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熊涛 《中国保健营养》2008,17(4):104-106
目的探讨鞍区囊性病变的CT和MRI表现,提高对该类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水平。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与临床证实的鞍区囊性病变的CT和/或MRI资料60例,囊性颅咽管瘤20例,其中囊性垂体瘤10例,Kathke囊肿6例,蛛网膜囊肿8例,鞍上池下疝继发假性蛛网膜囊肿4例.鞍旁表皮样囊肿4例,鞍旁皮样囊肿3例,垂体脓肿5例。全部病例均行CT和/或MRI平扫,其中32例行CT增强检查,28例行MRI增强检查.60例中4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12例经临床证实。结果10例囊性垂体瘤,其中垂体大腺瘤7例,微腺瘤3例。20例囊性颅咽管瘤以囊性表现为主,发现囊壁钙化及强化的垂体对鉴别诊断有意义。6例Rathkc囊肿信号多样,但以形态饱满,呈短T1、长T2信号为较具特征性的改变。8例蛛网膜囊肿和鞍上池下疝继发假性蛛网膜囊肿均表现为脑脊液信号。3例皮样囊肿密度/信号较表皮样囊肿复杂.压脂序列对两者鉴别诊断有帮助。5例垂体脓肿增强均显示环形强化.结合临床病史有助于术前诊断。结论鞍区不同性质的囊性病变具有一定的影像学特点.通过详细的影像学检查可对其中多数病变做出正确的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CT和MRI在诊断鞍区囊性占位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和临床证实的鞍区囊性病变35例,分析其CT、MRI表现及鉴别诊断.结果 收集的病例中,包括囊性垂体腺瘤8例、颅咽管瘤19例、Rathke囊肿5例、表皮样囊肿3例.结论 MRI是鞍区病变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垂体Rathke’s囊肿MRI的影像特征和诊断价值。方法鞍区垂体囊肿性病变18例,行鞍区薄层T1WI和T2WI矢状位和冠状位扫描以及T1WI冠状位动态增强扫描,在半年内追踪复查1次,结合临床资料由2名以上高年资医师分析其影像表现。结果15例鞍区囊肿性病变表现为矢状位垂体中后1/3的圆形、椭圆形肿块,冠状位居垂体中央或偏居一侧。2例鞍区囊肿性病变表现为矢状位垂体腺体部底部的扁丘状小肿块。1例鞍区囊肿性病变表现为冠状位两分叶状改变,上部相对小居垂体上缘,下部相对较大居垂体右侧缘。多数囊肿性病变主要位于鞍内,少数可向鞍上发展,大小0.3~1.2cm,信号多变,增强后有2例病灶边缘环形轻度强化信号,18例半年内追踪复查一次,垂体囊肿性病变的位置、大小、信号和增强均无明显变化。18例鞍区垂体囊肿性病变均诊断为垂体Rathke’s囊肿。结论垂体Rathke's囊肿在MRI影像上有特征性表现,复查MRI对少数特殊Rathkes囊肿的诊断有帮助。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鞍区Rathke囊肿的MRI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鞍区Rathke囊肿的MRI资料。结果 5例囊肿均由鞍内向鞍上延伸,呈哑铃型,边界清楚,囊壁菲薄。囊液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3例,T1WIT2WI囊液均为高信号2例,囊壁见线样增强1例。结论典型鞍区Rathke囊肿的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术前正确诊断有可能,但需密切结合临床,并与垂体瘤、颅咽管瘤鉴别。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儿童鞍区占位性病变的MRI诊断和鉴别诊断,以提高临床诊断水平。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于我院诊疗的84例儿童鞍区占位性病变患者的病例资料,由2名高级职称医师共同回顾分析其病理资料及影像学表现。结果病理显示,颅咽管瘤30例,垂体腺瘤10例,表皮样囊肿10例,生殖细胞瘤6例,Rathke囊肿12例,胶质瘤12例,蛛网膜囊肿4例。CT扫描仪共诊断出76例,准确率为90.47%,误诊漏诊率为9.53%,术后经病理分析确定为8例颅咽管癌误诊为垂体腺瘤;MRI共诊断出82例,准确率为97.61%,误诊漏诊率为2.39%,后经病理分析确定为2例胶质瘤误诊为垂体腺瘤。两者经统计学比较差异显著,MRI的诊断准确率更高,具有统计学差异(X2=4.547,P0.05)。结论 MRI与CT相比可以更加精确地显示对鞍区病变的大小、形态、范围以及邻近关系,可为鞍区占位性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重要资料,但也存在一定的漏诊误诊情况,因此临床工作中仍要紧密结合患者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等进行综合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鞍区占位性病变的MRI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鞍区占位性病变的MRI表现。结果垂体瘤32例,颅咽管瘤12例,脑膜瘤12例,生殖细胞瘤5例,表皮样囊肿3例,Rathke囊肿3例,星型细胞瘤、室管膜瘤、错构瘤和垂体脓肿各2例。结论MRI对鞍区占位性病变的发病部位、形态特征、大小范围、生长方式及与周围组织结构关系显示清晰明了,能对其作出较为全面正确的诊断,为临床拟订正确的治疗方案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王强平  雷町 《现代保健》2010,(11):83-84
目的分析和探讨鞍区Rathke囊肿的诊断及手术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7年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Rathke囊肿病例5例,其中男2例,女3例。年龄16~57岁,平均年龄35岁,病程2个月~15年,平均病程34.5个月,主要临床表现为头痛及视力功能障碍(4例),性功能下降(2例),月经紊乱(1例)。1例采用单鼻孔经蝶入路:清除囊肿内容物,切除大部分囊壁,4例采用经翼点入路,清除囊肿内容物,基本全切囊壁。结果随访2年,头痛、视力障碍的病例的症状缓解,垂体功能低下病例得到明显改善。术后患者均无复发。结论鞍区Rathke囊肿CT及MRI表现无明显特异性,易与垂体腺瘤、颅咽管瘤混淆,术前较难明确诊断,经蝶入路及经翼点入路显微手术是明确诊断、缓解症状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陈琨 《中国卫生产业》2014,(6):129-129,131
目的探讨鞍区占位性病变的MRI诊断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对2008年2月-2013年2月期间本院医治的90例鞍区占位性病变患者,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对MRI的临床诊断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诊断结果数据为垂体瘤35例,脑膜瘤15例,颅咽管瘤15例,星型细胞瘤5例,生殖细胞瘤5例,室管膜瘤7例,垂体脓肿5例,错构瘤3例。诊断符合率97.8%,误诊率2.2%。结论MRI对鞍区占位性病变的病理程度、病变范围、病变方式、病变部位、形态特征能准确诊断治疗,能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应推广加以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鞍区Rathke’s囊肿的MRI特征和评价经鼻蝶窦入路显微手术的疗效。方法37例经病理证实为鞍区Rathke’s囊肿,均采用经鼻蝶入路显微手术清除囊内容物。结果术后头痛及视功能障碍全部得到缓解,12例内分泌症状者中10例恢复正常,随访6个月至5年,无1例复发。结论鞍区Rathke’s囊肿MRI复杂多变,有时较难作出正确诊断,经鼻蝶窦显微外科手术是治疗本病的安全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垂体脓肿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6例垂体脓肿的诊治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6例患者中,头痛5例、垂体功能低下4例、视力下降和/或颞侧偏盲4例、发热1例.MRI或cT检查5例有病灶周边环形强化.术前诊断为垂体腺瘤3例,颅咽管瘤1例,垂体脓肿2例.1例经颅手术,5例经蝶手术.术后均静脉滴注抗生素治疗3周.所有病例术后症状缓解,随访8个月至10年,1例经颅手术者2年后复发改行经蝶手术而治愈,5例经蝶手术者无复发.结论 垂体脓肿易误诊,对鞍区囊性病变应怀疑有垂体脓肿的可能.及早经蝶手术及围手术期合理使用抗生素是垂体脓肿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讨论3.0T磁共振(MR)在颅咽管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7年间入院的41例颅咽管瘤患者的磁共振成像(MRI)图像进行回顾性诊断分析,所有患者均经手术病理证实,总结颅咽管瘤的MRI特点。结果 41例患者中,有19例患者MRI T1WI呈低信号、T2WI高信号;12例T1WI呈现高信号、T2WI高信号;8例患者T1WI为等信号、T2WI高信号;2例患者T1WI为低信号、T2WI低信号。增强后所有患者实性部分均出现明显强化,囊性部分均无强化,但出现囊壁强化。结论颅咽管瘤的MRI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率,掌握对本病MRI信号的认识,利于在疾病的早期作出准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在颅内囊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2例颅内囊性病变患者分别进行传统MRI及DWI扫描,计算病变区和健侧脑组织的表现弥散系数(ADC)值,比较其间的差别。结果脑脓肿、囊性坏死性脑肿瘤、表皮样囊肿和蛛网膜囊肿在T1WI和T2WI上呈相同的信号改变,在DWI上,脑脓肿和表皮样囊肿呈高信号,囊性坏死性脑肿瘤和蛛网膜囊肿呈低信号。脑脓肿的ADC值(5.739×10-4mm2/s)明显低于囊性坏死性脑肿瘤(28.589×10-4mm2/s),表皮样囊肿的ADC值(10.197×10-4mm2/s)明显低于蛛网膜囊肿(30.098×10-4mm2/s)。结论传统MRI通常无法对颅内囊性病变进行有效鉴别,DWI可应用于颅内囊性病变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和探讨Rathke′s囊肿的诊断和显微手术治疗。方法 对6例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Rathke′s囊肿病例的诊断和显微手术治疗进行回顾分析。其中主要临床症状为头痛、视力/视野障碍4例,内分泌紊乱4例。CT表现为囊性病变5例(83.3% ) ,其中强化4例(6 6 .7% )。MRI检查4例(6 6 .7% )表现为圆形或类圆形薄壁囊性病变,囊壁呈等或高信号伴强化;囊肿内容物T1WI呈低信号,T2 WI呈高信号,均未见强化。唇下中隔(经蝶)入路2例,右侧额下入路2例,右侧额颞(翼点)入路1例,眉弓眶上锁孔入路1例,均在Zeiss手术显微镜下行显微外科治疗。结果 术前正确诊断为4例(6 6 .7% ) ,术后发生暂时性尿崩症4例(6 6 .7% )、垂体功能紊乱3例(5 0 .0 % ) ,无菌性脑膜炎1例(16 .7% ) ,治疗后症状均消失;3个月~5年的术后随访发现,头痛、视力障碍完全缓解;内分泌紊乱恢复正常3例(75 .0 % )。结论 结合头颅MRI和临床表现可提高Rathke′s囊肿的术前诊断率,显微神经外科治疗是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14.
垂体脓肿非常少见,一般可以分为原发性、继发性和不明原因性三种类型,原发性可以为血源性感染,大多数见于蝶鞍附近的炎性病变扩散引起,如脑膜炎、蝶窦炎、海绵窦栓塞性静脉炎或脑脊液鼻漏等。继发性指原来就有蝶鞍部位的病变,如颅咽管瘤、垂体瘤、拉氏克囊肿等。正确诊断垂体脓肿有一定的难度,及时正确的诊断、抗生素和手术的及时应用对于治疗垂体脓肿非常重要。我院1998~2005年共收治4例,均经手术证实。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额外侧锁孔入路切除鞍区肿瘤的手术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39例鞍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额外侧锁孔入路显微手术切除肿瘤.结果 39例鞍区肿瘤中垂体腺瘤15例,其中全切除11例,次全切除3例,1例行大部分切除;蝶骨平台及鞍结节脑膜瘤14例行Simpson Ⅰ、Ⅱ级切除;颅咽管瘤10例中全切除7例,次全切除3例.术后随访37例,随访时间3个月至4年,肿瘤复发4例,其中2例颅咽管瘤,2例垂体腺瘤.结论 额外侧锁孔入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鞍区肿瘤手术入路.熟练的显微颅底外科技术是获得良好手术效果的保证.  相似文献   

16.
颅咽管瘤(craniopharyngioma)是鞍区最常见肿瘤之一,约占颅内肿瘤的5 % ,为先天性肿瘤,多见于儿童和少年,也可见于成人,男性多于女性。肿瘤通常源于颅咽管残留的造釉细胞或化生的鳞状上皮,可沿垂体柄纵轴扩张或浸润性生长,常侵犯视路、下丘脑、垂体、三脑室、丘脑纹状体、乳头体及边缘系统,也可突入额颞叶等结构。病理发现儿童肿瘤以造釉细胞型为主,成人则乳头样鳞状上皮型稍多。肿瘤多为囊性,囊液呈黄褐色或深褐色,内含胆固醇结晶。瘤壁上多有钙化。颅咽管瘤大都生长在鞍区或三脑室,与视交叉、颈内动脉、下丘脑、垂体柄以及垂体等重要结构…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计算机体层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CT)和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诊断颅内鞍区肿瘤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诊治的76例颅内鞍区肿瘤患者开展本次试验研究,所有患者均经病理诊断确诊,76例患者分别给予CT诊断(对照组)和MRI诊断(观察组),分析两组诊断效果。结果:两组的垂体腺瘤、脑膜瘤、胶质瘤、颅咽管瘤和生殖细胞瘤检出率均基本一致(P>0.05);与对照组的诊断准确率相比,观察组明显偏高(P<0.05),与对照组误诊漏诊率对比,观察组明显偏低(P<0.05)。结论:MRI诊断的准确率更高,能够为患者的后续治疗工作提供更精准的信息依据。  相似文献   

18.
张崇杰  张辉 《现代保健》2010,(15):132-134
目的探讨MR弥散加权成像(DWI)在诊断颅内囊性病变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9例经手术病理或临床随访证实的颅内囊性病变DWI信号特征,定量测量不同类型病变囊变区的ADC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DWI上15例脑脓肿和8例表皮样囊肿均呈高信号;8例蛛网膜囊肿均为低信号;38例脑肿瘤患者中除3例胶质瘤呈高信号外,其余均为低信号。脑脓肿与脑肿瘤的囊变坏死区ADC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胶质瘤与听神经瘤、转移瘤与听神经瘤的囊变坏死区ADC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蛛网膜囊肿与表皮样囊肿ADC值比较,二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DWI及ADC值对鉴别脑脓肿和囊性或坏死性及肿瘤有重要价值,对鉴别蛛网膜囊肿和表皮样囊肿有明显优势,DWI表现为低信号的颅内囊性病变可除外脑脓肿和表皮样囊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脉络膜裂囊肿的MRI表现和其鉴别诊断价值。方法:结合文献对8例脉络裂囊肿MRI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8例均曾行MRI检查,2例同时做了CT检查,3例行MR增强扫描。结果:8例患者均为单侧单发病变,病变均位于脉络膜裂内,右侧6例、左侧2例,呈境界清楚的囊样信号,囊壁光滑菲薄,周围无水肿,病灶在不同序列上均与脑脊液信号一致,最大直径21mm,最小直径9mm,3例行Gd—DTPA增强扫描后病灶均无强化。结论:脉络膜裂囊肿由于位置特殊,再加上MRI具有多参数、多平面成像的特点,可明确诊断并能与其他囊样病变鉴别。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MRI在卵巢良性囊性病变诊断中的临床价值,以提高其诊断及鉴别诊断的水平。方法收集外院2009-2013年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173例卵巢良性囊性病变,回顾性分析、总结其MRI特征性表现。结果173例卵巢良性囊性病变中卵巢囊肿65例,子宫内膜异位囊肿57例,成熟囊性畸胎瘤34例,囊腺瘤17例,其中4例畸胎瘤合并卵巢囊肿,12例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合并卵巢囊肿,2例囊腺瘤合并卵巢囊肿。MRI检出165例囊性病变部位与手术病理一致,准确率为95.4%,152例MRI诊断与手术病理结果符合,符合率为87.9%。结论 MRI在卵巢良性囊性病变的定位、定性及鉴别诊断方面有相当重要的价值,能很好的显示出病变的组织学特征及与邻近组织的关系,为术前评估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