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柚皮中的黄酮类化合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为了进一步揭示常山胡柚Citrus changshan-huyouY.B.Chang活性成分的化学物质基础。对胡柚皮进行综合开发利用,我们对其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化学成分研究。方法 反复硅胶柱层析,并通过波谱分析鉴定结构。结果 分离并鉴定了6个黄酮类化合物,分别为;橙皮苷(hysperetin-7-P0rutonoside,Ⅰ);4′,5,7-三羟基二氢黄酮(naringenin,Ⅱ);川陈皮素(3′,4′,5,6,7,8-hexamethoxyyflavone,Ⅲ),柑橘黄酮(4′,5,6,7,8-pen-tamethoxyflavone,Ⅳ),5-羟基-3′,4′,6,7,8-五甲氧基黄酮(5-hydroxy-3′,4′,6,7,8-pentamethoxyflavone,V),5-羟基-3′,4′,3,6,7,8-六甲氧基黄酮(5-hydroxy-3′,4,′,6,7,8-haxamethoxyflavone,Ⅵ)。结论 这6个黄酮类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2.
艾菊属植物小叶艾菊(拟)Tanacetummicrophyllum 为伊比利亚半岛特有植物,广泛用于治疗炎症和消化道等疾病。作者从该植物的二氯甲烷提取物中分得5个主产物,包括4个黄酮类化合物:矢车菊黄素(centaureidin)(1)、5,3′-二羟基-4′-甲氧基-7-甲氧羰基黄酮醇(2)、santin(3)、ermanin(4)和一个倍半萜内酯类化合物hydroxyachillin(5)。它们都具有抗炎活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泡桐属植物抗菌中草药毛泡桐花Paulownia tomentosa中酚性类活性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和结构确定。方法 利用普通硅胶柱色谱和制备薄层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并经超导核磁共振(NMR)等现代波谱技术确定其结构。结果 从毛泡桐花的乙醇(95%)室温提取物中获得5个黄酮类的化合物,其结构被确定为:5,4′-二羟基-7,3′-二甲氧基双氢黄酮(I),5-羟基-7,3′,4′-三甲氧基双氢黄酮(Ⅱ),diplacone(Ⅲ),mimulone(Ⅳ)和洋芹素(V)。结论 黄酮类I~V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获得,大量黄酮类成分很可能为毛泡桐花的主要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北刘寄奴Siphonostegia chinensis的黄酮类活性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95%乙醇提取及各种柱色谱法分离,光谱技术鉴定结构,结果:分离得到6个黄酮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5,3′-二羟基-6,7,4′-三甲氧基黄酮(Ⅰ)、5,7-二羟基-3′,4′-二甲氧基黄酮(Ⅱ)、芹菜素(Ⅲ)、木犀草素(Ⅳ)、芹菜苷(Ⅴ)、木犀草苷(Ⅵ)、结论:化合物Ⅰ,Ⅱ,Ⅴ和Ⅵ均为首次从本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5.
从灰苞蒿Artemisiaraxbughiana地上部分的混合溶剂(石油醚-乙醚-甲醇)提取物和乙醇提取物中首次分离并鉴定了1个生物碱和4个黄酮成分:N-苯基-2-萘胺,5,4′-二羟基-3,6,7-三甲氧基黄酮(喷杜素),5,7-二羟基-3,3′,4′-三甲氧基黄酮(quercetin3,3′,4′-三甲基酸),5,7-二羟基-6,3′,4′-三甲氧基黄酮(异泽兰黄素),5,7,4′-三羟基-6;3′-二甲氧基黄酮(jaceosidin)。  相似文献   

6.
目的:缺氧是一种常见的病理现象,通常由机体组织供氧不足或无法有效利用氧导致。羟基化及甲氧基化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显著的抗缺氧活性。本研究旨在探索6-羟基染料木素(6-hydroxygenistein,6-OHG)及其甲基化衍生物的合成方法和抗氧化与抗缺氧活性。方法:以鹰嘴豆芽素A为原料,经甲基化反应、溴化反应、甲氧基化反应及去甲基化反应得到6-OHG及其4个甲基化衍生物[4’,6,7-三甲氧基-5-羟基异黄酮(化合物3)、4’,5,6,7-四甲氧基异黄酮(化合物4)、4’,6-二甲氧基-5,7-二羟基异黄酮(化合物6)、4’-甲氧基-5,6,7-三羟基异黄酮(化合物7)]。采用氢-1核磁共振波谱法(1H-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1H-NMR)和质谱法(mass spectrometry,MS)表征产物结构;高压液相色谱法检测化合物的纯度;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清除实验检测化合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将PC12细...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海蒿子Sargassum pallidum的化学成分及其体外抗肿瘤活性。方法 采用硅胶柱色谱法、凝胶色谱法和制备液相色谱法分离化合物,运用波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的结构,并利用流式细胞术评价化合物的抗肿瘤活性。结果 从海蒿子7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了1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aurantiamide(Ⅰ)、benzoylphenylalaninol(Ⅱ)、胸腺嘧啶脱氧核苷(Ⅲ)、邻苯二甲酸异丁酯(Ⅳ)、2′,5-二羟基6,6′,7,8-四甲氧基黄酮(Ⅴ)、5,6-二羟基-7-甲氧基黄酮(Ⅵ)、5,7-二羟基-8-甲氧基黄酮(Ⅶ)、4hydroxyphthalide(Ⅷ)、2-amino-3-phenylpropyl acetate(Ⅸ)、4(1H)-quinolinone(Ⅹ)和2-benzothiazolol(Ⅺ)。其中化合物Ⅲ对tsFT210细胞有较强的坏死性细胞毒活性,其IC50为0.50 μmol/L;化合物Ⅴ、Ⅹ对K562细胞,以及化合物Ⅴ、Ⅷ对P388细胞,显示细胞周期(G0/G1期)抑制活性。结论 化合物Ⅰ~Ⅺ均为首次从海蒿子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8.
李芳  魏云  陈艳杰 《中医学报》2019,34(5):1020-1023
目的:探讨铁皮石斛不同部位黄酮含量以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为其资源充分开发利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硝酸铝比色法测定黄酮含量,进行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率、2′-联氨-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ABTS)自由基清除率以及超氧阴离子清除率的测定,评价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铁皮石斛茎、叶、花黄酮在不同的体外抗氧化体系中,均表现出了不同的抗氧化活性。其中铁皮石斛花黄酮在DPPH自由基清除率、ABTS自由基清除率以及超氧阴离子清除率的测定中均表现最优。结论:铁皮石斛茎、叶、花中黄酮类成分具有较高抗氧化活性,尤其是铁皮石斛花黄酮。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广藿香全草进行研究以筛选天然抗真菌新药。方法 用色谱技术进行分离,通过IR,UV,MS,NMR(^1H,^13C,DEPT)分析以及与标准品对照的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利用培养基药物浓度稀释法进行体外抗菌实验。结果 利用抗菌活性追踪,从广藿香中分离得到8个黄酮类化合物,鉴定为:5-羟基-3‘,7,4‘-三甲氧基二氢黄酮(I);5-羟基-7,4‘-二甲氧基二氢黄酮(Ⅱ);3,5-二羟基-7,4‘-二甲氧基黄酮(Ⅲ);5-羟基-3‘,7,4‘-三甲氧基黄酮(IV);5-羟基-3‘,7,3‘4‘-四甲氧基黄酮(V);5,4‘-二羟基-3,7,3‘-三甲氧基黄酮(VI) ;5,4‘-二羟基-7-甲氧基黄酮(Ⅶ)和3,5,7,3‘,4‘-五羟基黄酮(Ⅶ)。并对化合物I,Ⅲ,Ⅴ,Ⅵ进行了体外抗真菌活性研究。结论 除V和VI外,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受测的4个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真菌活性。  相似文献   

10.
自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的叶中分离到四个黄酮类化合物.根据理化性质,光谱(UV,MS,HNMR)数据分析,分别确定结构为3,5,7,3′,4′-五羟基-5′-异戊烯基黄酮(Ⅰ),3,6,7,3′,4′-五羟基-2′-异戊烯基黄酮(Ⅱ),5,7,3′,4′-四羟基-5′-异戊烯基二氢黄酮(Ⅲ)和槲皮素-3,3′-二甲醚(Ⅳ).其中,Ⅰ,Ⅱ和Ⅲ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欧洲千里光Senecio vulgaris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 从欧洲千里光甲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11个化合物,分别为环阿尔廷-23Z-烯-3β,25-二醇(cycloart-23Z-ene-3β,25-diol,1)、1β,6α-二羟基桉烷-4(15)-烯(1β,6α-dihydoxyeudesm-4(15)-ene,2)、黑麦草内酯(loliolide,3)、1β,5α-二当归酰氧基-桉烷-(15)-烯(1β,5α-diangeloyloxy-eudesm-(15)-ene,4)、1β,7α-二羟基桉烷-4(15)-烯(1β,7α-dihydroxyeudesm-4(15)-ene,5)、刺参酮(oplopanone,6)、1-羟基-4-氧代-2,5-环己二烯-1-醋酸甲酯(蓝花楹酮,jacaranone,7)、1′-羟基-2′-甲氧基-4′-环己烯-醋酸甲酯(1′-hydroxy-2′-methoxy-4′-oxocyclohexanacetate methyl,8)、4-(醋酸甲酯)-4-羟基-环己酮(4-carbomethoxymethyl-4-hydroxycyclohexanone,9)、1-羟基-2,6-二甲氧基-4-环己烯-醋酸甲酯(1-hydroxy-2,6-dimethoxy-4-oxocyclohexanacetate methyl,10)、2-[2,2-二甲基-6-氧-7-二氢-1,3-苯并二氧戊环-3(6-氢)-基]-醋酸甲酯(2-[2,2-dimethyl-6-oxo-7-dihydro-1,3-benzodioxol-3(6H)-yl] aceate methyl,11)。结论 11个化合物均是首次从欧洲千里光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新疆雪莲中的黄酮类化学成分.方法 对新疆雪莲全草乙醇提取物的各个萃取部位进行反复柱色谱,根据光谱数据和理化性质确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从新疆雪莲干燥全草中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分别为4‘,5,7-三羟基-3‘,6-二甲氧基黄酮(1)、4‘,5,7-三羟基-6-甲氧基黄酮(2)、泽兰黄素(3)、槲皮素(4)、槲皮素-3-O-α-L-鼠李糖苷(5)、槲皮素-3-O-β-D-葡萄糖苷(6)、芦丁(7).结论其中3和6为首次在该植物中分离得到的黄酮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民族药披针新月蕨Abacopter is penangiana化学成分并评价其细胞毒活性。方法 以硅胶柱、凝胶柱色谱分离,制备HPLC纯化,采用MS,1、2 D-NMR等波谱方法进行结构鉴定,MTT法测试各化合物的细胞毒活性。结果 从披针新月蕨中分离鉴定了6个化合物,分别为4(S),5,7-三羟基-4′-甲氧基-6,8-二甲基-2(R)-黄烷-5,7-O-β-D-二葡萄糖苷[4(S),5,7-trihydroxy-4′-methoxy-6,8-dimethyl-2(R)-flavan-5,7-O-β-D-diglucopyranoside, eruberin B, 1]; 5,7-二羟基-4(S),4′-二甲氧基-6,8-二甲基-2(R)-黄烷-5,7-O-β-D-二葡萄糖苷[5,7-dihydroxy-4(S),4′-dimethoxy-6,8-dimethyl-2 (R)-flavan-5,7-O-β-D-diglucopyranoside,eruberin C, 2];5,7-二羟基-4′-甲氧基-6-羟甲基-8-甲基-2″,4(S)-氧-2(R)-黄烷-5-O-β-D-葡萄糖苷[5,7-dihydroxy-4′-methoxy-6-hydroxymethyl-8-methyl-2″,4(S)-oxido-2(R)-flavan-5-O-β-D-glucopyranoside,3];5,7-二羟基-4′-甲氧基-6,8-二甲基-2″,4(S)-氧-2(R)-黄烷-5-β-D-葡萄糖苷[5,7-dihydroxy-4′-methoxy-6,8-dimethyl-2″,4(S)-oxido-2(R)-flavan-5-O-β-D-glucopy ranoside,eruberin A,4];高圣草素[5,7,4′-trihydroxy-3′-methoxyflavanone, homoeriodictyol,5];对-甲氧基桂皮醛(p-methoxycinnamaldehyde,6)。化合物3、4对L929及HeLa细胞的IC50值分别约为13.05、24.75 μg/mL,25.11、18.32 μg/mL。结论 化合物3为新的天然产物,化合物2、5、6首次从新月蕨属植物中分得,化合物3、4对L929和HeLa具有显著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小白蒿Artemisia frigida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LH-20柱色谱法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法等分离,通过各种波谱法和对照法鉴定分离化合物。结果 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山柰酚(1)、阿魏酸(2)、肉桂酸(3)、胡萝卜苷(4)、5, 7, 3′ ,4′-四羟基-6, 5′-二甲氧基黄酮(5)、5, 7-二羟基-6, 3′, 4′-三甲氧基黄酮(6)、5, 7, 4′-三羟基-6, 3′-二甲氧基黄酮(7)、5, 7, 4′-三羟基-6-甲氧基黄酮(8)、5, 7, 3′, 4′-四羟基-6-甲氧基黄酮(9)、芦丁(10)、3′-甲氧基-木犀草素-4′-O-β-D-葡萄糖苷(11)、5-羟基-3′, 4′-二甲氧基黄酮-7-O-β-D-葡萄糖醛酸苷(12)。结论 化合物11012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15.
蓍Achillea millefolium s.l.的茶剂具有消炎、解痉以及抗菌等药理活性,因此常用来治疗胃肠功能紊乱等。作者研究了该植物主要的黄酮类化合物及包括这些化合物的黄酮部位、槲皮素和2个黄酮类代谢物的抗痉挛活性。所试黄酮类化合物包括藤黄菌素-7-O-葡糖苷(1)、藤黄菌素-4’-O-葡糖苷(2)、藤黄菌素-7-O-葡糖苷酸(3)、藤黄菌素(4)、芦丁(5)、槲皮素(6)、芹黄素-7-O-葡糖苷(7)和芹黄素(8)等。黄酮类化合物的2个代谢产物3,4-二羟基苯乙酸(9)和3-甲氧基-4-羟基苯乙酸(10)也在研究之列。在豚鼠回肠经过一平衡期后,以逐渐积累的方式向其器官浴中…  相似文献   

16.
薄荷为唇形科植物薄荷M entha hap loca lyxB riq.的干燥地上部分,是一味常用解表中药[1]。目前国内外对其化学成分的研究集中在挥发油部分,而对其非挥发性成分报道较少[2,3]。在对银翘散抗流感病毒有效部位群的研究中发现,薄荷对该有效部位群中的总酚类化合物贡献最大[4],因此对薄荷中的酚类成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从中分离鉴定了10个黄酮类化合物,分别为5,6,4′-三羟基-7,8,二甲基黄酮(Ⅰ)、5,6,4′-三羟基-7,8,3′-三甲氧基黄酮(Ⅱ)、5,6-二羟基-7,8,3,′4′-四甲氧基黄酮(Ⅲ)、5-羟基-6,7,8,3,′4′-五甲氧基黄酮(Ⅳ)、5,3′-二羟基-6…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石上柏双黄酮类和酚酸类成分体外抗氧化和抗肿瘤活性。方法:从石上柏中分离出的穗花杉双黄酮、扁柏双黄酮、银杏双黄酮、莽草酸、丁香酸及咖啡酸取适量,配置成不同浓度的溶液(20、40、60、80、100、120μg/m L)。以维生素C、槲皮素为对照品;采用1,1-二苯基-2-苦基苯肼(DPPH)、2,2'-联氨-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氨盐(ABTS)自由基清除法和铁离子还原能力(FRAP)实验,分别考察每个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通过MTT实验,以鼻咽癌CNE-1细胞株和CNE-2细胞株为对象,以顺铂为对照品,考察每个化合物的抗肿瘤活性。结果:抗氧化活性顺序:扁柏双黄酮银杏双黄酮穗花杉双黄酮丁香酸咖啡酸莽草酸;抗肿瘤活性顺序:扁柏双黄酮银杏双黄酮穗花杉双黄酮丁香酸咖啡酸莽草酸。结论:石上柏双黄酮类的抗氧化活性和抗肿瘤活性均强于酚酸类。  相似文献   

18.
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类有着多种生物活性的化合物,如抗氧化、抗肿瘤、抗炎、抗病毒及抗血小板聚集等作用。为了进一步研究黄酮类化合物的活性,我们选择了Baker-Venkataraman反应合成了6-羟基黄酮和7一羟基黄酮,并以6-羟基黄酮和7-羟基黄酮为原料合成了15个以黄酮为母体的新杂环化合物一一噁嗪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19.
东北裂叶荆芥中的4种黄酮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裂叶荆芥花穗70%乙醇提取物中首次分得4种黄酮成分,经化学和光谱分析,分别确定为(Ⅰ)5,7-二羟基-4’,6-二甲氧基黄酮(5,-dihydroxy 1-4’,6-dimethoxyflavone,I);(Ⅱ)木犀草素-7-O-葡萄糖甙(Luteolin-7-O-glucose, Ⅱ);(Ⅲ) 3’羟基-4’,6,8-三甲氧基二氢黄酮-7-O-芸香糖甙(3’-hydroxyl-4’,6,8-trimethoxydi- hydroflavon-7-O-rutinose,Ⅲ);(Ⅳ)5-甲基-3’-羟基-4’,6-二甲氧基二氢黄酮-7-O-芸香糖甙(5-methyl-3′-hydroxyl-4′,6-dimethoxydihydroflavone-7-O-rutinose,Ⅳ)。  相似文献   

20.
双查尔酮类化合物是合成肉桂酰基黄酮和双黄酮的重要中间体。本文报道两个新双查尔酮.2′,3-二羟基-4,4′,6′-三甲氧基-5′-(3″-羟基-4″-甲氧基)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