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比较记忆法在《中药学》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学》作为基础和临床各科教学奠定理论依据的专业基础学科,不同于中医基础理论、方剂学等学科,药物数量较大,新世纪版《中药学》教材收载538味中药,其中必须在有限的90学时内至少学习333味中药的来源、采集、性味、功效、应用等知识,学生普遍感觉其内容繁杂、系统性不强,性味功效交错重叠,主治应用各异,要想最终掌握并区别使用每一味药物困难重重;并普遍反映学习少量单味药时尚可,但学习了较多味药物时出现时容易混淆,难以分清。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比较的方法尤其不可缺少。在授课过程中灵活运用最基本的逻辑方法“比较法”,以中药的…  相似文献   

2.
比较记忆法在《中药学》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中药学》作为基础和临床各科教学奠定理论依据的专业基础学科,不同于中医基础理论、方剂学等学科,药物数量较大,新世纪版《中药学》教材收载538味中药,其中必须在有限的90学时内至少学习333味中药的来源、采集、性味、功效、应用等知识,学生普遍感觉其内容繁杂、系统性不强,性味功效交错重叠,主治应用各异,要想最终掌握并区别使用每一味药物困难重重;并普遍反映学习少量单味药时尚可,但学习了较多味药物时出现时容易混淆,难以分清.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比较的方法尤其不可缺少.在授课过程中灵活运用最基本的逻辑方法“比较法”,以中药的性能功用为依据,采用系统归类比较方法,对常用中药进行纵横类比.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中药功效的结构进行分析,提出了《中药学》功效结构的教学法,中药功效由“对证功效”,“对症功效”,“对病功效”三个方面组成,因此在进行中药学的教学过程中,以此来组织,分析每味药的功效结构,并对不同结构功效的施用要点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4.
中药学是研究中药的来源、产地、炮制、性能、功效及临床应用等知识的一门基础学科,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各高等中医院校使用的《中药学》教材,都是以性味、归经、主治、功用等为体例进行编排,数百味药同一种模式,因此在中药学的教学中,学生反映最强烈的是中药难记.  相似文献   

5.
中药学学习和记忆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学博大精深,初学者学习和记忆起来比较困难。一方面是因为每一味药都要涉及性味、归经、功效、主治、临床应用、用量用法、使用注意,记忆起来容易混淆;另一方面药味数多。背过后容易忘记。针对以上情况,笔者将多年中药学教学中药物学习记忆的经验和技巧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中药学是研究中药的来源、产地、炮制、性能、功效及临床应用等知识的一门基础学科,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各高等中医院校使用的《中药学》教材,都是以性味、归经、主治、功用等为体例进行编排,数百味药同一种模式,因此在中药学的教学中,学生反映最强烈的是中药难记,课程枯燥,内容庞杂,药物之间容易混淆。为增强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笔者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适当地引入了有关中药的诗文典故,经过三届学生的反馈,效果良好,下面略举数例如次。  相似文献   

7.
浅探中药标本在中药学教学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药材标本是《中药学》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教具。通过观察、感官认识中药材 ,可帮助同学们对易混淆的药名和形状极相似的中药进行鉴别辨认 ,以加深对每一味中药的记忆 ,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 ,从而解决在这一基础课程中只知其名 ,不知其物的问题 ,同时也为临床课程的学习、见习和实习带来方便。同学们反映刚开始学习《中药学》都觉得学习有困难。因为《中药学》包含的知识面比较广 ,要求记的内容也较多。首先要从分类上记每味中药名称 (包括学名、异名。如 :大黄学名称大黄 ,异名称锦纹、川军、生军等 ) ,还要熟记其性味、归经、功效、应用 ;其…  相似文献   

8.
谈中药学教学的几点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院校的中药学犹似西医院校的人体解剖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但鉴于课程内容的特点,教、学起来很感枯燥、乏味,学生普遍觉得难记、难学。这显然给教师的授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保证和不断提高中药学的教学质量,长期来广大教师在改进教学法方面做了大量的探索,并取得了不少成绩。本着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的思想,笔者总结个人教学经验,谈几点体会。一、抓重点药物,突出药物功效中药的数量颇多,《中药大辞典》收载的的药物已达5000多种,我国目前常用的也有500多种。就每一味药项下又分药物的来源、采集加工、炮制、性味归经、功效应用…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院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在《中药学》课程教学内容改革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小结如下。1精简教学内容 在《中药学》课堂教学中,长期存在着“二多一少”的问题,即内容多、学时多、学生自主学习时间少。教师任务重,成天忙于应付教学,教学效果却不尽如人意。要扭转这种局面,必须强化基础,精简内容。1.1突出重点内容 《中药学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指出,中药的理论和功效主治是《中药学》教学的重点”,并要求“讲清楚功效的概念,运用中医药理论分析功效,以功效联系主…  相似文献   

10.
《中药学》是专门研究中药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用药方法的一门学科,其内容涉及中药来源、采制、性能、功效、应用方法(包括药物配伍、剂量、煎服法、禁忌)等。它不仅是《方剂学》、《中药炮制学》、《中药药理学》的前修课程,而且与后继课程《中药鉴定学》、《中药化学》也有一定的联系。在整个专业课程体系中,《中药学》是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之一。1987年国家教委颁发的普通高校中药类专业业务要求中规定,学生应该获得“中药基本理论和临床用药的基本知识”,并将《中药学》列为专业的主要课程之一。但是,在具体实行教学计划过程中,却往往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严重影响学生对这门课程学习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1.
在讲授《中药学》具体药物时,各章节的概述部分和药物的功效应用等知识点相对较为抽象,且药味繁多,很多学生理解起来可能有一定困难。因此,为能够更加清晰的讲授中药功效、应用等相关知识,文章拟结合《药理学》《中药药理学》中相关知识讲授中药的概述部分以及功效应用。1)文章以泻下药为例,结合《中药药理学》中泻下药的有效成分和药理作用机制、《药理学》中泻药的分类和作用机制,分析比较具体中药的作用及其特点,引导学生掌握中药的功效、应用,达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的效果,加深学生对泻下药的理解和掌握,而且有助于中西药融会贯通,以期为其他章节中部分中药的讲授提供借鉴与思考。2)在教学过程中,部分章节药物的分类结合《药理学》中治疗效果的分类进行讲授,例如中药止血药的分类,通过结合治疗效果的分类进行讲解,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将相关学科知识进行融会贯通,有助于学生更好的学习《中药学》。  相似文献   

12.
中药学是研究中药基本理论、来源、产地、采集、加工炮制、功效及临床应用的一门学科。根据高校《中药学》教学大纲的要求,学生必须牢固掌握中药的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配伍、禁忌等基本内容;掌握350种以上常用中药的分类、性能、功效、主治、配伍以及有关的内容。其中必须牢固  相似文献   

13.
浅议规范单味中药功效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的功效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对药物治疗作用和保健作用的高度概括,是药物对人体的医疗作用在中医学范畴内的特殊表述形式.在现代临床中药学中,有关中药功效的内容已成为中药众多知识点的核心,是临床中药学发展最活跃的部分.  相似文献   

14.
中药学教学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面是笔者教授中药学知识的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以供参考.   1 重点突出   每一味药物自成一体,性能、功效各异,且功效用语晦涩难懂,容易混淆,要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大纲所规定的中药十分困难,因此,我们要做到重点突出.……  相似文献   

15.
中药学是专门研究中药基本理论和各种中药的品种来源、采制、性能、功效、临床应用等知识的一门重要课程,是中国医药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药各类从业人员必备的专业知识,也是联系中医基础理论与临床应用以及中药学其他学科的桥梁.现行全日制本科教材(《中药学》(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陈蔚文主编)分总论、各论两大部分,总论部分系统介绍了中药学的发展概况、中药的产地与采集、中药的炮制、中药的性能(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毒性)、中药的作用、中药的配伍、以及用药禁忌等中药学基本理论知识;各论部分共收载全国各地区常用药530种,按主要功效分列21个章节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6.
高职教育中如何提高中药学课堂教学质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药学是研究中药的基本理论及各种中药的来源、采制、性能、功效及临床应用等知识的一门学科,是中医药院校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内容广泛。中药数量众多,每一味药物自成一体,性能功效各异,配伍应用变化多端,同时涉及的知识面较广,如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甚至学生尚未学过的方剂学和临床各科的一些内容,由于教学时间有限,需要理解、记忆的内容又特别多,学生普遍反映“中药难记”。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以下几点方法有助于增强学生记忆效率,提高课堂教学效果。1增强学…  相似文献   

17.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1分,共10分)1.中药学研究中药的采制、性能、功效及应用方法等知识的一门学科。2.相杀一种药物能减轻或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性或付作用的配伍关系。(“制彼之毒”)3.十九畏金元时期,概括十九种药物的相恶(或相反)关系,为中药配伍禁忌的一部分。(或十九种配伍禁忌药物。)  相似文献   

18.
彭丹凤 《海南医学》2013,24(18):2775-2776
《中药学》是研究中药基本理论和各种中药的来源、采制、性能、功效、临床应用及其他有关知识的一门学科,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基础学科和临床专业学科之间的桥梁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实践教学是不容忽视的关键环节,尤其是在培养学生识药用药能力以及科研意识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几年来,借助西医院校良好的实验教学平台,笔者及所在教研室积极开展有关《中药学》实践教学的改革尝试,取得成效的同时,不断探索更为多元化的实践教学模式,现将教学体会与设想总结如下:1《中药学》实践教学体会  相似文献   

19.
应用对比法进行《中药学》教学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学》是专门阐述、研究中药的理论和临床应用的一门学科,是中医药各专业的基础学科之一。也是学好中医的必修课之一。如何在《中药学》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利用有限的时间,使学生掌握较多数量的中药学知识,掌握临床常用中药的性能主治,是《中药学》教学的核心所在。《中药学》的教学方法颇多,见载于各种期刊的文章,亦见仁见智,各有所长。而笔者认为各种教学方法中,对比法应贯穿于始终。现将多  相似文献   

20.
《本草纲目》是我国明代伟大医药家李时珍撰著的我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中药学著作。该书涉及面甚广,其成就和贡献远远超出了药物学范围,值得我们从多方面进行认真研究。本文仅就《本草纲目》在中药效用上的贡献作一初步探讨。阐扬“十剂”,详列“百病主治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