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儿脑瘫又称小儿脑性瘫痪,是指在妊娠到新生儿之间各种原因而导致的脑的非进行病变为基础,形成永存的,但可以变化的运动和姿势异常。其症状多在2岁之前出现。是儿童中最常见的先天性或围生期所发生的脑功能障碍性综合征。我国脑性瘫痪儿的发病率为1.8‰~4‰,占小儿神经和遗传咨询门诊人数的首位。  相似文献   

2.
<正>小儿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CP)为自受孕开始至婴儿期非进行性脑损伤和发育缺陷所导致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1],随着围产医学及新生儿重症抢救技术的不断发展,早产儿存活率不断增加,我国每年出生约2 000万新生儿,早产儿约100万[2]。据统计发生脑瘫的高危因素中,早产儿为第一位,脑瘫的发生率为3%[3]。因此,早产儿脑瘫的早期发现及康复治疗为临床上普遍关注的问题,早产  相似文献   

3.
小儿脑瘫是指在妊娠到新生儿之间各种原因导致的脑的非进行病变为基础,形成永存的,但可以变化的运动和姿势异常.其症状多在2岁之前出现.是儿童中最常见的先天性或围生期所发生的脑功能障碍性综合征.我国脑性瘫痪儿的发病率为1.8‰~4‰,占小儿神经和遗传咨询门诊人数的首位.其中又以痉挛型最为常见[1].李平教授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小儿脑瘫,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小儿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CP,简称脑瘫)是出生前到生后1个月内由各种原因所引起的脑损伤或发育缺陷所致的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1],可伴有智力低下,癫痫,惊厥,语言和视、听觉障碍等并发症.国际上统计CP的发病率为1‰-5‰,国内CP的发病率为1.8‰~4.0‰[2].脑瘫是当前小儿致残的主要疾病之一,目前治疗脑瘫大多以康复治疗为主[3],但费用昂贵且疗效欠佳,中医药在脑瘫的治疗上有着独特的优势,笔者近年来治疗脑瘫取得一定成效,现举四则验案,望同道斧正.  相似文献   

5.
小儿脑性瘫痪是儿童期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我国发生率为1.4‰~4‰,其临床诊治越来越受到重视,作者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小儿脑瘫,同单纯西药组严格对照,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6.
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是指出生前到出生后1个月内由各种原因所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临床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严重者可伴有癫痫、智力低下、行为异常及感知觉障碍等表现.脑瘫是小儿致畸的主要病种,其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占1‰-4%.,我国为2%.左右,目前我国约有脑瘫患者600万人,随着高龄产妇的增加,小儿脑瘫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7.
<正>小儿脑性瘫痪是小儿致残率较高的疾病,目前国内发病率为1.8‰~4‰[1]。脑瘫患儿在接受康复治疗期间,常易发生肺部感染而影响康复治疗的进程及效果[2]。由于具有脑瘫基础病,相比较于普通的肺炎,脑瘫合并肺部感染有自身特点。笔者对46例脑瘫合并肺炎患儿并使用活血化瘀法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小儿脑性瘫痪(Lerebral Palsy)简称"脑瘫",是围产期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非进行性的,以中枢功能障碍为主的大脑功能障碍[1];是继脊髓灰质炎后,造成儿童残疾的第二大疾病.我国脑瘫发病率为1.8~6‰[2].我中心自1992年7月~1999年12月,综合疗法治疗115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中西医结合治疗婴幼儿脑性瘫痪6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性瘫痪(以下简称脑瘫)是儿童神经系统最常见的致残性疾病,1998年我国"九五"攻关课题报道,全国0~6岁脑瘫患儿有31万,患病率为1.86‰[1].近几年随着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建立,危重新生儿及早产儿存活率明显提高,脑瘫发生率有上升趋势.2002-01-2007-06,我们运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婴幼儿脑瘫68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正>脑瘫是脑性瘫痪(cerebral plsy,CP)的简称,指出生前到出生后1个月以内各种原因所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1]。脑瘫的患病率在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也不尽相同,发达国家脑瘫患病率为1.8‰~4.9‰活婴,  相似文献   

11.
针刺配合功能训练治疗脑瘫38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脑性瘫痪简称脑瘫。主要是造成运动障碍。是指出生前到出生后一个月内发育时期非进行性脑损伤所致的综合征 ,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是当今儿童致残的主要疾病之一。据有关资料统计 ,中国脑瘫的发生率为1 .8‰~ 4‰[1 ] 。改善脑瘫功能障碍一直是医学界在努力探讨和解决的问题 ,我们从 1 997年 1 1月~ 1 998年 1 2月采用针刺及功能训练等综合性治疗 38例 ,同时与单纯功能训练 40例进行对照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均符合第一届全国小儿脑性瘫痪座谈会确定的标准。[2 ] 82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1 .1 …  相似文献   

12.
小儿脑性瘫痪(简称脑瘫,CP)是指出生前到出生后1个月内各种原因所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其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由多种原因引起脑损伤后,新遗留的病变导致的综合征。在我国发病率约为1.9/1000活产婴,是小儿神经科常见病之一。脑瘫患病率中,男童(2.24‰)高于女童(1.54‰),在脑瘫患儿中,男性较女性为多,  相似文献   

13.
脑性瘫痪是导致小儿残疾的主要疾病之一,随着新生儿重症监护体系的建立和医学技术的进步,高危新生儿的存活率不断提高,但脑瘫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目前尚缺乏根治脑瘫的有效手段,推拿作为一种具有特色的中医疗法对脑瘫疗效较好,但目前对推拿治疗脑瘫的研究大多局限于推拿对脑瘫患儿运动系统的作用,因此,探究推拿治疗脑瘫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将近年来推拿治疗脑性瘫痪作用的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分析作一综述,为临床治疗小儿脑性瘫痪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脑性瘫痪(CP)简称脑瘫,是指自受孕开始至婴儿期非进行性脑损伤和发育缺陷所导致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1].据有关文献报道,我国脑瘫发病率约为1.8-4‰,占小儿神经与遗传咨询门诊人数的首位[2].近年来,我院采用头针结合理学疗法治疗脑瘫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小儿脑瘫(cerebral palsy,CP),是指自出生前后1月内,由于各种原因所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其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并伴有智力低下、语言障碍、癫痫等症状[1]。据统计,CP发病率在我国为1.8‰~4.0‰,在国际上的发病率为1‰~5‰,并呈逐年上升的趋势[2]。笔者对1994年1月-2013年12月,公开发表的针灸治疗CP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和临床对照试验(CCT),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并采用  相似文献   

16.
宋启劳  苗晋 《陕西中医》2001,22(5):315-317
小儿脑性瘫痪 ,简称小儿脑瘫 ,是指出生前到出生后1个月内发育时期非进行性脑损伤所致的综合征 [1 ]。临床上以非进行性中枢性运动障碍与异常姿势反射 ,异常运动模式为特征。据报道 ,我国小儿脑瘫患病率为 1 .8‰~6.0‰ [2 ] ,是儿科常见病之一 ,严重影响患儿的生活质量 ,给社会、家庭造成沉重的精神负担和经济负担。现将近 5年 ( 1 996~ 1 999)来 ,对本病的针灸临床治疗研究综述如下。   1 针灸机理研究 于氏[3 ] 通过针刺小儿脑瘫患者 ,观察肌电图 ,发现针刺能使痉挛型脑瘫患者 F波受到明显抑制 ,说明针刺治疗可使痉挛型患者的痉挛…  相似文献   

17.
正小儿脑性瘫痪(简称小儿脑瘫)是儿科常见病,其中以痉挛型脑瘫发病率最高,占60%~70%[1]。临床表现为不能坐、爬行或站立,从而影响患儿的日常生活。综合康复训练作为临床中治疗脑性瘫痪的首选治疗方案,在改善患儿运动功能上有一定疗效,但对于痉挛型脑瘫患儿在降低痉挛的疗效欠佳,影响运动功能的恢复。本文探讨A型肉毒毒素注射联合功能  相似文献   

18.
<正>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是一组持续存在的中枢性运动和姿势发育障碍、活动受限症候群。国际卫生组织报道发病率为1‰~5‰,我国现有脑瘫患儿400万~500万,致残率为42%~45%,每年新增脑瘫患儿3万~4万[1]。脑瘫患儿多由于缺血缺氧性脑病等多因素造成主动控制能力较差及躯体随意运动能力失调,使平衡功能不健全,进而对机体坐位、爬动、站立和步行等粗大运动功能的健全与发展产生阻碍。SET悬吊训练是应用机体主动参与和  相似文献   

19.
小儿脑性瘫痪(下简称脑瘫)是出生前到生后1个月内由各种原因所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症状在婴儿期出现,可伴有(或)不伴有智力低下、癫痫、行为异常和感知觉障碍。小儿脑瘫发生率在我国约为3%0~5‰,而在发达国家平均为1.5‰~2‰。小儿脑瘫病因及临床类型多种多样,且大多数在1~2岁症状明显出现后才来就诊,失去早期干预治疗的机会,小儿脑瘫如能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多数患儿的症状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有的可接近正常。因此如何提高早期诊断水平,达到早期治疗的目的是决定此症预后的关键,现就早期诊断及治疗作以下综述。  相似文献   

20.
正脑性瘫痪是指小儿在胎儿或婴儿期受到各种原因导致脑损伤而引起的综合征,严重影响了患儿的智力发育和运动功能。近年来,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儿童死亡率不断下降,而脑瘫的发病率却有上升的趋势,许多危重新生儿经抢救而存活下来,这无疑提高了小儿脑瘫的发生率。小儿脑性瘫痪不仅对患者本人的身心健康造成极大危害,而且对患儿的家庭亦产生重大影响。我国传统医学的古代文献中有很多与脑性瘫痪相关的描述,包括病名、病因病机、临床症状以及治疗方法等方面,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