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阴阳经穴透刺与独取阳明治疗中风后遗症随机对照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比较阴阳经穴透刺与独取阳明经穴针刺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探讨治疗中风后遗症痉挛性瘫痪的科学选经取穴方法.方法 按随机对照原则,将183例中风后遗症患者分为阴阳经穴透刺组(治疗组)92例和独取阳明经穴针刺组(对照组)91例.治疗组采用阴阳经穴体针透穴治疗,上肢瘫取患侧经穴,曲池透少海,外关透内关,合谷透后溪;下肢瘫取患侧经穴,阳陵泉透明陵泉,绝骨透三阴交,昆仑透太溪.对照组取阳明经穴针刺,上肢瘫取患侧合谷、阳溪、手三里、手五里、曲池、肩(髁);下肢瘫取患侧髀关、伏兔、梁丘、足三里、丰隆、解溪、内庭.治疗3个月观察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和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4.89±2.48)分,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9.46±3.57)分.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是90.91%和81.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阴阳经穴透刺治疗中风后遗症是科学的选经取穴方法,其疗效优于独取阳明经脉针刺.  相似文献   

2.
相对穴,是指四肢内外侧或躯干前后方相对位置上的部分针灸腧穴,具有阴阳相对或阴阳表里相对的特点.如内关与外关,曲池与少海,阴陵泉与阳陵泉,昆仑与太溪等.这些穴一穴位于阴经,一穴位于阳经,在上肢及部分下肢属阴阳表里相对,在躯干部及部分下肢属阴阳相对.根据腧穴位置特点,将这些穴命名为"相对穴",在临床上可对刺或透刺.现就相对穴在五官科疾病中的应用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3.
透穴刺法,又名透针法、透刺法,是在传统的针灸疗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针刺方法。“透穴”意味着针刺深度较深,跨经跨穴而刺,一针可通透多个穴位,或多经穴位,使其同时产生针感,加强得气力度,以有效地提高针刺疗效。  相似文献   

4.
芦俊卿 《陕西中医》2005,26(6):570-570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面瘫的疗效。方法:针刺,取穴解瘫穴,地仓透颊车,攒竹透鱼腰等。结果:203例全部治愈。提示:针刺取穴解瘫穴为特定有效穴位,又采取透刺方法,能有效改变缓急失衡,达到治疗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应用后顶穴治疗颈肩腰腿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在顶枕缝中央取后顶穴,从该穴旁2-3分处进针,向该穴斜刺,针尖到达穴位皮下后,即沿皮下平刺,根据治疗要求不同,可选取前后左右或是不同角度透刺,透刺的深度为:深不伤及骨膜,浅不能在皮内。采用搓针导气法,搓针时配合在病灶局部扣击、按压,命患者自行伸屈、意念导引等导气之法。结果:后顶穴在治疗颈肩腰腿疼症中往往能收到立竿见影之效。结论:后顶穴应用范围较广,对颈肩腰腿疼的治疗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面瘫的疗效。方法针刺,取穴解瘫穴,地仓透颊车,攒竹透鱼腰等。结果203例全部治愈。提示针刺取穴解瘫穴为特定有效穴位,又采取透刺方法,能有效改变缓急失衡,达到治疗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王玲 《四川中医》1999,17(7):51-52
透穴刺法,通常又称为透针刺法。本法多采用不同的方向、角度和深度以同一针作用于两个或多个穴位,以增强针刺的强度来治疗疾病的一种针剂方法。透穴刺法有四肢内外侧或前后侧相对穴位的“直透”,有各部上下方或前后邻近穴位之间的“横透”、“斜透”,以及一次透刺多穴的“多向透”等法。大量实践表明,透穴刺法临床应用甚广,其疗效优于传统方法。下面就“透穴刺法”的源流、作用、操作及临床应用谈谈个人认识。1透穴刺法的源流“透穴刺法”始见于《黄帝内经》,在《灵枢·官针》篇有九刺、十二刺、五刺等各种针法,其中“输刺者,直入…  相似文献   

8.
透穴刺法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历代医院认为透穴刺法具有协调阴阳,疏通经络,经气流通,上下相接,免伤卫气,增强针感的功用。临床实践中,可透之穴较多,大体分为竖透法、横透法、斜透法、围透法四类。临床实践证明,透穴刺法取穴少,针感强,疗效好,此法在临床上应用愈来愈广,治疗病种亦有逐步扩大。  相似文献   

9.
过梁针法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段海涛 《四川中医》2002,20(6):72-73
过梁针是针刺的一种透穴法,选用与疾病相关的、位于肘膝肩关节等部位的、体位相互对称的阴阳二条经脉的两个穴位为组穴,进行透刺得气,以调整阴阳治疗疾病。作者用过梁针法治疗一些慢性疾病有独特疗效,是一种值得同道研讨和不断完善的针法。  相似文献   

10.
"相对穴"是指四肢内外侧或躯干前后方相对位置上的部分针灸腧穴,如内关与外关,阴陵泉与阳陵泉,悬钟与三阴交等。"相对穴"定位、取穴简便;针刺一边一针(对刺)或一针两穴(透刺),操作方便;阴阳相配在调整阴阳方面相得益彰。应用"相对穴"治疗心脏病,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神经促通技术联合阴阳经穴透刺治疗中风后遗症痉挛性瘫痪的临床疗效。方法:8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两组均用阴阳经穴透刺治疗,实验组加用神经促通技术治疗,结果:治疗组NIHSS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Ashworth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改良Barthel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治疗组FMA上肢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下肢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总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神经促通技术联合阴阳经穴透刺治疗中风后遗症痉挛性瘫痪比单一用阴阳经穴透刺治疗中风后遗症痉挛性瘫痪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2.
下关穴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重要穴位之一,属足阳明胃经,位于面颊部,距离三叉神经节和蝶腭神经节都非常近,针刺可以激发经气、疏通经络、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以达到止痛的目的。下关穴治疗三叉神经痛的针灸方法包括针刺、电针、平衡针、穴位注射、温和灸、刺络、针刺结合推拿、针刺结合偏振光等,毫针刺法包括合谷刺、齐刺、芒针、互刺、口针刺、深刺、透刺等。针感以酸胀感和电击感为主。在本文所检索的文献中,主要阐述怎样运用下关穴来治疗三叉神经痛,在临床中起到了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贾群社 《陕西中医》2000,21(2):84-84
经奇三联迅刺法是以调整阴阳两经平衡为指导思想,采用经穴与奇穴,并结合自己在临床中探索出的治瘫穴位“肱中”“股阴”二穴,在不同的部位速刺三个穴位的方法。笔者以其治疗脑血意外138例,有效率达98.55%。该法具有取穴少而精,疗效快,疗程短等特点,经临床统计,该疗法对脑血栓形成的疗效优于脑出血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四关穴"透刺针法即合谷透劳宫、太冲透涌泉.首见于晋代葛洪<肘后备急方>.该针法既可以通达经脉原气,充盈气血;又可调整内脏功能,平衡阴阳.临床上用于治疗癌症合并的顽固性呃逆,取得了满意疗效.证明透刺"四关穴"确有调和脾胃,疏肝解郁,行气活血之功效.  相似文献   

15.
脏腑之气输注于背腰部的穴位称为背俞穴。背俞穴均位于足太阳膀胱经上,可以调理五脏六腑气血,改变人体的病理状态,恢复五脏六腑正常功能,使人体阴阳气血得以平衡。经络瘀阻引起的病症以刺血疗法治疗有效。有些疑难杂症常规治疗无效时,背俞穴刺血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肺结节、乳腺结节、肾囊肿、甲状腺结节等以背俞穴刺血治疗疗效迅速,且操作简单,无副作用。  相似文献   

16.
多年来,我采用透穴针刺和走罐法于临床,取得了显著效果。透穴,即由某一穴位进针,将针斜刺向附近穴位。它属于针刺疗法的一种,其操作方法是:用左手拇食两指夹住针体按在穴位上,右手将较长的针不快不慢地刺入需要  相似文献   

17.
目的论述相对穴在皮肤科疾病中的应用。方法根据腧穴位置特点,将四肢内外侧或躯干前后方相对位置上的部分针灸腧穴、命名为相对穴,在临床上可对刺或透刺。结果运用相对穴治疗手癣、荨麻疹等疾病均获较好疗效。结论相对穴阴阳相配,在调和阴阳方面可发挥相得益彰的作用,且取穴少,操作方便。  相似文献   

18.
根据经脉循行规律、经络与腧穴的关系,总结提出针灸临床上一种新的配穴形式“相对穴”,旨在丰富针灸学理论,提高临床疗效.“相对穴”是指四肢内外侧或躯干前后方相对位置上的部分针灸腧穴,如内关与外关、曲池与少海、阴陵泉与阳陵泉等.这些穴一个位于阴经,一个位于阳经,阴阳相对或阴阳表里相对.“相对穴”在描述定位、临床治疗方面古今皆有应用,其理论基础是经脉理论和阴阳学说,其中阴阳是其核心.“相对穴”调整阴阳特点有:①阴阳并治,气血同调;②从阴引阳,从阳引阴;并且具有腧穴定位知一晓二、操作一边一针(对刺)或一针二穴(透刺)、应用方便、取穴少、疗效好的作用特点.  相似文献   

19.
杨志新  于淑华 《四川中医》2007,25(1):104-105
相对穴阴阳相对或阴阳表里相对,或对刺或透刺,用于治疗多种病证。本文就其在运动系统疾病中的应用加以举例。  相似文献   

20.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王寅教授总结的子宫穴芒针透刺疗法结合了子宫穴本身特殊的治疗作用和芒针透刺治疗的优势,扩大了治疗范围,具有调理冲任、补肾健脾、活血化瘀、升阳举陷等作用。临床中,在子宫穴芒针透刺疗法的基础上配合穴位加减及适宜手法,可用于治疗多种妇科疾病,如痛经、闭经、崩漏等,并取得良好疗效。附验案三则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