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近期与远期疗效.方法 将3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 180 μg皮下注射,每周1次,联合口服利巴韦林500 mg,3次/d,疗程共48周.对照组18例,肌肉注射IFN 300万U,3次/周,联合口服利巴韦林500 mg,3次/d,疗程共48周.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第12、24及48周患者的ALT复常率分别为45.0%、80.0%、95.0%,对照组分别为38.9%、61.0%和66.7%;HCV-RNA在治疗12、24、48周时阴转率治疗组分别为25.0%、70.0%和80.0%,对照组分别为22.2%、50.0%、77.8%;治疗组与对照组组内比较不同时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组间比较治疗后48周HCV-RNA转阴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LT复常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近期与远期疗效均较好,在降低转氨酶方面也优于IFN联合利巴韦林,且用药方便,患者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干扰素抗体(抗-IFN)对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及干扰素(IFN)疗效影响.方法应用ELISA法观察接受干扰素治疗的40例患者的抗-IFN与临床疗效及T淋巴细胞工群的关系.结果抗-IFN水平与慢性丙型肝炎疗效呈负相关(r=-0.3487,t=2.2935,P<0.05).抗-IFN产生不仅使IFN疗效不稳固,复发率升高,而且影响IFN对细胞免疫功能的调节.结论抗-IFN和T淋巴细胞亚群是影响慢性丙型肝炎IFN疗效的重要因素之一,其检测有助于估计及预测干扰素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的目的是为了观察应用α-干扰素(α-IFN)12个月疗程结束后能否降低慢性丙型肝炎的复发率。用α-IFV 治疗的88例慢性丙肝型肝炎患者分为2组,28周组(45例)和52周组(43例)。疗程结束后,28周组中有疗效者15例(33.3%),暂时疗效者(取得疗效后不持久,ALT 又升高者)13例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研究延长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polyethylene glycol interferonα-2a,PEG-IFNα-2a)疗程对普通IFN治疗无应答的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viral hepatitis B,CHB)患者的疗效.方法:A组27例为普通IFN治疗无应答的HBeAg阳性CHB患者,采用PEG-IFNα-2a治疗,疗程72 wk.B组31例患者为普通IFN治疗失败的HBeAg阳性CHB患者,采用PEGIFNα-2a治疗观察,疗程48 wk.治疗结束随访24 wk.检测HBsAg和HBeAg、抗-HBe,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DNA及肝功能.结果:在治疗结束时,A组HBsAg阴转率、血清转换率、HBV DNA阴转率分别高于B组(14.8%vs 6.5%,48.1%vs 29.0%,66.7%vs45.1%,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治疗结束随访24 wk时,A组HbsAg阴转率、HBV DNA阴转率、HBeAg血清阴转率均高于B组(18.5%vs 6.5%,70.4%vs 38.7%,55.6%vs32.2%,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ALT复常率高于B组,但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延长PEG-IFNα-2a治疗疗程可以在普通IFN治疗无应答的HBeAg阳性CHB患者身上取得较好疗效,能帮助更多的患者获得理想的治疗终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2a或α-2b(PEG-IFNα-2a/α-2b)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疗效与副作用,以优化慢性丙型肝炎治疗策略、提高临床治愈率。方法 60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30例,分别给予PEG-IFNα-2a加利巴韦林(A组)和PEG-IFNα-2b加利巴韦林(B组)治疗48周,检测基线及治疗4周、l2周、48周及治疗结束后24周时的血清HCV-RNA水平,比较两组快速病毒学应答(RVR)率、早期病毒学应答(EVR)率、治疗终点病毒学应答(ETVR)率、持续病毒学应答(SVR)以及复发率与不良反应。结果 A组和B组RVR、EVR、ETVR、SVR、复发率分别为46.7%、63.3%、86.7%、80.0%、6.7%和40.0%、56.7%、80.0%、76.7%、3.3%,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安全性情况相似,未见严重的不良事件,总体耐受性好。结论两种现有的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2a或α-2b联合利巴韦林治疗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持续病毒学应答率和耐受性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6.
近10来国内外临床研究表明α干扰素(IFN-α)仍是目前慢性丙型肝炎(简称丙肝)的标准治疗。本文把干扰素治疗丙型肝炎现状作一总结。1 治疗指征干扰素治疗丙肝的指征如下:①血清 HCV RNA 阳性和/或抗-HCV 阳性。②血清 ALT 升高(除外其他原因),或肝穿刺检查证实为慢性肝炎。具备上述两项指征即可进行IFN-α治疗。急性丙型肝炎早期应用 IFN-α治疗,可减少慢性化。国外 Jaeckel 等对44例急性丙型肝炎以 IFN-α5MU/d 治疗。4周后改为每周3次继用20周,停药后随访6个月。结果除1例3周后因不良反应停药外,其余患者中有74%于治疗2周后病毒负荷量有明显下降,12周后全部消除。25例完成随访者均保持 ALT 正常,HCV RNA 阴性。结论是急性丙型肝炎早期单用干扰素治疗效果确切,能防止慢性化发生。  相似文献   

7.
干扰素抗体与HBV C基因启动子变异对干扰素疗效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HBVC基因启动子(BCP)变异的肝炎患者干扰素抗体(抗-IFN)的产生对干扰素疗效的影响.方法采用错配PCR-RFLP技术检测89例慢性乙型肝炎血清中BCP变异和血清中抗-IFN的水平.结果BCP变异率为52.8%,抗-IFN阳性率为15.6%,而干扰素治疗前抗-IFN阳性与治疗后转为阳性的患者,其干扰素治疗的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治疗前后抗-IFN均为阴性者,其有效率明显优于阳性者,差异显著(P<0.05).在IFN治疗前,有BCP变异组抗-IFN阳性10例,野生株组抗-IFN阳性2例,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IFN治疗后,变异株组出现抗-IFN阳性4例,野生株组出现抗-IFN阳性1例,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抗-IFN阳性的患者,干扰素治疗效果差.BCP变异的患者,在干扰素治疗前,有可能促进干扰素抗体的产生,但在干扰素治疗后,则不增加抗-IFN的产生.  相似文献   

8.
干扰素抗体对干扰素治疗病毒性肝炎疗效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国内外一些学者分别报道了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在干扰素(IFN)治疗前后都可出现干扰素抗体,但对抗-IFN出现的临床意义尚无定论。本文对36例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在IFN治疗前后分别测定外周血抗-IFN,并对其对疗效的影响进行初步分析,以探讨抗-IFN的检测在IFN治疗中的意义,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资料和方法 一、病例选择及治疗方案 慢性病毒性肝炎共36例,其中乙型肝炎23例,丙型肝炎13例;男24例,女性12例;年龄10~72岁,平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干扰素(IFN)-α/β受体启动子-408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IFN疗效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并基因测序法检测210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轻度38例、中度102例、重度70例)的IFN-α/β受体基因启动子-408位点的SNP。对210例中既往未用过IFN治疗的80例CHB患者给予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2a or 2b(Peg-IFN-α-2a/2b)治疗48周。比较SNP与Peg-IFN疗效的关系。结果:80例患者中,IFN治疗持久应答(SR)33例(41.3%),非持久应答(NSR)47例(58.7%)。IFN-α/β受体启动子-408位点CT基因型患者干扰素治疗SR为65%(13/20),显著高于CC基因型患者干扰素治疗SR 29.5%(13/44),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7.166,P=0.007)。干扰素治疗SR组IFN-α/β-408位点等位基因C、T的频率与NSR组的频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IFN-α/β受体启动子-408为CT杂合基因型的CHB患者可能对Pec-IFN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对32例慢性丙型肝炎,每日给予IFN α2α900万单位,连续4周治疗后,改为每周3次给药,连续20周。用bioassay法测定中和抗体,即抗IFN α2α。文章探讨了该抗体的出现率及对临床疗效的影响。32例中有13例(41%)出现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干扰素α对慢性丙型肝炎合并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患者的抗病毒疗效和对甲状腺功能的影响. 方法 对21例治疗前及治疗中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A-TPO)升高,并诊断为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初始给予普通干扰素.α-1b 200万单位,隔日1次,肌肉注射2~3次后改为400万单位,隔日1次,肌肉注射2~3次后皮下注射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 135 ~ 180 μg,每周1次,直至疗程结束,所有患者服用利巴韦林为0.9 ~ 1.2 g/d,分3次口服.观察治疗过程中及治疗结束后24周患者甲状腺功能的变化及抗病毒治疗的效果.应用PEMS3.1统计软件,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或q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结果 在抗病毒治疗中甲状腺功能异常发生率:慢性丙型肝炎合并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的患者为71.4%(15/21),未合并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为30.2%(26/86),二组比较,x2=12.1995,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慢性丙型肝炎合并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患者治疗结束24周,仍有90.5%(19/21)的患者A-TPO高于正常值上限2倍以上,73.3%(11/15)的患者甲状腺功能异常.甲状腺功能异常者以甲状腺功能减退表现为主,并且均对左甲状腺素钠敏感.两组患者抗病毒治疗4、12周,治疗结束后24周病毒学应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干扰素α治疗慢性丙型肝炎合并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患者,其甲状腺功能异常的发生率明显增高,在严密监测下可完成抗病毒疗程,可与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获同样的抗病毒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重组人干扰素α-2b联合利巴韦林胶囊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30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分别给予安达芬300万单位和600万单位及联合利巴韦林胶囊治疗48周,随访24周。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24周、48周和随访24周时的应答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B组(P0.05)。结论 300万单位和600万单位安达芬联合利巴韦林胶囊治疗慢性丙型肝炎,治疗效果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3.
刘斌  王宇明 《中华肝脏病杂志》2003,11(2):102-102,108
HCV Ns5a蛋白内存在一个与干扰素疗效直接相关的区域(2209 aa-2248aa),称干扰素敏感决定区(ISDR)[1]。通过对IFN治疗前后宿主体内优势准种ISDR序列的比较,以期明确IFN治疗对ISDR的影响。 一、资料与方法 1.研究对象:10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诊断符合2000年9月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2]。血清经第二代ELISA法检测抗-HCV和逆转录套式PCR扩增5′-NCR均获阳性结果,并排除其它类型肝炎病毒感染。10例患者全部患者接受α-IFN治疗,300MU皮下注射,3次/周,共治疗24周,治疗结束时,5例部分应答,5例无应答。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干扰素中和抗体的产生与干扰素治疗慢性丙型肝炎临床疗效的关系。方法纳入92例初治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应用干扰素α-1b(IFNα-1b)、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2a(PegIFNα-2a)开始(48-72)周的抗病毒治疗,用酶免疫法(EIA)检测治疗前及治疗不同时期血清中的干扰素总抗体,同时应用抗病毒中和生物鉴定法(ANB)检测干扰素中和抗体(NA)。结果92例患者中共有16例出现NA阳性,阳性率为17.39%,反弹组干扰素中和抗体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完全应答组(P〈0.05),而难治性丙肝患者中和抗体阳性率亦明显高于完全应答组(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治疗前HCVRNA水平为NA阳性的影响因素。结论临床应用干扰素治疗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出现反弹与NA阳性率显著相关。干扰素中和抗体的产生可能是导致难治性丙肝产生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干扰素α 2b(interferonα 2b ,IFNα 2b)与病毒唑 (ribavirin)联合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疗效及与IFN抗体的关系。方法 观察组 2 0例采用IFNα 2b 3MU每周 3次皮下注射 +病毒唑l0 5 0mg每天 1次口服 ,连用 2 4周 ;对照组 32例采用IFNα 2b 3MU每周 3次皮下注射 ,连用 2 4周。停药后观察 2 4周比较疗效并检测干扰素抗体。结果 观察组完全应答率为 5 0 %,明显高于对照组 18 7%;复发率为 2 5 %,低于对照组 5 6 3%。无反应率均为 2 5 %。且复发与干扰素抗体尤其是中和抗体有关。结论 干扰素与病毒唑联合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疗效优于单独干扰素治疗组 ,复发与干扰素抗体尤其是中和抗体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疏肝理脾片对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疗效的影响.方法:43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5例,治以疏肝理脾片,8片/次,口服,3次/d;重组人IFNα-2b(赛诺金),5MU,肌注,隔日1次;利巴韦林800~1200mg/d,口服,联合治疗48周.对照组18例,予重组人IFNα-1b(赛诺金),5MU,肌注,隔日1次;利巴韦林800~1200mg/d,口服,治疗48周.动态观察、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的临床疗效及副作用.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清ALT及肝纤维化指标恢复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耐受性更好.结论:疏肝理脾片在护肝降酶、减轻不良反应、抗肝纤维化方面对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具有良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对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的作用。方法 40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给予25例治疗组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给予对照组一般保肝治疗,疗程均为48周,分别在24周和48周检测患者血清HCVRNA定量、ALT、TGF-β1、PDGF-BB和PCⅢ水平。结果治疗组24周和48周时HCVRNA阴转率为75.0%和95.0%,ALT复常率为84.0%和96.0%;对照组HCVRNA阴转率和ALT复常率为6.7%和6.7%,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24周和48周时,血清TGF-1、PDGF-BB和PCⅢ水平较治疗前、对照组均明显下降(P0.05)。结论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慢性丙型肝炎,在抗病毒应答的同时,也具有效的抗肝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复合α干扰素(CIFN)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效果,以及重叠TTV感染对治疗的影响.方法选择29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成3组,A组(8例)给予CIFN15μg,B组(10例)给予CIFNμg,C组(11例,对照组)给予IFN-α2a,3MU,均为3次/周×24周,治疗结束后随访24周,于治疗结束时和随访结束时评价ALT及HCVRNA应答.采用套式聚合酶链反应方法对合并TTV感染情况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A、B两组治疗结束时及停药24周时的ALT复常率、血清HCVRNA阴转率均较对照组高,因样本量少均未达到统计学意义水平.综合比较CIFN和IPN-α2a的疗效,则前者随访结束时的持久应答率显著高于后者.2种剂量CIFN组间应答反应无明显区别.治疗前血清病毒含量与干扰素应答有关,CIFN对于高病毒负荷组患者的疗效优于IFN-α2a组.合并TTV感染者(8/22,36.4%),重叠感染患者与非重叠感染者对干扰素应答反应无显著差别,8例TTV感染者CIFN治疗后6例血清TTVDNA阴转.结论CIFN治疗慢性丙型肝炎远期疗效及高病毒负荷患者的疗效较好;重叠TTV感染对慢性丙型肝炎干扰素疗效无明显影响.TTV似对CIFN较敏感.  相似文献   

19.
HCV基因型对慢性丙型肝炎干扰素疗效的影响   总被引:31,自引:2,他引:31  
目的 探讨HCV基因型对慢性丙型肝炎的干扰素(IFN)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开放和对照的多中心临床试验设计。208例受试者按1:1随机分到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Peg-IFN)组和IFN-α-2a组。在治疗之前,用Simmonds基因分型法酶切分型,在治疗24周结束和完成24周的随访后检测患者的ALT和HCV RNA,以HCV RNA的阴转率作为主要评价指标,经ITT人群的统计学分析。结果 202例患者确定了HCV基因型,基因1型158例(78.2%),非基因1型44例(21.8%),治疗结束病毒应答率(ETVR)和持续病毒应答率(SVR)基因1型患者分别为53.8%和25.3%,非基因1型患者分别为61.4%和43.2%,SVR两组患者差异有显著性,x^2=5.313,P=0.021。Peg IFN组基因1型和非1型患者的ETVR分别为76.8%和81.0%,SVR分别为35.4%和66.7%,SVR两组患者差异有显著性,x^2=6.735,P=0.01。病毒复发率基因1型和非基因1型患者分别为55.6%和23.5%,差异有显著性,x^2=5.496,P=0.02.IFN-α-2a组,ETVR和SVR基因1型患者分别为29.0%和14.5%,非基因1型患者分别43.5%和21.7%,差异无显著性。病毒复发率基因1型患者为72.7%,非基因1型患者为50.0%,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IFN对基因1型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低于非基因1型,HCV基因型主要影响IFN对慢性丙型肝炎的持续应答,也与药物和IFN的疗程相关。  相似文献   

20.
干扰素抗体与病毒性肝炎疗效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抗-IFN与IFN治疗病毒性肝炎疗效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32例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治疗前后血清抗-IFN。结果:IFN治疗后3个月、6个月,抗-IFN阳性率分别为28.1%、31.1%,其阳性率明显高于治疗前(6.3%),使用不同类型IFN,产生抗-IFN情况也有差别。用IFN治疗3个月、6个月后,抗-IFN阳性者,HBV-DNA或HCV-RNA阴转率分别为22.2%(2/9)、20.0%(2/10);而阴性者,则分别为43.4%(10/23)、54.5%(12/22),后者的阴转率较前者高,治疗前抗-INF已阳性的2例病人HBV-DNA均没有阴转。结论:抗-IFN可能是影响干扰素疗效的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