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了解梅林片区散居流动儿童社区服务状况,以更好地开展散居儿童保健工作。方法:采用问卷方式进行调查。结果:流动儿童保健力度不够,流动儿童体检率明显低于户籍儿童,发育差于户籍儿童,流动儿童上感、腹泻等常见病明显高于户籍儿童。结论:及时掌握动态儿童人数,建立完整的散居流动儿童预防保健档案,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加大宣传力度。  相似文献   

2.
邓晓波 《黑龙江医学》2008,32(8):622-622
在社区建立健康档案,及时了解本社区内育龄期妇女的情况,对孕妇进行优生、优育、早检、健康教育,及时掌握社区内新生儿的出生情况,对每一个新生儿都要进行新生儿遗传性疾病、代谢性疾病的复查,建立、建全系统的儿童管理卡片,建立、建全系统的免疫档案,对儿童的表、卡、证进行系统管理。禁防早种、迟种、漏种现象发生。对各种原因造成迟种或漏种者,通过免疫系统管理,及时进行补种,有效防止传染病在社区内暴发流行。新生儿出院后,都要接受社区保健人员的访视与保健指导,儿童是祖国的未来,人类的希望,提高儿童的健康水平,要求我们必须从早做起。  相似文献   

3.
完善社区居民健康档案,及时了解本社区内新生儿的出生情况,建立、健全儿童保健管理卡片,建立、建全系统的免疫档案,对儿童的表、卡、证进行系统管理.防止早种、迟种、漏种现象发生.对各种原因造成迟种或漏种者,通过免疫系统管理,及时进行补种,有效防止传染病在社区内暴发流行.新生儿出院后,都要接受社区保健人员的访视与保健指导,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医疗卫生机构散居儿童保健管理现状的调查,发现武昌区散居儿童保健管理社区覆盖率为87.6%,儿童覆盖率82.0%,保健内容为传统、简单项目,未开展听力、视力、心理和行为保健,保健服务人员素质不高。提示要以提高相关部门负责人对儿童保健管理的认识为主要手段来提高儿童保健管理率;提高保健人员素质;提高服务质量;拓宽服务领域,实现促进儿童健康,提高人口素质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社区护理的健康观是以人的健康为中心,掌握社区预防与保健的理念和实施策略;熟悉社区环境与健康的关系,疾病筛查、建立健康档案、高危人群监测和规范管理;掌握特殊人群保健和指导,熟悉慢性疾病患者的营养指导;熟悉传染病和慢性病的预防与控制。通常患者一入院,护士既要做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7岁以下流动儿童保健服务现状及对儿童保健的需求。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在本市三个较大社区的800名7岁以下流动儿童和800名常住儿童进行观察,对所有儿童的保健服务现状进行调查,针对儿童保健中的不足采取针对性处理措施,满足流动儿童对儿童保健服务的需求。结果通过调查结果显示,800名7岁以下流动儿童中,有556名建立儿童保健档案(69.50%);体检次数达标有385名(48.13%);出现贫血、腹泻、咳嗽等疾病有160名(20.00%),家庭月收入低于1000元的有395名(49.38%);800名7岁以下常住儿童中,有786名建立儿童保健档案(98.25%);体检次数达标有692名(86.50%);疾病(贫血、腹泻、咳嗽)发生率有33名(4.13%),家庭月收入低于1000元的有203名(25.37%)。流动儿童的保健状况与长住儿童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7岁以下流动儿童在儿童保健方面还存在明显的不足,社区卫生保健部门应提高重视,完善流动儿童保健管理制度,对流动儿童家长进行儿童保健知识宣讲,提升流动儿童保健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社区预防保健信息管理系统在社区传染病防治、慢性病管理、妇幼保健、活化居民健康档案等方面的应用。方法应用定性调查与定量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本中心使用社区预防保健信息管理系统前后服务质量、工作时间、居民满意度等方面进行了比较。结果社区预防保健信息管理系统可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质量,及时、准确、全面地捕捉信息,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预防保健管理工作效率,提升居民满意度。结论应用社区预防保健信息管理系统管理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已取得一定成效,初步认定本系统是一套符合当前社区卫生服务模式需要的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广益社区7岁以下流动儿童保健管理现状,以更好的为流动儿童提供保健服务。方法根据广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儿童保健管理信息,分析2008~2010年各年份7岁以下流动儿童保健管理率、3岁以下流动儿童的系统管理率以及贫血发生率的情况。结果 2008、2009、2010年广益社区7岁以下流动儿童保健管理率分别为70.22%、76.49%、88.53%;3岁以下流动儿童系统保健管理率分别为55.16%、65.14%、79.08%;3岁以下流动儿童贫血发生率分别为15.74%、13.57%、10.25%。结论广益社区7岁以下儿童保健管理率及3岁以下儿童系统保健管理率近3年逐年提高,随着管理率的提高,近3年3岁以下流动儿童贫血发生率逐年降低。  相似文献   

9.
及时掌握社区内新生儿的出生情况,开展新生儿访视.掌握社区内儿童的健康基本信息,建立健全相关台帐资料,系统开展健康体检、常见病多发病的预防、健康教育、计划免疫等.在社区儿童保健中实施的综合性措施,可有效控制疾病对儿童健康的危害.儿童是祖国的未来,人类的希望,提高儿童健康水平,要求我们必须从早做起.  相似文献   

10.
陈锦萍 《广西医学》2007,29(11):1836-1837
为把社区卫生服务落实到居民家中,掌握居民健康状况,摸清社区居民常见病、多发病规律,查找影响社区居民健康的主要因素,我们在居委会的参与和帮助下深入居民家中,开展健康普查,掌握第一手资料。在普查的基础上,建立居民健康档案。体检、病历、门诊志等全部输入微机,对健康状况,预防保健管理和疾病转归进行动态观察。利用微机对信息进行处理,对于协调社区卫生服务,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陈锦萍 《微创医学》2002,21(6):846-847
在加强对集体儿童健康保健教育的同时,我们必须重视和抓好散居儿童(包括流动人口中的散居儿童)的保健.社区散居儿童保健是以健康为中心,以家庭为单位,以社区为范围,以需求为导向,以儿童为服务对象的综合性连续性服务.1995~2000年我们对永新区我院管辖的13个居委会223名0~6岁的散居儿童(未上幼儿园)实施社区服务,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太原市妇幼保健院防保科为了做好社区儿童保健工作 ,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对辖区内 0岁~ 3岁儿童进行系统管理。包括孕产妇系统管理、散居儿童系统管理、计划免疫 ,具有系统性、连续性、主动性的特点 ,并带动了儿科等临床科室的就诊来源 ,体现了保健与临床相结合的优势 ,并且经常深入社区 ,保健知识入户 ,加强管理 ,提高了辖区内儿童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3.
刘宝萍 《实用医技杂志》2004,11(20):2207-2207
太原市妇幼保健院防保科为了做好社区儿童保健工作,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对辖区内0岁~3岁儿童进行系统管理.包括孕产妇系统管理、散居儿童系统管理、计划免疫,具有系统性、连续性、主动性的特点,并带动了儿科等临床科室的就诊来源,体现了保健与临床相结合的优势,并且经常深入社区,保健知识入户,加强管理,提高了辖区内儿童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4.
陈锦萍 《医学文选》2002,21(6):846-847
在加强对集体儿童健康保健教育的同时 ,我们必须重视和抓好散居儿童 (包括流动人口中的散居儿童 )的保健。社区散居儿童保健是以健康为中心 ,以家庭为单位 ,以社区为范围 ,以需求为导向 ,以儿童为服务对象的综合性连续性服务。1 995~ 2 0 0 0年我们对永新区我院管辖的 1 3个居委会 2 2 3名 0~ 6岁的散居儿童 (未上幼儿园 )实施社区服务 ,效果满意 ,报告如下。1 方 法1 .1 医务人员配置 由长期从事社区保健工作的 3名主管护师进行小儿的生长发育保健工作 ,其中 1名起主要负责管理工作。在保健科科长直接领导下、在主管医生指导下开展业…  相似文献   

15.
社区健康档案动态管理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一民  孟仲莹 《中国全科医学》2008,11(12):1113-1114
针对健康档案中的“采集难、动态难、共享难”的瓶颈,以先进的信息技术为载体,采取“核心档案信息利用掌上电脑在门诊采集,预防保健信息在服务中采集,个人医疗信息从医院信息系统中自动采集”等方式,将慢性病社区预防和临床治疗等有机结合起来,妇女保健、儿童保健、计划免疫、传染病管理、肿瘤防治等随访信息,门诊和病房“医生工作站”的病人诊疗记录等自动进入健康档案(即1+nX+Y),依托光缆信息网,为最终实现“档案随着病人走,档案随着病情变”的目标打下良好基础,让社区健康档案真正“活”起来。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儿童预防保健工作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如何做好社区计划免疫工作,提高社区儿童预防保健工作水平,是当前社区免疫工作的重点之一。本文结合实际的工作经验,对社区计划免疫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对社区计划免疫对儿童预防保健的意义进行了探讨,以期促进社区计划免疫工作与儿童预防保健工作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刘美群 《中外医疗》2012,31(15):126+128-126,128
目的探讨新形势下儿童保健社区管理模式,以提高儿童保健服务与管理质量。方法对本地区儿童保健社区管理模式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在新型儿童保健社区管理模式下,儿童体检情况、体弱儿专案管理情况明显改善,可有效控制疾病对儿童健康的危害,社区居民满意度提高。结论儿童保健社区管理模式可以提高儿童保健的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社区预防保健的档案管理工作是社区医院管理中的重要部分,随着我国逐步进入了老龄化的社会,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存在健康的隐患,传统的预防保健机构已无法满足大量老年人群的需要,因此,我们需要建立一种新型的预防保健机构,这种机构将会成为未来医疗服务的重中之重。新型的预防保健机构很快的会成为城市居民的重要机构。不过,由于社区人口众多,每个患者的病情都不一样,因为对社区预防保健门诊来说,管理这些病人的档案很复杂。本文提出了一些有效的措施来解决社区预防保健门诊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9.
社区计划免疫作为儿童预防保健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关系着儿童预防保健水平的提高。因此,本文从社区计划免疫存在的问题、作用和实施三个方面探讨了儿童预防保健中社区计划免疫的作用,以期为儿童预防保健水平的提高提供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20.
肥胖儿童健康网络管理平台的设计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儿童肥胖发展现状,建立肥胖儿童健康网络管理平台,探索肥胖发生发展的机制,制定预防、干预和治疗方法。方法:通过完整的记录肥胖儿童的生长发育变化、肥胖相关生化指标变化、饮食规律、运动能力、心理健康评估数据等,实现对肥胖儿童的长期追踪管理。结论:管理平台不仅使儿童保健机构可以根据肥胖儿童的情况实时调整干预措施,实现动态管理,还可以让家长也通过系统及时得到托幼机构及保健机构反馈的儿童详细信息,根据儿童发展的情况,及时调整体重控制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