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探究逼尿肌训练联合术后尿管护理对老年男性脊髓髓内肿瘤(ISCT)患者术后康复及膀胱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72例男性ISCT老年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术后尿管护理,观察组采取常规护理+逼尿肌训练联合术后尿管护理。护理1周后,比较2组术后康复指标、膀胱功能指标、生活质量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尿管拔除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01)。观察组初始尿意膀胱容量、最大膀胱容量高于对照组,导尿间隔时间、残余尿量低于对照组(P<0.001)。护理1周后,2组生活质量(SF-36)评分均高于护理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01)。护理期间,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41)。结论 逼尿肌训练联合术后尿管护理可以加快老年男性ISCT患者术后康复,改善患者膀胱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延续护理对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生存质量、尿路感染发生率、膀胱功能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将48例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的患者分为两组,随机分组为观察组(n=24)及对照组(n=24),观察组进行每两周一次家庭随访,在饮水指导、间歇导尿、膀胱功能训练、并发症预防等方面给予现场指导,解答疑问;对照组进行定期电话或微信随访。通过收集两组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的患者出院半年后的生存质量、尿路感染发生率、膀胱功能恢复情况,对比研究延续护理的应用效果。结果延续护理组患者膀胱恢复情况优于普通护理组,并发症较普通护理组发生少,生活质量相对更优。结论延续性护理在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中应用效果明显优于普通护理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热敏灸联合间歇性导尿在神经性尿潴留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50例神经性尿潴留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间歇性导尿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热敏灸联合间歇性导尿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后自主排尿恢复时间、膀胱残余尿量、膀胱容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干预前(P0.05),观察组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热敏灸配合间歇性导尿能有效改善神经性尿潴留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膀胱功能,促进患者自主排尿,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康复训练对脊髓损伤后痉挛性膀胱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廖明珍  蓝佼晖  罗丹 《护士进修杂志》2009,24(16):1504-1505
目的观察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障碍的膀胱功能训练和康复护理疗效。方法53例脊髓损伤后痉挛性膀胱功能障碍患者施以间歇性导尿结合手法训练、局部音频电疗、微波治疗等膀胱功能训练等康复护理。结果53例患者治疗1个月后,膀胱容量及残余尿量治疗前后差异有显著意义(P=0.000)。结论康复护理结合膀胱功能训练,配合局部音频电疗、微波治疗,能使脊髓损伤病人的膀胱训练达到平衡和恢复自主排尿,减少并发症,缩短康复期。  相似文献   

5.
康复护理干预对外伤截瘫后膀胱功能恢复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方式在外伤性截瘫患者膀胱功能恢复中的作用。方法:将38例外伤性截瘫患者分为传统护理组和康复护理组。传统护理组18例进行常规的排尿训练;康复护理组20例则在评估患者的认知能力、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及了解患者个体排尿习惯、心理特点的基础上进行排尿功能训练,并指导患者行尿道、阴道、肛门括约肌、腹壁肌肉的舒缩锻炼等不同的膀胱功能康复训练。挤压排尿量不少于每次导尿量的3/4、自动排尿后残余尿100ml为训练成功。结果:康复护理组的膀胱功能恢复明显优于传统护理组(P0.05),留置时间明显短于传统护理组。结论:对外伤性截瘫患者进行个体化排尿结合功能训练的护理方式可以有效促进膀胱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6.
间歇导尿综合疗法对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恢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间歇导尿等综合疗法对脊髓损伤(SCI)患者膀胱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SCI患者120例,随机分为2组各60例,观察组行无菌性间歇性导尿术、膀胱功能训练、针刺及心理护理等综合疗法;对照组进行留置导尿及常规护理。结果:随访6个月,观察组建立反射性膀胱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5%与45.7%,P〈0.05);尿路感染发生率及排尿障碍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0.01)。结论:通过改进的间歇导尿等综合疗法和积极的护理措施对促进SCI患者膀胱功能的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脊髓损伤痉挛型神经源性膀胱的康复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单小虹  吕慧 《护理研究》2008,22(20):1830-1831
[目的]了解综合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将48例脊髓损伤(SCI)痉孪型神经源性膀胱病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即膀胱引流,观察组采取综合康复护理措施,包括心理护理、呼吸肌及腹肌训练、坐站训练、膀胱训练、间歇性清洁导尿、盆底肌刺激仪应用等.[结果]观察组经过综合康复护理,其膀胱功能平衡指标、膀胱容量、泌尿系统并发症等评价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综合康复护理能明显提高SCI痉挛型神经源性膀胱病人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两种康复护理方案在颈髓损伤合并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接受住院治疗的颈髓损伤合并神经源性膀胱的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4例,观察组采用扳机点膀胱功能训练结合间歇导尿法,对照组采用Crede膀胱功能训练结合间歇导尿法,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膀胱最大容量、残余尿量和最大排尿量、尿路感染和尿路结石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残余尿量少于对照组,膀胱最大容量和最大排尿量优于对照组(P<0.05),尿路感染及尿路结石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扳机点膀胱功能训练结合间歇导尿法和Crede膀胱功能训练结合间歇导尿法对颈髓损伤合并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进行治疗均有效,但应用扳机点膀胱功能训练法结合间歇导尿效果更好,并发症显著减少,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间歇性导尿(intermittent caltheterization,IC)联合低频电子脉冲膀胱治疗仪、穴位针刺治疗对低位截瘫患者膀胱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法将61例确诊为低位截瘫引起膀胱尿道功能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32例,对照组29例。实验组给予间歇性导尿联合低频电子脉冲膀胱治疗仪和穴位针刺等综合康复治疗,对照组给予留置导尿并结合综合康复治疗,连续6周后对疗效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肾积水及泌尿系统感染发生率明显下降(P<0.05)。结论间歇性导尿联合综合康复治疗对低位截瘫患者膀胱功能康复的疗效明显优于留置导尿综合康复治疗,使患者早日恢复膀胱功能,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间歇性导尿在神经源性膀胱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40例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根据入院编号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留置导尿管并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间歇性导尿和针对性护理。观察2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2组干预前后残余尿量及最大排尿量。结果观察组泌尿系统感染发生率及肾积水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残余尿量均减少,最大排尿量均增加,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且观察组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在神经源性膀胱康复护理中应用间歇性导尿有助于预防尿路感染、促进排尿功能重建。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的疗效。方法将2011年1月-2013年5月本院收治的54例糖尿病神经膀胱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8例,对照组26例。对照组给予膀胱冲洗的护理和控制血糖、营养神经、控制感染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膀胱功能训练、中药热敷、红外线照射和间歇导尿护理。比较2组治疗前及治疗后的尿流动力学检查结果和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尿频尿急症状少于对照组(P〈0.05),排小便顺畅率高于对照组(P〈0.05),最大尿流率时的压力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传统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增加膀胱功能肌肉训练、中药热敷护理、红外线照射并加强心理辅导和间歇导尿等综合护理措施,可以提高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的治疗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对脊髓栓系综合征(tethered cord syndrome,TCS)术后神经源性膀胱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08年6月~2011年6月本院收治的11例TCS术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住院期间接受持续留置尿管、间歇导尿、膀胱功能训练、电刺激及健康教育等康复护理措施,比较应用康复护理措施前后患者膀胱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患者在留置尿管期间使用膀胱功能训练和电刺激等康复措施,拔尿管时膀胱容量大于入院时(P < 0.01);患者接受间歇导尿1个月后,膀胱容量大于拔管时,残余尿量少于拔管时(均P < 0.01)。结论康复护理措施有利于TCS伴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术后重建膀胱功能,提高患者的治疗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精准化护理干预在神经源性膀胱管理中的效果观察。方法 选取2017年7月-2018年6月收治瑞金康复医院神经源性膀胱患者30名,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予以精准化康复护理干预,对照组予以常规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间歇导尿的依从性、尿路感染的发生率,患者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在间歇导尿的依从性、患者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尿路感染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精准化康复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间歇导尿的依从性,降低尿路感染的发生率,改善生活质量,提高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调查广东地区护士对神经源性膀胱和间歇导尿相关知识的认知及临床应用情况。方法 2020年12月至2021年1月,采用自行设计问卷量表,对广东地区的241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护士对神经源性膀胱和间歇导尿相关护理知识知晓自我评价得分较低。护士对神经源性膀胱的并发症及风险管理答题正确率较低。临床上虽然排尿障碍患者较多,但67.2%的人回答仍采用留置尿管,仅24.1%使用间歇导尿。仅9.9%护士认为医生对排尿障碍患者采取积极的措施。大部分护士愿意参加神经源性膀胱及间歇导尿相关培训及护理联盟,也愿意对出院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进行康复护理管理。结论 护士对神经源性膀胱和间歇导尿相关指南的知识认知不足,未将知识应用于临床,需要有针对性地采取进一步措施提高护士的认知,提升神经源性膀胱的规范管理。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自我清洁导尿术在宫颈癌广泛全子宫切除术后尿潴留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便利选取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在安徽省省立医院及肿瘤医院行广泛全子宫切除的宫颈癌术后患者76例,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40例)采用自我清洁间歇导尿术,对照组(36例)采用常规保留导尿术,比较两组患者的尿路感染发生率、尿管拔除后的尿潴留发生率及舒适度。结果自我清洁间歇导尿组尿路感染及尿潴留的发生率均低于留置导尿组,舒适度优于后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自我清洁间歇导尿能够有效降低宫颈癌广泛全子宫切除术后尿潴留患者尿路感染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膀胱功能,提高患者舒适度,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6.
FromJanuary2000toJanuary2001,21patientswithin-tractablediabeticneurogenicbladderweretreatedusingintermittenturethralcatheterization,20patientsofthesameperiodwereselectedascontrols.Weobtainedgoodtherapeuticeffect,hereisthereport.1Subjectandmethod1.1Subject41inpatientswithdiabeticneurogenicbladderconfirmedbyclinicalandexperimentalexaminationenteredourstudy.DiabeteswasdiagnosedaccordingtoADAcriteria.5patientswerediabetestype1,26werediabetestype2.Thesepatientsin…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路径化健康教育在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间歇导尿自我护理中的效果。方法:将65例脊髓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按传统的健康教育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采用健康教育路径表进行护理和指导。分别在干预前、出院时对2组知识知晓率、遵医率和住院天数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知识知晓率、遵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平均住院日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路径化健康教育可提高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间歇导尿的自我护理能力,缩短住院时间;明显优于传统健康教育方法。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观察早期电针联合体表神经电刺激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疗效。 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0例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2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体表神经电刺激治疗,观察组患者在体表神经电刺激基础上辅以电针治疗。于治疗前、治疗2个月后通过尿流动力学检查评价2组患者膀胱排尿情况,并将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最大膀胱容量、充盈期逼尿肌压力、最大尿道闭合压、最大尿流率和残余尿量等指标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2个月后发现观察组患者最大膀胱容量[(369.2±76.5)ml]、最大尿道闭合压[(75.4±10.5)cmH2O]和最大尿流率[(12.3±3.3)ml/s]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水平,而充盈期逼尿肌压力[(21.8±5.7)cmH2O]、残余尿量[(85.4±41.8)m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水平,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电针联合体表神经电刺激早期治疗可显著改善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膀胱功能,该联合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