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初步探讨维族与汉族青少年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炎性指标间的差异性。方法对41例维族和52例汉族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进行血清炎性指标的检测。结果分析显示青少年AS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CRP、ASO和WBC计数均存在统计学意义,hsCRP和CRP水平表现为维族青少年患者明显高于汉族(thsCRP=5.08,P=0.000;tCRP=5.11,P=0.000),ASO和WBC水平在参考值范围内表现为维族患者高于汉族(tASO=3.35,P=0.001;tWBC=2.05,P=0.043;)。民族间单核细胞分类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mono=0.33,P=0.738),但维族青少年患者单核细胞升高率(82.9%,34/41)明显高于汉族(55.7%,29/52)(Х^2=7.73,P=0.005)。结论维族与汉族青少年AS患者炎性指标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性,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苯酚胶浆法建立宫腔粘连动物模型并对其生育力进行评价。方法:将大鼠60只,随机分为造模组(30只)、假手术组(15只)、正常对照组(15只),苯酚胶浆法建立宫腔粘连模型。造模术后10d,取造模组15只、假手术组7只、正常对照组7只处死,肉眼观察其官腔改变,并进行大体分级;各组宫腔标本进行HE和Masson染色对其进行纤维化半定量评分,并对比各组的变化;剩余大鼠自然妊娠,妊娠第10天开腹计数子宫内胚胎数目作为评价生育力的指标。结果:造模侧宫腔狭窄甚至闭塞,宫腔粘连纤维化半定量评分显示:造模组(6.6±0.98分)和正常组(0分)、假手术组(-0.5±1.9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假手术组和正常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胚胎数造模组(0.2±0.4个)和假手术组(6.3±2.9个)、正常组(6.3±1.8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假手术组和正常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苯酚胶浆法可成功建立官腔粘连的动物模型;宫腔粘连的大鼠生育力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吴茱萸次碱对特应性皮炎动物模型Nc/Nga小鼠的作用。方法外用2,4-二硝基氯苯(DNcB)反复刺激Nc/Nga小鼠建立特应性皮炎动物模型,通过观察皮肤组织病理学切片、免疫学指标评价皮炎损伤程度,观察吴茱萸次碱对特应性皮炎动物模型Nc/Nga小鼠的治疗作用。结果外用DNCB可以引起Nc/Nga小鼠湿疹样皮炎的产生;模型组小鼠血浆IgE水平(124.42±11.14ng/m1)较正常对照组(17.22±3.56ng/m1)增高(P〈0.05);治疗组IL-12和IFN-γ水平(62.12±3.14pg/ml,68.29±1.39pg/m1)较模型组血浆IL-12和IFN-γ水平(20.14±6.15pg/ml,51.23±1.45pg/m1)增高,IgE水平(69.17±4.15ng/m1)较模型组IgE水平下降(P〈0.05);醋酸地塞米松组血浆IL-12、IFN-γ和IgE水平(59.15±1.24pg/ml,64.12±1.19pg/ml,6817±1.15ng/ml)与治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吴茱萸次碱可能通过促进IL-12和IFN-γ分泌,抑制IgE的合成,发挥治疗NdNga小鼠特应性皮炎样皮损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围术期室性心律失常的相关因素、规律、量值,以指导临床。方法观察记录156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60h内5个时间段,室性心律失常发生情况,按术式、血清钾浓度、主动脉阻断时间、心胸比、心功能等,进行分析对比研究。结果血清钾〈3.5mmol/L与〉4.0mmol/L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主动脉阻断时间〉90min与〈60min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心胸比〉0.8与〈0.8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功能Ⅳ级与Ⅱ级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心脏瓣膜替换术后导致室性心律失常增多的因素依次为血清钾〈3.5mmol/1、主动脉阻断时间〉90min、心功能Ⅳ级、心胸比〉0.8。  相似文献   

5.
目的:阐述孕妇血清抗心磷脂抗体(ACA)水平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测定309名妊娠晚期妇女的血清ACA-IgM、IgA、IgG综合指数,观察孕妇血清ACA水平与妊娠并发症,新生儿低出生体重及围产儿缺氧的关系。结果:妊娠并发症组、低出生体重组和围产儿缺氧组ACA结合指数的变化以IgM、IgA为主,与对照组比较,各组ACA-IgM、IgA结合指数均显著增高(P<0.001-0.05);妊娠并发症组ACA-IgG结合指数显著增高(P<0.001),轻度和中、重度妊高征患者间ACA结合指数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低体重儿组新生儿本重与ACA结合指数无显著相关性(P均>0.1),1种并发症和2种并发症患者间比较,ACA-IgM、IgG无明显性差异(P>0.1,P>0.05,ACA-IgA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孕妇血清ACA水平增高可能与妊娠并症、低出生体重、围产儿缺氧等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6.
微生态制剂治疗婴幼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微生态制剂治疗婴幼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疗效。方法对130例婴幼儿肺炎应用抗生素继发腹泻的患儿,随机分三组,治疗1组予培菲康,治疗2组予妈咪爱,对照组予思密达,观察三组疗效。结果治疗1组与对照组相比(χ^2=4.43,P〈0.05),治疗2组与对照组相比(χ^2=5.67,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4,P〉0.05)。结论微生态制剂治疗婴幼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疗效显著,且无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7.
袁文菊  张本延 《职业与健康》2008,24(13):1223-1226
目的探讨长期接触铅作业工人肾结石患病率以及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变化情况。方法以某蓄电池企业222名铅作业工人为观察组,以某卷烟厂的854名工人为对照组。采用B超检查2组工人是否患肾结石,并按性别和不同年龄分组比较肾结石患病率有无差异。用三分类血球计数仪检查观察组工人血液中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含量。检测该蓄电池厂空气中的铅烟和铅尘浓度。结果空气中的铅尘和铅烟超标率分别为62.5%和80%。观察组30~49岁男性肾结石的患病率明显高对照组(P〈0.05)。观察组20~29岁男性肾结石的患病率和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女性肾结石的患病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观察组男性红细胞计数的中位数是5.37×10^12/L,高于正常参考值范围的上限值(P〈0.05)。观察组男性的血红蛋白含量和女性的红细胞数、血红蛋白含量与正常参考值范围的上限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0~49岁男性接触铅可以使其患肾结石的概率增高,并使其红细胞计数增加。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研究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TOLL样受体4(TLR4)的变化情况及其与TNF-α的关系,探讨其意义。方法随机选取慢性乙型肝炎患者31例,设定为慢性乙型肝炎组,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30例设定为慢性乙型肝炎组,健康志愿者30例为正常对照组,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外周血单核细胞表面TLR4的表达,ELISA法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血清HBV DNA并取对数作为复制水平的指标,总胆红素(TB)和凝血酶原时间(PT)的检测按照本院常规检测。结果正常对照组、慢性乙型肝炎组和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组外周血单核细胞TLR4的平均免疫荧光强度分别为2.3±1.1、3.7±2.3和(6.9±4.1)MFI,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组较正常对照组和慢性乙型肝炎组显著为高(P〈0.05),但慢性乙型肝炎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外周血清TNF-α水平分别为(53.8±38.1)、(164.3±89.9)和(359.8±140.0)ng/L,血清TNF-α水平均依次升高,且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组外周血单核细胞TLR4表达水平与血清TNF-α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666,P〈0.01)。结论TLR4可能与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的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食管贲门癌术后早期十二指肠营养管促进患者恢复及防治并发症的临床应用。方法:128例食管贲门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肠内营养组(EN组)和肠外营养组(PN组)。EN组术中置十二指肠营养管,术后早期予以肠内营养;PN组术后早期经静脉予以营养支持。术前、术后监测两组患者的体重、氮平衡、血浆白蛋白和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结果:两组患者对比体重(t=0.546,P〉0.05)、血浆白蛋白(t=1.427,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氮平衡(t=2.421,P〈0.05)、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t=2.134,P=0.001)和住院费用(t=0.562,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十二指肠营养管可明显改善食管贲门癌患者术后营养状态和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术中回收式自体输血(IAT)与控制性降压(CH)联合应用对骨科大手术病人血流动力学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40例拟行骨科大手术患者,将同性别,手术类型及年龄相近的两位病人配为一对,随机分配到IAT与CH联合组(试验组)或单独CH组(对照组)中。2组术中均用史司洛尔进行控制性降压。试验组术中用血液回收仪回收术野出血,经过滤、离心、清洗后回输给病人。分别于术前、术毕后2h、术后第1天及术后第7天测定血常规及凝血4项。观察术后第1天引流量。结果2组病人异体血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试验组术后第1天引流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2组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血小板计数(PLT)和红细胞比积(HCT)在各测定点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毕时试验组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与术前比明显延长(P〈0.05),对照组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和凝血酶时间(TT)均较术前明显延长(P〈0.05)。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毕及术后第1天2组的纤维蛋白原(FIB)均明显低于术前(P〈0.05),但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AT与CH可安全地联合用于骨科手术,明显减少异体血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中药减肥方联合针刺加运动对瘦体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内分泌指标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将125例瘦体型PCO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中药减肥方联合针刺加运动治疗,对照组予以二甲双胍联合达英-35治疗,均为6个疗程。停药后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内分泌指标变化及妊娠结局。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卵巢体积,黄体生成激素(LH)、睾酮(T)、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血糖(FPG)水平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排卵率分别为46.92%和32.26%,妊娠率分别为40.61%和30.16%,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减肥方联合针灸加运动治疗瘦体型PCOS,在改善IR、降低T、促进排卵、增加妊娠率等方面,与二甲双胍联合达英-35疗效相当。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儿童慢性扁桃体炎与过敏性紫癜的关系.方法 选择过敏性紫癜伴有慢性扁桃体炎患儿56例,其中行扁桃体切除术26例(手术组),未行扁桃体切除术30例(非手术组),对两组腹痛持续时间、皮疹持续时间、尿蛋白转阴时间、尿潜血转阴时间、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滴度、补体C3情况进行检测比较,并对手术组患儿手术前后24 h尿蛋白定量、尿红细胞数进行检测比较.结果 手术组患儿皮疹持续时间、腹痛持续时间、尿蛋白转阴时间、尿潜血转阴时间均优于非手术组[(10.58±4.22)d比(16.70±9.68)d、(6.49±2.45)d比(9.20±2.21)d、(12.3±4.1)d比(16.5±5.6)d、(10.1±3.3)d比(12.7±4.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或<0.05).两组ASO滴度和补体C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组术后24 h尿蛋白定量、尿红细胞数均较术前明显好转[(0.72±0.28)g比(1.61±1.22)g、(14.95±4.76)个/μl比(56.61±12.57)个/μ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慢性扁桃体炎是导致过敏性紫癜皮疹反复并诱发紫癜性肾炎的重要因素之一,扁桃体切除术是治疗过敏性紫癜伴有慢性扁桃体炎且皮疹反复患儿的可选手段.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膀胱结石对前列腺增生患者术后下尿路症状恢复的影响。方法筛选71例单纯前列腺增生患者.55例前列腺增生并发膀胱结石患者,前者进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后者同时进行结石清除术.对比分析临床资料。比较术后IPSS评分改善,依据结石的大小、形状将前列腺增生并发膀胱结石分为小、大结石组。统计分析各组术前膀胱出口梗阻程度(BOO)及残余尿量的差异。结果单纯前列腺增生组IPSS评分改善率为33.80%(24/71),而前列腺增生并发膀胱结石组IPSS评分改善的比率为56.36%(31/55),P<0.05;两组间BOO和残余尿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前列腺增生并发膀胱结石患者中大结石组BOO小于小结石组(P<0.05),而残余尿量无显著差异(P>O.05)。结论在对膀胱结石进行治疗后前列腺增生患者术后症状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4.
吴洋  尚晴  马先俊  谌珩 《现代保健》2014,(10):63-65
目的:探讨经尿道手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合并膀胱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3年10月本院收治的80例前列腺增生症合并膀胱结石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联合碎石钳碎石治疗,治疗组采用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联合钬激光碎石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碎石时间、碎石成功率、术前及术后1个月的MRF和IPSS评分。结果:结石直径〈1.5cm的患者,两组的碎石时间及碎石成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石直径为1.5-2.5cm的患者,两组的碎石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的碎石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石直径〉2.5cm的患者,治疗组的碎石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且碎石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MRF和IPSS评分均明显优于治疗前,两组治疗后1个月的MRF和IPS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直径〈1.5cm的结石两种治疗方法的治疗效果相当,但是对于直径〉2.5cm的结石,应首选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联合钬激光碎石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音乐电针疗法在脑卒中后睡眠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于我院住院就诊的167例脑卒中后睡眠障碍患者为受试对象,随机分成常规康复组(A组,n=50)、磁疗训练组(B组,n=57)及音乐电针训练组(C组,n=60)三组。记录三组PSQI评分,对比分析三组患者各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1C组PSQI评分明显低于A、B两组(P<0.05);2A、B两组总有效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A、C组及B、C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音乐电针疗法可有效改善脑中卒后睡眠障碍患者失眠状况,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将3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依达拉奉)和对照组,观察两组治疗前、治疗后d7、d14、d21的CSS和BI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CSS评分在d7明显改善(P<0.05),d14、d21有显著变化(P<0.01);BI改变在d7无统计学意义(P>0.05),d14、d21时有显著改善(P<0.01);对照组CSS评分在d7时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d14有明显改善(P<0.05),d21时有显著变化(P<0.01);BI变化与CSS变化呈一致性(d7、d14、d21分别为P>0.05、P<0.05、P<0.01)。与对照组比较,两组CSS、BI在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14、d21时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在d7时两者CS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可明显改善缺血早期神经功能的康复,具有很好的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刘海军 《现代保健》2013,(23):17-19
目的:观察血液透析滤过对终末期肾病患者BNP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探讨血液透析滤过(HDF)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血管疾病改善的作用机制。方法:将107例终末期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常规血液透析组(HD)和血液透析滤过组(HDF),HDF组在常规透析基础上,每2周行血液透析滤过一次,4h/次。观察比较治疗6个月后HD组和HDF组患者BNP、HOMA-IR、hs-CRP、体质量指数(BMI)、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尿酸等指标的变化,分析干预治疗6个月后BNP与各变量间的相关性。结果:基线水平HD和HDF两组间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治疗6个月后HD与HDF组患者体重指数、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比较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DF组BNP、HOMA-IR、尿酸、hs-CRP水平明显低于HD组(P〈0.05或P〈0.01)。HOMA-IR与BNP有显著相关关系(r=0.49,P〈0.01),BNP、HOMA-IR与BMI(r=0.25,P〈0.05;r=0.58,P〈0.01)、尿酸(r=0.23,P〈0.05;r=0.26,P〈0.05)、hs-CRP(r=0.44,P〈0.01;r=0.31,P〈0.01)有显著正相关关系。HOMA-IR、尿酸、hs-CRP是终末期肾病血透患者BNP水平主要影响因素。结论:在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HOMA-IR与BNP有显著相关性,HDF在改善透析患者胰岛素抵抗及微炎症状态及降低BNP水平方面,比普通血液透析具有更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二级甲等医院采用卒中单元医疗模式并在康复中加入针刺治疗脑卒中的效果。方法将246例脑卒中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纳入卒中单元组)和对照组(传统治疗组)。分析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疗效及常见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27.6±6.2)分,对照组(28.5±5.4)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分别为(18.3±6.7)分和(23.2±6.3)分,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近期临床疗效上.观察组总有效率(78.57%)高于对照组(66.67%),两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见并发症的总发生率观察组(37.30%)低于对照组(69.17%),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级甲等医院以卒中单元医疗模式管理治疗脑卒中病人。并在康复治疗中加入中医针刺治疗,效果优于传统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气管切开术的时机选择,以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2008年7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急者共35例为研究对象,按患者气管切开术不同时机分为紧急组6例和预防组29例.紧急组在行气管切开术前,有明显的呼吸困难,预防组为在气管切开术前,未出现明显的通气、换气障碍患者。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生命体征,气管切开术后呼吸机使用情况、气管切开时间、MODS发生率和死亡率。结果术后预防组与紧急组各项指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在气管切开时间、MODS发生率和死亡率方面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在呼吸机使用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为了提高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患者的治疗效果,有必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尽早行预防性气管切开术,以改善生命体征、降低MODS发生和死亡风险。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中BAG-1蛋白的表达及意义。方法:用免疫细胞化学sP染色法分别检测初治AML患者(76例)、急性髓系白血病完全缓解(AML-CR)患者(49例)、急性髓系白血病难治复发(RRAML)患者(17例)及正常对照者(15例)的骨髓单个核细胞中BAG-1蛋白的表达。结果:四组BAG-1蛋白阳性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7.857,P〈0.001);初治AML组和RRAML组中BAG-1蛋白阳性表达率均高于AML-CR组和正常对照组(P〈0.001);AML各分型患者的BAG-1蛋白阳性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920,P〉0.05);初治AML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中BAG-1蛋白阳性表达率与白细胞计数及髓外浸润有关(X^2=9.248,13.689,P〈0.01)。结论:BAG-1可能参与了急性髓系白血病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