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杨坚 《现代保健》2011,(10):64-65
目的 探讨鼻内窥镜手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的疗效.方法 对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10月~2010年10月应用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86例,其中Ⅰ型24例(27.91%),Ⅱ型55例(63.95%),Ⅲ型7例(8.14%),术后随访6~12个月.结果 Ⅰ型治愈率为95.83%,Ⅱ型治愈率为85.45%,Ⅲ型治愈率为71.43%.结论 鼻内窥镜鼻窦手术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鼻内窥镜鼻窦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疗效及手术并发症.方法 对2004年2月~2006年8月完成随访的50例鼻内窥镜鼻窦手术进行临床分析.50例中Ⅰ型14例(28.0%),Ⅱ型32例(64.0%),Ⅲ型4例(8.0%).其中30例全麻,20例局麻.术后随访6~12月.结果 Ⅰ型治愈率为85.8%,Ⅱ型治愈率为75.0%.Ⅲ型治愈率为0.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2.0%.结论 鼻内窥镜鼻窦手术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有效方法 .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鼻窦炎鼻息肉的不同分型、手术方式和术后处理等因素对手术疗效的影响.方法对200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行内窥镜鼻窦手术,分析术后疗效,术后1年内随访.结果Ⅰ型治愈率为94.38%(84/89),Ⅱ型治愈率为78.67%(59/75),Ⅲ型治愈率为61.11%(22/36),三型之间治愈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54,P<0.01).结论术前对疾病的分型和术中对内窥镜鼻窦手术术式的选择是治愈的关键,而围手术期合理使用抗生素、脱敏药物,可促进术后伤口的愈合、有效减少术后复发,提高手术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67例,常规术前用药,后行鼻内窥镜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手术。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以上,根据鼻内窥镜手术疗效评价标准,治愈54例,治愈率为80.6%,好转9例,占13.4%,无效4例,占6%。结论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具有组织损伤小、视野清晰、视角宽阔、程序简化和颜面部无切口等优点。此术式能尽最大可能保存鼻窦、鼻腔的生理功能,对于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鼻窦囊肿尤其适宜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术后鼻腔粘连对疗效的影响及造成粘连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119例(194侧)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行鼻内窥镜术后进行6个月随访,分析鼻内窥镜术后鼻腔粘连对疗效的影响及粘连的相关因素.结果 术后6个月119例(194侧)患者均获随访,其中治愈率为84.02% (163/194),无效率为15.98% (31/194);术后粘连17例,其中鼻甲与鼻腔外侧壁粘连占35.29% (6/17),中鼻甲与鼻中隔粘连占17.65%(3/17),下鼻甲与鼻中隔粘连占5.88% (1/17),筛窦腔黏膜闭塞占41.18%(7/17).Ⅰ型治愈率稍高于Ⅱ型治愈率,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型治愈率高于Ⅲ型治愈率,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69,P<0.01);Ⅱ型治愈率高于Ⅲ型治愈率,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06,P<0.01);术后鼻腔粘连与病变的程度、中鼻甲的合理处理、术者的手术熟练程度、是否及时随访等,与术后粘连的发生率有关(P <0.05或P<0.01).结论 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疾病效果好,但术后患者鼻腔病变程度、中鼻甲处理是否合理、手术熟练程度及是否按时随访是影响疗效和粘连的相关因素,充分认识影响其疗效和粘连的相关因素,对提高鼻内窥镜手术技巧及治愈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观察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经鼻内窥镜手术的临床疗效,对70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行内窥镜鼻窦鼻息肉手术,术后随访6个月,结果治愈61.4%,好转27.1%,无效11.4%,总有效率88.5%。认为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经鼻窦内窥镜手术治疗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176例(320侧)行鼻内窥镜术的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价疗效和生活质量。结果术后患者主要症状VAS分值、鼻内镜检查、鼻窦CT扫描评分、生活质量SNOT-20量表中20个条目及5大条目评分均较术前显著下降(P〈0.01);临床总有效率为91.25%,并发症发生率为3.44%。结论鼻内窥镜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疗效好,并发症少,且可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1800例鼻内镜鼻窦手术临床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1)评价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窥炎和鼻息肉的疗效及影响手术疗效的相关因素。(2)探讨鼻内镜鼻窥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993年8月至2001年6月间实施鼻内镜手术并完成术后随访的1800例慢性卤窥炎、鼻息肉患者。结果:临床分型、分期Ⅰ-Ⅲ型分别为171例(9.5%)、1003(55.7%)、626例(34.8%);治愈率分别为91.2%、71.1%、36.2%;总治愈率为61.0%;手术并发症96例(5.3%),分别为纸板损伤15例(0.83%)、大出血16例(0.89%)、鼻腔粘连63例(3.5%)、一过性或短暂性失明2例(0.11%)。结论:鼻内镜鼻窥手术是治疗慢性鼻窥炎、鼻息肉的有效方法,手术疗效与其临床分型分期密切相关。熟悉和确认并发症的发生,对于提高疗效和预防并发症是重要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疗效及影响手术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随机抽选2010年1月——2012年1月间于我院行鼻内镜手术200例患者临床资料为回顾性分析依据。结果 I-Ⅲ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治愈率分别为91.35%、84.31%.57.58%,三组患者治愈率经统计学分析显示P〈0.05(χ2=18.89),I型1期、I型2期、II型1期、II型2期手术疗效显著,II型3期、Ⅲ型患者的手术疗效相对较差;坚持随访治愈率为86.88%,而未坚持随访组治愈率为70%,定期坚持随访组疗效优于未能定期随访组。结论鼻内镜手术为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理想治疗方式,临床疗效与病症分期、手术操作技巧、术后护理有着密切关系,而术后定期随访则是保障手术远期疗效关键。  相似文献   

10.
李琳 《中国保健》2010,(2):71-72
鼻息肉主要是由变态反应和慢性炎症所至鼻部黏膜长期水肿刺激所致。传统鼻息肉切除术未考虑鼻窦生理功能,同时术中出血较多影响术野,使鼻息肉切除不易彻底。因此传统手术后鼻息肉、鼻窦炎的复发是一个棘手的临床问题。目前随着鼻窦内窥镜手术器械的改进,功能性鼻窦内窥镜手术已经成为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最重要的手术。我科自2005年3月至2009年6月以来,采用鼻内窥镜治疗鼻息肉、鼻窦炎115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鼻内镜手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的102例鼻窦炎、鼻息肉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鼻内镜手术治疗,根据患病程度进行分期分型,比较不同分期分型疾病治愈率和影响因素比较。结果临床Ⅰ型的治愈率高于Ⅱ型、Ⅲ型;临床治疗效果与患者本身治疗前的有无手术史和并发症因素有关,与治疗后的不良影响因素有关,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手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效果与疾病分期分型有关,临床效果受术前患者身体情况和术后不良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2.
巴曲酶减少内窥镜鼻窦手术出血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从 1998~ 1999年对 31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施行鼻内窥镜手术。病人随机分为 2组 ,其中 16例术前用巴曲酶 ,对照组 15例术前不用止血药作对照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1 对象  (1)巴曲酶组 :16例 ,男性 9例 ,女性 7例。年龄 45 6± 16岁。按慢性鼻窦炎鼻息肉临床分型分期标准[1 ] ,其中慢性鼻窦炎鼻息肉Ⅰ型 6例 ,其中Ⅰ期 2例 ,Ⅱ期 4例 ;Ⅱ型 7例 ,其中Ⅰ期 2例 ,Ⅱ期 4例 ,Ⅲ期 1例 ;Ⅲ型 3例。发病时间 4个月至 2 0年。 (2 )对照组 15例 ,男性 5例 ,女性 9例。年龄 41 2± 18岁。其中慢性鼻窦炎鼻息肉Ⅰ型 5例 ,其中Ⅰ…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慢病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特点并探讨在内窥镜协助下手术治疗该病后的疗效。方法追踪调查,本院在2011年9月~2012年9月之间利用鼻内窥镜协助手术治疗的81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在治疗后经过6个月的随访观察后,总结此81例患者的治疗效果,并探讨内窥镜对此类手术的意义。结果 81例患有慢性鼻窦炎并发鼻息肉患者在内窥镜指引下经手术治疗后,有62例患者病情明显好转,有12例患者的病情好转,仅有7例患者的病情无好转,经统计后结果显示慢性鼻窦炎并发鼻息肉患者在内窥镜指引下经手术治疗后的好转率是91.4%。结论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通过内窥镜治疗后,病情明显好转,因此内窥镜治疗后提高了此类患者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14.
陈胜强 《现代保健》2011,(5):99-100
目的探讨鼻窦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2009年10月在笔者所在医院采用鼻窦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9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97例患者中79例治愈,占81.44%;好转11例,占11.34%;无效7例,占7.22%;总有效率为92.78%。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鼻窦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具有疗效高、安全可靠、损伤小等优点,是一种值得推荐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勾霞  李海洲 《中国保健》2010,(6):106-106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手术后围术期相应护理措施对手术远期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58例经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病人围术期的护理及出院指导。结果鼻内窥镜手术对治疗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具有良好的疗效,而采取严格的专科护理措施,保障了手术的成功率。结论经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病人围术期的护理,病人能尽快恢复健康,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疗效。方法:局麻或全麻下采用Messerk Linger术式,最大限度的保护和保留黏膜组织。结果:全部病例随访6个月以上,治愈72例(90.0%),好转6例(7.5%),无效2例(2.5%)。结论:鼻内镜手术具有直视、准确、彻底、安全等特点,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用于复发性鼻窦鼻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25例复发性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采用鼻内镜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综合评价鼻内镜手术在复发性慢性鼻窦鼻息肉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 325例患者均实施鼻内镜手术,其中进行过1次鼻窦手术者157例,经鼻内镜手术治疗后,135例治愈,治愈率为85.99%;进行过2次鼻窦手术者93例,经鼻内镜手术治疗后,治愈69例,治愈率为73.91%,实施过3次鼻窦手术者52例,经鼻内镜手术治疗后,治愈31例,治愈率为59.61%,实施过4次鼻窦手术者23例,经鼻内镜手术治疗后,治愈11例,治愈率为47.83%。不同鼻窦手术患者经鼻内镜手术治疗的治愈率存在明显差异(P值均﹤0.05)。同时,随着鼻窦手术次数的增多,采用鼻内镜手术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率亦增加。结论鼻内镜手术虽然能有效治愈复发性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但随着复发次数即鼻窦手术次数的增多,鼻内镜手术的治愈率呈下降趋势,因此应重视鼻内镜手术的术中处理及其围手术期治疗和术后规范的综合治疗,减少复发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分析鼻内镜鼻窦炎手术的疗效和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总结479例慢性鼻窦炎患者,其中I型140例,II型254,III型85例。结果总治愈率83.09%,其中I型治愈率94.29%,其中II型治愈率83.86%,其中III型治愈率62.35%。术后出现3侧眶周血肿,其中1侧伴有复视,15侧鼻腔粘连。结论规范的鼻内镜手术配合良好的术后随访和合适的用药对于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具有良好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李燕  李宣 《现代保健》2012,(20):106-107
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32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进行鼻内镜手术治疗,随访手术结果,并对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术后随访半年,治愈98例(74.2%),好转30例(22.7%),无效4例(3.1%),总有效率为96.9%,无严重手术后并发症。结论: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具有视野清楚、直视下操作、病灶清除彻底、疗效好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分析的方法,对我科2009年9月—2011年9月间经鼻内镜手术治疗的61例鼻窦炎、鼻息肉患者临床资料及术后随访治疗效果的情况进行研究.结果?治愈54例(88.5%),好转5例(8.2%),无效2例(3.3%),总有效率为91.3%.手术无严重的并发症发生.结论?鼻内窥手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能彻底清除鼻道窦口复合体的病变组织,开放鼻窦窦口,保证窦口和鼻窦保持永久通气,治疗效果良好,能有效降低慢性鼻窦炎及鼻息肉的复发率.充分的术前准备,合理选择麻醉方式,术后合理地定期鼻内镜复查可提高临床治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