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三七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七[Panax notoginseng(Burk)F.H.Chen],亦称"田三七"、"山漆"、"田漆",为五加科人参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它始载于<本草纲目>,以根、茎入药,其性温、味甘、微苦、归肝、肾、胃经,具有止血化淤、消肿定痛之功,被誉为血症良药、伤科要药.三七已被国家列为贵重药材,<中国医药大辞典>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等文献书籍中都对三七作了充分的肯定性的记载,有"金不换"、"南国神草"等美誉.由于三七的有效活性物质高于大多数人参,因此又被现代中药学家称为"参中之王".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参归三七汤治疗阳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患者入院后分别进行阴茎硬度测试和FSH、HCG、PR测定,然后服用“参归三七汤”加减一日一剂水煎服用,并辅以精神疏导,组方为:人参、当归、丹参、枸杞子、田三七、川芎、鸡血藤等中药七味。结果:观察治疗57例中,治愈15例,占26.32%;2个疗程治愈者22例,占38.6%;好转15例,占26.32%;无效5例,占8.88%;其总有效率为91.23%。结论:参归三七汤加减治疗阳痿病疗效显著,尤其是中老年血管性阳痿。  相似文献   

3.
<正> 大叶三七[Panax major(Burk.)Tingl盛产于陕西省秦岭山区,是五加科人参属的一个假人参变种。中药志上将云南产田三七列为正品,其他地区所产三七列为土三七。关于田三七的药理研究报道甚多,主要为中枢抑制、止血、扩张血管、降低血压以及增加冠脉血流量,降低心肌耗氧量等。大叶三七是否具有类似田三七的药理活性,尚未见报道。本实验就大叶三七块根提取物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材料药物大叶三七精浸膏,系西北植物园从大叶三七根部分离提取,呈淡黄色结晶粉  相似文献   

4.
苏桂云  刘颖 《首都医药》2009,16(5):44-45
三七的来源与产地 三七始载于《本草纲目》,又名山漆、金不换。李时珍曰:"彼人言其叶左三右四,故名三七,盖恐不然。或云,本名山漆,谓其能合金疮,如漆粘物也,此说近之。金不换,贵重之称也。  相似文献   

5.
三七药理作用研究概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蒲清荣  稅丕先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24):3704-3705
三七,又名田七、参三七、金不换,是五加科植物三七(Panax notoginseng(Burk.)F.H.Chen)的干燥根及根茎,甘、苦、微温,归肝、胃经。具有散瘀止血,消肿定痛的功效。三七是中医传统用于体内外各种出血之证及跌打损伤、瘀滞肿痛的要药。其主要成分有三七皂苷、黄酮苷及三七氨酸,其中三七总皂苷(PNS)在块根中的含量可达到12%。近年三七越来越多的被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脑血管病,脑出血后遗症等,在抗肿瘤和治疗肝肾方面的疾病,也越来越得到科研工作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6.
三七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三七是五加科人参属植物三七(Panax notoginseng F.H.chen)的块根,主产云南、广西、四川等地,多为栽培,别名参三七、田七等,味甘、微苦、性温,归肝、胃、心、小肠经,具有止血、散瘀、消肿止痛等功效,主治咯血、衄血、外伤出血、跌打损伤等。其主要成份有三七素(三七氨酸)、三七总皂苷(PNS)、黄酮、挥发油、氨基酸、糖类等有效成份,现代药理研究:其具有止血、保护心肌细胞、保护脑组织、降血脂、抗血栓、增强免疫力、抗炎、抗纤维化、抗肿瘤、消除氧自由基、抗氧化等作用。本文就三七在血液系统、心脑血管系统、神经系统、免疫系统以及抗炎、抗肿瘤、抗衰老等方面的药理作用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三七始载于《本草纲目》,又名山漆、金不换.李时珍曰:“彼人言其叶左三右四,故名三七,盖恐不然.或云,本名山漆,谓其能和金疮,如漆粘物也,此说近之.金不换,贵重之称也.”三七为常用中药,来源于五加科植物三七的干燥根及根茎.主产于云南,广西,贵州,四川等省区,但以云南文山州和广西靖西、那坡县所产的三七质量较好,为道地药材. 采收、商品规格及性状 三七根据采收季节的不同分为“春七”和“冬七”,“春七”根饱满,质量好;“冬七”根较松泡,质次之.产地加工时将根除去地上茎及泥土,并将芦头、侧根、须根剪下,分别晒干,分为不同的规格:主根、剪口、筋条、绒根规格.加入蜡在麻袋中将外皮撞亮.三七按个头大小分为13个等级.一等(20头):每500g20个以内,依次是30头、40头、60头、80头、120头、160头、200头等.  相似文献   

8.
论三七的功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胡勇 《中国药业》2000,9(2):44-45
三七为五加科植物三七 Panax notoginseng( BurK)F.H.Chen的干燥根,与常用滋补品人参、西洋参为同科属植物。它始载于明代《本草纲目》,至今已有400多年的药用历史。下面就三七在药典中尚未收载的药用价值予以浅述。1补益强壮作用 三七素有血参(《医林纂要·药性》)、人参三七(《纲目拾遗》)、参三七(《外科证治》)之称,早在《本草新编冲即己述其“止血兼补虚”功效,《本草纲目拾遗》是这样记述的“人参补气第一,三七补血第一,味同而功亦等,故称人参三七,为药品中之最珍贵者”,还将三七的…  相似文献   

9.
复方参三七汤治疗胃癌切除术后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樊勇  沈洪薰 《江苏医药》1998,24(2):108-109
报道应用复方参三七汤治疗胃癌切除术后35例,并与对照组35例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及性别、年龄、手术方法、癌细胞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和临床病理分期(PTNM)无明显差异,两组治疗结果发现复方参三七汤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表明中西医综合治疗的远期疗效优于一般治疗。  相似文献   

10.
菊三七与参三七对血小板超微结构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探讨止血作用机制,本文用电子显微镜技术进行了菊三七与参三七对豚鼠血小板超微结构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10%菊三七注射液与10%参三七注射均能使血小板发生伸展伪足、聚集、变形等粘性变形运动;能使血小板细胞膜破损和部分溶解;能使血小板产生脱颗粒等分泌反应,从而诱致血小板释放ADP、血小板因子Ⅲ和Ca2+等止血活性物质而达到止血作用。对血小板的影响程度与用药剂量成正比。两药作用程度基本相同,作用方式相似。它们对血小板超微结构的影响似与凝血酶类似。本研究结果对菊三七、参三七治疗出血性疾病有临床指导意义。对参三七治疗严重冠心病提出怀疑。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应用激光拉曼光谱对三七、三七花的成分进行分析.方法 采集三七、三七花的拉曼光谱图,对不同药用部位的成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拉曼图谱显示,三七和三七花中皆含有糖类、皂苷类、黄酮类化合物和鸟苷腺苷化合物,但其种类含量存在一定差异.结论 拉曼光谱技术能够快速测定三七不同药用部位中主要化学成分的宏观信息.  相似文献   

12.
三七对心血管疾病的防治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三七为五茄科多年生草本植物Panaxnotoginseng(Burk)F·H·Chen的根,又名参三七,田七。其味甘,微苦,性温,归肝、胃经,具有化瘀止血,活血定痛的功效。过去多用于体内外各种出血之证及跌打损伤、瘀滞肿痛。三七还对多种心血管疾病具有...  相似文献   

13.
吴文芳  张志宏  陈玉祥 《河北医药》2011,33(22):3464-3465
三七为五加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三七的根,主产于云南、广西等地,别名参三七、田七。三七含有三七总皂苷(PNS)、黄酮、挥发油、氨基酸、糖类等成分,其块根中含皂苷约12%。三七总皂苷主要含人参皂苷Rb1、人参皂苷Rg1和三七皂苷砌等,目前已经从三七各部位分离出20种达玛烷型皂苷。  相似文献   

14.
三七[Panax notoginseng(Burk.)F.H.Chen],又名田七、人参三七、田三七、山漆等,为五加科(Araliaceae)人参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主产于云南、广西、四川等地,是临床常用的传统中药.三七味甘、微苦,性温,归肝、胃、心、小肠经,具有滋补、强壮、补血、消肿镇痛、止血散瘀等功效,主治咯血、衄血、外伤出血、跌打肿痛等.三七的主要生理活性成分为三七皂苷(panax notoginseng saponins,PNS),含量高达12%[1].  相似文献   

15.
你知道三七名字的由来吗?你知道三七有哪些作用吗?你知道如何使用三七吗?"人参补气第一,三七补血第一,味同而功亦等……为中药之最珍贵者"这是清代药学家赵学敏对人参和三七的评价。现代研究发现,三七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与人参相似,其治疗外伤和心血管病的功能则是人参无法比拟的。因为人们对三七的药用功能的了解此人参晚了1000多年,所以,三七的名气没有人参那么大,但它却是名符其实的"参中之王"。为了让读者全面了解三七,正确、合理地选用三七,使之更好地发挥保健养生和防病治病的功能,我们特请国内药学和临床专家来谈--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采用HPLC研究三七药材、三七总皂苷提取物及三七缓释片的指纹图谱.方法 色谱柱为Dikma DiamonsilTM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一水,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03 nm,柱温30℃,流速1.0 ml·rain-1;同时采用CASE软件和2004A版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分析相似度.结果 建立了三七药材、三七总皂苷及三七缓释片的HPLC指纹图谱,且相似度较好.结论 所建方法简单、重复性良好,可用于三七药材、三七总皂苷及三七缓释片的质量控制和工艺评价.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建立醇提三七总皂苷副产物三七多糖的提取及含量测定方法.方法分别收集生产上的三七废渣、大孔树脂水洗废液,浓缩,采用水提醇沉的提取工艺,提取三七多糖.用硫酸-蒽酮显色法测定多糖含量.结果三七废渣中提取物的收率为1.71%,多糖含量为56.70%;废液中提取物的收率为0.45%,含量为21.08%.测定三七多糖含量时,...  相似文献   

18.
何迎春 《中国药店》2007,(2):I0014-I0014
三七是名贵药材,又称为参三七、田七、金不换,是五加科植物三七的根,以云南文山产的最为地道。三七生长三年以上才能采挖。立秋前后三七结籽前采挖的叫“春三七”,根饱满,质量好。而11月三七种子成熟后采挖的叫“冬三七”,质量较差。三七的支根习称“筋条”,茎基习称“剪口”。主根呈圆或者椭圆形,上面的瘤状物习称“狮子头”。三七外表呈灰绿、棕黑色,习称“铜皮铁骨”。  相似文献   

19.
伪品三七片的鉴别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晓玲 《安徽医药》2004,8(5):400-400
三七始载于<本草纲目>,历代本草多有记载;各版<中国药典>中都有收载,具有散瘀止血,消肿定痛的功效[1].现代制剂三七片收载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颁中药成方制剂第8册[2].现代剂型的使用便利和三七的确切疗效使得三七片的使用非常广泛.所以出现以专业掺伪现象.三七片标准中鉴别一为显微鉴别,鉴别二为薄层色谱鉴别.他们利用大黄粉末的显微特征与三七的相似之处,针对鉴别一掺入大黄;利用三七叶含有三七皂苷,针对鉴别二用三七叶代替三七的根.本文对出现的掺伪品建立方法,进行鉴别.方法简便、可行.  相似文献   

20.
参叶—大叶三七叶的生药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参叶的主要商品大叶三七(Panax pseudo-ginseng Wall.Van japonicus(C.A.May)Hoo&Tseng),叶进行了生药学研究,提出其来源、生药性状、显微特征及理化鉴别方法。为五加科人参属植物茎叶的开发利用和参叶的质量标准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