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探讨自制双管冲洗引流预防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术后吻合口漏的效果,将行TME治疗的84例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观察组经肛门放置自制的双管于肠道吻合口上方冲洗引流肠腔内容物或气体,对照组肠腔内不放置任何引流管,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吻合口漏的发生率。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观察组术后未发生吻合口漏,对照组术后发生吻合口漏5例(11.9%,5/42)。观察组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发生吻合口漏的5例患者中,4例经保守治疗后痊愈,1例行近端肠造口转流术痊愈。结果表明,自制双管冲洗引流能有效预防直肠癌TME术后吻合口漏的发生,而且取材方便,制备简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后吻合口瘘的相关危险因素及预防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380例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的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14例(3.68%)出现吻合口瘘,吻合口瘘的发生与美国医师麻醉协会(ASA)分级、合并糖尿病与否、手术时间、吻合口位置及肠道清洁度等因素相关(P<0.05).结论 应重视直肠癌前切除术吻合口瘘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积极预防吻合口瘘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探讨头端封闭引流管并追加吸引治疗在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的临床效果。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9年12月在淄博市中心医院就诊的41例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患者,按不同的引流方式分为两组,其中头端封闭引流管并追加负压吸引组22例,19例采用双套管引流组。分析和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拔管时间,C反应蛋白下降时间、换引流管次数及吻合口狭窄发生率。结果提示,头端封闭引流管并追加负压吸引组在C反应蛋白下降时间、拔管时间及吻合口狭窄率等情况不差于双套管组,且更换引流管次数减少(P<0.05)。结果表明,头端封闭引流管并追加负压吸引在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治疗具有类似于双套管疗效,但价格低,应用方便。 相似文献
4.
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瘘王正康,潘瑞芹吻合口瘘是直肠癌前切除术后的严重并发症。若处理不当,近期可发生严重盆腔感染、弥漫性腹膜炎,危及病人生命;远期可发生吻合口狭窄、肛门功能障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本文总结我科7例吻合口瘘的经验教训,现报道如下。临床...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带负压三管(负压滴水双套管、盆底引流管和肛管)引流应用于腹腔镜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瘘的预防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华润武钢总医院行腹腔镜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且在术中放置带负压三管的6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病例均一次吻合成功,62例(89.9%)患者术后无吻合口瘘发生。7例(10.1%)患者出现吻合口瘘症状,其中1例患者于术后第3天发现吻合口瘘,并出现弥漫性腹膜炎合并感染性休克症状,行末端回肠转流手术治愈;另6例为低流量瘘,经带负压三管引流保守治疗后治愈。结论带负压三管引流能够预防和治疗腹腔镜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的术后吻合口瘘,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2005年8月—2010年8月我院共行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low anterior resection,LAR)511例,其中出现吻合口瘘35例,发生率为6.85%(35/511)。我们应用单管引流和双套管冲洗引流两种方法进行引流,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赵文韬|胡丰良|李玉英|李洪杰|罗维民|孙锋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2,21(6):746-748
目的:探讨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瘘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1年5月158例直肠癌前切除术的临床资料,分析影响吻合口瘘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8例(5.1%)患者术后发生吻合口瘘。吻合口瘘的发生与肿瘤位置和组织类型有关,肿瘤位于腹膜返折以下的患者吻合口瘘发生率明显高于肿瘤位于腹膜返折以上的患者(P=0.010);黏液腺癌患者的吻合口瘘发生率明显高于高分化腺癌、中分化腺癌和低分化腺癌患者(P=0.012)。结论:低位直肠癌(肿瘤位于腹膜反折以下)和黏液腺癌是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瘘的危险因素,围手术期应充分考虑到这些因素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必要时行预防性造口。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后吻合口漏的诊疗方法及发生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437例中下段直肠癌患者行低位保肛术后的临床资料。结果发生吻合口漏21例(4.9%),12例经保守治疗获愈,9例先后行横结肠造瘘二期手术还纳造口获愈;无死亡病例。结论直肠癌低位保肛术吻合口漏的发生与患者年龄、术前肠道准备、肥胖、糖尿病及低蛋白血症等因素密切相关(P〈0.05),而与性别、肿瘤距肛缘距离无关,且多数可通过充分引流及营养支持治愈,因而术中常规附加近端结肠造瘘并非必要。 相似文献
9.
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原因分析及防治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屠金|程勇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0,19(4):422-425
吻合口瘘是直肠癌术后严重并发症之一。笔者依据所阅文献总结对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原因从患者自身因素、手术前处理、手术操作、预防处理等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曹海生|关利响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2,21(10):1300-1303
目的:探讨中下段直肠癌行直肠低位前切除术(LAR)后吻合口瘘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对行LAR的149例中下段直肠癌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性别、年龄、术后切口感染、Ducks分期对行LAR后吻合口瘘发生率的影响。结果:吻合口瘘发生率;男性(12.0%,11/92)与女性(5.3%,3/57)无统计学差异(P>0.05);年龄≤60岁者(7.6%,6/79)与年龄>60岁者(11.4%,8/70)无统计学差异(P>0.05);Ducks A,B期者(8.1%,9/111)与Ducks C期者(13.2%,5/38)无统计学差异(P>0.05);并发切口感染者(22.2%,4/18)高于切口未感染者(7.6%,10/131)(P<0.05)。结论:性别、年龄及Ducks分期与直肠癌行LAR后吻合口瘘发生无明显关系,直肠癌行LAR后吻合口瘘的发生与切口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对低位直肠癌的治疗价值.方法119例直肠癌患者,肿瘤距肛缘均在8 cm以内.54例应用传统手术方法治疗(传统组),65例应用TME治疗(TME组).对两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住院天数和局部复发率进行比较.结果TME组平均手术时间为118 min,术中失血量100mL,而传统组则为182min,340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局部复发率分别为9.23%和35.18%(P<0.01).住院天数无明显差异.结论应用TME治疗低位直肠癌,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局部复发率低,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12.
背景与目的: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是治疗直肠癌的标准术式,与开放TME比较,腹腔镜辅助TME(LaTME)不仅降低了手术创伤,且疗效相当。但对于肥胖、骨盆狭窄、男性低位直肠癌患者,LaTME的盆腔操作仍十分困难,且环周切缘(CRM)阳性的风险增加。腹腔镜辅助经肛TME(TaTME)的出现为低位直肠癌切除术提供了一种创新的微创选择,给外科医生提供新的解决方案。本研究比较分析腹腔镜辅助TaTME与LaTME治疗低位直肠癌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广东省中医院胃肠外科2018年7月—2019年1月收治的30例低位直肠癌患者(肿瘤下缘距肛门距离≤5 cm)的临床资料。其中12例行腹腔镜辅助TaTME(TaTME组),18例行LaTME(LaTME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相关临床指标。
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BMI、ASA分级、肿瘤学分期、肿瘤下缘距肛门距离、肿瘤直径等一般资料均无明显差异(均P>0.05)。两组患者无中转开腹手术,无近期死亡病例。TaTME组较LaTME组手术时间明显缩短(168.5 min vs. 239.33 min,P=0.007)、出血量明显减少(66.50 mL vs. 160.00 mL,P=0.002)。两组在预防性造口、保肛率、CRM阳性率、淋巴结清扫总数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TaTME组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LaTME组(6.33 d vs. 10.83 d,P<0.001)、住院费用明显低于LaTME组(58 963元 vs. 81 341元,P<0.001),TaTME组的术后排气时间及恢复全流饮食时间均短于LaTME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腹腔镜辅助TaTME治疗低位直肠癌与LaTME的短期疗效相当,且在某些方面具有一定优势;是安全可行的,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和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全直肠系膜切除在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近126例中下段直肠癌患者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例(1.6%)高龄患者死于术后肺部感染.术后发生吻合口瘘2例(1.6%),术后随访1~5年,2年局部复发率为4.0%,3年生存率为93.6%,5年生存率为85.4%.结论 只要合理选择手术适应证.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可降低局部复发率,不增加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加改良Bacon手术治疗超低位直肠癌的手术适应证和手术操作方法。方法对76例确诊为直肠癌的癌灶下缘距肛门缘4~8 cm的患者,采用自制肛门牵开器经腹腔和肛门途径行TME加改良Bacon手术。结果全组手术均成功,无手术死亡,无吻合口瘘,2例发生吻合口狭窄。术后随访76例1~5年,术后3~5个月开始恢复排便自控功能,为3~6次/d;6个月以后肛门排便功能基本恢复正常,为1~3次/d。其中5例于术后1~2年吻合口区域局部癌复发(6.58%);1,3,5年生存率分别为100%,80.83%和68.37%。结论TME加改良Bacon手术是一种治疗无远处转移的Dukes A~C期超低位直肠癌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原则下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的安全远切端距离.方法 回顾性分析5年间412例TME原则下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不同远切端距离(DML)分组间并发症发生率、远处转移率、复发率和生存率的差异.结果 DML<2 cm组,2~3 cm(含2 cm和3 cm)组,>3 cm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远处转移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494和P=0.906).DML<2 cm组局部复发率(19.30%)显著高于DML2~3 cm组(8.37%,P=0.015)和DML>3 cm组(7.69%,P=0.029),后两组局部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33).DML<2 cm组,2~3 cm组,>3 cm组3年生存率依次为69.4%,86.5%,89.9%;5年生存率依次为63.0%,70.7%,71.1%.DML<2 cm组总生存率显著低于2~3 cm组和>3 c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0和P=0.040).DML2~3 cm组和>3 cm组总生存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07).结论 遵循TME原则下的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2 cm的远切端距离是不足够的;对于分化较好的直肠腺癌,≥2 cm是可接受的远切端安全距离. 相似文献
16.
背景与目的 尽管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LaTME)已广泛应用于直肠癌的治疗,但仍有其技术障碍,经肛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aTME)能够克服LaTME的缺点,在中低位直肠癌治疗中具有一定优势。然而,目前对TaTME的疗效与安全性仍有一些争议。因此,本研究通过Meta分析的方法比较TaTME与LaTME的近期疗效与安全性,为临床提供循证参考。方法 检索多个国内外数据库中有关TaTME与LaTME在中低位直肠癌治疗中比较研究。对纳入的文献提取资料及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5.3软件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8项对照研究,包含2 334例直肠癌的患者,其中TaTME组1 133例,LaTME组1 201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TaTME组环周切缘(CRM)阳性率低于LaTME组(OR=0.58,95% CI=0.40~0.83,P=0.003),中转开放手术率低于LaTME组(OR=0.18,95% CI=0.11~0.31,P<0.000 01),术后住院时间短于LaTME组(WMD=-1.51,95% CI =-2.70~-0.33,P=0.01),R1切除率低于LaTME组(OR=0.30,95% CI=0.15~0.60,P=0.000 7)。两组收获的淋巴结数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直肠系膜切除完整度,CRM距离、远端切缘(DRM)阳性率、DRM距离、吻合口瘘发生率、肠梗阻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在严格的手术适应证下,TaTME治疗中、低位直肠癌的安全性不亚于LaTME,且能达到更好的肿瘤学根治效果。但以上结论仍需要纳入更多的高质量研究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术后吻合口漏形成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至2018年7月两家医院接受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术治疗的358例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术后吻合口漏发生情况,分为吻合口漏组与无吻合口漏组,吻合口漏组有52例(14.53%)患者存在吻合口漏现象,306例为无吻合口漏组。采用SPSS24.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各类别中患者占比等计数资料用n(%)表示,单因素分析采用χ^2检验,多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术后吻合口漏形成的单、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营养状况(≥3分)、吻合口距肛门距离(<5 cm)、术前贫血及术前血清白蛋白(<35 g/L)为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术后吻合口漏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术后吻合口漏形成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60岁)、营养状况(≥3分)、吻合口距肛门距离(<5 cm)、术前贫血及术前血清白蛋白(<35g/L)等,可对患者术后的恢复状况造成不良影响,显著提高了患者发生吻合口漏发生率,不利于患者术后病情恢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直肠癌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对患者排尿功能的影响。方法:对168例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112例行腹腔镜手术(腹腔镜组),56例行开腹手术(开腹组),通过术后留置导尿时间、术后30 d内尿潴留发生率、术后第7至10天尿流动力学指标以及术后3个月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来评价患者排尿功能。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腹腔镜组术后平均留置导尿时间短于开腹组(P0.05)。尿流动力学指标检测显示,腹腔镜组最大尿流率和最大逼尿肌收缩压均高于开腹组(均P0.05),排尿量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腹腔镜组膀胱残余尿量少于开腹组(P0.05)。两组术后3个月IPS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掌握术中操作要点,腹腔镜TME对术后短期排尿功能的影响明显小于开腹手术。 相似文献
19.
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后吻合口漏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TME)后吻合口漏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498例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TME)术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应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采用x2检验.结果 36例(7.2%,36/498)术后出现吻合口漏.发生吻合口漏与患者的性别、肿瘤距肛缘距离、术前放疗密切相关(P<0.05或0.01),而与年龄、糖尿病、高血压病、预防造瘘、脉管癌栓、吻合方式等无明显关系.37例手术同时即行预防性造瘘的患者,仍有3例发生吻合口漏,未经特殊处理后自愈.另外33例吻合口漏的患者中10例经保守治疗痊愈,23例行近端肠造瘘粪便转流术,吻合口漏愈合后二期还纳治愈.结论 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后吻合口漏的发生与性别、肿瘤距肛缘距离、术前放疗密切相关;控制好围手术期血糖可以明显降低吻合口漏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完整肠系膜切除术(CEM)治疗III期结肠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29例III期结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CEM治疗62例(CEM组)、采取传统结肠癌根治术67例(传统组),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及术后复发、生存情况。结果:与传统组比较,CEM组手术时间(159.4 min vs. 168.9 min)、术后排气时间(4.3 d vs. 4.5 d)、禁食时间(5.4 d vs. 5.7 d)、留置管引流时间(9.4 d vs. 10.0 d)、住院时间(15.3 d vs. 16.0 d)、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84% vs. 10.4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手术出血量明显减少(126.4 mL vs. 155.1 mL,P<0.05)、淋巴结清扫数目明显增加(32.6枚 vs. 28.3枚,P<0.05);CEM组与传统组术后1、2年的复发率(3.23% vs. 5.97%;14.52% vs. 20.90%)和1、2年的存活率(98.39% vs. 95.52%;90.32% vs. 83.58%)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CEM治疗III期结肠癌与传统结肠癌根治术效果相当,具有手术出血量少,淋巴结清扫更彻底的优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