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产后抑郁症心理、社会等影响因素,为及早采取预防和治疗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选取住院分娩的产妇220例进行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汉姆顿抑郁量表。调查内容包括产妇的一般情况和产后的抑郁症状。结果:产妇的年龄、性格、文化程度、居住条件、婴儿性别等因素对产后抑郁症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妇家庭经济状况、职业、分娩方式等因素对产后抑郁症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社会等因素是产后抑郁症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
产妇产褥期发生抑郁症的影响因素调查及对策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调查产妇产褥期发生抑郁症的影响因素,提出防范对策。方法对168位产妇发生抑郁症情况及影响因素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工具采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并对产妇年龄、分娩方式、新生儿性别、分娩胎次作调查,所有资料作Pearson相关分析、t检验及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168位产妇,经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评定,≥13分24人,产后抑郁症发生率为14.29%;产后抑郁症与社会支持总分及三个维度分呈显著负相关;新生儿性别与产妇产后抑郁症的发生显著相关;不同分娩方式、分娩胎次、年龄的产妇。发生产后抑郁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须注重对产妇社会支持的评估,充分发挥社会支持系统的作用,以预防和降低产后抑郁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产妇产后抑郁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产后抑郁的发生率及其相关因素,为早期护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及自行设计的心理社会因素问卷调查表对75例有不同抑郁症的产妇产后6周的抑郁状况进行测评分析。结果产后轻度抑郁占61.3%,中度占28.0%,重度占10.7%。产妇的分娩方式、夫妻关系、婴儿性别、家庭支持、产妇性格、婴儿存活及健康状况不同对产后抑郁的影响有显著性差异,而产后护理、居住条件、产后睡眠状况、家庭收入、喂养方式不同对产后抑郁的影响有明显差异。结论心理社会因素对产后抑郁的影响不容忽视。我们应做好孕产妇在围产期中的心理卫生保健工作,使产妇愉快地度过情感危险期,从而降低产褥期抑郁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产褥期产妇配偶产后抑郁的发生率及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产科分娩的既往无精神病史、无性格障碍、无内科合并症的产妇配偶210名。采用产后2天新生儿父亲一般资料调查表、产后42 d父亲照顾情况调查表及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对210名产妇配偶进行问卷调查,分别发放问卷210份,分别回收有效问卷200份。结果:200名产妇配偶在产后2 d有44名发生产后抑郁,发生率为22.00%,产后抑郁量表得分为(12.70±2.59)分;在产后42 d有33名发生产后抑郁,发生率为16.50%,产后抑郁量表得分为(12.24±2.32)分。产后2 d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大、文化程度高、经济收入低、人均居住面积小是影响配偶抑郁的最主要因素。产后42 d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孩子经常哭闹、孩子出生后您每天的睡眠时间短、人工喂养是影响配偶抑郁的最主要因素。结论:产妇配偶产后抑郁症发生率较高,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应给产妇配偶良好的社会支持与心理支持,以降低产妇配偶产后抑郁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常德地区产妇产后抑郁的发生率,研究影响产妇发生产后抑郁的危险因素。 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方法,从产妇的一般资料、产科特征、医院焦虑-抑郁自评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对232名产妇进行调查。 结果 ①本研究产后抑郁量表得分(13.56±3.98)分。②学历、家庭条件、居住条件、是否计划外妊娠、新生儿评分、喂养情况、产前焦虑和社会支持均是产后抑郁的影响因素。 结论 应针对易导致产后抑郁的危险因素给予产妇针对性护理,重视孕期心理卫生保健,给予产妇重要的社会支持。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社区产妇产后抑郁症患者的相关影响因素及对策。方法使用爱登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对2008~2010年69例社区产后抑郁症患者资料进行总结与分析。结果社区中产妇产后抑郁的发生率为17.7%,产后抑郁的发生与产妇文化程度以及分娩方式等有关(P<0.01);与产妇年龄、婴儿性别无关。结论产妇回到家庭后发生产后抑郁的影响因素较多,社区医务人员需注意观察产妇的心理变化,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产后抑郁症。  相似文献   

7.
产后抑郁症相关因素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产后3 d产后忧郁的发生及产后42 d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及其相关的发病因素。方法:采用产后忧郁症评估表——贝氏量表(BDI)、焦虑自评量表、产褥期抑郁症诊断标准和产妇一般情况调查表,对192例产妇进行产后忧郁和产后抑郁症及其相关因素的调查。结果:产后3 d产后忧郁发生率20.8%(40/192),产后抑郁症发生率5.2%(10/192)。孕期夫妻关系,丈夫企盼生男孩的程度,家庭支持等心理因素及经前期综合征等生物学因素和产后抑郁情况密切相关。结论:产后忧郁在围生期妇女中具有较高的发生率,是产妇常见的精神及心理障碍。产后焦虑和忧郁情绪是发生产后抑郁症的最主要因素。调节好家庭成员的关系,加强孕产妇心理保健及分娩知识的宣传教育,及早发现和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产后抑郁的危险因素,并提出针对产后抑郁危险因素的预防措施,以期达到降低产后抑郁发生率的目的。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5年4月行产前检查和分娩的符合要求的单胎孕产妇400例,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和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dinburgh pestnatal depression scale,EPDS)对产妇进行调查,分析影响产后抑郁的相关因素。结果产后抑郁症的发病率为9.25%;抑郁组居住条件、经济状况、睡眠状况、分娩知识、分娩方式、家庭关系、沟通交流情况、产前焦虑抑郁情绪、新生儿健康状况与健康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产后抑郁的危险因素与家庭、社会、环境等均有关系。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夫妻共同参与孕期教育对产后抑郁症的影响。方法:将10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孕期教育,观察组采用夫妻共同参与孕期教育。比较两组产妇健康知识知晓率、社会支持度、产后母亲角色适应及产后抑郁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健康知识知晓率、社会支持度及产后母亲角色适应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后抑郁(SDS)评分、抑郁EP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夫妻共同参与孕期教育能够充分发挥配偶的支持作用,提高产妇产后适应性,降低产后抑郁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健康已婚产妇产后抑郁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0年12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分娩的产妇543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2和EPDS-10)进行测评,分析产后抑郁的影响因素。结果:543人中,57人(10.5%)有产后抑郁症风险;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孕期抑郁情绪、孕期焦虑情绪及新生儿疾病和产后抑郁呈正相关(P<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孕期抑郁情绪、焦虑情绪、新生儿疾病是产后抑郁的影响因素。结论:产后抑郁症的发病率较高,主要与孕期抑郁、焦虑、新生儿疾病等因素有关,护理人员应对产妇进行常规筛查,给予相应的人文关怀,降低产后抑郁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12.
临床护士心理压力源与工作满意度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玉芬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7(10):921-922,924
目的了解临床护士面临的主要心理压力源,为护理管理者有效地帮助护士减轻和消除心理压力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评式问卷调查的方法 ,对内江市2所三级乙等医院287名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临床护士的心理压力源依次来源于工作强度、职业需求、工作环境、人际关系、家庭经济收入等方面。其中来源于工作强度、人际关系及家庭方面的压力源,不同年龄组护理人员在其压力程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护士存在着多种心理压力源,这些压力源是导致护士工作不满意的主要原因,也是护理的安全隐患之一,护理管理者应予以足够的重视,并定期针对不同的人群进行心理健康知识培训,建立有效的支持系统,及时帮助他们调整心理状态,减轻和消除压力,从而提高护士对本职工作的满意度和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14.
精神疾病患者家属教育的情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精神疾病患者家属教育的调查,探讨家属教育的内容和教育方式。方法:采用自拟问卷对参加系列教育的家属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患者和家属接受教育次数越多,对疾病知识了解越多;在患者的亲属中患者的父母参加教育比率较大。结论:家属教育对治疗疾病起着积极的作用,应更具有针对性,同时还应该注意教育方式。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