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静脉输液是临床护理中最基本的一种基础操作,在静脉输液过程中,如果更换输液瓶不及时,会出现空气进入茂菲氏滴管下方的输液管内的现象。近几年,笔者经过对该现象各种处理方法效果的观察,总结了一种较实用的排气方法,现报道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每逢春、秋、冬季,病人输液时,我们都主动为病人送去热水袋,温暖病人因输液而冰凉的手臂,时间久了,笔者从中总结出了巧排热水袋内空气的办法,现介绍如下。1方法取热水袋1只,打开旋纽,先装1/5凉水,再装进2/5开水,然后,将持热水袋的手慢慢放松,热水袋慢慢下落,袋内的水轻漫至袋口  相似文献   

3.
临床上连续输液时,常会遇到因更换液体不及时而致输液管内出现大段空气的现象。若按常规用分离输液管与头皮针接头再排气的方法,易造成细菌污染和药液浪费,甚至会有微量空气进入体内而造成患者恐慌。有文献报道用手指缠绕法排除空气故障,但易致手指疼痛或麻木不适,影响排气成功  相似文献   

4.
临床上连续输液时,常会遇到因更换液体不及时而致输液管内出现大段空气的现象.若按常规用分离输液管与头皮针接头再排气的方法,易造成细菌污染和药液浪费,甚至会有微量空气进入体内而造成患者恐慌.……  相似文献   

5.
李丽萍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6):6386-6386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我们经常遇到配制药液后没有向外抽空气或抽气不够,致使输液瓶内压力过高,导致药液由输液器的排气管端溢出.既影响药液剂量的准确性,又易引起患者及家属的不满,影响护患关系.以往我们另取注射器针头排气或使用20 ml注射器抽吸空气,但费时费材料.经过临床反复试验,我们发现将输液器的穿刺器尖端侧孔向外拔出少许,将瓶内空气挤出即可达到排气减压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在静脉输液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未及时更换液体均可导致输液器莫菲氏滴管(以下简称滴管)内液体滴完,空气下滑至滴管下,引起患者紧张、恐慌,若不及时处理,有造成空气栓塞的危险。临床上常根据下滑空气段长短采取上排法(将<60 cm的空气段上排至滴管内[1])或下排法(分离输液管与头皮针衔接处将>60 cm的空气段从下排走)。  相似文献   

7.
静脉输液疗法已被临床广泛采用,为减少由于医源性污染导致的输液反应,我科在输液过程中,装置了静脉输液空气净化器,经临床应用9,000人次,输液反应由1981年的22.4%,降低为1982年的1%,  相似文献   

8.
静脉输液时,常遇到输液调节器控制不住液流的现象。通常情况下,护士会将输液管用止血钳夹住或将输液管弯折,必要时还需重新更换输液器,操作非常繁琐。现介绍一种简单操作:先将螺栓拧松,同时迅速拧紧水止前槽,再迅速将螺栓拧紧,这样液流很容易得到控制。经多次实践,此方法简单易行有效,成功率达100%。  相似文献   

9.
巧排静脉输液时头皮针紧贴血管壁的故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静脉穿刺后,头皮针的固定是临床护理中最常见的护理操作,然而在平常的静脉输液穿刺中,经常会碰到头皮针斜面紧贴血管壁的现象,导致输液不畅,所以头皮针的固定方法直接影响静脉补液的速度和补液的质量.  相似文献   

10.
张建红 《家庭护士》2008,6(6):552-552
静脉输注是临床治疗的一种主要手段,也是基础护理操作的重要内容,在输液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常导致莫菲氏滴管以下的输液管内出现空气,当空气少量时,使用手指轻弹法,当空气多量时用上述方法不易成功,以往则将输液管接头端分离来排除空气,此方法费时费力,且易造成污染,也造成药物的浪费,为提高操作安全性,采用下述方法排除空气,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1.
静脉输注是临床治疗的一种主要手段,也是基础护理操作的重要内容,在输液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常导致莫菲氏滴管以下的输液管内出现空气,当空气少量时,使用手指轻弹法,当空气多量时用上述方法不易成功,以往则将输液管接头端分离来排除空气,此方法费时费力,且易造成污染,也造成药物的浪费,为提高操作安全性,采用下述方法排除空气,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2.
为提高医疗质量,减少输液反应,通常在输液时对输入药液、输液瓶及术者的无菌操作比较重视,而对空气净化还缺乏有效的措施。一年来,我们经过不断改进,试制了输液通气滤过器,用作空气净化,现简介如下:一、构造:输液通气滤过器用玻璃制成,外观略  相似文献   

13.
静脉输液和静脉采血是临床上常见的两项操作,长期以来,在护理工作中均是采取两项处置分别进行,即静脉采血后,拨出采血针头,再重新更换注射部位进行静脉输液治疗,这样反复穿刺,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痛苦,而且破坏血管。同时在抢救危重患者时,耽误了宝贵的时间,并且增加了护士的工作量,自从我院2001年引进一次性真空静脉采血装置后,经过临床实践,我们总结出了一种将静脉采血和静脉输液两项处置合为一体的操作方法,这种新的工作方法克服了以往工作中的不足之处,在临床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并深受广大患者的好评,现将具体操作方法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静脉高价营养疗法在临床应用逐渐广泛,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但是这一疗法也常可引起一些较严重的并发症,感染为其中较常见的一种。感染可能由于营养液在配制时或输入过程中被污染;亦可能由于细菌从静脉导管的皮肤入口处或从输液装置(包括管道、滴管及针头)进入体内而引起。因此,我们在腔静脉插管输液的各个环节都必须严格地执行无菌技术操作,以防止液体的污染,减少感染的发生。下面仅就静脉输液空气过滤的问题,进行一些探讨。为了了解空气对液体污染的可能性与寻找  相似文献   

15.
静脉输液后巧拔针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误诊学杂志》编辑部: 我们通过临床实践摸索,对经静脉拔针及压迫针眼位置进行改进,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天气转冷,卧床输液患者都会把输液侧肢体放进被窝取暖。厚重的被子很容易压住输液针头使输液速度减慢。活动肢体时被了会不慎碰歪输液针头或把针头带出而至液体外渗或漏出,从而使患者经受重复穿刺之苦,现介绍一种经济简单的能保护静脉输液的小支架。  相似文献   

17.
临床护理过程中因为病情需要,往往要给正在输液的病人进行静脉注射,或进行静脉滴注,护士一般从病人输液管道的乳头处分离输液器与头皮针进行静脉注射,这种方法是临床上最常用也是最方便的,但是此时往往会有空气进入,现介绍一种防止空气进入静脉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8.
19.
小儿由于自制能力差,很容易在变动体位时引起头皮针脱出血管外,造成液体外渗,需要反复进行静脉穿刺,既增加了患儿的痛苦,也影响了抢救和临床用药[1].  相似文献   

20.
陆涛 《山西护理杂志》2011,(11):2864-2864
临床上有些病人静脉输液完毕拔针前,有的常规静脉推注一些药物,如利尿剂或抗过敏类药物等,通常做法用注射器抽吸药物,排尽空气至乳头处,分离针头,关闭输液管调节夹,分离针头硅胶管与输液管连接处,将注射器乳头与针头硅胶管连接,匀速推药,完毕拔针。但在分离、连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产生极少量的空气,在推药时进入血管,病人看到空气进入血管,极易恐慌,发生纠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