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 毫秒
1.
维生素D缺乏及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是我国儿童的常见病。近年来,国内外对维生素D缺乏及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诊断及防治方法有不同见解。鉴于此,全国佝偻病防治科研协作组和中国优生科学协会小儿营养专业委员会于2014年拟定了《维生素D缺乏及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防治建议》。该《建议》主要依据1986年我国佝偻病诊断标准及2007年佝偻病防治建议为基础,参考2011年美国医师协会(IOM)和美国内分泌协会推荐指南、中国营养学会编著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13版)以及国内文献作为《建议》的主要依据。该《建议》对维生素D缺乏及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病因、预防、诊断、治疗及家庭指导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阐述,较之前版本,在佝偻病的防治年龄及剂量进行了更新,并且更着重于维生素D缺乏的预防,以期从根源上杜绝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及促进儿童健康。本文将对更新部分进行解读,以便读者深入理解,有益于对维生素D缺乏及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防治工作起到规范化作用。 相似文献
2.
冯丽 《今日健康(家庭版)》2016,(10)
目的:探讨婴幼儿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采取维生素D治疗的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5月到2016年5月作为此次研究的时间段,在此时间段内选择本院收治的60例婴幼儿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儿进行研究,采取入院编号单双法将患儿分为常规组(n=30)和干预组(n=30),常规组患儿采取常规治疗,干预组患儿在常规组基础上采取维生素D治疗,统计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干预组患儿治疗后存在方颅1例,串珠肋2例,腿弯曲畸形1例,肌张力减退1例;常规组患儿治疗后存在赫氏沟1例,方颅2例,串珠肋3例,手镯及脚镯征1例,腿弯曲畸形2例,肌张力减退2例;干预组患儿治疗后不良反应13.3%(4/30)与常规组相比明显较低36.7%(11/30),X2=4.356,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儿治疗6个月后25(OH)D浓度、生长速率标准差比值与常规组相比明显较高,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婴幼儿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采取维生素D效果显著,可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3.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遗传易感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与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易感性的相关性,探讨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遗传易感性。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分析技术检测159例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和78例正常儿童VDR基因ApaI位点的多态性,比较两组之间VDR基因型和等位基因的频率。结果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儿和对照组儿童的VDR基因ApaI位点基因型分布频率分别为AA(10%),Aa(46%),aa(44%)和AA(6%),Aa(35%),aa(59%),两组之间的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χ02.05(2)=5.991,χ2=4.7933,χ2<χ02.05(2),P>0.05);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儿和对照组儿童的VDR基因ApaI位点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分别为A(33%)、a(67%)和A(24%)、a(76%)两组之间的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χ2=2.07,P>0.05)。结论VDR基因ApaI酶切位点的多态性与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发病可能无关联。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与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一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分析技术检测159例雏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儿童和78例正常儿童(对照组)维生素D受体基因Taq I酶切位点的多态性,比较两组之间雏生素D受体基因型和基因频率。结果雏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儿和对照组儿童的维生素D受体基因Taq I酶切位点基因型分布频率分别为:TT83.0%、Tt17.0%、tt0和TT87.2%、Tt 12.8%、tt0,两组之间的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0.6876,P〉0.05);雏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儿和对照组儿童的维生素D受体基因Taq I酶切位点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分别为:T91、5%、t8.5%和T93.6%、t6.4%,两组之间的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0.6294,P〉0.05)。结论维生素D受体基因Taq I酶切位点的多态性可能与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遗传易感性无关。 相似文献
5.
6.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医疗卫生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儿童营养性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下降,但偏远地区由于医疗卫生水平较低和饮食结构的影响,仍存在着一些维生素缺乏所致的营养性疾病。本期我们特组织一些专家专题讨论一下维生素缺乏性营养性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治疗和预防方面的知识。希望帮助基层广大医务工作者对营养性疾病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使边远地区的医疗卫生水平不断提高、营养性疾病的发病率能够逐年下降。以下我们分维生素A缺乏症的防治、维生素B缺乏症的防治、维生素C缺乏症的防治、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防治、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的防治和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的防治6个题目讨论。 相似文献
7.
为证实维生素D突击疗法对维生素D缺乏性佝倭病是否易造成中毒.方法 我们用Wistor大鼠建立幼鼠佝楼病模型并采用4个等级剂量的维生素 D_3(30万 IU,60万IU,90万IU,120万 IU)分别一次性肌注,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观察幼鼠身长、体重、血钙,磷值,骨X片,骨病理及肾,大血管组织切片.结果 显示治疗各组的体格、生化、X光及病理学改变均恢复到正常对照组水平.佝偻病病变消失.经统计学处理,上述各实验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肾、腹主动脉光镜下各组均未见病理性钙化斑.结论 上述4种大剂量均为治愈佝偻病安全,有效剂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针对引起小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高危因素预先进行护理干预,降低小儿佝偻病的发病率,从而保障小儿的健康成长。方法对我院儿保门诊进行3个月体检的小儿,以2010年01月01日至2010年12月31日出生的儿童作为观察组,小儿总数为616人。进行常规护理指导,即产后访视、42天来我院体检时进行健康宣教。以2011年01月01日至2011年12月31日出生的儿童作为干预组,总数为599人。预先进行护理干预,从孕妇开始抓起,开展孕妇学校,提倡母乳喂养。对产妇进行健康教育,指导孕妇均衡营养,适量运动。告之准妈妈,婴儿出生半个月后,无异常时即可补充维生素D等。结果观察组总例数616人,检出颅软43人。小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发病率为6.98%。干预组总例数599人,检出颅软8人,小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发病率为1.33%。结论针对小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高危因素,预先进行护理干预,采取应对措施,明显降低了我辖区小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9.
许典粤 《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2015,(2):26-27
目的:研究分析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临床特点,为临床治疗及保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析2012年1月~2013年12月诊治的30例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对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总结,给予口服维生素D,辅以活性钙治疗,分析临床疗效。结果:临床治疗效果显著25例(83.3%),治疗有效5例(16.7%),总治疗有效率为100%,患者治疗1个月后进行X线片复查结果提示临时钙化带清晰,患儿骨皮质变厚,骨密度显著增高。讨论: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临床治疗应及时有效,控制佝偻病活动,对提高患儿生活质量十分重要,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健预防。 相似文献
10.
小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成骨细胞表型标志物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 通过成骨细胞的表型标志物骨钙蛋白、骨碱性磷酸酶、I型前胶原羧基端伸展肽 ,探讨小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时成骨细胞的功能状况。 【方法】 采用ELISA法和放免法检测了 1 7例佝偻病患儿和 2 0例条件匹配的对照组小儿的血清骨钙蛋白、骨碱性磷酸酶、I型前胶原羧基端伸展肽及 2 5羟维生素D水平。 【结果】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儿I型前胶原羧基端伸展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骨碱性磷酸酶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 0 1 ) ,而骨钙蛋白 ,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1 )。佝偻病患儿和对照组小儿骨碱性磷酸酶与I型前胶原羧基端伸展肽呈正相关 (相关系数 0 .484,P <0 .0 1 )。骨碱性磷酸酶与骨钙蛋白呈负相关 (相关系数 - 0 .435 ,P <0 .0 1 )。骨钙蛋白与I型前胶原羧基端伸展肽呈负相关 (相关系数 - 0 .40 9,P <0 .0 1 )。 【结论】 小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时成骨细胞的三种基因表型标志物的变化是不同的 ,骨碱性磷酸酶和I型骨胶原合成增强 ,骨钙蛋白合成抑制 相似文献
11.
维生素D和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进入21世纪,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又出现了上升趋势.该文探讨了其病因:纯母乳喂养时间过长而未添加维生素D,尤其是那些摄入母亲自身是维生素D缺乏者乳汁的婴儿;由于各种原因造成婴儿日照时间减少,从而使得婴儿体内由皮肤转化的内源性维生素D的量大大减少;在很多温带地区移民人群中佝偻病的高发病率.因此,维生素D缺乏可能是一项国际妇幼保健问题,需再次强调对儿童及孕妇额外补充维生素D及日照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维生素D受体基因起始密码子(VDRSC)多态性在晚发佝偻病组及正常对照组中分布频率的差异,探讨晚发佝偻病的遗传易感因素,探索其治疗的有效方法。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长度多态性(RFLP)分析晚发佝偻病组176人,正常对照组100人,VDRSC多态性的分布频率,患儿分4组用不同方法治疗。治疗1组:维生素D60万IU/次imst+碳酸钙1g/d,口服,3个月。治疗2组:维生素D60万IU/次imst。含钙丰富的食物3个月。治疗3组:多种维生素(含维生素D400IU/天)口服,3个月。治疗4组:平衡膳食,多晒太阳,加强体育锻炼,3个月。结果:晚发佝偻病组及正常对照组VDRSC基因型分布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365,P<0.01);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χ2=6.987,P<0.01),患病组FF型频率60.8%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19.8%,P<0.05);晚发佝偻病组F型67.8%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46.9%,P<0.05)。多项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调整其他危险因素后,FF型仍是晚发佝偻病的危险因素,相对危险度OR=3.12。4组治疗疗效基本相似,无统计学差异。结论:VDRSC多态性决定晚发佝偻病的遗传易感性,各种计量补钙、维生素D治疗效果相似。 相似文献
13.
2008年美国儿科学会重新修订的临床指南推荐所有的婴儿(包括全母乳喂养婴儿)、儿童和青少年自出生后不久起每日至少补充维生素D400IU。本文简单介绍该指南,并与2008年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等的建议比较,提议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参照2008年美国儿科学会指南,修订其2008年3月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Incidenc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vitamin D deficiency rickets in New Zealand children: a New Zealand Paediatric Surveillance Unit study 下载免费PDF全文
Benjamin J. Wheeler Nigel P. Dickson Lisa A. Houghton Leanne M. Ward Barry J. Taylor 《Australian and New Zealand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2015,39(4):380-383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incidenc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vitamin D deficiency rickets in New Zealand (NZ). Methods: Prospective surveillance among paediatricians of Vitamin D Deficiency Rickets was conducted by the New Zealand Paediatric Surveillance Unit (NZPSU) for 36 months, from July 2010 to June 2013, inclusive. Inclusion criteria were: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15 years of age with vitamin D deficiency rickets (defined by low serum 25‐hydroxyvitamin D and elevated alkaline phosphatase levels, and/or radiological rickets). Results: Fifty‐eight children with confirmed vitamin D deficiency rickets were identified. Median age was 1.4 (range 0.3–11) years, 47% were male, and 95% of the children were born in NZ; however, the majority of the mothers (68%) were born outside NZ. Overall annual incidence of rickets in children aged <15 years was 2.2/100,000 (95%CI 1.4–3.5); with incidence in those <3 years being 10.5/100,000 (95%CI 6.7–16.6). Skeletal abnormalities, poor growth and motor delay were the most common presenting features, with hypocalcaemic convulsion in 16% of children. Key risk factors identified were: darker skin pigment, Indian and African ethnicity, age <3 years, exclusive breast feeding, and southern latitude, particularly when combined with season (winter/spring). Of the patients reported, none had received appropriate vitamin D supplementation. Conclusions: Vitamin D deficiency rickets remains a problem for NZ children. Key risk factors remain similar to those identified in the international literature. Preventative targeted vitamin D supplementation, as per existing national guidelines, was lacking in all cases reported. Implications: Vitamin D deficiency rickets is the most significant manifestation of vitamin D deficiency in growing children. To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this disease among those at high risk, increasing awareness and implementation of current public health policies for targeted maternal, infant and child supplementation are required.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全科团队不同成员为社区残疾人士提供上门服务与访视效果的影响因素。方法通过社区行风监督员对接受社区全科团队康复服务的503名残疾人士调查,把接受全科医师和内科医师服务的243名残疾人士定为A组,把接受社区护士和预防保健人员服务的260名残疾人士定为B组,并对组间提供服务方的学历、接受全科培训等因素与被服务方残疾人士慢性病患病情况和康复需求满足等相关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结果通过全科团队医务人员定期上门服务,社区残疾人士生活自理能力有所提高,心情更为舒畅。两组间对药物使用和对自身残疾康复方法和预防知识了解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由于工作岗位不同,在定时预约、及时上门服务时间安排方面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i)。结论全科服务团队为残疾人提供全科医学照顾服务,普遍提高了残疾人生活自理能力。全科团队成员康复干预技能还需要有计划地培训。合理调配全科团队成员工作时间,是保证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并提升服务质量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6.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ood sciences and nutrition》2013,64(3):336-341
AbstractThis study examined the prevalence of vitamin D deficiency in mothers and infants in Tijuana, Mexico and determined the effect of a single oral dose of 50?000?IU vitamin D3 at birth on 25-hydroxyvitamin D (25[OH]D) levels during infancy. Healthy infants were randomized to receive vitamin D3 or placebo at birth. At birth 23% of infants were vitamin D deficient and 77% had vitamin D insufficiency (mean 25[OH]D level 18.9?ng/ml); 10% of mothers were vitamin D deficient and 61% were insufficient. Infants receiving vitamin D3 had higher 25(OH)D levels at two months (N?=?29; 33.9 versus 24.2?ng/ml) and six months (N?=?21; 36.5 versus 27.4?ng/ml). Exclusively breastfed infants had lower 25(OH)D levels at two months (14.9 versus 33.4?ng/ml). Vitamin D deficiency is common in infants and mothers in Tijuana, Mexico. A single dose of vitamin D3 at birth was safe and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25(OH)D levels during infancy. 相似文献
17.
18.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佳木斯地区0~2岁婴幼儿佝偻病的影响因素,为佝偻病的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整群抽取0~2岁临床上有活动期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症状和体征的婴幼儿159例,同时随机抽取78例0~2岁正常婴幼儿作为对照组.在填写家庭、社会和营养因素调查表的同时进行相应的体格及实验室检查.结果 单因素分析:佝偻病的发生与母孕期每天日照时间、婴幼儿年龄、每天乳制品的摄入量、每天日照时间、是否患有慢性腹泻等疾病、体重、身高等7个变量显著相关.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母孕期每天日照时间、婴幼儿出生体重、出生身长、出生后至调查时是否补充维生素D、每天乳制品摄入量及每天日照时间,与佝偻病的发生显著相关.结论 母孕期每天日照时间短、婴幼儿年龄小、出生体重重、出生身长短、出生后未及时补充维生素D、每天乳制品摄入量过少及每天日照时间短,是佝偻病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维生素D受体基因TAQI多态性及其缺乏性佝偻病易感因素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通过研究维生素D受体 (vitaminDreceptor ,VDR)基因多态性与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易感性的相关性 ,探讨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遗传易感因素。 【方法】 利用限制性内切酶TaqⅠ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 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分析及基因测序等技术测定 3 4例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儿和 5 2例正常儿童的VDR基因多态性 ,比较两组VDR基因型和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 【结果】 在佝偻病患儿中TT、Tt、tt基因型分布频率分别为 88.2 %、11.8%、0 % ,T、t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分别为 94.1%、5 .9%。而正常对照组TT、Tt、tt基因分布频率分别为 90 .4%、9.6%、0 % ,T、t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为 95 .2 %、4.8%。佝偻病组和正常对照组TT、Tt、tt三种基因型分布频率差异无显著性 (χ2 =0 .0 0 9,P >0 .0 5 ) ,两组T和t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差异亦无显著性 (χ2 =0 .12 3 ,P >0 .0 5 )。 【结论】 VDR基因TaqⅠ酶切位点多态性与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发病无关联。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