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甲状腺手术方法的改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天奇 《广西医学》2000,22(1):34-36
目的:为了满足现代人对甲状腺手术质量不断提高的要求,对如何改进甲状腺手术的方法进行探讨。方法:采用我们设计改良的甲状腺手术方法对1259甲状腺疾病进行手术治疗。结果:在创伤、疗效、手术并发症,康复时间,美观方面,本方法优于传统手术方法。结论:此改良的甲状腺手术方法在甲状腺腺瘤、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机能亢进症和未侵犯真包膜外的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手术治疗中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比分析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与传统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7月-2013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8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进行传统的甲状腺切除术,观察组进行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手术切口长度、手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要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和传统甲状腺切除术在治疗甲状腺结节方面具有切口小、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住院时间短、恢复快、安全性高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甲状腺腺叶切除术与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2月至2014年12月于叶县人民医院行甲状腺结节手术治疗的10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者采用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甲状腺腺叶切除术治疗,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甲状腺腺叶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自从1996年纽约外科医生Gagner首先报道了内镜甲状腺切除术以来,许多外科医生都在尝试通过完全电视内镜或辅助内镜技术来完成甲状腺切除手术,超声刀的问世为这种手术的实现提供了可能,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可以很明显地看出甲状腺微创外科技术的发展在甲状腺外科治疗中的重要作用.目前,内镜手术已被应用于甲状腺良性腺瘤切除、腺叶次全切除、一侧腺叶切除、甲状腺全切除和部分早期乳头状癌的颈淋巴结清扫术等。根据手术径路的不同,内镜甲状腺手术分为完全内镜甲状腺手术(Total Endoscopic Approaches)和内镜辅助甲状腺(Video-assisted Endoscpoie Approaches)两类术式。前者通过CO2气腔制造操作空间,后者通过悬吊法建立操作空间。完全内镜甲状腺手术包括锁骨上、胸前壁和乳晕以及腋窝三种手术径路,内镜辅助甲状腺手术包括胸骨切迹和锁骨下二种手术路径。  相似文献   

5.
粱欣  苏琼川  林鸿彪 《黑龙江医学》2014,38(9):1026-1027
目的研究对比甲状腺结节患者采用甲状腺叶切除术与甲状腺全切术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琼中县人民医院外科2009-01-2013-12间收治的甲状腺结节患者103例,其中采用甲状腺叶切除术治疗的患者有49例,编为实验组;采用甲状腺全切术治疗的患者有54例,编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及卫生经济学指标间的差异。结果实验组患者在总住院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中血流失量、手术时间、治疗费用较对照组均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叶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较甲状腺全切术治疗效果明显,是有效的甲状腺结节疾病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用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2年3月~2013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0例甲状腺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院对这40例患者进行了甲状腺切除手术。结果:这40例全部手术成功,手术的成功率为100%,没有在术中出现死亡和甲状腺危象的患者。在手术后,有2例患者出现了声音嘶哑的并发症,有1例患者出现了手术切口出血的并发症,有1例患者出现了手足抽搐的并发症,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0%。在手术结束半年后,有1例甲状腺髓样癌患者和1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病情复发,病情的复发率为5%。结论:用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疾病疗效好,患者发生手术并发症和病情复发的几率低。此疗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甲状腺外科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甲状腺是人体最大的内分泌腺 ,十九世纪中叶以前 ,甲状腺疾病主要由内科治疗。Albucasis于公元 95 2年完成了甲状腺切除手术 ,直至二十世纪 ,外科手术才被公认为甲状腺疾病的有效治疗方法。如今甲状腺外科已成为一个专门的学科 ,从临床到基础研究都在迅猛发展 ,手术策略和手术技巧 ,基因治疗的研究也取得了令人嘱目的成果。1 手术切除的范围1.1 良性甲状腺疾病的手术切除范围 Mishra等[1] 曾提出在甲状腺肿流行区 ,对这些多结节性甲状腺肿应施行全甲状腺切除 ,从原则上讲良性甲状腺疾患的手术应尽可能保留器官 ,但对某些疾瘤 ,像滤泡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应用低位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手术治疗甲状腺结节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长葛市中医院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12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甲状腺切除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低位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各项临床指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各项临床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甲状腺结节患者采用低位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手术临床疗效好,值得在治疗中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较传统术式治疗甲状腺结节的优越性;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2月-2014年6月收治甲状腺良性结节并行手术治疗的病人98例,根据术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引流量、拔管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观察组出血量、引流量、拔管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同时可达到美容的效果,较传统甲状腺切除术优越。  相似文献   

10.
甲状腺手术中甲状腺上动脉的识别与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改成  张勤修 《四川医学》2008,29(12):1673-1674
目的探讨甲状腺手术中甲状腺上动脉的识别与处理方法。方法66例甲状腺手术患者,其中,多发性甲状腺结节5例,甲状腺腺瘤(包括囊性变)35例,甲状腺囊肿6例,甲状腺乳头状腺癌19例,木样纤维性甲状腺炎l例。手术中暴露甲状腺上极,自下向上用小纱布球紧贴甲状腺上极真被膜推移剥离甲状腺假被膜后,即可见到沿甲状腺上极内侧缘走行于真被膜下的条索状白色细小血管,有一定弹性,顺延该动脉向上为甲状腺上动脉腺支前支,紧贴腺体三重结扎后切断,于其后方紧贴甲状腺分离即可识别后支,同法处理。结果66例中均能清晰识别相应甲状腺上动脉,结扎牢靠。患者病例无喉上神经损伤。结论紧贴上极内侧甲状腺真被膜剥离,首先寻找甲状腺上极内侧缘走行的小分支,顺势而上必定能准确找到甲状腺上动脉腺支前支及甲状腺上动脉各分支。该方法可以准确识别甲状腺上血管,处理安全方便。  相似文献   

11.
甲状腺手术患者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甲状腺手术是治疗甲状腺腺瘤、甲状腺癌和甲状腺机能亢进等甲状腺疾病最基本的手术之一,但由于甲状腺的功能和解剖结构复杂,术后仍有并发症发生。2009年1月至2011年2月,我院共实施甲状腺手术63例,经积极预防、观察和护理,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田井文 《中外医疗》2014,(27):61-62
目的分析研究甲状腺全切术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临床效果。方法总结该院收治的67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划分为两组,对照组37患者采用腺叶部分切除术治疗,观察组30例患者采用甲状腺全切术治疗,分析比较两种手术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治疗且均无死亡,观察组患者的手术切除率、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术后肿瘤复发率、远处转移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甲状腺乳头状癌治疗中采用甲状腺全切术治疗效果显著,手术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13.
标准的甲状腺腺叶切除术是甲状腺外科手术中最基本的手术.掌握了标准的甲状腺腺叶切除术也就意味着将可能完成所有的甲状腺手术,因为全甲状腺切除也就是双侧甲状腺腺叶切除.下面就甲状腺腺叶切除手术过程作一系统阐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甲状腺腺叶切除术与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在甲状腺结节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对采用手术治疗的7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进行观察,其中35例采用甲状腺腺叶切除术治疗,为观察组;另外35例采用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为对照组。观察两种手术方法的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差异较小(P>0.05),但是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和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甲状腺结节患者采用甲状腺腺叶切除术的治疗效果比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明显,患者出血量少、并发症少、恢复快,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14):44-46
目的评估及比较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与传统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于我院住院进行诊治的6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分为对照组30例和小切口组30例,对照组行传统甲状腺切除术,小切口组行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切口长度及术中出血量等手术观察指标,并对比两组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小切口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41.5±11.6)min、术中出血量(42.3±12.5)mL,切口长度(4.61±1.13)cm,住院时间为(6.27±1.12)d,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小切口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明显缩短,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切口长度较小,住院时间明显缩短。两组上述各项手术观察指标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小切口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有较好的作用,较传统甲状腺切除术具有创伤小、切口小、术中出血少及并发症少等优势,值得广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6.
彭正加 《中外医疗》2011,30(2):117-117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甲状腺肿瘤的疗效,总结甲状腺肿瘤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2月至2009年10月150例甲状腺肿瘤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情况.结果 150例经手术治疗的甲状腺肿瘤患者均获得良好疗效.结论 遵循甲状腺肿瘤的正确外科治疗原则,能有效降低甲状腺肿瘤的手术并发症、复发率等,并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内镜甲状腺切除术的要点、可行性及临床价值。方法对我院38例甲状腺腺瘤患者随机分为内镜甲状腺切除术组(观察组)及传统甲状腺切除术组(对照组)。结果两组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恢复良好,无术后呼吸困难等并发症。观察组除手术时间比对照组相对较长外,其他如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疼痛评分、美容效果评价等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镜甲状腺切除术不仅能达到创伤小、美容效果好的目的,而且术中出血少、术后疼痛轻、住院时间短,是治疗甲状腺疾病安伞、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8.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3):33-36
目的探讨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的临床疗效,并与传统甲状腺切除术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80例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小切口组和对照组(采用传统甲状腺切除术),每组40例,比较两组各项手术观察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两组患者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小切口组患者的切口长度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切口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40.75±15.26)mL,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切口组患者的手术时间(40.11±6.75)min,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切口组患者的住院时间(6.11±1.34)d,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切口组患者发生切口粘连、吞咽不适、术后皮下水肿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的临床疗效确切,其疗效明显优于传统甲状腺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甲状腺腺叶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甲状腺结节患者170例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成两组,即对照组患者85例采用甲状腺次全切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85例甲状腺腺叶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和治疗有效性。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用时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甲状腺腺叶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安全性高、疗效显著,因此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甲状腺结节通过甲状腺腺叶切除术的治疗价值与优势进行研究分析。方法:对2015年3月1日至2016年6月1日间进行外科手术治疗甲状腺结节的130患者进行疗效分析,采用甲状腺腺叶切除术为观察组,甲状腺全切除术的为对照组,采用随机分组,各65名患者。比较两组手术治疗期间各项指标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经各自手术方法均全部治愈,但观察组手术用时、出血量、住院时间比对照组患者明显较低;咽喉不适、声音嘶哑、切口持续疼痛等并发症发生情况也显著优于对照组,本次试验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甲状腺全切除术,甲状腺腺叶切除术对甲状腺结节的治疗操作便捷,效果更好,各项手术指标较优,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