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脑卒中后抑郁症(post stroke depression,PSD)是指脑卒中后引发的抑郁症,属于继发性抑郁症的一种。PSD不但增加脑卒中患者的住院天数和病死率,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的神经和认知功能等各方面的恢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研究报道,脑卒中后抑郁症的发生率为20%~50%。病后6个月和24个月内有2次发病高峰。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症的发生相关因素。方法对38例脑卒中抑郁症患者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进行评定。结果抑郁症的发生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病灶部位有关,与性别无关。结论脑卒中后抑郁症是脑卒中的常见并发症,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病灶部位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3.
对脑卒中后并发抑郁症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对128患者脑卒中患者,根据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分为伴抑郁脑梗死组(A组)49例,无抑郁对照组(B组)79例,分析脑梗塞发生部位与抑郁症、脑卒中抑郁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关系。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为38.28%(49/128);左侧半球脑卒中与右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在左侧半球基底结、额颞叶及其他部位上的脑卒中分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功能正常与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缺损组其抑郁情绪正常、轻度、中度、重度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P〈0.01)。结论脑卒中后抑郁症(Post stroke depression。PSD)与脑卒的部位有关,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与抑郁也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林海 《现代保健》2013,(9):109-111
目的:关于急性脑卒中并发抑郁症的临床特征及相关性探讨。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于2010年4月-2012年6月收治的84例患者,所有患者均因罹患脑卒中入院治疗,进行非随即分组,其中合并抑郁症患者45例设为研究组,而脑卒中不并发抑郁症患者39例设为对照组,对研究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观察,了解急性脑卒中并发抑郁症的相关发病率风险因素,且对抑郁症严重程度与脑卒中病变部位的关系进行分析,住院四周后对患者的神经缺损综合功能进行评分。结果:84例脑卒中患者并发抑郁症为45例(53.6%),脑卒中并发抑郁症的发生率与患者的性别、病变性质及发病部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变发生于左额叶及基底节区和右额叶及基底节区,对于抑郁症的严重程度(抑郁指数)而言,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在急性期极易发生抑郁症,病变发生于左额叶及基底节区的抑郁指数明显高于右额叶及基底节区,经治疗后,其神经缺损功能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5.
马卫英 《现代保健》2011,(22):135-136
目的 探讨脑卒中后抑郁症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37例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37例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中女性23例,占62.16%.文化程度小学以下21例,占56.76%,大学以上7例,占18.92%.病变部位左侧半球占28例,占75.68%,其中左前半球22例,占59.46%.结论 脑卒中后抑郁症女性多于男性,文化程度较低及较高者脑卒中后易患抑郁症;左侧半球病变较右侧半球病变者脑卒中后易患抑郁症,且左前半球病变者患病率高于左后半球病变者.  相似文献   

6.
脑卒中后抗抑郁治疗对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抗抑郁治疗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将126例急性脑卒中后并发早发性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3例,治疗组在常规脑卒中治疗基础上给予抗抑郁治疗,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治疗,3个月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中国卒中量表(C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血压控制达标率、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睡眠障碍发生率、1个月内脑卒中再发率、2个月后血管性认知障碍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脑卒中后常并发抑郁症,及时抗抑郁治疗对神经功能康复起着促进和协调作用,能明显提高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脑卒中后抑郁的观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抑郁症(depression)是脑卒中后一种常见并发症。占脑卒中患者的18%-78%。症状一般在卒中后6个月。2年内最严重,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认知等各方面的恢复。我们对91例脑卒中患者进行研究,以探讨脑卒中后抑郁(PSD)的相关因素,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尼莫同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尼莫同对脑卒中后抑郁症的抑郁状态和神经功能缺损的改善作用。方法根据CCMD—Ⅱ—R的抑郁诊断标准,选取80例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尼莫同组)和对照组(赛乐特组),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抑郁程度,和采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进行神经功能评分,并对两组病例0、2、4、6周的评分进行统计分析,评定疗效。结果脑卒中患者抑郁症状的发生率为43.0%;尼莫同与赛乐特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均可取得较好疗效,抗抑郁治疗有效率尼莫同组为85%,赛乐特组为90.0%;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方面,尼莫同组有效率为87.5%,赛乐特组为67.5%,但尼莫同对于神经功能的恢复效果明显优于赛乐特,有显著性差异,且不良反应轻。结论对脑卒中后抑郁症尽早给予尼莫同治疗,可显著改善抑郁状态和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研究急性脑卒中并发抑郁症的临床特征。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0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其分为55例的合并抑郁症组(观察组)与45例的非抑郁症组(对照组),研究分析观察组患者抑郁程度与脑卒中病变位置关系,通过药物治疗后对比分析两组之间神经缺损综合性功能。结果左额叶及基底节区的抑郁指数显著高于右额叶及基底节区(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神经缺损综合功能评分为(13±4.5),与对照组的(26.3±2.3)相比具有较大差异性(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极易在急性期产生抑郁症,左额叶及基底节区的抑郁程度显著高于右额叶及基底节区,通过药物治疗后患者的神经缺损功能将得到显著性改善。  相似文献   

10.
急性脑卒中并发抑郁症较多,占急性脑卒中发病率30%-50%。资料表明:大脑左半球病灶越靠近额极抑郁症发生率越高。抑郁症影响病人的生存质量,发生机制与多巴胺代谢障碍有关。对于急性脑卒中并发抑郁症的病人?我们采用药物治疗及心理护理,取得了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早期中医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症的发病率及抑郁程度的影响。方法:将发病1月内的7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及心理护理,观察组患者除常规治疗及心理护理外早期(病情平稳1周后)给予综合性中医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抑郁症的发病率、抑郁程度及HAMD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抑郁症的发生率、抑郁症的严重程度及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中医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患者负性情绪,降低抑郁症的发病率及抑郁程度。  相似文献   

12.
脑卒中的临床表现除有各种躯体症状外,还常伴有情感障碍,其中脑卒中后抑郁症(PSD)最常见。PSD严重影响了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康复和生活质量。对PSD患者进行早期诊断和治疗,有利于患者躯体功能的恢复,改善患者预后,我院自2000年2月-2003年6月共收治183例脑卒中患者,其中62例并发抑郁症,现将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探讨老年脑卒中后抑郁症及神经功能康复的治疗.方法 选取我院诊治的老年脑卒中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也就是神经系统的药物与支持治疗,观察组使用氟西汀治疗,随访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抑郁症和神经功能康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抑郁症和神经功能康复情况都明显优于对照组,且P<0.05.结论 氟西汀能够有效的控制老年脑卒中患者的抑郁症状况,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是临床治疗中非常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该文对脑卒中后抑郁症的诊断及心理护理进行综述。肯定心理护理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起到积极作用,提出重视心理护理,给患者提供必要的心理护理可减轻患者抑郁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脑卒中后抑郁症的护理方法。方法对脑卒中后并发抑郁症的临床表现类型进行分类,针对不同的临床表现进行特殊的心理护理干预及药物治疗。结果121例患者治愈91例,基本治愈19例,好转8例,无变化3例(难治性)。本组均经治疗1—2个月后出院继续药物巩固治疗,心理护理由家属负责,6个月后随访,总有效率97.5%。结论脑卒中后并发抑郁症较多见,多发生在恢复期,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是临床治疗和护理的重点、难点,通过护理干预,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6.
金光  武玉梅 《现代保健》2011,(5):171-171
目的总结脑卒中后抑郁症的临床特点。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2006年10月~2010年3月住院的脑卒中患者308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308例脑卒中中发生抑郁119例,发病率38.64%,抑郁的发生与文化程度、生活事件、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多发病灶及部位相关。结论脑卒中后抑郁症发生率高,是社会心理学因素和神经生物学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血浆皮质醇的含量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本院2010年9月-2011年8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59例作为观察组,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测定后分为抑郁组21例和非抑郁组38例,均测定血浆皮质醇的含量变化,以在本院检测血浆皮质醇含量正常的32例作为对照组,分析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血浆皮质醇的含量变化特点。结果观察组患者清晨8时、下午4时、夜间12时的血浆皮质醇浓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抑郁组脑卒中患者清晨8时、下午4时、夜间12时的血浆皮质醇浓度均明显高于非抑郁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血浆皮质醇的含量变化更为明显,应引起临床工作者的注意,积极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家庭医生模式与家床模式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的疗效之间的差别。方法选择92例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6人,治疗组以家庭医生模式治疗,对照组以家床模式治疗,6个月后对比2组之间的疗效,治疗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家庭医生治疗模式能够明显减轻社区脑卒中患者抑郁情绪、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9.
梁彩丽 《中国校医》2008,22(2):244-244
据统计,脑卒中后抑郁症的发生率多达40%~45%,重度抑郁患者可出现自杀倾向或行为。近年来,我们配合中药治疗本病,取得了满意的疗效。兹举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现以107例临床资料为依据,仅对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进行心理分析并探讨心理护理的有关问题。 1 临床资料 1999年10月至2000年4月在我院门诊或住院的病人,经头颅CT或MRI确诊为缺血性或出血性脑卒中共469例。脑卒中后抑郁症病例均需符合中国精神疾病诊断标准第二版(CCMD—2)的诊断标准;Hamilton抑郁量表(HAMD)2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