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鲁芳  陈忠伯  易萍 《中国校医》2014,(10):742-743
目的分析2008—2012年九江市浔阳区甲、乙类传染病流行特征,为有效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浔阳区2008~2012年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死亡率、发病病种顺位。结果 2008—2012年浔阳区未报告甲类传染病,报告乙类传染病15种9 299例,年平均发病率为560.28/10万,年平均死亡率为1.69/10万。年平均发病率从2008年的749.97/10万下降到了2012年的412.69/10万。年均发病率居前5位的病种是病毒性肝炎、肺结核、痢疾、梅毒、淋病。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年均发病率为357.72/10万,居首位。呼吸道传染病年均发病率为144.18/10万,居第2位。肠道传染病年均发病率58.16/10万,居第3位。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年均发病率0.22/10万,居第4位。结论 2008—2012年浔阳区甲、乙类传染病发病虽然在2011年有小的上升,但是总体呈现下降趋势,以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为主。病毒性肝炎、肺结核、痢疾等为浔阳区甲、乙类传染病的主要病种,应做好相应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襄阳市乙类传染病流行趋势,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襄阳市2007—2016年乙类传染病疫情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10年间报告乙类传染病18种104 944例,年均发病率为190.29/10万;死亡484例,年均死亡率为0.88/10万。以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为主46 300例(44.12%),其次是呼吸道传染病45 921例(43.76%)、肠道传染病9 686例(9.23%)和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3 028例(2.89%);发病前5位的是病毒性肝炎、肺结核、梅毒、痢疾和疟疾,共计99 265例,占总发病数的94.59%。结论 2007—2016年襄阳市甲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率总体呈下降趋势,今后要重点防治肺结核、乙肝、梅毒、痢疾和疟疾的发生与流行。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沅江市近5年乙类传染病疫情动态和流行特征,为制定和完善传染病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描述性流行病学。结果 2005-2009年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率总体呈下降趋势,发病分类构成以呼吸道传染病所占比例最高,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呈上升趋势,肠道传染病呈下降趋势。结论肺结核、病毒性肝炎、痢疾、麻疹、梅毒、血吸虫病应是沅江市传染病防治的工作重点,同时进一步关注和控制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2001-2010年郫县甲乙类传染病流行趋势,为有效预防控制传染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郫县2001-2010年甲乙类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1-2010年郫县无报告甲类传染病,乙类传染病共报告16种11 718例,年均发病率239.58/10万,2002年发病率最低为162.99/10万,2003-2005年逐年上升,2005年最高为352.45/10万,2006-2010年逐年下降;年均发病率居前5位的病种是乙肝、肺结核、痢疾、淋病、甲肝,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年均发病率为122.53/10万,居首位;呼吸道传染病年均发病率为62.26/10万,居第2位;肠道传染病年均发病率54.45/10万,居第3位;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年均发病率0.35/10万,居第4位。结论 2001-2010年郫县甲乙类传染病发病总体呈现先升后降趋势,以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为主。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广东省茂名市茂南区2008—2010年甲、乙类传染病疫情动态。通过预测流行趋势为制定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2008—2010年茂南区甲、乙类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8—2010年茂南区无甲类传染病报告,乙类传染病报告13种3 264例,2008年发病率最高,为282.05/10万;2009年发病率最低为226.14/10万;发病率居前7位的传染病依次为肺结核、梅毒、病毒性肝炎、麻疹、淋病、痢疾、甲型H1N1流感。结论呼吸道传染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下降的趋势,肠道传染病和虫媒传染病的发病率时高时低,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目前威胁茂南区人群健康的传染病主要是肺结核、梅毒、病毒性肝炎、麻疹等。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湘西自治州传染病发病情况和流行趋势,为卫生行政部门制定防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湘西州1990~2010年甲乙类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990~2010年累计报告甲乙类传染病22种171 269例,年均发病率为325.87/10万,呈明显下降趋势;合计死亡680例,年均死亡率、病死率分别为1.29/10万、0.40%。年均报告发病率,肠道传染病为170.03/10万,呼吸道传染病为102.85/10万,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为46.67/10万,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为5.90/10万。肠道传染病发病率呈下降趋势,呼吸道和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主要与痢疾、伤寒、甲肝等肠道传染病发病数减少和肺结核、乙肝、梅毒等发病数增加有关。[结论]1990~2010年湘西自治州传染病发病率明显下降,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是当前重点防治的传染病。  相似文献   

7.
张明霞 《职业与健康》2010,26(10):1140-1142
目的分析蓬莱市1956—2008年甲、乙类传染病的发病趋势,为制定传染病防控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的方法对蓬莱市1956—2008年法定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956—2008年,蓬莱市法定报告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呈下降趋势,总体发病率最高为7521.35/10万(1957年),最低为103.48/10万(2007年),年平均发病率为671.29/10万。死亡率最高为55.81/10万(1958年),年平均死亡率为5.90/10万。各类传染病发病比例发生明显变化,50—60年代,以呼吸系统传染病为主,发病率居前5位的是流行性感冒、麻疹、百日咳、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和肝炎。90年代后,以肠道传染病为主。2000—2008年居前5位的传染病是病毒性肝炎、肺结核、痢疾、淋病和梅毒。结论蓬莱市在控制普通传染病的同时,应将工作重点放在肠道和呼吸道等传染病的防治上,并制定针对性的防治策略。同时也应加强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的防治和监测。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湘西自治州传染病发病情况和流行趋势,为卫生行政部门制定防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湘西州1990~2010年甲乙类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990~2010年累计报告甲乙类传染病22种171269例,年均发病率为325.87/10万,呈明显下降趋势;合计死亡680例,年均死亡率、病死率分别为1.29/10万、0.40%。年均报告发病率,肠道传染病为170.03/10万,呼吸道传染病为102.85/10万,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为46.67/10万,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为5.90/10万。肠道传染病发病率呈下降趋势,呼吸道和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主要与痢疾、伤寒、甲肝等肠道传染病发病数减少和肺结核、乙肝、梅毒等发病数增加有关。[结论]1990~2010年湘西自治州传染病发病率明显下降,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是当前重点防治的传染病。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射阳县甲乙类传染病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传染病控制规划和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本县甲乙类传染病发病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9—2013年射阳县报告乙类传染病15种4 336例,年均发病率为89.44/10万,总体发病率年均下降6.64%,无甲类传染病报告。以呼吸道类传染病为主,占发病总数的57.91%;其次为血源及性传播类传染病,占24.26%。平均发病率居前5位的病种为肺结核、病毒性肝炎、梅毒、痢疾和淋病。结论射阳县乙类传染病发病率总体呈下降趋势,但呼吸道、血源及性传播类传染病仍是主要病种,应加强对其监测及专题调研,以制定针对性且经济有效的防控对策。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楚雄州乙类传染病流行规律和变化趋势,为制定传染病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楚雄州2006—2010年各县(市)报告的乙类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楚雄州2006—2010年无甲类传染病报告,共报告乙类传染病17种20 156例,死亡137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51.22/10万,年平均死亡率为1.03/10万。呼吸道传染病发病率在54.91/10万~76.95/10万之间,年均发病率为66.37/10万,居传染病发病之首;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发病率在44.65/10万~79.40/10万之间,年均发病率为53.30/10万,居传染病发病第2位;肠道传染病发病率23.97/10万~43.52/10万之间,年均发病率为29.52/10万;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发病率在1.36/10万~3.43/10万之间,年均发病率为2.02/10万;艾滋病和肺结核病死亡人数最多,分别占死亡总数的52.55%和35.77%;发病数居前6位的传染病依次是肺结核、病毒性肝炎、痢疾、伤寒及副伤寒、梅毒、淋病,合计占传染病发病总数的95.96%。结论近几年来,楚雄州对呼吸道和肠道传染病的综合防治措施已经初见成效,但血源及性传播疾病的增长趋势不容忽视,艾滋病、梅毒、丙肝疫情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应根据传染病流行状况,适时调整传染病防控策略,针对性地制定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沈阳市和平区传染病流行特征,为及时有效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和平区2008~2010年各医院报告的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和平区2008~2010年累计报告传染病24种、13 748例,年均发病率为643.52/10万;报告因传染病死亡9例,年均死亡率为0.42/10万,平均病死率为0.07%。传染病发病率,2008年为618.80/10万,2009年为643.38/10万,2010年为668.75/10万。2008~2010年累计报告呼吸道传染病9种、4 888例,年均发病率为228.80/10万;报告肠道传染病6种、3 293例,年均发病率为154.14/10万;报告血液和性传播疾病5种、2 182例,年均发病率为102.14/10万;报告自然疫源性和虫媒传染病3种、93例,年均发病率为4.35/10万;报告急性出血性结膜炎1例、麻风病1例、未分型肝炎178例、水痘2 393例,年均发病率分别为0.05/10万、0.05/10万、8.33/10万、112.01/10万;报告未明确诊断的传染病719例。肺结核、手足口病、水痘、风疹、梅毒、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流行性腮腺炎的年均发病率依次为104.19/10万、76.72/10万、112.01/10万、34.22/10万、52.19/10万、51.44/10万、41.99/10万。另有艾滋病病人133例、HIV感染者79例。[结论]2008~2010年和平区传染病发病率呈一般水平,肺结核、水痘是高发传染病。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2009-2013年三明市三元区法定传染病流行情况,为制定传染病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相关数据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9-2013年三明市三元区共报告法定传染病20种4 451例,年均发病率为461.41/10万;乙类传染病共报告2 976例,年均发病率为308.5 l/10万.其中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最高(49.99%),其次是肠道传染病(30.76%)和呼吸道传染病(16.74%).发病居前5位的传染病依次为病毒性肝炎(154.87/10万)、手足口病(92.88/10万)、梅毒(57.43/10万)、淋病(50.38/10万)和肺结核病(35.97/10万).结论 三明市三元区法定传染病总体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肠道传染病及呼吸道传染病占主导地位,今后应加强相关传染病的防控与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13.
时凯 《职业与健康》2010,26(16):1861-1863
目的了解驻马店市近5年甲、乙类传染病流行特征,探讨其流行规律,为传染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驻马店市2004—2008年通过《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上报的甲、乙类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4—2008年驻马店市共报告甲、乙类传染病21种,共计112 297例。年平均发病率为267.98/10万,各类传染病中血源及性传播疾病占52.78%(其中又以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为主,它们各占血源及性传播疾病的84.13%和8.87%),其次为呼吸道传染病(38.35%)和肠道传染病(7.46%)。发病群体以农民为主,男性多于女性,男女发病数之比为1.97∶1。结论肝炎,肺结核、痢疾、艾滋病、性病、麻疹为该市当前重点防治的传染病,采取科学有效的综合防治对策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近5年襄阳市襄州区女性法定报告传染病流行状况,为制定女性传染病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2008--2012年襄州区女性法定报告传染病相关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5年间,襄州区共报告女性法定传染病23种6498例,年均发病率为237.96/10万。2008--2012年女性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分别为143.25/10万、163.01/10万、165.05/10万、423.12/10万和385.85/10万;死亡16例,年均死亡率为0.59/10万。无甲类传染病报告,乙类16种2617例,丙类7种3881例。以肠道传染病为主(3669例)占56.46%,其次是呼吸道传染病(1518例)占23.36%,第3是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1140例)占17.54%;发病前5位的疾病为手足口病(116.93/10万)、肺结核(37.35/10万)、病毒性肝炎(37.02/10万)、腮腺炎(12.16/10万)和梅毒(8.64/10万)。发病季节性明显、以0~6岁学龄前散居儿童为主。结论襄阳市襄州区女性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手足口病、肺结核、病毒性肝炎、腮腺炎和梅毒是主要传染病,保护妇女儿童的身体健康是该区传染病防控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5.
周红星 《职业与健康》2013,(19):2515-2516
目的了解海门市甲乙类传染病流行趋势,为制定传染病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海门市2005--2012年甲乙类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5--2012年海门市甲乙类传染病年平均发病率为152.27/10万,死亡率为1.05/10万。除血源及性传播疾病发病率有波动外,肠道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自然疫源及虫媒类传染病发病率均呈现下降趋势。目前排在前5位的传染病为肺结核、病毒性肝炎、梅毒、淋病、细菌性痢疾。结论海门市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逐年下降。应进一步加强对重点传染病的监测和防控,避免出现暴发疫情。  相似文献   

16.
霍云 《职业与健康》2012,28(15):1878-1879,1881
目的了解延安市法定传染病发病趋势和流行特征,为制定传染病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延安市2005—2010年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5—2010年延安市报告法定传染病26种,发病数40 619例,死亡34例,年均发病率为315.45/10万,死亡率0.26/10万,病死率为0.08%。2005—2007年发病率呈下降势态,此后又呈上升趋势;无甲类传染病报告。病毒性肝炎、肺结核、痢疾、流行性腮腺炎、梅毒等,病毒性肝炎、梅毒的发病率一直呈上升趋势。呼吸道传染病3—8月份报告发病数相对较高,男女性别比1.55∶1,15~54岁发病数较高,职业分布以农民、学生为多。结论延安市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趋势起伏不定,防治工作不容乐观,仍要进一步加强,特别是呼吸道传染病、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以及新发传染病的监测和防制是延安市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江阴市法定报告传染病的发生、流行及变化趋势,为预防控制传染病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0-2009年江阴市传染病疫情报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0-2009年江阴市累计报告甲、乙类法定传染病18种21 740例,年发病率为120.17/10万-177.49/10万,年均发病率为145.66/10万。其中,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肠道传染病、自然疫源和虫媒传染病分别发病8 398、8 182、5 057、78例,年均发病率分别为56.63/10万、53.96/10万、34.40/10万、0.51/10万;新生儿破伤风发病14例,活产儿年均发病率为15.23/10万。发病率最高的前5种传染病依次是肺结核、病毒性肝炎、淋病、细菌性痢疾、梅毒,年均发病率依次为50.77/10万、28.27/10万、25.32/10万、18.77/10万、15.48/10万。[结论]2000~2009年江阴市法定传染病疾病发病率呈下降趋势,肺结核、病毒性肝炎、淋病、细菌性痢疾、梅毒是防治的重点。  相似文献   

18.
深圳市宝安区1994~2004年法定传染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深圳市宝安区主要法定报告传染病的流行趋势和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法定传染病的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研究的方法对深圳市宝安区1994-2004年主要法定传染病的资料进行系统的统计分析。结果1994-2004年深圳市宝安区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总体呈下降趋势,而死亡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其中淋病、肺结核、肝炎、梅毒和痢疾的发病率较高。血源及性传播疾病的发病率最高,其他传染病(主要包括自然疫源性疾病及虫媒传播疾病)的发病率较低。结论1994-2004年深圳市宝安区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总体呈逐年下降趋势,死亡率有所下降。目前防制的重点传染病为淋病、肺结核、病毒性肝炎、梅毒和痢疾。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2005-2014年抚州市法定传染病的发病与流行变化趋势,为控制法定传染病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Excel和SPSS22.0对2005-2014年抚州市法定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5-2014年抚州市报告法定传染病31种,发病105 719例,年均发病率270.80/10万,年均死亡率0.37/10万,病死率0.14%,发病率为223.19/10万~328.09/10万,2005-2010年呈下降趋势,而2010-2014年呈上升趋势;肠道传染病、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呈上升趋势,呼吸道传染病发呈下降趋势。年均发病率前5位的法定传染病依次为肺结核、病毒性肝炎、手足口病、感染性腹泻病、痢疾,占总发病数的87.30%。结论 抚州市重要传染病病种为肺结核、病毒性肝炎(乙肝)、手足口病、其他感染性腹泻、痢疾、流行性腮腺炎、梅毒、淋病、麻疹等,法定传染病防治工作重点为肺结核、乙型肝炎、手足口病、感染性腹泻病、痢疾,应加强梅毒、艾滋病等性传播传染病管理与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