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清·杨栗山<伤寒瘟疫条辨>书中升降散一方,通治瘟疫、温病,以及多种内伤杂病.凡外感温热之邪或内伤肝郁化火或脾胃升降失调、中焦郁热等证,放胆用之,多能中病.  相似文献   

2.
《广西中医药》2014,(3):7-9
<正>升降散系温病学名方,该方最早见于明代医家龚廷贤的《万病回春》,后为清代医家杨栗山命名,载于《伤寒瘟疫条辨》[1],并将其列为"温病郁热内伏"十五方之总方,备受近代中医名家蒲辅周、赵绍琴推崇。关于升降散的组成,《伤寒瘟疫条辨》云:"是方以僵蚕为君,蝉蜕为臣,姜黄为佐,大黄为使,米酒为引,蜂蜜为导,六法俱备,而方乃成。"[1]方中虽仅有四味药,但药少力专,疗效显著,故而为后世医家在临床中  相似文献   

3.
李济生 《光明中医》2009,24(4):762-764
"升降散一方,系清代医家杨栗山制.载于其所著之<伤寒温疫条辨>一书中,传之于世启迪后人,其方虽为温病而立.然用治外感及杂病诸多火郁之证,亦颇为效验.本人治火郁证每多师其法而加减化裁用之.得心应手,疗效甚佳、其方剂组成为:  相似文献   

4.
郑攀  郑宏 《河南中医》2013,33(3):439
对清代医家杨栗山《伤寒瘟疫条辨》载升降散的主治、组成、方解及制方特点等作了简要介绍.如治疗慢性荨麻疹以益气活血,疏散风热法治之;治疗紫癜性肾炎以辛凉解表,清热凉血法治之;治疗失眠以清热育阴,化痰安神法治之.皆取佳效.  相似文献   

5.
升降散新用四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升降散是赵绍琴教授十分推崇的一首名方。清代医家杨栗山在其所著《伤寒温疫条辨》中,谓升降散:“一升一降,内外通和……名升降,亦双解之义。”四药相合,有升降相因、表里双解、寒温并调之妙。是方虽为瘟疫而设,然其应用已超出瘟疫范围。余以此方治疗外感及杂病火郁之证,诸如咽  相似文献   

6.
李先行 《光明中医》2011,26(1):177-178
升降散乃临床常用名方,组方精当,疗效显著,为世代医家所推崇。本文将从理论及临床应用方面进行讨论。 1理论基础 升降散一方,出自清代温病学家杨睿(号栗山,河南夏邑人)所著《伤寒瘟疫条辨》。杨氏称:“瘟病总计十五方……,而升降散,其总方也,轻重皆可酌用”。杨氏推崇吴又可的杂气学说和王璐的内伤理论,认为杂气由口鼻而人,伏郁三焦,再由血分而发出气分,  相似文献   

7.
升降散最早见于明代龚廷贤《万病回春.瘟疫门》,有内府仙方一首:僵蚕二两,姜黄、蚕蜕各二钱半,大黄四两,姜汁打糊为丸,重一钱一丸。后来明代张鹤腾《伤署全书》中也有记载,此书收集了历代医家的治暑良方,升降散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8.
正升降散首见于明·龚廷贤《万病回春》,至清·杨栗山的《伤寒瘟疫条辨》名之为升降散。其以僵蚕、蝉蜕轻清升阳中之阳,姜黄、大黄降阴中之浊阴,宣透郁火,升清降浊,疏理三焦,使上下内外通和,为杨氏治瘟疫十五方之首。升降散方小力专,配伍精妙,深受历代医家推崇,不光用于温病范畴,亦用于内伤杂病之中。笔者(第一作者)在临床跟师(通讯作者)侍诊中,发现老师凡辨证为火热内郁者,每用升降散加减,多应手取效,故现择录于后。  相似文献   

9.
升降散由蝉蜕、僵蚕、姜黄、大黄组成,黄酒及蜂蜜调和,作为温病名方,其组成首载于明代张鹤腾所著的《伤暑全书》中,后清代医家杨粟山将其载于《伤寒瘟疫条辩》中,列为治疗“温病郁热内伏”十五方之总方。后世医家潜心研究,将其灵活加减,广泛应用于各系统疾病的治疗中。本文将对升降散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进行分析,以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升降散乃清·杨栗山《伤寒温疫条辨》治温十五方之总方,药仅4味,配伍精良,现代医家常以升降散随证化裁,广泛应用于内外妇儿、五官、皮肤等诸科多种疾病,同时也展开了许多关于升降散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现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升降散由僵蚕、蝉蜕、姜黄、大黄、黄酒、蜂蜜组成,源于明代医家张鹤腾编著的《伤暑全书》,为治暑良方。后得清代医家杨栗山的发挥,载于《伤寒瘟疫条辨》一书中,方剂教科书中并未详细论述。方中僵蚕味辛气薄,僵而不腐,得清气为最,可升阳中之阳,又可降浊清滞,化瘀散结;蝉蜕祛风而胜湿,姜黄行气散郁;  相似文献   

12.
升降散调节气机失常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孙立  唐勇  马明  彭胜权 《中成药》2005,27(2):236-238
升降散源于明·张鹤腾<伤暑全书>[1],为治暑良方.后得清代医家杨栗山的发挥,载于<伤寒温疫条辨>一书中.其中僵蚕为君,味辛气薄,苦燥恶湿,故能胜风除湿,清热解郁;蝉蜕为臣,甘寒无毒,质轻则升,能祛风胜湿,涤热解毒.僵蚕、蝉蜕皆升浮之品,纯走气分,二药相配旨在升阳中之清阳.姜黄为佐,大寒苦平,喜祛邪伐恶,理血中之气,利肝胆而散郁;大黄为使,味苦而大寒,力猛善走能直达下焦,深入血分可上下通行,既能泻火,又可补虚.姜黄、大黄皆苦寒降泄之品,既走气分,又行血分,二药相合旨在降阴中之浊阴.诸药相配,升降相施,寒温并用,既无明显寒热偏胜之性,又无补泻偏胜之弊,重在调和.  相似文献   

13.
升降散治疗肾脏疾病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升降散最早见于明代医家张鹤腾的《伤暑全书》,由蝉蜕、僵蚕、姜黄、制大黄组成,为治暑良方;后经清代医家杨栗山发挥,始成温病名方。因该方具有升清降浊、宣郁散热、化瘀通络的作用,在肾脏病中应用亦广,现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14.
升降散治疗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升降散出自清·杨璇(号栗山)《伤寒瘟疫条辨》,据考证升降散与自明代的《万病回春》中的内府仙方组成相类似,清·陈良佐《二分晰义》改变其剂量、服法,名为陪赈散。杨氏认为"可与河间双解散并驾齐驱耳,名曰升降,亦双解之别名也",故定名为升降散,将之列为  相似文献   

15.
杜昕  冯奇  檀金川  李玲 《天津中医药》2019,36(5):516-520
升降散首见于明代龚廷贤所著的《万病回春·卷二·瘟疫》所载的"内府仙方",后经清代陈良佐的《二分析义》记载改分量、变服法,更名为赔赈散。杨璇将之更名为升降散,收载于《伤寒温疫条辨》组成:白僵蚕2钱,蝉衣1钱,姜黄3分,生大黄4钱。诸药相合,升降相因,宣通三焦,条达气血,清升浊降,全方共奏"清升浊降"之功,给浊毒以出路。后世医家对此方的应用发挥甚广,究其组方,凡辨证属清浊升降失常所致之浊毒病症均可随证加减。现代医家根据"异病同治"理论,应用此方辨证论治喘证、水肿、泄泻、糖尿病、慢性肾衰等病机属于"清浊升降失常"者,均取得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6.
乌梅丸为仲景治"蛔厥"主方.《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第十二》第338条[1]言:"蛔厥者,乌梅丸之,又主久利."根据后世医家的临证经验及相关文献报道,乌梅丸的应用从不应囿于"蛔厥"之症,本方寒温并用、补泻兼施,临证凡有寒热错杂、虚实夹杂特点的见症,皆可使用乌梅丸化裁治疗.  相似文献   

17.
升降散是清代医家杨栗山所推崇的名方,由僵蚕、蝉蜕、姜黄、大黄、黄酒、蜂蜜组成,所针对病机为三焦火郁,气机失畅.后世医家除应用于温病外,针对病机将临床应用扩展到外感及内伤诸病.肿瘤患者经过系列治疗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脾胃升降功能的失调,并且因情志因素多有火郁气滞.临证应用升降散取其升降气机之效,往往能有效地调节脾胃气机,理气开郁,有助于肿瘤的治疗及预后.  相似文献   

18.
升降散作为温病名方,系由白僵蚕、全蝉蜕、广姜黄、川大黄、蜂蜜、米酒组成.清代名家杨栗山将之载于<伤寒瘟疫条辨>并尊之为瘟疫十五方之首.该方用药精当、配伍严谨.后世医家将之灵活化裁,广泛用于外感以及内伤杂病的治疗中,因疗效确切而备受推崇.本文从其配伍特点入手,主要从宣通并用、升清降浊、调畅三焦气机、逐秽解毒、活血化瘀等几方面做以阐述.并从发热、经行腹痛、呃逆、慢性肾功能衰竭、失眠几个方面举例说明升降散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以及其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升降散小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丽萍 《国医论坛》1999,14(1):42-42
升降散系清代医家杨栗山所创,他在《伤寒温疫条辨·医方辨》中指出:“以僵蚕为君,蝉农为臣,姜黄为佐,大黄为使,米酒为引,蜂蜜为导,六法俱备,而方乃成。”用本方治疗温病表里三焦大热、其证治不可名状者,并视其为治温病之总方。由于疗效确切,此方亦颇受后世医家推崇。从近年来的临床应用进展来看,本方被广泛用于治疗内、外、五官、皮肤诸科多种疾病。观杨氏所论并结合中医药理论分析,现就本方应用范围如此宽泛之理作一浅议,不周之处,请同仁教正。1注亚人体生命之枢要——升闲之理升降运动,不仅存在于宇宙间一切有生命的活动…  相似文献   

20.
治疫名方升降散配伍严谨、组方精妙,备受后世医家推崇,不仅治疫疗效显著且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文章从升降散的组方特点、制方机理、化裁发挥3个方面对升降散的制方主旨进行了论述和阐发,升降散紧守“阳热怫郁”核心病机,主要作用特点是以僵蚕、蝉蜕为主药辛凉宣散腠理之郁热,通过“火郁发之”疏畅气机之壅滞,运用升清降浊法通利三焦邪热。以升降散为首的《伤寒瘟疫条辨》温病十五方通过清泄三焦郁热透邪外达,旨在调节气机升降出入平衡气血阴阳。升降散的证治理念不仅为治疗温疫类疾病提供了思路,而且对新发疫病的防治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