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加味逍遥散治疗经行乳房胀痛69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传统方对经前乳房胀痛的疗效。方法:采用加味逍遥散(柴胡、白芍、当归、白术、茯苓、甘草等)治疗经前乳房胀痛69例。结果:临床总有效率94%。提示:本方具有疏肝健脾、理气活血、通络止痛,标本兼治的功效。  相似文献   

2.
加减逍遥散治疗经前乳房胀痛3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加减逍遥散治疗经行乳房胀痛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诊断经行乳房胀痛的30例患者采用中药加减逍遥散治疗,7剂 1疗程,连用3个疗程观察临床效果.结果 30例患者中,治愈24例,好转5例,无效1例,治愈率80%,总有效率96.7%.结论 加减逍遥散治疗经前期乳房胀痛之肝气郁结型,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经前综合征(PMS)有情绪不稳、神经质、抑郁、头痛等多种症状,因而没有确切的诊断标准及治疗方法。探讨有效治疗PMS方法对女性的QOL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4.
月经前乳房胀痛,大多见于25~45岁妇女,大部分发生在月经前3~5天,严重的月经前2周开始胀痛,至月经来潮后症状消失,伴有月经失调、精神抑郁等;每月1次;多症状愈来愈重,久而久之容易导致乳腺增生、乳房纤维肿瘤或囊肿。笔者近3年来用逍遥散加减治疗经前乳房胀痛40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王凤珍 《陕西中医》2004,25(11):1020-1020
笔者用加味逍遥散为基础方加减治疗月经周期性精神病 2 0例 ,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现总结报道如下。临床资料  2 0例均为门诊病人 ,年龄最大 40岁 ,最小 1 8岁 ;病程最长 3年 ,最短 3月。临床表现 :月经前见胸胁满闷 ,乳房胀痛 ,小腹疼痛 ,烦躁失眠 ,易怒、悲伤啼哭 ,不能自控 ,  相似文献   

6.
逍遥散加味治疗女童性早熟34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儿童性早熟是一种生长发育性疾病,表现为青春期提早出现。以女童为多,在8岁之前出现第二性征,月经来潮,乳房发育,阴、腋毛生长,外生殖器发育良好,呈成年女性体征。儿童性早熟不及时治疗,最终会引起儿童骨龄提前,发育障碍,导致身材矮小,严重影响儿童的身心健康。笔者自1996年以来应用逍遥散加减治疗本病34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滋水涵木法治疗经前乳房胀痛96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前乳胀是指在经行前3~7天出现的乳房作胀、乳头疼痛,乳胀兼有结块及乳胀结块兼有灼热感等症。亦有在经后半月左右发生乳胀,至经来一二天消失或直至经净后始消失者。笔者运用滋水涵木法治疗本病96例,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96例,年龄18~49岁,平均年龄为36.4岁;病程2个月至6个月者43例,7个月至12个月者31例,13个月以上者24例。对照组57例,病程2月至6个月者19例,7个月至12个月者28例,13个月以上者10例,所有治疗对象月经周期基本规律。2诊断及治疗方法2.1诊断标准采用…  相似文献   

8.
<正> 笔者用自拟解郁活血汤治疗经前乳房胀痛50例,取得比较满意效果。现报道于下。1 临床资料本组50例中,未婚35例,已婚15例;年龄15岁~20岁20例,21岁~30岁18例,31岁以上12例;病程6个月~10年,平均3年。2 治疗方法笔者本着降肝气、调冲任、行气活血通络的原则,用柴胡疏肝散合桃红四物汤加减化裁组成解郁活血汤:柴胡12g,香附15g,川  相似文献   

9.
加味逍遥散治疗乳腺增生症282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乳腺增生症发病率明显高于其它乳房病。治疗又不尽人意 ,且缺乏有效药物治疗 ,虽非大恙 ,但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近年来发病趋于年轻化。该病是一种既非炎症 ,又非肿瘤的疾病 ,而是先由乳腺上皮增生开始 ,逐渐出现纤维组织增生 ,纤维囊性增生 ,和纤维腺瘤形成等一系列组织形态方面的病理改变 ,可逐步发展 ,亦可停止于某一阶段自愈。由于各期临床表现不同 ,故而有各种各样的命名 ,如乳腺增生症、小叶增生、和纤维结构不良症等。故国内外学者认为结合临床与病理发现 ,命名为纤维囊性增生较为合适。根据“乳房阳明所经 ,乳头、厥阴所属。”之理…  相似文献   

10.
罗丽英 《国医论坛》2005,20(5):23-23
痛经是指正值经期或行经前后出现周期性小腹疼痛牵引腰骶、甚则昏厥的病症,尤以青年妇女多见,严重影响患者生活和工作质量。研究表明,痛经的发生与月经时子宫内膜前列腺素(PG)含量增高引起子宫平滑肌过强收缩,甚至痉挛性收缩有关。近年来,笔者运用加味逍遥散治疗痛经63例,并与西药治疗的30例相对照,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经期头痛是发作性神经血管障碍的一种综合症,常因情志内伤、肝气郁结,肝风内动,或外有风邪而诱发,笔者经以逍遥散治疗96例,治愈42例,显效35例,有效11例,无效8例。  相似文献   

12.
采用加味逍遥散治疗更年期综合征 30例 ,并与西药治疗 30例对照观察。结果 :治疗组显效 19例 ,有效 9例 ,无效 2例 ,总有效率为 93.3% ;对照组显效 12例 ,有效 10例 ,无效 8例 ,总有效率为 73.3%。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χ2 =5 .2 2 6 ,P<0 .0 5 )  相似文献   

13.
加味逍遥散治疗口腔疾病22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味逍遥散治疗口腔疾病22例疗效观察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100091)夏钦再,熊凤琴加味逍遥散出自《校注妇人良方》卷二十四,由逍遥散加丹皮、栀子而成,功能养血清热,疏肝健脾。本方所治属肝郁化火、血虚有热之证。在内科、妇科、眼科、皮科等皮用甚广。笔...  相似文献   

14.
治疗皮肤病较常用具有清热、养血、润肤、解表、止痒作用的温清饮、消风散、当归饮子等,加味逍遥散则很少应用,本次用该方治疗特应性皮炎以外的皮肤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逍遥散加味治疗功能性痛经68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凡行经前后或经期出现下腹及腰骶部疼痛,严重时伴恶心呕吐、腹泻甚至晕厥,影响工作及生活,需要医治者称痛经.无盆腔器质性病变者为功能性痛经.笔者以逍遥散为基础方加味治疗功能性痛经68例,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68例均符合中医高等医药院校<中医妇科学>五版教材痛经诊断标准.年龄13~40岁,其中<20岁30例,21~25岁25例,26~30岁10例,30~35岁2例,36~40岁1例;疼痛时间持续数小时者20例,持续1~2天者40例,持续3~4天者8例;病程3个月~1年15例,1~5年20例,5~10年25例,10年以上8例.  相似文献   

16.
逍遥散加味治疗难治性抑郁症18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临床上约有 30 %抑郁症患者对三环类抗抑郁剂治疗效果不佳 ,难治性抑郁症的处理已是精神科临床颇为关注的问题。[1] 为了探索难治性抑郁症的治疗新途径 ,笔者使用中药逍遥散加味治疗本病 ,取得较好疗效。现将 1 995~ 2 0 0 1年间所治疗的 1 8例资料归纳总结如下。1 一般资料1 8例患者全部为我院住院病人 ,符合CCMD— 2—R抑郁症 (单、双相 )的诊断标准 ,[2 ] 经两种以上三环类抗抑郁剂先后足量(剂量相当阿米替林 2 50mg/日、足时≥ 4周 )治疗无效者 (即难治性抑郁症 )。其中男性 6例 ,女性 1 2例 ;年龄 1 8~ 6 5岁 ;病程最短 6个…  相似文献   

17.
滋肾清肝法治疗经前乳房胀痛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滋肾清肝法治疗经前乳房胀痛的疗效。方法将99例经前乳房胀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79例运用滋肾清肝法治疗,对照组20例用乳核内消口服液治疗。2组均每个月经周期治疗10 d,主要观察经前乳房胀痛及伴随症状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痊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7%和95%,对照组分别为50%和80%,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滋肾清肝为主,结合辨证加减,是治疗经前乳房胀痛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加味逍遥散治疗斑秃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秋华 《中医药学刊》2006,24(5):923-923
目的:探讨加味逍遥散治疗斑秃的疗效.方法:治疗组40例,服用加味逍遥散;对照组38例,服用六味地黄丸.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均P<0.05).结论:加味逍遥散治疗斑秃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19.
加味逍遥散治疗特发性水肿48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特发性水肿是一种水盐代谢紊乱综合征。为临床常见病.多发于女性。目前对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故缺乏特异的治疗手段。依其临床主要表现,可归于中医“水肿”范畴。笔者从1990年以来,应用逍遥散加味治疗本病48例,取得满意疗效,现简介如下:豆.临床资料1.l一般资料;本组病例48例均为女性。其中住院病人3例,余为门诊病人;病程最长5年,最短6个月;年龄最小25岁,最大53岁,平均为39岁,其中25~35岁14例.36~45岁26例.46岁以上者8例。1.Zlta床表现;全部病人都有不同程度的颜面或伴四肢水肿。兼月经不调者30例,有体重增加趋…  相似文献   

20.
逍遥散加味治疗心律失常36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芳 《天津中医》2002,19(2):68-6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