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炎琥宁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晓艳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21):3318-3319
随着小儿肺炎病原学发生变迁,由肺炎支原体(MP)感染引起的支原体肺炎(MPP)已成为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疾病之一,约占小儿肺炎的30%[1].小儿MPP病程较长,常伴有其它脏器病变,如心肌炎、脑炎、免疫溶血性贫血、肾炎、肝炎等,甚至可造成患儿死亡[1-2].近年来,MPP的临床特征不明显,还出现了一些耐药菌株,因而对MPP的正确诊断的治疗显得尤为重要[3-4].笔者采用炎琥宁、阿奇霉素联合疗法治疗167例MPP患儿,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小儿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MPP)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经验。方法收集36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临床特点及诊疗经过。结果 36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除有呼吸道症状外,部分出现并发症以及合并肺外脏器受损。结论肺炎支原体肺炎为儿童呼吸道常见疾病,除肺部表现明显外,易合并肺外合并症,选择红霉素和阿奇霉素联合应用甲基泼尼松龙治疗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MPP)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支原体肺炎病原体检测方法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汪咪珍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11):1539-1540
肺炎支原体(MP)是小儿常见病原体,门诊中约有20%-40%的患儿感染MP[1].近年来支原体肺炎(MPP)伴肺外脏器损害的发生率逐渐增加,检测IgM是经典的实验室诊断方法,但IgM在MPP早期不易检出,因而临床易延误诊断与治疗,严重者留有后遗症[2].有资料表明[3],MP-PCR方法快速、敏感、特异(敏感性78%~100%,特异性92%~100%),更适用于年幼和免疫损害患儿MP感染的早期诊断.本文通过对44例咽拭子支原体聚合酶联反应(MP-PCR)阳性与38例血清MP-IgM阳性的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比较分析,探讨早期诊断和治疗支原体肺炎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郑瑜  齐桂玲 《医药世界》2010,(10):1186-1188
目的探讨小儿重症支原体肺炎(MPP)的临床特点、影像学特点、常见并发症以及诊治经验。方法分析56例重症支原体肺炎患儿临床特征、诊治过程,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 56例患儿均有发热、咳嗽表现,合并胸腔积液10例,肺不张16例;合并川崎病2例;合并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6例,所有患儿均有不同程度肺外病灶。结论肺炎支原体可引起重症肺炎,肺外症状多见心肌、肝功能受损、神经系统受损。对于临床上有上述表现的重症肺炎,应考虑到MPP的可能性。根据发病机制,对重症支原体肺炎患儿除应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外,及时联合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和丙种球蛋白治疗,预后大多良好。  相似文献   

5.
汤明  莫艳霞 《河北医药》2016,(6):862-864
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在小儿支原体肺炎( MPP)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20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 MPP组),另选取同期收治的100例正常体检儿童为对照组,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2组CRP水平,采用ELISA法测定2组血清G-CSF、sIL-2R水平。结果 MPP组患儿血清CRP、G-CSF、sIL-2R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与治疗第1天相比,MPP组患儿治疗第4天、7天血清CRP、sTREM-1、TNF-α水平显著下降,( P <0.05)。存活组患儿血清CRP、G-CSF、sIL-2R水平低于死亡组( P <0.05)。经ROC曲线显示,CRP、G-CSF、sIL-2R在MPP中诊断灵敏性依次为78.5%、85.5%、92.3%,特异性依从性为76.3%、90.2%、89.2%。结论血清CRP、G-CSF、sIL-2R在小儿支原体肺炎中的诊断中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可作为小儿支原体肺炎病情进展及预后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小儿重症支原体肺炎(MPP)的发病和临床特点。方法对重症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征、诊治过程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患儿起病急,以持续高热、刺激性干咳、喘息为主症,影像学显示大叶性肺炎并发肺不张和胸腔、腹腔积液,并伴有不同程度的肺外症状,其中4例并发肺不张,1例并发支气管扩张,1例合并心包积液。单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及对症治疗,症状缓解不明显。结论对MPP患儿除应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外,可并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大量丙种球蛋白、利福平治疗。应引起临床注意。  相似文献   

7.
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65例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MPP)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对65例确诊为MPP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规范治疗,治愈38例(58.5%),显效22例(33.8%),好转5例(7.7%);总有效率达100%。结论儿童MPP好发于婴幼儿,肺炎支原体(MP)感染应及早行血清学MP-IgM检测,以明确诊断,阿奇霉素是有效的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8.
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合并胸腔积液46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肺炎(MPP)合并胸腔积液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分析46例MPP患儿中,36为双侧或单侧大叶肺实变,合并中至大量胸腔积液,10例少量胸腔积液,应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外,并用美满霉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及胸腔穿刺治疗。结果 40例痊愈,4例胸膜肥厚,2例出现闭塞性支气管炎。结论对肺炎支原体肺炎合并胸腔积液的患儿应用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除应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可并用美满霉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及胸腔穿刺治疗,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提高对小儿支原体肺炎的认识。方法回顾总结86例小儿支原体肺炎临床资料。结果本组86例支原体肺炎患儿,其中治愈(CR)52例,有效(PR)28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CR+PR)达到93.0%。所有患儿临床治疗时间为8~21d,平均(12.3±1.8)d。结论小儿支原体肺炎应早期诊断、早期干预治疗,以达到进一步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发生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MPP)的诊断和治疗问题。方法回顾分析35例重症MPP患儿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指标、X线胸片特征及诊治过程。结果35例MPP患儿均起病急,高热,咳嗽剧烈;X线胸片表现为双侧或单侧大叶肺实变30例;合并胸腔积液15例;合并肺不张4例;白细胞增高21例,白细胞减少6例;均有C反应蛋白、血沉、乳酸脱氢酶早期明显升高;均存血清MP-IgM阳性。结论肺炎支原体(MP)可引起重症肺炎,对SMPP患儿除应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外,可并用头孢类、肾上腺皮质激素和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  相似文献   

11.
钱锐 《中国医药指南》2012,(33):212-213
目的分析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MPP)的胸部X线表现,指导临床及早诊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间163例病历资料完整的MPP患儿的胸部X线表现。结果 MPP的胸部X线检查对于MPP的早期诊断有一定提示作用,有助于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体液免疫(免疫球蛋白和补体)在肺炎支原体肺炎(MP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将120例在我院就诊的肺炎患儿依据诊断结果分为两组:肺炎支原体肺炎组55例(MPP组)以及非肺炎支原体肺炎组65例(n MPP组)并选取健康儿童60例(对照组)。测定三组患儿的血清免疫球蛋白(Ig G、Ig A、Ig M、Ig E)以及补体(C3、C4)。结果 MPP组患儿的血清Ig A和Ig G水平显著高于n MPP组患儿(P<0.01),但低于对照组(P<0.01)。三组间血清Ig M无统计学差异。MPP组患儿的血清Ig E水平显著高于n MPP组患儿(P<0.01)和对照组(P<0.01)。MPP组患儿血清C3显著高于n MPP组(P<0.01),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三组间血清C4水平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体液免疫参与了MPP的发病,MPP患儿Ig G、Ig A、Ig E、C3水平高于非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MPP)患儿早期应用红霉素后的疗效。方法对30例确诊的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实验组早期应用红霉素,对照组早期应用阿奇霉素,比较各自疗效。结果两组患儿退热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肺炎支原体血症的肺炎患儿,早期给予红霉素治疗,可缩短病程,降低治疗费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MPP)的发病原因、临床及影像学特点、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对我院近年来确诊为MPP的86例小儿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6例患儿中以学龄期儿童为主。临床表现以咳嗽、发热为主。除肺部体征外,肺外并发症主要有消化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皮肤、黏膜、血液系统损害等。X线检查双肺病变或单肺病变。血清肺炎支原体特异性IgM抗体(MP-IgM)检查全部阳性。多数血细胞计数和C反应蛋白在正常范围。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均有效。结论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好发于学龄期儿童,临床表现多样,病程长,肺外并发症常见、可累及多个系统,诊断可结合血清MP-IgM检查,治疗方面首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阿奇霉素疗效较佳。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小儿肺部支原体感染患儿的临床诊断及相关治疗。方法我院选择2010年5月至2013年5月诊治的288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对其临床特点、诊断以及治疗方法进行观察。结果本文通过对所选的患儿进行研究,找出其临床症状,并运用颗粒凝集法对血清MP-Ig M进行监测呈阳性反应。进行治疗时主要选用阿奇霉素进行序贯治疗,所有患儿均治愈。结论小儿患有肺炎支原体肺炎运用微量颗粒凝聚法对血清HP-Ig M进行测定。阿奇霉素序贯治疗有效、安全,可作为临床首选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49例临床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表现及诊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我院49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49例小儿支原体肺炎临床症状主要是咳嗽、发热、干咳及气喘等,肺部听诊,部分患儿可干湿性啰音;均经X线检查,肺部可呈肺纹理增粗紊乱、肺门阴影增浓、间质性肺炎改变、斑片状阴影.治疗情况有效率达95.9%,无明显不良反应.住院治疗1~4周后49例患儿顺利出院,无死亡病例.结论 小儿支原体肺炎症状往往不太典型,诊断时应注意此病症;应及早行X线检查和血清MP-IgM检测.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疗效肯定、安全可靠,是目前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一种较合理的药物.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诊断以及治疗方法。方法2012年5月以来,本院共收治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共120例,搜集其临床诊断以及治疗方法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小儿支原体肺炎以学龄前儿童为主,经积极的治疗后,显效108例,占90%,有效10例,占8%,无效2例,占2%。结论患儿明确诊断后,必须给予足剂量、足疗程才能提高患儿的治愈率,预防病情的复发。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小儿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RMPP)的临床特点,探讨小儿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早期诊断方法和治疗的方法.方法 收集146例小儿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完整的临床资料,分析研究患儿支原体抗体、血常规、胸片等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结果 146例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患儿均有发热和肺部感染临床症状,有部分患儿出现心电图异常、血常规异常、肝功能受损、皮疹等肺外伴发表现.诊断为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后给予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14 ~ 21 d,可加用甲泼尼龙.结论 早期诊断在RMMP的诊疗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采用综合的治疗措施可以保证本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小儿支原体肺炎快速简易的诊断方法。方法对2004年2月至2007年2月经本院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确诊的小儿支原体肺炎51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血常规、CRP、X线胸片的总结分析。结果X线表现为间质浸润性病变28例,小叶实质浸润性病变12例,肺段浸润性病变11例,在白细胞数正常的46例患儿中,CRP明显增高,达65.2%。结论结合CRP和X线胸片表现,可对小儿支原体肺炎做出快速诊断。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小儿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从2013年1月~2014年6月入院治疗的45例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诊治病例。对比所有患儿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结果所有患儿经治疗后,4~11 d体温恢复正常,6~17 d咳嗽症状缓解,经治疗后43例患儿肺部炎性反应消失,2例患儿病情进展为闭塞性细支气管炎,6个月后病情无改善。结论通过对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症状和指标的监测,能协助早期确诊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予对症药物支持治疗,提高临床治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