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3 毫秒
1.
董运成  刘保永 《河北医药》2001,23(4):291-292
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甲亢 )较为少见 ,1988年 7月~ 1999年 6月我院内分泌科病房共收治糖尿病合并甲亢 4 0例 ,获得了较好的疗效。现临床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糖尿病合并甲亢 4 0例 ,男 9例 ,女 31例 ;年龄 2 1~ 72岁 ,平均 4 9岁。糖尿病先诊断者 14例 ( 35% ) ,距甲亢确诊时间为 1个月~ 6年 ,平均 2 6个月。两病同时诊断者 13例 ( 32 .5% ) ,甲亢先诊断者 13例 ( 32 .5% ) ,距糖尿病确诊时间为 3个月~ 10年 ,平均30个月。糖尿病Ⅰ型 6例 ,Ⅱ型 34例。1 2 诊断依据 糖尿病的诊断依据WHO 1985年糖尿病专家…  相似文献   

2.
甲状腺机能亢进性腹泻 (甲亢腹泻 )是常见的甲亢合并症之一。临床上对本症不够重视 ,易误诊、漏诊 ,现将我院收治的 4 6例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1996年~ 2 0 0 1年我院共收治甲亢 2 32例 ,符合甲亢腹泻诊断标准 4 6例 ,占 19 8%。其中男 10例 ,女 36例。年龄 2 0~ 39岁 2 8例 ,4 0~ 5 9岁 17例 ,大于6 0岁 1例。病程 2个月~ 8年。 4 6例中先诊断甲亢 ,后诊断甲亢腹泻 2 8例 ;甲亢诊断明确 ,而以腹泻为主诉诊断其他肠道疾病 ,后修正诊断为甲亢腹泻 15例 ;以腹泻为主诉诊断其他肠道疾病 ,后修正诊断为甲亢和甲亢腹泻 3例…  相似文献   

3.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疾病,属自身免疫性疾病,合并妊娠者并不多见.近年来随着围产医学的发展和对甲状腺功能检查方法与精确度的提高,妊娠合并甲亢的诊断率明显提高.提高对妊娠合并甲亢的认识,对其进行早诊断、早治疗可将其对母婴的影响将至最低已日益引起临床医师的关注[1].对我院2007~2011年的19例妊娠合并甲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19例患者为2007~2011年来我院就诊妊娠合并甲亢的患者.所有患者均与内分泌科医师协同确诊.其中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12例,毒性甲状腺腺瘤5例,亚急性甲状腺炎(亚甲炎)1例,桥本氏病1例.妊娠早期合并甲亢13例,妊娠中期合并甲亢5例,妊娠晚期合并甲亢1例;妊娠前有甲亢病史者8例,此8例在妊娠前均已停药5个月以上;有甲状腺疾病家族史4例;初产妇l7例,经产妇2例;年龄23~34岁,平均28岁.  相似文献   

4.
现就机关干部及职工体检中发现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甲亢)合并糖尿病8例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1 1诊断标准 :甲亢的诊断依据是高代谢率症候群 ,突眼 ,甲状腺肿大 ,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T3)、甲状腺素 (T4)或甲状腺131碘摄取率增高。糖尿病的诊断依据采用1997年WHO/ADA诊断标准。1 2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均为2001年下半年体检发现并经进一步检查后确诊。其中男1例 ,女7例。年龄20~66岁。先出现甲亢症状4例 ,先出现糖尿病症状2例 ,两组症状同时出现者2例。两病发病的间隔时间1个月~6年。1 3…  相似文献   

5.
目前认为糖尿病与甲状腺疾病有共同的遗传免疫学基础,二者关系密切。糖尿病合并甲状腺疾病可根据发病时间先后分为不同类型。21例中有16例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2例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3例糖尿病合并亚急性甲状腺炎(亚甲炎)。1例甲亢、糖尿病、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临床上罕见。甲亢与糖尿病临床表现有共同之处,症状重叠,互为影响。甲亢患者就诊时要注意血糖水平,糖尿病患者就诊时特别要注意有无高代谢症状出现。一旦诊断明确,应两者兼顾,同时治疗。  相似文献   

6.
复合性甲状腺疾病的诊治比较困难,自1996年以来,我们治疗了13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我院自1996年1月~1999年10月共收治甲状腺疾病404例,其中复合性甲状腺疾病13例。13例中男2例,女11例,占3.2%。年龄21~53(平均42)岁。术前诊断结节性甲状腺肿和原发性甲亢各2例,结节性甲状腺肿继发甲亢5例,这9例均实施了双侧甲状腺次全切;甲状腺瘤4例,2例单侧甲状腺瘤行一侧甲状腺部分切除,2例双侧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是临床常见的内分泌疾病,二者均可引起机体代谢紊乱,并且相互影响,对患者的危害日益加重,本院于2008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糖尿病合并甲亢患者70例,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甲亢合并糖尿病3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自1980~2000年以来共收治32例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 ,现作临床分析。1临床资料1 1一般资料 :32例中 ,男8例 ,女24例 ,年龄18~64岁 ,平均年龄38 5岁。甲亢症状较糖尿病症状先出现19例 ,占59 4 % ;糖尿病症状较甲亢症状先出现者5例 ,占15 3 % ;甲亢症状与糖尿病症状同时出现8例 ,占25 3 %。32例患者两种疾病发病间隔时间 :甲亢先于糖尿病间隔5月~14年 ,平均4 9年 ;糖尿病先于甲亢间隔2~12年 ,平均5 5年。甲亢均为Graves病 ;有4例为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IDDM ) ,其余28…  相似文献   

9.
宋志杰 《现代医药卫生》2002,18(11):1015-1015
收集1992年6月~1998年4月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误诊漏诊20例 ,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20例中 ,16例糖尿病已诊断明确 ,甲亢误诊或漏诊 ;另4例甲亢已诊断明确 ,糖尿病误诊漏诊。20例确诊后 ,糖尿病诊断标准符合1985年WHO诊断标准 ,甲亢均为原发 ,即FT3、FT4 高于正常 ,TSH降低。16例2型糖尿病 ,4例1型糖尿病 ,年龄15~77岁 ,平均37 9岁 ,女16例 ,男4例。1 1糖尿病确诊 ,甲亢误诊漏诊情况 :12例误诊 ,4例漏诊。误诊冠心病4例 ,4例患者反复心悸、胸闷 ,无明显其它伴随症状 ,但…  相似文献   

10.
甲亢和糖尿病并存的临床特点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丽楠  张少玲 《药品评价》2009,6(6):228-231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和糖尿病是常见的内分泌疾病,两者并存的情况并不少见,近年来发病率有上升趋势。临床上,甲亢和糖尿病可先后起病或同时发病,以先甲亢后合并糖尿病最常见。与甲亢并存的糖尿病可以是1型、2型以及特殊类型糖尿病,特殊类型糖尿病指甲亢引起的暂时性血糖升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的临床诊治情况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随机抽取2010年5月~2011年5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患者32例,将其临床诊治资料进行整理,并展开回顾性分析。结果经统计分析发现,在这32例患者中在初次诊断时被诊断为糖尿病的患者有7例,诊断为甲亢的患者有17例,还有8例患者两种疾病被同时确诊。所有患者经过综合治疗后病情均得到显著的改善。结论在临床工作中应对糖尿病合并甲亢的一些临床特点予以充分的认识,做到及时诊断以及时治疗,增加临床治愈率,减少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12.
彩超测量甲状腺动脉血流量对甲亢的诊断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在甲状腺疾病中的应用已见诸多报道,但多数文献以测量甲状腺动脉的峰值流速、甲状腺动脉的管径为主。本文应用CDFI检测甲状腺机能亢进(简称甲亢)患者90例和正常对照组79例,对甲状腺动脉行血流动力学分析,着重分析每分血流量,以探讨血流量测定在甲亢诊断中的临床意义。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我们于1999年5月至1999年12月对90例甲亢患者及79例正常人检查,同时抽血对T3、T4值进行放射免疫测定。所有病例经手术病理证实或临床综合各项化验指标确诊。甲亢患者男21例,女69例;年龄6~78岁,平均36.5岁。正常对照组男…  相似文献   

13.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以下简称甲亢),消化系统常表现为纳亢、易饥、腹泻,而以呕吐为主要表现的少见,易误诊。本文收集1997年至2006年此类甲亢27例,均以"呕吐待查"误收住消化科病房,在院内或院外均有误诊,现将临床资料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27例中,男4例,女23例,男女之比为1:5.8;年龄42~76岁,平均53.6岁。从出现呕吐到确诊时间为7~180天。1.2 临床表现:所有病例均以顽固性呕吐为突出表现,每日呕吐数次到数十次,进食即吐,甚至不能进食;每次呕吐量少,为所进食物、胃液或胆汁;无呕吐宿食。除呕吐外还伴有下列临床表现及体征:消瘦26例,表情淡漠18例,具典型甲亢症状2例,腹泻1例,上腹痛7例。心率>100次/分5例,85~100次/分18例。双手细颤睑痉挛21例,甲状腺肿大8例,突眼3例。1.3 实验室及辅助检查:甲状腺功能显示所有病人 T3、FT3及(或)T4、FT4升高,符合甲亢诊断。其他有关化验检查:13  相似文献   

14.
廖宁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06-107
目的观察分析120例131↑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甲亢)并发房颤的疗效,探讨131↑治疗甲亢并房颤的临床价值。方法 120例甲亢并房颤患者口服131↑ 185~518MBq(5~14mCi)治疗,131↑治疗后随访2~10年,平均随访5.6年。结果131↑治疗后甲亢痊愈103例(包括发生甲状腺功能减退者),占85.8%,好转17例(14.2%),无效0例;暂时性甲状腺功能减退16例(13.3%);晚发甲状腺功能减退23例(19.2%),其中11例在131↑治疗5年后出现甲减。房颤转为窦性心律107例(89.2%),13例(10.8%)房颤持续存在。结论131↑治疗甲亢并房颤简便、安全、有效,可作为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老年甲状腺功能亢进症23例误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年人患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时,由于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多不典型,往往以某一系统症状为突出表现,极容易误诊漏诊。现将23例误诊原因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23例,男7例,女16例,女:男=2.3:1;年龄60~69岁18例,70~79岁5例。  相似文献   

16.
目前认为糖尿病与甲状腺疾病有共同的遗传免疫学基础,二者关系密切。糖尿病合并甲状腺疾病可根据发病时间先后分为不同类型。21例中有16例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2例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3例糖尿病合并亚急性甲状腺炎(亚甲炎)。1例甲亢、糖尿病、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临床上罕见。甲亢与糖尿病临床表现有共同之处,症状重叠,互为影响。甲亢患者就诊时要注意血糖水平,糖尿病患者就诊时物品国  相似文献   

17.
桥本氏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并非少见,且有日渐增多之趋势。该病本应给予甲状腺素补偿治疗,但因合并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状,又不易与甲状腺癌相鉴别,常以原发性甲状腺机能亢进(简称甲亢)、甲状腺癌(简称甲癌)误行手术治疗。我院自1983年9月~1987年3月将桥本氏病23例行手术治疗,本文愿以桥本氏病的诊断问题以及与甲亢和甲癌的关系加以讨论。临床资料性别与年龄:男4例,女19例,男女之比为1∶4.75。年龄23岁~66岁,平均44.7岁,多数为30~50岁(16例)。  相似文献   

18.
对于原发性甲亢而言 ,采用甲状腺大部切除术 ,控制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 ,从而达到治愈甲亢的目的 ,是目前治疗甲亢有效而快速的方法。我院自 1981~ 2 0 0 1年共手术治疗甲亢 2 38例。现总结其围手术期一些重点问题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2 38例 ,其中男 5 1例 ,女 187例 ;年龄2 9~ 5 8岁 ,平均 39岁。术前均明确诊断为原发性甲亢 ,病程 1~ 10年。术前合并有甲亢性心脏病 4例 ,糖尿病 4例 ,肺部感染 2例 ,气管受压 1例。1 2 处理1 2 1 术前准备 本组术前均有 3个月以上的服用抗甲状腺药物史 ,停用后改服复方碘溶…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分析120 例131I 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甲亢)并发房颤的疗效,探讨131I 治疗甲亢并房颤的临床价值.方法 120 例甲亢并房颤患者口服131I 185~518MBq(5~14mCi)治疗,131I 治疗后随访 2~10 年,平均随访5.6 年.结果 131I 治疗后甲亢痊愈103 例(包括发生甲状腺功能减退者),占85.8%,好转17 例(14.2%),无效0 例;暂时性甲状腺功能减退16 例(13.3%);晚发甲状腺功能减退23 例(19.2%),其中11 例在131I 治疗5 年后出现甲减.房颤转为窦性心律107 例(89.2%),13 例(10.8%)房颤持续存在.结论 131I 治疗甲亢并房颤简便、安全、有效,可作为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甲亢性心脏病是指由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引起心脏肥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绞痛。 1986~ 2 0 0 0年间采用手术治疗甲亢合并甲亢性心脏病病人 15 4例 ,疗效满意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男 49例 ,女 10 5例 ;发病年龄 16~ 69岁 ;病程 5个月至 9年。原发性甲亢 10 6例 ,结节性甲状腺肿继发甲亢 12例 ,高功能腺瘤合并心脏病 3 6例。1 2 临床表现与诊断 病人均有典型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的临床表现 ,甲状腺弥漫性肿大 ,合并眼部症状者占 12 %。甲状腺131I摄取率均高于正常 ,T3、T4 值明显升高。合并心脏扩大、肥厚 49例 ,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