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本文报道了174例肺癌病例按1:2配对调查的结果。吸烟者患肺癌的OR为2.24,其中男性OR为2.47、女性OR为2.05。肺癌组与对照组的OR差别显著,其OR随吸烟量的增加而增加,存在剂量反应关系,尤其是大量吸烟(≥20支/天)与<20支/天及不吸烟者之间的差别更显著。开始吸烟年龄组越小者,患肺癌的OR越大,吸烟年限越长其OR越大,肺癌与对照的比例也越大,尤其是吸烟年限≥31年与〈30年及不吸烟者比较,均有显著差别。环境污染因素中,肺癌患者住地环境空气中NO2、SO2的浓度比健康人群高,与生活用煤柴无关。但与通风是否良好有关,说明吸烟是得肺癌的主要因素,环境亦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应用Meta-analysis方法对国内15个有关吸烟与肺癌病例对照研究进行了定量综合分析。累积病例为5703例,对照为5669例。采用Peto氏和Dersimonian and Nan Laird二氏模型方法处理数据。吸烟因素合并OR(吸烟与不吸烟对比)在男性为3.01(2.63~3.46),PAR为56.84%;而在女性合并OR为2.32(2.02~2.66),PAR为33.10%、吸烟量、吸  相似文献   

3.
吸烟与脑卒中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调查188例脑卒中病人及188例正常对照的吸烟情况后发现,吸烟与脑卒中有关,其OR=2.13,P<0.001,随着吸烟年限的延长、吸烟量的增加,患脑卒中的危险性也在增加(OR分别为1.02、P<0.001和1.21、P<0.OO1);开始吸烟年龄越大越容易患病,OR=1.02,P<0.05。被动吸烟也与脑卒中密切相关(OR=6.56,P<0.001)。经高血压病史调整后,吸烟、被动吸烟仍与脑卒中密切相关。通过病例组与对照组血脂分析发现:病例组中吸烟者TC及HDL-C明显低于非吸烟者;对照组吸烟者与非吸烟者血脂水平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天津市区3734名中学生进行了吸烟行为及其社会心理因素调查,结果显示,中学生吸烟行为主要与下列社会心理因素有显著联系:吸烟者赞同吸烟的情绪作用(OR=2.56)和社交功能(OR=2.73),对吸烟的即时危害了解较多(OR=2.83),心理压力较大(OR=1.24),独立性较强(OR=1.48)。持反烟态度的中学生吸烟的较少(OR=0.42)。对吸烟情绪功能的认识(RR=1.74),对反烟宣传的态度(RR=0.74)对预测中学生吸烟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5.
吸烟危害人体健康已众所周知。有关报导甚多,但从微观水平观察烟雾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研究尚少。本文对每日吸烟3支以上持续10年以上55例中年健康男性,及不吸烟的55例健康中年男性进行配对观察血清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的变化。结果吸烟组X±SX为141ng/ml±11.8ng/ml。对照组为186ng/ml±0.6ng/ml.t=2.526p<0.01。吸烟组血清CuZn—SOD值低于对照组,提示烟草中各种有毒物质长期慢性刺激机体,造成中毒,血管痉挛,乏氧。使自由基(FR)产生增多。从而使CuZn—SOD降低,更不利于FR的清除。形成对机体的慢性伤害。  相似文献   

6.
对155例胎儿宫内生长迟缓(IUGR)的新生儿进行了病例对照调查,结果:IUGR组父亲抽烟≥20支/日者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吸烟量与OR值之间存在剂量-反应关系,多元Logistic分析表明父亲抽烟为一独立的因素,并对吸烟影响胎儿在生长的机理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7.
女怀非吸烟者中被动吸烟与肺癌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探索非吸烟中肺癌发病原因,采用病例对照的方法对北京市SINO_MONICA则人群中的肺癌病例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显示动吸吸烟与非吸烟女性患肺癌有一定的阳性关联(OR=2.52,P〈0.05),并随被动吸烟年支的增中而上升,当达200年支以上时有显统计学意义(P〈0.05)。环境香烟烟雾(ETS)诱发肺腺癌的可能性较大(OR=2.32,P〈0.05),而与肺鳞似无关系(OR=1.04,P〈0  相似文献   

8.
女性吸烟与脑卒中的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采用病例对照的方法分析了128例女性脑卒中病例及正常对照组的吸烟情况及血脂水平,结果发现:吸烟者患脑卒中的OR=1.85,被动吸烟的OR=4.25,P均<0.05。而且开始吸烟年龄越大、吸烟量越多、越容易患脑卒中(P<0.05)。经高血压病史调整后,吸烟的作用消失,被动吸烟的作用也减弱了(OR=2.72);还分析了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女性脑卒中的关系,未发现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9.
吸烟对抗氧化类维生素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为探讨吸烟与抗氧化类维生素及氧自由基的关系,我们检测了871例健康吸烟者和348例健康非吸烟者血浆维生素C(P-VC)、维生素E(P-VE)、β-胡萝卜素(P-β-CAR)、过氧化脂质(P-LPO)含量及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E-SOD)活性。结果表明,与非吸烟组比较,吸烟组的P-VC、P-VE、P-β-CAR、E-SOD显著降低,P-LPO显著升高;65例相同年龄男性吸烟者的P-VC、P-VE、P-β-CAR和E-SOD均随吸烟史及吸烟量的增加而降低,P-LPO随吸烟史及吸烟量的增加而升高,并均呈一定程度的直线相关;提示吸烟者体内的氧化和抗氧化平衡严重失调,氧自由基反应和脂质过氧化反应明显加剧。  相似文献   

10.
女性非吸烟者中被动吸烟与肺癌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探索非吸烟者中肺癌发病原因,采用病例对照的方法对北京市SINO-MONICA项目监测人群中的肺癌病例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显示被动吸烟与非吸烟女性患肺癌有一定阳性关联(OR=2.52,P<0.05),并随被动吸烟年支的增加而上升,当达200年支以上时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环境香烟烟雾(ETS)诱发肺腺癌的可能性较大(OR=2.32,P<0.05),而与肺鳞癌似无关系(OR=1.04,P<0.05)。  相似文献   

11.
云南省陇川县男性青年吸毒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索边境地区男性青年吸毒的危险因素。方法 断面调查基础上建立回顾性队列,观察期为1991 年1 月1 日至1994 年8 月1 日。被调查对象人口学和行为方面资料采用匿名方法收集。危险因素的确定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方法。结果 每年新吸毒者发生率在1991 ~1993 年间逐年上升。根据多因素分析,吸毒的危险因素包括:未婚、离婚或分居或丧偶( O R= 8 .9) 、被朋友或他人鼓励尝试毒品( O R= 8 .8) ,吸烟( O R= 2 .4) ,属景颇族( O R= 1 .8) 以及1991 年家庭成员中有人吸毒( O R= 1 .5) 。至少上学7 年是吸毒的保护因素( O R= 0 .6) 。几个主要危险因素的人群归因危险度分别是:被朋友或他人鼓励尝试吸毒为70 .8 % ,吸烟50 % ,属景颇族为24 % 。结论 采取社区干预来改变人们对吸烟及吸毒的看法,可能会大幅度降低新吸毒者发生率。为此,建议尽快开展社区干预项目。  相似文献   

12.
524名部队医务人员吸烟情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部队医务工作人员树立起不吸烟的模范形象,才能有力地向广大官兵宣传吸烟的危害。为此,我们对驻地军队医院的男性医务工作人员的吸烟情况进行了调查。1 对象与方法  对象为驻地三所军队医院男性医务工作共524人。其中年龄最小19岁,最大67岁。受试者填写统一调查表格,重点了解是否吸烟(按WHO吸烟标准和1984年全国吸烟调查的分类标准定义)、吸烟量、吸烟原因及戒烟情况等。2 结果 (1)吸烟率:524名男性医务工作人员中,吸烟者189名,总吸烟率36.1%。其中非临床科医务人员吸烟率为42.3%(69/…  相似文献   

13.
吸烟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外环境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提供除吸烟以外的外环境因素与吸烟发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关系的信息。方法:在北京房山区23个自然村筛查出154例吸烟无慢性呼吸道疾病症状的COPD患者(FEV1/FVC<70%),在同年龄(±3岁)、同性别、同居住地吸烟的正常人群中(无慢性呼吸道疾病症状且FEV1/FVC≥75%),按1∶1配对作为对照。其中男性137对,女性17对。问卷包括个人一般情况、居室环境、职业暴露史、吸烟史、饮酒史、过敏史、个人史、家族史。肺功能测定,包括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肺活量(FEV1)及FEV1/FVC等。结果:病例组与对照组年龄、受教育程度、吸烟量无显著差异。单因素分析:冬季热炉取暖方式(OR=1.75)、厨房没有安装抽油烟机(OR=2.03)及居住土坯房屋类型(OR=1.82)等居室环境与COPD发生有关联(P<0.05);接触谷尘(OR=1.63)、化学品(OR=11.77)等职业暴露;吸烟深吸(OR=1.68)、有无过滤嘴(OR=2.55)、家族慢性支气管炎史(OR=1.74)等与COPD发生有关联,统计学上有显著性意义。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表明,接触化学品(OR=3.27)、吸  相似文献   

14.
饮酒、吸烟与高血压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调查是在1992年底对上海市3个居民点35岁以上居民高血压普查基础上进行的人群中病例对照配对研究。着重分析饮酒、吸烟及高血压家族史与高血压患病的关系。病例及对照用随机抽样方式分别选自普查得到的高血压人群和正常血压人群。配对条件为性别相同、年龄相近。共调查493对病例对照,用配对χ2分析各因素与高血压关系,并用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各因素间的混杂和交互作用。调查结果表明,在上海地区饮酒与高血压病有关,OR为1.98(95%CI:1.0~3.9);高血压家族史与高血压病密切相关,在不吸烟者中OR值高达18.8(95%CI:10~35)。研究结果未提示吸烟与高血压有明显关系,OR值为1.49(95%CI:0.91~2.44)。  相似文献   

15.
选择广州市大气质量相对清洁地区的男性20岁左右,部队战士,干部149人,其中吸烟者74人,不吸烟者75人,进行血中COHb、IgG、IgM和唾液溶菌酶水平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吸烟量的增加,人体COHb的量亦相应增加,但平时吸烟取血当天不吸烟者的COHb与无吸烟史的人群结果非常近似,提示CO对COHb的影响只有急性作用,而无蓄积极慢性作用;吸烟与否,吸烟的数量以及吸烟的时间均对体液免疫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结直肠癌P53蛋白异常表达的危险因素,对121例原发性结直肠癌病人手术切除癌组织进行S-P免疫组化检测,将病例划分为P53异常表达阳性组和阴性组,应用病例-病例研究方法及SAS软件进行因素分析。结果表明,P53异常表达阳性组病人72例,阳性率59.50%;单因素分析,有5个因素与P53异常表达有联系,它们是吸烟(OR=2.095)、接触毒物(OR=2.180)、家人吸烟(OR=3.096)、  相似文献   

17.
膀胱癌危险因素交叉配比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112例膀胱癌病例进行与非肿瘤对照和胃癌对照交叉配比病例对照研究,结果相对于胃癌、膀胱癌的特异危险因素为危险职业作业史(OR=2.07)、泌尿道病史(OR=2.83)、憋尿(OR=2.87)、常服解热镇痛药(OR=2.67);较特异危险因素为吸烟(OR=2.75)和食用糖精(≥15次/年,OR=4.00);一般因素为精神创伤(OR=2.11)。遗传易感性似乎不明显。  相似文献   

18.
农村社区吸烟、饮酒与食管癌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农村社区吸烟、饮酒与食管癌的关系。方法:对256例食管癌新发病例进行1:1病例对照研究。结果:吸烟(OR=2.04)、饮后吸烟习惯(OR=2.52)能增加食管癌发生的危险性,吸烟年限越长、日吸烟量越大患食管癌的可能性越大。结论:控制吸烟对于农村社区食管癌的防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对消化性溃疡(PU)患病危险因素的配比研究结果表明,单因素分析筛选出PU家族史、慢性萎缩性胃炎(CAG)家族史、进餐无定时,晚睡前饮食、偏咸口味、吸烟、A型性格、偏硬饮食8个变量与PU有显著性联系,其中吸烟与PU患病危险呈剂量反应关系。同时将筛选出的8个变量引入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提示5个变量为PU患病的主要危险因素:PU家族史(OR=5.55)、进餐无定时(OR=2.597)、偏咸口味(OR=1.85)、睡前饮食(OR=1.66)、吸烟(OR=1.36)。  相似文献   

20.
吸烟对健康老年人心脏左室收缩功能的影响刘同想,丁盛贵,胡天亮,卢斯科,廖忠友,孔素平我院自1991年8月~1993年8月对64例长期大量吸烟的健康男性老年人进行了心脏收缩时间间期(STI)的测定、并与60例不吸烟的健康男性老年人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报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