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白细胞介素-8的表达与乳腺癌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8(IL-8)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组织芯片技术,通过免疫组化法,检测IL-8在113例乳腺癌、19例乳腺良性肿瘤和20例正常乳腺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IL-8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27.4%,明显高于在乳腺良性肿瘤(5.3%)及正常乳腺组织(0)中的表达(X^2=9.936,P=0.002)。IL-8表达与乳腺癌组织学类型(X^2=4.202,P=0.040)和淋巴结转移(X^2=7.716,P=0.021)有关;IL-8阳性率与ER、PR表达呈负相关(X^2=5.885,P=0.015和X^2=4.504,P=0.034),与C-erbB-2表达呈正相关(X^2=9.276,P=0.002)。IL-8表达阳性组与阴性组的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63.89%和87.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PH=4.67,P=0.031)。结论IL-8阳性表达提示乳腺癌预后不良。IL-8可作为评价乳腺癌预后的新的生物学指标,为乳腺癌综合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何建明|黄湛|吴家豪|黄伟|胡可锦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3,22(11):1475-1478
目的:探讨CD8+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与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生存期的关系。
方法: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12例乳腺癌肿瘤切片CD8+ TIL的表达;根据表达情况将患者分为CD8+ TIL阳性组与CD8+ TIL阴性组,分析CD8+ TIL与临床病理特征及生存期的关系。
结果:乳腺癌标本中CD8+ TIL阳性率为32.14%(36/112)。统计分析显示,CD8+ TIL的表达在肿瘤分化程度、TNM分期及组织学分类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77,P=0.043;χ2=3.963,P=0.047;χ2=4.299,P=0.038);CD8+ TIL阳性组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CD8+ TIL阴性组(88.89% vs. 71.05%;χ2=4.360,P=0.037);Log-rank检验表明CD8+ TIL阳性组总生存率明显高于CD8+ TIL阴性组(P=0.043)。
结论:乳腺癌组织CD8+ TIL可以作为患者预后的指标,癌组织中CD8+ TIL低密度浸润提示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3.
乳腺癌分子分型与预后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乳腺癌分子分型与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03年12月接受手术治疗的708例原发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为女性,平均年龄53岁.根据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及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状态的免疫组织化学结果,将全组乳腺癌分型为:内分泌高反应型、内分泌反应不完全型、三阴型及HER2阳性型,观察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的预后,比较各型患者术后的累计生存率,多因素分析筛选预后相关因素.结果 本组内分泌高反应型、内分泌反应不完全型、HER2阳性型及三阴型乳腺癌所占的比例分别为33.2%(235/708)、23.6%(167/708)、21.3%(151/708)和21.9%(155/708).随访3~69个月,中位随访时间40.2个月,100例患者复发或死亡.单因素分析示乳腺癌预后与肿瘤大小、腋窝淋巴结状态、分子分型、术后辅助放疗及内分泌治疗有关;多因素分析示分子分型和淋巴结状态为乳腺癌的独立预后因素;生存分析示内分泌高反应型乳腺癌的预后好于其他三型.结论 乳腺癌分子分型是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内分泌高反应型乳腺癌预后最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术后发生远处转移及其不良结局的危险因素。
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月至2015年10月期间行手术治疗后发生术后远处转移67例和未发生远处转移130例的女性乳腺癌患者病例资料,随访时间截止2020年10月。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包分析数据,单因素生存分析采用K-M法,行Log-rank检验;Cox回归模型分析乳腺癌术后转移的多因素分析。
结果脉管状态、组织学分级、肿瘤大小、淋巴结阳性数及化疗方案和靶向治疗是影响乳腺癌术后远处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67例远处转移患者死亡48例,存活19例,中位生存时间为39个月。多因素分析显示,脉管状态、肿瘤大小、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转移数目、Her-2状态及化疗方案和靶向治疗是影响远处转移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
结论发生脉管癌栓、肿瘤直径越大、临床分期和组织学分级越高、多部位转移、Her-2阳性是影响远处转移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后蒽环类联合紫杉类化疗可以降低远处转移率,提高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PRSS22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山东大学齐鲁医院56例新鲜乳腺癌组织及10例癌旁乳腺组织,使用实时定量PCR检测PRSS22m RNA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使用生物信息学网站分析乳腺癌PRSS22的表达情况及预后价值。使用迁移浸润实验探讨PRSS22对乳腺癌细胞迁移浸润能力的影响。结果:PRSS22在乳腺癌组织较癌旁乳腺组织表达上调,PRSS22在存在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组织中较无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组织表达升高,且其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数目呈正相关。PRSS22高表达的患者较低表达的患者预后不良,PRSS22是独立预后因子。PRSS22可促进乳腺癌细胞的迁移浸润能力。结论:乳腺癌PRSS22表达升高,其高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患者预后不良相关。PRSS22有可能成为乳腺癌潜在的生物标志物及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白介素-8(IL-8)在炎性牙周组织条件下参与牙移动表达的变化规律及牙周组织改建的机制。方法:选用35只雄性SD大鼠,空白对照组5只,其余30只大鼠建立实验性牙周炎模型4周后,去除牙周刺激物后再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炎症对照组,炎症加力1、3、5、7、14天组,每组5只。炎症加力组大鼠上颌一侧第一磨牙与上颌切牙之间安置正畸装置,并施加0.49N近中向正畸力移动第一磨牙。在加力后0、1、3、5、7、14天取材,进行组织形态分析法、免疫组化染色检测I L-8在牙周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细胞的面密度值(area density,AD)。结果:空白对照组牙周组织内IL-8表达呈弱阳性,炎症对照组牙周组织内IL-8的表达增强。在牙周受压后,炎症加力1、3、5、7天时,第一磨牙近中压力侧牙周膜组织内IL-8的表达与牙周炎大鼠对照组比较,表达强度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且IL-8表达的面密度值在5天时达到峰值,14天时IL-8在牙周组织内的表达继续下降,但强度高于正常对照组。结论I:L-8参与了牙周组织的改建,其表达随时间呈一定的规律;在炎症及正畸力联合效应下,牙周组织的炎症反应程度加重,但不会导致牙周组织的严重破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Tspan8表达与肝癌侵袭转移及预后之间关系。方法:用q 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不同肝癌细胞系及80例肝癌患者手术标本中Tspan8的m RNA与蛋白表达;应用组织芯片检测352例肝癌组织样本中Tspan8的表达,分析Tspan8表达与肝癌临床病理因素及复发与预后的关系。结果:Tspan8的m RNA与蛋白表达在高转移潜能肝癌细胞系(MHCC97-H、MHCC97-L)中的表达明显高于低转移潜能的肝癌细胞系(PLC/PRF/5、SMMC7721、Hep G2),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与正常肝组织,且在有肝内转移或血管侵犯患者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无肝内转移及血管侵犯患者的癌组织(均P0.05)。Tspan8高表达是肝癌术后复发转移(HR=1.64,95%CI=1.21~2.23,P=0.002)和术后生存(HR=1.66,95%CI=1.23~2.25,P=0.001)的独立危险因素,Tspan8高表达患者术后5年总生存率明显低于Tspan8低表达组,术后复发时间明显短于低表达患者(均P0.05)。结论:Tspan8促进肝癌侵袭转移,Tspan8高表达患者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与肿瘤转移相关的蛋白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应用组织芯片技术及S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247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α B晶体蛋白,CD44v6, MMP 2,TIMP 2的表达,并分析它们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1) 在浸润性导管癌中, α B晶体蛋白,CD44v6,MMP 2,TIMP 2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0.0%,61.5%, 57.5%,57.1%;与正常组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单因素分析显示α B晶体蛋白,CD44v6,MMP 2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r=0.317,0.623,0.705),而TIMP 2的表达与之呈负相关(r=-0.532);(3)多因素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与α B晶体蛋白,CD44v6,MMP 2,TIMP 2的表达相关,该4项指标联合对淋巴结转移的预测率达89.5%。结论:α B晶体蛋白,CD44v6, MMP 2,TIMP 2的表达情况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转移密切相关,通过对原发瘤多种转移相关蛋白的检测可以预测乳腺癌的转移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c-FLIP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患者预后的关系,初步探讨其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101例术前没有接受过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的乳腺癌手术标本及相应的16例癌旁组织进行c-FLIP检测,并结合随访资料对c-FLIP和临床病理学指标、患者预后的关系进行综合分析。结果c-FLIP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为97%,而在癌旁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为50%,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1)。c-FLIP在乳腺癌中的表达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肿瘤分期、组织细胞学类型、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等无关(P>0.05)。不同表达水平的c-FLIP组之间在患者术后远处转移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在患者预后方面差异则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FLIP在乳腺癌组织中有高水平的表达,有可能成为判断乳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T-钙黏蛋白表达情况与乳腺癌预后相关性。方法乳腺浸润性癌(浸润性小叶癌除外)患者280例,根据T-钙黏蛋白表达分为T-钙黏蛋白表达阴性组与阳性组,分析T-钙黏蛋白在乳腺癌中表达情况与患者不同临床、病理特点及其预后。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 13.0软件,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及Fisher精确概率法,采用Log Rank法检测乳腺癌中T-钙黏蛋白表达情况对乳腺癌5年生存率以及5年无瘤生存率的影响, 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T-钙黏蛋白表达阴性组与阳性组中,年龄、肿瘤直径、病理分级、病理类型、有无绝经、有无家族史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T-钙黏蛋白表达阴性组发生淋巴结转移、淋巴管浸润及临床分期Ⅲ期比例(65.2%、37.5%、23.2%)高于 T-钙黏蛋白阳性组(41.1%、13.1%、6.0%),χ2=15.62、22.70、17.87,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钙黏蛋白阴性患者较T-钙黏蛋白阳性患者术后生存率及无瘤生存率均低(Log Rank=13.629,P<0.01;Log Rank=22.362,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T-钙黏蛋白表达与乳腺癌多种临床病理特点有相关性,T-钙黏蛋白表达阴性患者预后差。 相似文献
11.
PTEN抑癌基因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乳腺癌微小转移灶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PTEN抑癌基因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乳腺癌病人的外周血、骨髓及前哨淋巴结微小转移灶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53例乳腺癌病人的组织标本,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原发肿瘤PTEN蛋白的表达;用定量RT鄄PCR法测定原发肿瘤PTENmRNA的表达。以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外周血和骨髓中的微小转移灶;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前哨淋巴结中的微小转移灶。结果:外周血、骨髓及前哨淋巴结中微小转移灶的检出率分别是24.5%,56.6%,26.4%和41.5%。乳腺癌组织中PTEN蛋白表达呈丢失者占35.8%,后者与外周血和骨髓微小转移灶间无显著关系,而与前哨淋巴结中的微小转移密切相关(P≤0.001)。PTENmRNA的表达与外周血、骨髓及前哨淋巴结中的微小转移灶之间均无显著相关性。结论:乳腺癌组织中PTEN蛋白表达的丢失与前哨淋巴结中的微小转移有密切关系,可作为预测其早期转移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IL-6、IL-8在过敏性紫癜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凉血消斑汤治疗过敏性紫癜作用机制.方法:收集120例HSP患者,随机分为2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西医对照组,同时设健康对照组.分别在治疗前、两个疗程后空腹采血,ELASA法检测血清中IL-6、IL-8含量.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和西医对照组治疗前IL-6、IL-8水平分别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较均显著升高,有显著差异(P<0.05).西医治疗组治疗后IL-6、IL-8水平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治疗后IL-6、IL-8水平与西医对照组治疗后相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但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治疗后IL-6、IL-8水平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IL-6和IL-8在HSP患者局部血管炎症反应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凉血消斑汤治疗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抑制炎性细胞因子的合成和分泌、抑制机体炎症反应有关.IL-6和IL-8水平的检测,对HSP的诊断及预后的判断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乳腺癌脊柱转移瘤患者术后功能转归及影响术后生存期的预后因素。方法对2010年1月—2015年5月于解放军第307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65例乳腺癌脊柱转移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分为脊髓压迫(SCC)组(29例)和无脊髓压迫(NSCC)组(36例)。评价患者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体力状态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评分、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改善情况,探讨手术方式、系统内科治疗、患椎辅助放疗、术前内脏转移、术后运动功能状态(Frankel分级)、术前体力状态(ECOG评分)和受累椎体数目对术后生存期的影响。结果SCC组患者VAS评分由术前(5.7±1.4)分降至术后(2.0±0.9)分,NSCC组患者VAS评分由术前(6.2±1.5)分降至术后(2.1±1.2)分;各组术前与术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CC组15例(52%)术后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获得改善,14例(48%)维持不变;术前无行走能力的18例患者中11例(61%)术后重新获得行走能力。多变量Cox分析显示系统内科治疗、术前内脏转移、术前体力状态对患者术后生存期有显著影响。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可以快速有效减轻患椎疼痛,后路减压内固定术可以有效改善或延缓SCC引起的神经功能障碍。此外,系统内科治疗、术前内脏转移和术前体力状态是预测乳腺癌脊柱转移瘤患者术后生存期的重要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14.
骨髓与外周血中角蛋白19与乳腺癌微小转移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骨髓与外周血中角蛋白19与乳腺癌微小转移的关系。方法对26例乳腺癌患者的骨髓及外周血采用RT-PCR方法检测角蛋白19(keratin,KT19)mRNA的表达,同时以免疫组化法检测其骨髓涂片中上皮膜抗原(epithelial membrane antigen,EMA)。结果 26例患者KT19 mRNA表达中,外周血阳性4例(15.4%),骨髓阳性10例(38.4%),其中3例外周血与骨髓同时阳性,二者之间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26例患者骨髓中有7例(26.9%)EMA阳性,其KT19 mRNA均为阳性,有3例(11.5%)免疫组化结果阴性而KT19 mRNA表达阳性。结论 RT-PCR方法检测KT19 mRNA是一种比较敏感的方法,同时免疫组化还是一种比较可靠的检测方法。外周血中KT19 mRNA的检测结果还不能完全取代骨髓的微小转移情况。 相似文献
15.
乳腺癌组织中EG-1 mRNA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EG-1基因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乳腺癌临床特征、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RT-PCR技术,检测EG-1基因在72例乳腺癌及18例良性乳腺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临床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71%(51/72)患者的乳腺癌石蜡标本中EG-1mRNA阳性,而良性乳腺组织中的表达率为24%(4/18).EG-1基因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VEGF蛋白有关(P<0.05),与年龄、月经状况、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Her-2蛋白、p53蛋白、激素受体状况无关,EG-1mRNA阳性患者远处转移率和复发率高于阴性患者.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EG-1mRNA阳性是乳腺癌的独立预后因素之一. 结论 EG-1基因在乳腺癌组织中异常高表达,且与淋巴结转移及VEGF蛋白相关,是乳腺癌潜在的预后标记物. 相似文献
16.
乳腺癌组织中COX-2与IL-8表达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环氧化酶-2(COX-2)和白细胞介素-8(L-8)表达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60例乳腺癌患者病理组织中的COX-2和IL-8进行检测,并与31例乳腺良性疾病对照,分析其相关性,以及二者与肿瘤大小、浸润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及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和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receptor,PR)表达等生物学行为的关系。结果:乳腺癌组织中COX-2和IL-8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6.7%、60.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06、P=0.0002),且二者表达存在明显正相关(r=0.433,P〈0.001)。COX-2和IL-8阳性细胞表达率与肿瘤大小、浸润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均有明显差异(P均〈0.05),而与ER和PR的表达状态无明显相关(P均〉0.05)。结论:COX-2和IL-8在乳腺癌组织中过度表达且呈正相关,提示乳腺癌组织中COX-2和IL-8存在相互调控机制,共同促进肿瘤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熊立新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2,21(5):614-616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青年乳腺癌的表达及其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选择68例青年乳腺癌患者为观察组,选取同期住院治疗的60例中老年乳腺癌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两组VEGF及EGFR的表达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VEGF和EGFR阳性率分别为61.8%和63.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1.7%和3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TNM分期Ⅲ,Ⅳ期患者VEGF和EGFR阳性率显著高于Ⅰ,Ⅱ期患者(P<0.01);有淋巴结转移者VEGF和EGFR阳性率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1)。结论:EGFR和VEGF高表达与青年乳腺癌发生及淋巴结转移相关,可能是其侵袭性强、预后差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检测神经轴突导向蛋白2(Slit2)在不同乳腺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探讨Slit2与乳腺癌脑转移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LSAB法检测对24例发生脑转移的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DC)、71例未发生脑转移的乳腺浸润性导管癌、22例乳腺导管内癌和23例乳腺腺纤维瘤组织中Slit2的表达.结果 Slit2在浸润性导管癌中有脑转移患者的阳性表达率(13%)明显低于无脑转移患者(59%)(P<0.05);在乳腺导管内癌和浸润性导管癌中的阳性表达率(59%和48%)均明显低于乳腺纤维瘤(87%,P<0.05);但前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50岁以上乳腺癌患者中的阳性表达率(62%)明显高于50岁及以下患者(34%,P<0.05);在生存期<5年的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组织中Slit2的阳性表达率(18%)明显低于生存期>5年的患者(59%)(P<0.05).Slit2阴性的患者总生存时间明显短于Slit2阳性患者(P<0.01).Slit2在乳腺癌中的表达与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状态、病理学分期、组织学分级均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 乳腺癌中Slit2的表达和乳腺癌脑转移呈负相关,和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的发病年龄及预后呈正相关,可成为判断乳腺癌预后和脑转移的分子标志物.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Dickkopf-1(DKK-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乳腺癌临床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09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乳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DKK-1、VEGF的表达,分析二者与乳腺癌临床特征间的关系。所有患者出院后随访60个月。Spearman法分析乳腺癌组织DKK-1、VEGF的关系。Kaplan-Meier法分析DKK-1、VEGF与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关系。COX回归分析影响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与癌旁组织比较,乳腺癌组织DKK-1、VEGF阳性表达率均显著升高(P<0.05)。乳腺癌组织中DKK-1、VEGF阳性表达与患者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乳腺癌组织中,DKK-1阳性表达与VEGF阳性表达呈正相关(r=0.372,P<0.05)。DKK-1、VEGF阳性表达组患者5年内生存率(51.3%、53.4%)均低于阴性表达组(81.4%、74.5%)。多因素COX分析表明,淋巴结转移、DKK-1、VEGF阳性表达是影响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小黏蛋白(SBEM-mRNA)的表达与乳腺癌微转移的关系.方法 利用Nested-RT-PCR技术检测92例乳腺癌术后患者,20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10例其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10例健康人群外周血SBEM-mRNA的表达.结果 乳腺癌组外周血SBEM-mRNA表达率为46.7%(43/92),其他各组均为阴性.SBEM表达与ER和PR状态、患者月经状况和肿瘤大小无关;与CEA,CA15-3和Her-2在外周血中的表达状况、患者年龄、腋窝淋巴结转移状况有关,上述5因素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0.01).结论 外周血中SBEM-mRNA的表达可作为乳腺癌微转移的一个辅助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