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杨发周  刘韬 《新中医》1993,(8):22-23
以茵郁板枣汤治疗小儿急性病毒性黄疸型肝炎171例,治愈率为91%,总有效率为100%。本方可避苦寒伤脾之弊,且易为小儿口服接受。  相似文献   

2.
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继承人指导老师史纪教授根据明代万全提出的小儿"脾常不足"的学术观点,认为小儿脾胃素虚,易为湿邪所困而脾阳虚衰,且肾阳气未充,易生寒湿,故慢性腹泻的病机为脾失健运、肾阳不足,治疗常立足于脾肾,采用温肾健脾法治疗小儿迁延性腹泻,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胡燕 《陕西中医》1993,14(12):542-542
采用小儿推拿手法(补脾经、运八卦、清大肠、补肾经、摩腹、捏脊)辨证分型治疗厌食症38例,总有效率100%。提示本法有补脾助运化,清热滋胃阴之功效。其方法简便,免针药之苦,易为患儿接受。  相似文献   

4.
正中医认为,小儿脾胃薄弱,易为乳食、生冷、积热所伤,脾失健运,水谷不能化生精微,反酿成痰,上贮于肺,阻遏气道,使肺之清气不得宣达而咳喘,此即"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小儿咳喘也可因小儿素体肺脾不足,外感邪气,日久不愈,耗伤气阴而出现,表现为肺虚咳喘或阴虚咳喘。内伤咳喘中的痰湿、痰热、肝火多为邪实,  相似文献   

5.
支气管肺炎是小儿常见的肺系疾病之一。段琚华教授认为本病的发病与肺脾密切相关,病机多以邪实为主。小儿属稚阴稚阳之体,形气未充,肺脾不足,易为外邪侵扰,或乳食内伤;加之小儿为纯阳之体,感邪易入里化热,导致肺气郁闭、脾失健运、痰热交结发生本病。故本病的主要病机为肺气郁闭、痰热交结,宣肺清热应贯穿小儿支气管肺炎治疗的全过程。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采用清热解毒、宣肺化痰、止咳平喘等治法。自拟经验方肺炎合剂加减治疗,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孙桂芳  罗建勋 《河北中医》2006,28(5):354-354
食积是儿科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因小儿生长发育未成熟,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内脏精气不足,卫外功能不固,外易为六淫之邪所侵袭,内易为饮食所伤。特别是婴幼儿,“脾常不足,胃肠薄弱”,稍有不慎,护理失宜,寒温失调,喂养不当,乳食不节,则易损伤脾胃,导致胃肠疾病发生。又食积易生湿  相似文献   

7.
许斌 《家庭中医药》2020,27(5):56-57
正咳喘是儿科常见病症,包括西医的支气管哮喘、过敏性哮喘、变异性咳嗽及小儿支气管肺炎。中医认为,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易为外邪所伤,又或因喂养不当,首先累及肺、脾两脏,咳喘反复,肺气耗损,脾失健运,致痰浊内生,日久则痰瘀互结,阻滞肺络,发而成咳喘。在小儿咳喘的治疗中,中医多用宣肺止咳平喘,益气健脾化痰之法,脾运化水湿,肺则通调水道。今肺络瘀滞则痰聚而无以  相似文献   

8.
<正>明代医家万全受到朱丹溪"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启示,在钱乙"脏腑虚实辨证"的基础上,提出了小儿"脾常不足""肺常不足"的观点。小儿"肺常不足",肺脏娇弱,腠理不密,加之寒温不能自调,六淫之邪首先犯肺。肺失宣降,气机生化不足,必影响脾气的运化功能。小儿"脾常不足",且易为乳食、生冷所伤,影响水湿运化,聚而生痰成饮,上壅于肺,肺气宣降失司。脾土与肺金关系密切,往往相互涉及,造成两脏同病。肺脾同病,是小儿  相似文献   

9.
感冒发热夹滞,尤以小儿为多。祖国医学认为“肺为娇脏”,由于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腠理疏薄,表卫不固,抗病能力差,对外界气候变化难于适应,故易为外邪侵袭而发病。又由于小儿“脾常不足,肝常有余”,受邪之后,易致消化功能失常,饮食停滞,而见  相似文献   

10.
童永超 《陕西中医》2011,32(9):1249-1249
<正>理中汤功能温中祛寒、补气健脾。方中人参补中益气,白术健脾补气,干姜温中祛寒,甘草和中补脾。药仅四味,配伍周到,疗效显著。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经脉未盛,适应能力不足,寒热不能自调,饮食不能自节,外易为六淫所侵,内易为乳食所伤,容易引起一系列脾胃  相似文献   

11.
庾美玲 《新中医》2015,47(3):281-282
詹淑英是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教授,从事中西医临床、教研工作50余年,擅长儿科咳喘、疳证、遗尿等疾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笔者有幸跟随詹教授学习,受益匪浅,詹淑英教授治病,辨证用药,每有独到之处。1益气健脾、培土生金治肺脾两虚、痰湿久咳肺脾两虚、痰湿久咳多见小儿支气管炎及肺炎后期,是小儿久咳最常见的一种证型。因小儿时期,肺脏娇嫩,脾常不足,形气未充;肺虚则卫外失固,腠理不密,易为外邪所侵,  相似文献   

12.
小儿脏腑娇嫩 ,形气未充 ,“稚阴稚阳”,尤其以肺、脾、肾三脏的形气相对不足更为突出。因此在小儿病变中 ,亦以脾、肺、肾三脏的病变较为多见。白术性味甘温 ,味苦 ,功能补脾健胃 ,燥湿利水 ,固表止汗 ,为调理脾、肺、肾病变的临床常见中药。若与他药配伍得当则获效甚速 ,现将临床应用体会总结如下。1 补脾健胃疗脾胃  小儿脏腑未健 ,寒暖不能自调 ,乳食不知自节 ,故易为饮食所伤。脾能受纳腐熟水谷 ,故脾胃为“后天之本 ,气血生化之源”。小儿临床以脾胃病最为常见。《本草求真》曰 :“白术 ,味苦而甘 ,既能燥湿实脾 ,复能暖脾生津且其…  相似文献   

13.
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邪气侵犯后,易郁而化热,肺气不足,加之脾常不足,又易为湿困,湿热互结,上攻于肺,中留于脾,下滞于肾,出现各种病证,而以湿热为主证,李玉兰教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抓主证,解决主要矛盾,予甘露消毒饮加减治疗以湿热为主要证型的疾病,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4.
小儿生长发育不成熟.“脏腑娇嫩.形气未充”.易为饮食所伤。特别是婴幼儿。“脾常不足.胃肠薄弱”,稍有喂养不当,乳食不节,则易损伤脾胃,导致食积等病发生。在此基础上,往往诱发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急性肠胃炎等疾病。笔者在临床上应用加味四逆散治疗小儿食积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如何辨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春祥 《中医杂志》2008,49(5):471-472
答: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是指在单位时间内反复发生呼吸道感染如鼻炎、咽炎、扁桃体炎、支气管炎、毛细血管炎及肺炎等,包括每年上呼吸道感染5~7次以上,(每次感染间隔至少7天以上),下呼吸道感染2~3次。中医学认为,小儿肺脏娇嫩,脾常不足,肺脾气弱,卫外不固,正气不足而易为邪气所凑。  相似文献   

16.
陈陶后教授从事儿科教学及临床工作数十年 ,学验俱丰 ,尤擅治疗小儿消化系统疾病。笔者有幸师承陈教授 ,侍诊之际 ,收获良多。现将陈师治疗小儿泄泻经验略加总结 ,以飨同道。1 病机分析小儿腹泻属祖国医学泄泻范畴 ,是以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 ,甚则如水样为特征的一种常见病。《内经》云 :“脾胃者 ,仓禀之官” ,谓为水谷之所聚也。小儿初生 ,脾胃薄弱 ,易为饮食所伤 ,故曰脾常不足也。若感湿、热、风、寒之邪 ,加之调护失宜 ,饮食失节 ,易致脾失健运 ,升清失常 ,水谷精微夹杂而下 ,肠腑亦因邪而泌别清浊失司 ,水谷并走大肠而成泄泻。本…  相似文献   

17.
小儿腹泻为儿科常见病、多发病.中医学认为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加以寒温不能自调,乳食不知自节,一旦调护失宜,外易为六淫所侵,内易为饮食所伤,易致泄泻.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小儿腹泻180 例,取得了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脾胃学说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份,调理脾胃是祖国医学治疗中独特而重要的一环。小儿“脾常不足”,易为各种原因所伤,且脾胃一旦失调则百病丛生。故万全指出:“人以脾胃为本,所当调理,小儿脾常不足,尤不可不调理也”,强调了调理脾胃对于儿科临床的重要意。近来,随着祖国医学的发展,对脾胃学说的研究日趋深入,调理脾胃的方法已广泛应用于儿科临床,并收到良好的效果。本文试就儿科调理脾胃的原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9.
糜粥疗法是祖国医学所特有的一种防病治疾的医疗方法,不仅简便验廉,更因能补益脾胃,顾护中州,与小儿“脾常不足”之特点相宜,且寓医于食,甘美可口,易为患儿所接受,故确系儿科治疗中之一良法。现介绍几种常见儿科病证的糜粥处方:蛔虫症可选用:苦楝要粥(《圣济总录》:苦楝根  相似文献   

20.
张绍莲 《陕西中医》1994,15(5):218-218
<正> 瘰疠,又称“痰核”,是小儿常见病之一。笔者随导师张介安临证,窥见导师诊治瘰疠别有法术。他从“痰浊为患”的病理出发,论治从脾胃着手,疗效颇著,兹撷要整理如下。 1 脾胃论治的理论基础 1.1 脾失健运,痰浊内生乃本病之因,痰浊的形成与脾的关系在于脾的运化功能失常。若脾失健运,水湿不行,湿聚成痰,故曰:“脾为生痰之源。”小儿由于脾常不足,决定其健运功能相对虚弱,使痰浊内生可能性增大。加之乳食不知自节,易为饮食所伤。乳食停滞,积而蕴酿成痰,痰阻气机。痰气博结,同时痰湿内蕴日久,又可郁而化热,痰热互结。遂成本病。诚如》医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