略,控制梅毒的性传播途径,降低梅毒感染带来的危害性;同时证明ELISA检测法特异性好,可作为高危人群梅毒感染的一种理想检测方法,但对ELISA阳性标本应做TPPA确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