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心肌损伤标志物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心肌损伤标志物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红蛋白(Myo),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单项及联合检测在诊断急性心肌梗死(AMI)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分别采集107例患者发病后2,4、8h静脉血,采用化学发光法在1h内定量测定cTnI、Myo、CK—MB;同时检测30例正常对照。结果在发病后2h,只有Myo的含量升高,敏感性达到47.06%,特异性58.33%;发病后4h,Myo、cTnI和CK—MB的敏感性分别为88.23%、45.10%和52.94%,特异性分别为71.11%、81.48%、82.61%;发病后8h,Myo、cTnI、CK—MB的敏感性均为100%,特异性分别为88.24%、96.08%、90.19%,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cTnI、Myo、CK—MB联合检测,可提高对诊断AMI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连续采血检测更能提高诊断率和病情分析。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血清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在早期急性心肌梗死(AMI) 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92例疑似急性心肌梗死的胸痛患者,采用快速检测试剂盒检测患者发病0~3 h、3~6 h 和6 h 后血清的H-FABP,并与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3种心肌标志物在诊断不同发病时间段AMI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H-FABP检测诊断AMI的敏感性在0~3 h(66.7%)和3~6 h(85.71%)时间段显著高于cTnI(16.67%、61.9%)和CK-MB(8.3%、66.7%);在诊断特异性上,H-FABP高于CK-MB,比cTnI低.结论 H-FABP对于诊断早期AMI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良好的特异性,更适合于临床AMI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3.
心肌损伤标志物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联合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心肌损伤标志物肌红蛋白(Myo)、心肌肌钙蛋白I(cTnI)及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联合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AMI)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根据WHO诊断AMI标准,将80例急性胸痛患者分为AMI组(46例)和非AMI组。采用微粒子酶免疫分析法(MEIA)定量测定患者血清心肌损伤标志物的浓度,并进行比较。结果AMI组的Myo、cTnI及CK-MB与非AMI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Myo的灵敏度为97.8%,特异性为73.5%;cTnI的灵敏度为80.4%,特异性为97.1%;CK-MB灵敏度为93.5%,特异性为82.3%。结论Myo、cTnI、CK-MB是一系列具有较高灵敏度和特异性的心肌损伤、心肌坏死的血清标志物,联合检测分析对AMI塞患者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红蛋白(Myo)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中的作用,为临床提供较合理的检测指标。方法:对98例胸痛患者在就诊时即刻采肘静脉血、第1天每3h采静脉血检测cTnI、MYO、CK-MB质量,比较它们对AMI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并进行优化组合。结果:AMI组、非心肌梗死组和对照组间间血清cTnI、MYO、CK-MB质量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cTnI、MYO、CK-MB质量出现时间及达到峰值的时间都不同。结论:由于cTnI、MYO、CK-MB质量出现时间段的不同,联合检测能够更准确的诊断AMI。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床边快速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红蛋白(Myo)和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联合检测对急诊胸痛患者早期危险度分层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美国博适-Triage干式快速定量心肌梗死/心衰诊断仪,对急诊的260例急性胸痛患者,采静脉血床边动态测定cTnI、Myo和CK-MB含量,并结合临床症状、心电图动态变化,对患者进行缺血风险评价,并随访cTnI阳性患者病死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260例急性胸痛病例,首次危险分层高危组47例,中低危组213例,就诊后0h时点两组间cTnI和CK-MB含量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Myo含量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基于心脏标志物变化的二次危险分层,确诊为AMI者106例,非AMI者154例。Myo、CK-MB、cTnI及三项联合诊断AMI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在胸痛发作后0~4h时间段分别是49.5%、60.0%;27.2%、92.6%;28.2%、100.0%;35.0%、84.2%;在4~8h时间段分别是70.7%、42.9%;68.3%、82.9%;75.6%、94.3%;71.5%、73.4%;在12h后分别是96.3%、36.7%;96.3%、73.3%;96.3%、86.7%;96.3%、65.6%。在短期随访期间(平均为28.5d),cTnI阳性和阴性患者的病死率分别为12.6%(13/103)和3.0%(4/134),P〈0.005。结论床边快速cTnI、Myo和CK-MB联合检测,可提高对缺血性胸痛早期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有助于急性胸痛危险度分层与处理。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三种心肌损伤生化标记物肌红蛋白(Mb)、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和心肌肌钙蛋白I亚单位(cTnI)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固相免疫层析法检测72例AMI患者和58例非AMI患者血清Mb、CK-MB和cTnI,并比较其早期诊断AMI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cTnI敏感性显著高于CK-MB(P<0.01),Mb敏感性又显著优于cTnI(P<0.01)。CK-MB和cTnI特异性显著高于Mb(P<0.01),CK-MB和cTnI特异性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早期确诊或排除AMI以联合检测Mb和cTnI可能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肌钙蛋白I(cTnI)快速检测对急性心梗(AMI)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6例疑似AMI患者用cTnI快速检测,并与CK-MB比较。结果:AMI发病后6小时、12小时、24小时内cTnI敏感性分别为38.4%、87.6%、90%;而CK-MB的敏感性在发病后4小时、6小时、24小时分别为48.9%、69.1%、84%。结论:AMI发病6小时内CK-MB敏感性高于cTnI,而6小时以后cTnI敏感性高于CK-MB。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心肌肌钙蛋白T(cTnT)试纸快速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对123例可疑的AMI患者在发病后24h内对cTnT的定性测定和测定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的活性。结果发病后6h和24h内cTnT定性检测AMI的敏感性分别为40.2%和92.8%,特异性为100%;而发病后6h和24h内CK-MB(活性)检测AMI的敏感性分别为76%和78.5%。结论cTnT试纸快速检测对诊断AMI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该方法简单快速,适宜床边检测,有利于AMI的早期初筛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肌钙蛋白I(cTnI)、肌红蛋白(Myo)和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35例急性心肌梗死组(AMI)、31例心绞痛组(UA)和20例正常对照组的静脉血标本检测cTnI、Myo、CK-MB三项指标。结果cTnI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中的灵敏度高于Myo、CK-MB,阳性率分别为66%、40%、31%,P<0.05。结论cTnI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较强的特异性,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比较心肌肌钙蛋白I与肌酸激酶同工酶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4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42例,陈旧性心肌梗塞(OMI)患者47例,检测其血清中的肌钙蛋白I(cTnI)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cTnI>0.5ng/ml为阳性,CK-MB增高超过正常值为血清酶异常,对比观察三组患者的检测结果。结果AMI组cTnI检测为阳性结果的例数明显高于UAP组及OMI组(P<0.01)。cTnI诊断AMI的敏感性为100%(45/45),CK-MB为86.7%(39/45);cTnI诊断AMI的特异性为96.7%(86/89),CK-MB为55.1%(49/89)。cTnI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明显高于CK-MB。结论cTnI对于诊断AMI较CK-MB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且检测更方便、快捷,对AMI的诊断、鉴别诊断等具有重要意义,是一种新的更有价值的AMI诊断的特异性标志物。  相似文献   

11.
黄华泥  舒学军 《中国医药导刊》2011,13(10):1778+1761
目的:评价心肌损伤标志物高敏肌钙蛋白T(cTnT-hs)、肌红蛋白(Myo)、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在急性心肌梗死(AMI)以及不稳定心绞痛、骨骼肌肌损伤中的诊断价值,并结合临床提高检测灵敏度。方法:Cobas e 411电化学发光仪测定我院176例已确诊为AMI患者不同时段抽血检测cTnT-hs、Myo、CKMB的浓度。结果:AMI患者在不同时间内三种心肌标志物的浓度都有着不同变化。且不同疾病三种心肌标志物的变化与AMI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心肌标志物高敏肌钙蛋白T(cTnT-hs)、肌红蛋白(Myo)、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联合检测有助于早期准确诊断急性心肌梗死。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红蛋白(Myo)、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以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四项指标的联合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4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A组),3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B组)和50例健康体检者(C组)在首诊(胸痛发作4 h之内)时进行cTnI、Mb、CK-MB和hs-CRP检测,比较它们各自及联合检测时对急性心肌梗死诊断的敏感性。结果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中cTnI、Myo、CK-MB和hs-CRP水平显著高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和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且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中cTn I、Myo、CK-MB和hs-CRP水平高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P〈0.05)。cTnI、Myo、CK-MB、hs-CRP及四项指标联合测定急性心肌梗死的阳性率分别为75%、82.5%、65%、87.5%和97.5%。结论 cTnI、Myo、CK-MB和hs-CRP对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有重要临床意义,联合检测可以提高急性心肌梗死诊断的灵敏度,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3.
陈玲玲 《安徽医学》2012,33(9):1224-1226
目的分析并评价联合检测肌钙蛋白Ⅰ(cTnI)、肌红蛋白(Myo)以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对急性心肌梗死(AMI)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2010年10月至2011年10月期间收治的4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治疗组,选择同期体检的健康人员42例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受检人员的cTnI、Myo以及hs-CRP的血清水平。结果治疗组的Myo、hs-CRP以及cTnI 3个指标的浓度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Myo指标在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后0~4 h出现上升,8~12 h达峰值,12~24 h后出现回落,3 d后降至正常值;cTnI指标在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后4~8 h出现上升,8~12 h达峰值,12~24 h始终处于高水平,3 d后出现回落;hs-CRP在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后逐步上升,2~24 h达高峰,3 d后回落至正常值。结论采用Myo、cTnI以及hs-CRP检测急性心肌梗死各具优势,联用3个指标进行检测能够将各自优势进行互补,在早期诊断急性心肌梗死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提倡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肌钙蛋白(cTnI)、肌红蛋白(Myo)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6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AMI组),同时选取68例健康者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患者的心肌酶,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血清hs—CRP、cTnI、Myo及CK—MB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5.61、10.25、14.19、4.35,P〈0.01或P〈0.05)。AMI患者的血清hs—CRP的敏感性较cTnI、Myo及CK—MB高,其中cTnI的特异性为最高。AMI患者2、4、8h血清hs—CRP、cTnI及CK—MB逐渐升高,而Myo于4h左右达到最高峰后逐渐降低。结论血清hs—CRP、cTnI、Myo及CK—MB联合检测对诊断急性心肌梗死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叶晓云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31):86-87,95
目的探讨血清中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肌钙蛋白(cTnI)、肌红蛋白(Myo)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表达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诊断价值,探讨其联合检测的意义,以期为研究心肌梗死的发生、发展提供理论支持。方法本实验以130例不同时点心肌梗死患者的血清标本作为观察组,选取70例体检为正常的成人血清标本作为对照组,观察不同时点心肌梗死患者血清中hs—CRP、cTnI、Myo及CK—MB含量,分析其临床价值。结果心肌梗死患者发病后血清中hs—CRP、cTnI、Myo及CK—MB明显增高。病情恶化患者hs—CRP、cTnI、Myo及CK—MB持续高水平,病情好转患者血清中hs—CRP、cTnI、Myo及CK—MB持续下降。结论心肌梗死发病后血清中hs—CRP、cTnI、Myo及CK—MB明显升高,联合检测hs—CRP、cTnI、Myo及CK—MB对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及监测治疗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陈志  盛尚春  康怡  逯心敏 《海南医学》2011,22(9):105-107
目的通过对高敏肌钙蛋白T(hs-CTn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红蛋白(MYO)、肌钙蛋白T(CTnT)的检测,探讨hs-CTnT在急性心肌梗死、稳定型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及心衰中的诊断应用价值。方法急性胸痛入院患者103例胸痛发生2h内采集血样,在罗氏E411型全自动化学发光仪上进行样本检测,hs-CTnT试剂为罗氏公司第五代肌钙蛋白试剂(批号05092728190)。结果 (1)hs-CTnT在急性心肌梗死发病早期即明显高于其他疾病和正常人群;(2)hs-CTnT在急性心肌梗死和不稳定型心绞痛中与CTnT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中hs-CTnT较CTnT更敏感,且具有与CTnT相同的特异性,在急性心肌梗死中具有更好的鉴别诊断作用,在不稳定型心绞痛中也同样具有鉴别诊断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刘宇  周荣斌 《中国全科医学》2011,14(17):1903-1904
目的 评价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检测心肌标志物血清肌钙蛋白Ⅰ/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红蛋白诊断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效能.方法 采用双盲、自身对照的试验设计方法,分别采用科卫公司研制生产的肌钙蛋白Ⅰ/CK-MB/肌红蛋白三合一诊断试剂盒和艾康公司生产的试剂盒对140例AMI患者的血液标本进行检测.结果 两种试剂检...  相似文献   

18.
研究目的探讨尿激酶对急性心肌梗塞的治疗效果。研究设计在心电监护下,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静脉注射尿激酶,观察其溶栓效果。研究单位中原油田中心医院内科。研究对象急性心肌梗塞患者14例(男10例,女4例),发病均在12小时以内。所有病例均符合 WHO 的诊断标准。处理方法患者入院后即进行心电监护,定时静脉注射尿激酶,定时记录心电图,血压及心功能,对治疗前及治疗后不同时间的观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发病6小时以内治疗7例,冠脉再通4例;发病7~12小时治疗者7例,冠脉再通1例;6例合并泵衰竭者心功能显著改善。结论发病早期应用尿激酶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心房纤颤(AF)的危险因素。方法比较410例AMI住院患者中,52例有新出现的AF(AF组),358例无AF出现(非AF组),根据AF发生的时间将AF组又分为AF早发亚组(AF发生于AMI24小时内)和AF迟发亚组(AF发生于AMI发病24小时后),比较两组及两亚组间的年龄、肌酸磷酸肌酶(CPK)峰值、心功能、梗死部位等,分析并发AF的主要危险因素。结果两组间比较,AF组年龄较大,CPK峰值高,心功能差(P<0.05)。两亚组间比较,AF早发亚组以下壁梗死为主(P<0.05),而AF迟发亚组以前壁梗死为主(P<0.01)。结论AMI并发AF与高龄、CPK峰值高、心功能差等有关,AMI后AF出现时间与梗死部位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测定血清肌钙蛋白T(CTnT)和肌红蛋白(Mb)在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电化学发光法测定93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发病后3h和24h血中肌钙蛋白T和肌红蛋白的水平,同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肌钙蛋白T在3h内阳性率显著低于肌红蛋白(P〈0.05);24h阳性率达100%。结论:肌钙蛋白T是诊断AMI最佳的指标,同时联合检测肌红蛋白,可以提高临床早期诊断的可靠性,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