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顾海军 《河南中医》2007,27(12):78-78
补法乃中医治病八法之一,是选用具有补益、滋养、强健等作用的药物,根据配伍原则组成方剂,来补充人体气血阴阳不足,恢复身体健康为目的的一种治病方法.《内经》云:"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虚者补之","损者益之",补者,补其虚也.补法临证用之甚广,投之得当,每起沉疴.  相似文献   

2.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失代偿期中医治疗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时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治疗思路进行探讨,提出培补元气、留人治病;荡涤邪实、拨乱反正;多管齐下、全面用药的观点.  相似文献   

3.
张涛  谢建群 《吉林中医药》2008,28(6):401-402
谢建群教授运用膏方治疗脾胃病,其临床辨证具有辨证与辨病结合、注重调畅脾胃气机、治病与防病并举的特点.用药强调调治脾胃是关键,脾肾双补是根本;调节脾胃气机之剂应贯穿始终;遣方用药,善用药对;辨证施补,不求峻补.  相似文献   

4.
《内经》治病之法,十分重视祛除淤血。《素问·三部九候论》曰:“实则泻之,虚则补之。必先去其血脉,而后调之”《素问·血气形态篇》曰:“凡治病必先去其血、乃去其所苦,伺之所欲.然后泻有余.补不足”《内  相似文献   

5.
陈湘君治疗成人Still,s病,以扶正法为主;辨证要点为气阴南虚;方以补中益气汤、沙参麦冬汤化裁,益气养阴,引火归元;治病求本,立起沉疴。  相似文献   

6.
刘亚军  沈洪 《吉林中医药》2012,32(8):775-776
沈洪教授认为,膏方应以协调体内阴阳的平衡为主,同时注意人体脏腑、气血、阴阳各方面的不足,使机体恢复“阴平阳秘”的和谐状态,从而预防和治疗疾病.临床用药强调平衡阴阳,治病求本;处方轻灵,切忌蛮补;独重脾肾,脾胃为先;病证结合,提高疗效.在调理患者的阴阳平衡时要针对不同病人体质、病情选用平补、清补、温补、缓补之品.同时应注意补泻结合,佐以健脾运胃之品;辨别寒、热、虚、实,以脾胃接受为度,以辨证论治作为膏方处方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清代虚劳专家吴澄所著的《不居集》进行探讨,从使用原则、所治病证、组方原则、解托补托二法对比4方面论述了吴澄解托、补托二法在外损证中的运用,旨在为虚劳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引发因素为外邪内侵,发病根本乃肺气不足、脾胃虚弱,重要病机系肾不纳气、肾气不足。辨证论治首当培土生金、补脾益气,六君子汤健脾利湿治本;金水相生,治病求本,补益肾气,纳气复元地黄丸安肾丸主之;脾肾双补、填母补子、补脾益肾,七味都气丸温肾纳气治根。未雨绸缪、防治未病,既病防变,冬病夏治、扶正固本。  相似文献   

9.
归纳整理<难经>学术思想对针灸学贡献9个方面,即:首次提出奇经八脉;首次提出八会穴;首次提出五输穴主治作用;首创"补母泻子"的针法;首创"泻南补北法",首次提出手少阴心经原穴;最早阐明俞募穴治病机理;提倡分清营卫,方可针刺补泻;强调针刺时双手配合.这些学术思想对现在针灸临床具有重要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0.
针刺补泻效果的决定因素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针刺补泻的目的和原则 针对患者的病机虚实状况,通过合理选穴并运用特定手法通过针刺以达到补虚或泻实,就是针刺补泻的目的.<灵枢·经脉>曰:"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灵枢·九针十二原>曰:"凡用针者,虚则实之,满则泄之,宛陈则除之……"说明了针刺的基本原则.针刺治病和中药治病目的是一致的,即补虚泻实,调和阴阳.  相似文献   

11.
论活血化瘀对扶正补虚的增效作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认为血瘀是重要致虚原因 ,同时也是正虚的临床表现之一 ,活血化瘀既可阻断因瘀致虚环节 ,又可消减正虚的临床表现 ,对扶正补虚具有增效作用。并以扶正补虚古方和当代扶正补虚法配伍活血化瘀的资料为依据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2.
经络和穴位既沟通内外联络肢体,又运行气血营养周身、防御疾病,所以经络的作用不仅是治“已病”,更能治“未病”。通过调理经络和穴位,保持人体各个脏腑功能的平衡、协调,使气血畅通,“经气盛则邪气不入”,从而提高对外来疾病的抵抗力。  相似文献   

13.
针灸具有祛邪扶正、平调阴阳、调节整体的作用。针灸效用的产生不在于其直接作用于病体,而在于调节机体自身的失衡,调动机体御邪能力,即自愈力,从而祛除疾患,实现阴平阳秘。笔者从机体患病的3个阶段,阐述针灸对机体自愈力调控的作用,以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和养生保健。  相似文献   

14.
疾病是人体内部正邪斗争的结果,扶正祛邪是张仲景治疗疾病的大法。详析了经方是临证灵活驾驭扶正祛邪治则的关键,在运用这一原则时,宜攻补相辅相成,补虚不留邪,祛邪不伤正。  相似文献   

15.
探讨中医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策略。认为原发性肝癌应以辨病与辨证结合论治为基本原则,根据临床分期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案;早期以扶正为主、祛邪为辅,中期以祛邪为重、扶正为辅,晚期以扶正为先、祛邪并重,末期辅以外治减缓病痛。  相似文献   

16.
付文倩  齐向华 《光明中医》2013,(11):2239-2240
脉诊是中医四诊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心理紊乱状态和躯体疾病都有重要意义.运用脉象能够对疾病进行准确辨证,探求病因,指示辨位和辨别病性,判断进退和预后,正确指导临床用药为临床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慢性咳嗽寒饮伏肺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构建方法 ,并进行可靠性评价.方法 将48只雄性SPF健康豚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咳嗽模型组、形寒饮冷组、病证模型组,每组12只.采用卵蛋白致敏,建立咳嗽敏感性增高动物模型,结合形寒饮冷刺激,建立寒饮伏肺中医证候模型,通过两者结合建立慢性咳嗽寒饮伏肺病证结合模型.观察豚鼠一般...  相似文献   

18.
卢秉久教授认为肝硬化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各种肝脏疾病后期均有可能出现肝硬化。肝硬化中后期出现肝硬化腹水,即"臌胀",乃久病体虚,正不抗邪,水湿内停,属本虚标实,治疗不能单纯利水,须根据正虚的情况,补气、健脾、扶正,佐以利水,疏利三焦,活血行气化痰,值正气未衰时,在扶正的基础上抓住时机适当逐水。  相似文献   

19.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是迁延难治性的慢性病,根据发作时的特点采取分期治疗。宗《内经》"实则泻之、虚则补之"的原则,急性期以宣泄肺气祛邪;慢性迁延期是邪实与正虚并存,治宜扶正祛邪兼顾;缓解期以正虚为主,治予扶正固本。若夹痰、湿、瘀、热的病理变化,则随证施治,获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从邪气性质和所在病位、机体抗病趋势、邪气盛衰等三方面分析张仲景对《内经》因势利导治则的运用。其所形成的具体辨证论治理论体系,对后世中医临床治疗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