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6例心源性反复发作性肺栓塞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92年10月至1998年9月,我们对6例因右心房脱落的栓子赞成反复发创造性肺栓塞(PE),其中2例发生肺梗死的病人,实施心内直视清创手术治疗,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2021年WHO肺腺癌分类判断Ⅰ期肺腺癌预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9月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接受手术,且术后病理学检查确诊为Ⅰ期肺腺癌的829例患者资料。男性389例,女性440例,年龄(60±11)岁(范围:32~90岁)。术前CT表现为实性结节570例,磨玻璃结节259例。采用...  相似文献   

3.
218例小儿肺切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提高小儿外科肺疾患的治愈率,对1964~1994年218例肺切除病儿资料作回顾分析。其中男116例,女102例;年龄1天~14岁。属先天肺发育畸形者172例(78.9%),感染性疾患21例(9.6%),肺实体肿瘤18例(8.3%),胸部创伤并发脓肺7例(3.2%)。全组治愈207例(95%),死亡11例(5%)。结论:当今小儿肺切除已非难题,且在外科肺疾患治疗中占重要地位。小儿肺组织弹性好,代偿力强,对手术有较好的耐受力,故年龄小并非手术禁忌。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81例肺鳞状细胞癌(鳞癌)临床特征,提高早期诊治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81例肺鳞癌诊断、手术、治疗及随访资料。结果 患者平均年龄62岁,男:女为2.2:1,有吸烟史76例(93.8%),平均26年,全组均有呼吸道症状,合并全身症状14.8%(12例)。确诊时间2~7个月。手术切除病肺63例(77.8%),术后放、化疗。未能切除18例中10例放、化疗。随访中位数5年以上。80例得到随访,1、3、5年生存率为90%(72例)、65%(52例)、47.5%(38例)。结论 肺鳞癌以老年男性多见,易误诊,手术切除率低,早期手术5年生存率高。  相似文献   

5.
直肠癌肺转移外科治疗的预后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影响手术治疗直肠癌肺转移的预后因素。方法1973年9月到2007年9月,我院共诊断43例直肠癌肺转移患者并行45次肺转移瘤切除手术,其中男31例,女12例;年龄36~77岁(平均58岁)。随访资料包括:年龄、性别、pTNM分期、肺转移瘤数目及最大直径、术前血清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水平、直肠癌原发灶切除至发现肺转移的时间即无瘤间隔时间(disease-free interval,DFI)、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转移、术中出血量、术后化疗等。用Kaplan Meier法统计生存率,Cox回归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各可能因素对预后的影响。结果所有患者均被随访,随访时间1~103个月(中位数54个月)。术后因合并心脏并发症早期死亡1例(2.3%),患者中位生存期42.6个月,术后患者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91.3%,56.4%和32.2%。DFI为0~144个月(中位数28.6个月),9例发生肺门或纵隔淋巴结转移。5年生存率CEA〈5ng/ml为42.6%,CEA≥5ng/ml为18.0%(P=0.009);DFI≥3年患者5年生存率为53.3%,1年〈DFI〈3年患者为32.3%,DFI≤1年患者为15.1%(P=0.036)。术前血清CEA水平和DFI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P=0.013,0.016)。结论对直肠癌肺转移患者手术治疗是有效的,CEA〈5ng/ml和DFI≥3年的患者长期生存率较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全胸腔镜肺切除术治疗肺曲菌球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8年7月-2013年9月全胸腔镜肺切除术治疗肺曲菌球41例的临床资料,均有反复咯血,术前CT提示肺曲菌球可能,病灶直径1-5 cm。肺叶切除术29例,肺段切除术8例,肺楔形切除术4例。结果手术时间:29例肺叶切除(156.4±57.7) min,8例肺段切除(167.5±56.4)min,4例肺楔形切除分别为35、47、54、65 min。出血量20-1100 ml,中位数150 ml。中转开胸3例(胸顶粘连)。术后胸管引流时间2-11 d,中位数3 d;术后住院时间4-19 d,(8±2)d。术后30天无死亡,无严重并发症发生。39例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12.5月,5例有少量间断痰血。结论全胸腔镜肺切除术治疗单纯型肺曲菌球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单肺移植治疗终末期肺病的早期临床结果和经验。方法2003年1月至2005年9月,为11例终末期肺疾病患者施行了单肺移植术,其中右侧单肺移植7例,左侧单肺移植4例。有2例受者接受同一供者的左、右肺。结果目前有6例单肺移植受者术后生存1年以上,其中3例存活2年以上;3例存活6个月以上。9例存活的受者生活均能自理,活动良好。术后2个月肺功能复查:动脉血氧分压(PaO2)均〉80mmHg,较术前提高37.6%;有8例受者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较术前提高165.2%。2例死亡的受者中,1例因术中大出血死亡;1例淋巴管平滑肌瘤受者术后3个月后死于顽固性乳糜胸。受者术后急性排斥反应平均发生率为1.2次;4例术后并发曲霉菌感染;3例术后出现支气管狭窄;2例术后并发严重肺部感染;1例术后36h出现缺血/再灌注损伤;1例术后7d并发胃底黏膜撕脱继发上消化道大出血;1例术后1年出现慢性排斥反应。结论单肺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肺疾病的有效方法。肺移植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应进行有效的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婴幼儿颈部通路体外膜肺氧合(ECMO)所致出血并发症及转归。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9月至2021年1月期间在中山市人民医院行颈动静脉插管ECMO治疗的21例婴幼儿临床资料。观察ECMO运行期间和撤机后血小板、凝血功能和出血并发症情况。 结果ECMO建立后血小板计数明显下降,活化部分促凝血酶原激活时间(APTT)和活化全血凝固时间(ACT)快速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并发症发生率为61.90%(13/21),包括颈部切口出血8例(38.10%)、肺出血7例(33.33%)、消化道出血5例(23.81%)、颅内出血3例(14.29%)、泌尿系统出血2例(9.52%)。出血组死亡率为38.46%(5/13),无出血组死亡率为25.00%(2/8)。 结论婴幼儿颈部通路ECMO相关出血并发症较多。颅内出血在上机期间影响患儿生存,但撤机后基本可以恢复正常,无严重后遗症。  相似文献   

9.
肺移植术后气道狭窄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使用支气管镜诊断和治疗肺移植术后支气管吻合口狭窄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9月至2005年8月间24例肺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支气管镜检查,发现气道狭窄后即通过支气管镜进行治疗。结果 24例受者(共28个吻合口)中,有2例发生吻合口(左侧1例,双侧1例)狭窄。第1次采用活检钳取出及微波凝固治疗,患者分别于治疗后的第73及26d再次发生气道并发症。第2次治疗采用经支气管镜高频电刀切除及凝固局部肉芽组织,彻底清除坏死组织,治疗效果较理想,随访至今无复发。结论 术后常规采用支气管镜检查可及时发现气道并发症。经支气管镜采用高频电刀切除、凝固肉芽组织及气道清理能有效的治疗肺移植术后气道狭窄。  相似文献   

10.
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肺部疾病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目的探讨全电视胸腔镜(VATS)下肺叶切除治疗肺部疾病的可行性、近期疗效,总结围手术期处理经验。方法回顾分析我科2006年3月至2007年11月,采用不撑开肋骨、完全在电视胸腔镜下完成肺叶切除56例,其中施行右肺上叶切除12例,右肺中叶3例,右肺下叶15例;左肺上叶9例,左肺下叶14例;双肺叶3例(右肺中上叶1例、中下叶2例);恶性肿瘤患者同期行纵隔及肺门淋巴结清扫。结果全组56例患者中52例(92.8%)在全胸腔镜下顺利完成肺叶切除及淋巴结清扫,手术时间45~168min(107±29min);术中失血量50~310ml(121±32m1);2例(3.6%)延长手术切口至8cm左右,在电视胸腔镜辅助下完成手术;2例(3.6%)因肺门解剖困难需行全肺切除或术中出血而中转为开胸手术。术后病理诊断为肺癌39例,结核瘤7例,炎性假瘤4例,硬化性血管瘤4例,支气管扩张1例,转移性软骨肉瘤1例。无手术死亡。术后发生中叶肺不张1例,经纤维支气管镜吸痰后痊愈;肺轻度漏气2例,未经治疗均于3d内痊愈。术后住院时间8~14d(8.9±3.1d)。结论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治疗肺部疾病更加微创,且手术安全可行,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  相似文献   

11.
尿道内记忆合金支架治疗高危前列腺增生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科自1993年4月~1996年9月采用尿道内放置记忆合金支架治疗高危前列腺增生症33例,临床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亚临床资料本组治疗分两个时期,第1期为1993年4月~1994年9月,采用镍钛记忆合金螺旋支架治疗前列腺增生症7例,年龄58~85岁,平均73.l岁;第2期1995年9月~1996年9月,采用镍钛记忆合金网状支架治疗前列腺增生症26例,年龄7O~84岁,平均77.2岁。病程均为1个月~20年。33例中,1例并发瘫痪,l例并发严重肾积水、贫血及右下肺占位性病变(入院前已两次行手术治疗),1例体质极差,15例为严重糖尿病、肺功能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右侧可视双腔气管导管(visual double lumen tube,VDLT)插管与右侧普通双腔气管导管(double lumen tube,DLT)插管在肺隔离技术中的差异,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湖南省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20年6月—2021年6月行右侧DLT肺隔离技术的胸腔镜手术患者57例。采用随机化分组方案,通过电脑生成随机数字,采用随机数字表将受试者按照1∶1随机分为DLT组[29例,其中男16例、女13例,平均年龄(54.3±13.2)岁]和VDLT组[28例,其中男18例、女10例,平均年龄(55.1±13.7)岁]。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与DLT组比较,VDLT组导管定位时间明显缩短[(74.9±47.5)s vs.(151.6±88.9)s,P<0.001],右上肺堵塞率(21.4%vs. 51.7%)及术中再次调整导管率(14.3%vs. 48.3%)均明显降低(P<0.05)。进胸腔即刻肺塌陷质量(67.9%vs. 24.1%)及进胸腔20 min肺塌陷质量(100.0%vs. 75.9%)均明显改善(P&l...  相似文献   

13.
CT引导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应用于肺门肿块的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对肺门肿块行CT引导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的并发症和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9月2011年7月105例肺门肿块(直径〈4cm)患者的资料,选择合适的穿刺点、进针角度和深度行CT引导经皮肺穿刺活检术,获取组织送病理细胞学检查,并分析并发症的情况。结果105例肺门肿块均成功穿刺,确诊为恶性肿瘤94例,非特异性炎性病变8例,肺结核3例。穿刺活检术后发生气胸18例(仅3例需行胸腔闭式引流术),肺内血肿15例,咯血13例,胸膜反应2例,肺部感染1例,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选择合适的肺门肿块行CT引导经皮肺穿刺活检术是相对安全的,通过提高穿刺者的熟练程度和加强围手术期管理可以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肺移植进展     
肺移植进展北京结核病(胸部肿瘤)研究所胸外科(101149)陈肖嘉自80年代中期,特别是近年来,肺移植取得令人瞩目的进步.目前,肺移植巳真正成为某些晚期肺部疾病唯一的治疗手段.1963年,美国医生Hardy进行了第一例人肺移植,自此以后的20年中,全...  相似文献   

15.
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肺良性疾病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在肺良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02年7月-2007年9月,对35例肺良性疾病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12例施行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叶切除术,23例施行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结果1例因出血中转开胸。全组无围手术期死亡,围手术期并发症3例(8.6%):术后肺持续漏气2例,肺部感染1例。平均胸管置管时间3.6 d(2-7 d),术后住院平均7.7 d(2-14 d)。术后病理:支气管扩张15例,炎性假瘤6例,结核5例,真菌感染5例,肺隔离症2例,肺囊肿2例。35例随访5-80个月,平均36.7月,均恢复良好。35例随访5-80个月,平均36.7月,均恢复良好。结论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肺良性疾病在技术上是安全可行的,对于具有手术指征须行肺叶切除的肺良性疾病患者,胸腔镜手术是一种值得推荐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6.
胸部微创技术在肺移植切口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02年9月~2005年12月,我院共完成临床肺移植30例,手术方式为单肺移植25例,双肺移植5例。随着我院肺移植外科技术的改进、临床经验的积累,我们借助胸外科微创技术,改进单肺和双肺移植的手术切口,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应用超声刀行局限性肺切除的初步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者应用超声刀进行局限性肺切除治疗肺部病灶8例,11次手术。其中两肺多发性转移瘤3例,手术6次;单发转移瘤、周围型肺癌(病人肺功能严重低下)、肺结核瘤、慢性肺脓肿、肺囊肿各1例,手术5次。全部病例术后恢复顺利,效果满意。4例肺转移瘤病人生存至今(3.5,1,0.5年,4个月)。作者认为:超声刀用于肺局限性切除术有较多优点:失血少、操作简便,对于肺实质深部病灶和肺多发性病灶也可切除,避免了肺叶切除和全肺切除,从而最大限度地保存了肺组织.  相似文献   

18.
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叶切除术63例报告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辅助小切口肺叶切除术在肺部疾病和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适应证、安全性。方法1996年5月~2007年4月,VATS辅助小切口行肺叶切除术63例,其中术前诊断肺良性病变18例,肺实质性占位或恶性病变45例,行右肺上叶切除术12例,右肺中叶切除8例,右肺下叶切除27例,左肺上叶切除5例,左肺下叶切除11例。结果63例均成功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其中延长切口6例)。无围手术死亡。胸腔闭式引流时间4~7d,平均4.5d。术后病理诊断: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37例(58.7%),转移癌1例(1.6%),类癌1例(1.6%);良性病变24例(38.1%)。37例NSCLC中术后病理临床分期:Ⅰa期8例,Ⅰb期13例,Ⅱa期4例,Ⅱb期3例,Ⅲa期6例,Ⅲb期1例,Ⅳ期2例。恶性肿瘤随访34例(87.2%),其中2~12个月7例,13~24个月10例,25~36个月6例,37~48个月6例,49~60个月3例,2例生存11年。因肿瘤复发或转移死亡5例(14.7%),带瘤生存1例(2.9%),无瘤生存28例(82.4%)。Ⅰ、Ⅱ期肺癌1年和3年生存率为100%(19/19)、90%(9/10);Ⅲ期肺癌随访5例,3例死于肿瘤复发或转移;Ⅳ期2例中1例死于转移。结论VATS辅助小切口肺叶切除术安全,可达到彻底切除目的,其适应证为肺良性疾病和Ⅰ、Ⅱ期周边型非小细胞肺癌,可作为其常规手术之一。  相似文献   

19.
报告以同侧余肺切除完成全肺切除病例22例,占我院肺手术的0.36%(22/6094)。距第一次肺手术时间1个月至26年。主要手术适应证:(1)肺结核复发;(2)支气管扩张症残留症状;(3)肺癌复发;(4)治疗肺切除术后余肺严重并发症。术后主要并发症是支气管胸膜瘘。我们认为,严格手术指征、了解第一次肺手术的全过程、提高手术技巧是余肺切除术取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小切口结扎式单肺减容过度气肿肺组织治疗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的疗效。方法1999年4月-2006年5月,小切口结扎式切割36例重度COPD过度气肿肺组织。结果术后6例肺漏气,经治疗后漏气消失,时间180min~5d,平均1.6d;无围手术期死亡。术后1年复查,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显著高于术前[(839.9±76.0)ml vs(589.0±80.5)ml,t=18.451,P=0.000];肺总量(TLC)显著低于术前[(5167.6±639.9)mlvs(6725.8±976.6)ml,t=8.116,P=0.000];残气量(RV)显著低于术前[(3062.4±722.0)ml vs(4329.6±669.9)ml,t=7.720,P=0.000];动脉血氧分压(PaO2)显著高于术前[(72±10)mmHgvs(62±8)mmHg,t=4.686,P=0.000];6分钟最长步行距离(6MWT)显著长于术前[(306.0±24.8)mvs(223.8±36.7)m,t=11.135,P=0.000]。结论小切口结扎式切割过度气肿肺组织术后可以明显改善具有手术适应证COPD患者的症状和生理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