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目的 探讨新生儿泪囊炎行空心泪道探通针探通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 分析58例新生儿泪囊炎采用空心泪道探通针探通术的临床疗效。结果 本组病例中,仅1例失败,余57例均获治愈。结论 新生儿泪囊炎行空心泪道探通针探通术,该方法简单,疗程短,治愈率高。  相似文献   

3.
新生儿泪囊炎泪道探通时机评估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目的评估新生儿泪囊炎最佳手术探通时机,探讨手术成功的相关因素。方法随机选择眼科门诊2004年4月至2006年2月2448例2~60个月新生儿泪囊炎病例。根据儿童年龄分为2m~4m,5m~12m,13m~60m三组分别观察。对保守治疗2周无效的患儿采用一体式泪道冲洗探通针一次性完成泪道探通手术,手术前后连续使用妥布霉素,生理盐水,氟美松行泪道冲洗3d-5d,对于术后泪道不通患儿手术后1w复行泪道再次探通,二次探通失败者手术后1m后再行泪道探通术。治愈标准为无溢泪,无分泌物,泪道冲洗通畅。术后仍然流泪,伴分泌物,泪道冲洗不畅为无效。结果2个月~4个月组治愈率(98.44%),5个月~12个月组治愈率(96.47%),13个月~60个月组治愈率(90.56%)3组比较,患儿年龄越小,手术探通治愈率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2个月~4个月组1次探通成功率(3.02%);5个月~12个月组一次探通成功率(6.42%);13个月~60个月组一次探通成功率(9.12%);3个年龄组相比,随着年龄增加,多次探通率明显增加,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泪囊炎,年龄越小手术治愈率越高,2周以上保守治疗无效者,应该早期行泪道探通手术。手术前后采用抗生素和激素连续冲洗泪道及采用改良新款一体式冲洗探通针对于手术的成功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4.
泪道探通术治疗新生儿泪囊炎的体会   总被引:23,自引:3,他引:20  
新生儿泪囊炎多是新生儿泪器异常。位于鼻腔的鼻泪管下端存有残膜,此膜形成各异,而且位置不同,常在形成Hasner瓣膜处完全不通。出生后不久出现持续流泪及分泌物增多,用手指压迫泪囊时,可见从下或上泪点流出粘液性和脓性分泌物。本文主要探讨泪道探通术对该病的治疗作用,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6.
早期泪道探通术治疗新生儿泪囊炎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新生儿泪囊炎多因膜状物封闭鼻泪管下口,或因上皮碎屑堵塞泪道引起。少数是由于鼻泪管下端发育不完全,没有完成“骨道化”或泪囊继发感染形成。婴儿出生后有泪溢现象,压泪囊可有黏液或脓性分泌物自泪点溢出,如治疗不及时可引起急性泪囊炎、泪囊瘘、角膜感染等后果[1]。治疗上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新生儿泪囊炎治疗效果。方法对75例新生儿泪囊炎患儿行局部泪囊区按摩、泪道加压冲洗、泪道探通术,同时辅以局部点抗生素滴眼液治疗。结果75例患儿经1周~2个月治疗全部治愈。结论对新生儿泪囊炎患儿早期行泪道探通治疗方法,能获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8.
高频泪道浚通术治疗先天性泪囊炎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采用高频泪道探通法治疗先天性泪囊炎。方法 用WZC -Ⅱ型泪道治疗仪行高频泪道探通法治疗先天性泪囊炎 69例 (73眼 ) ,所有患儿均为泪道探通失败 2次以上者。随访观察 8~2 0个月 ,平均 1 2个月。结果 治愈 97 62 %。结论 高频泪道探通法治疗先天性泪囊炎操作简便 ,手术安全可靠 ,治愈率高  相似文献   

9.
泪道探通治疗新生儿泪囊炎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泪道探通治疗新生儿泪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9年2月至2012年1月就诊的新生儿泪囊炎患者87例(93只眼)在表面麻醉下行泪道探通治疗。结果随访3~12月,87例(93只眼)新生儿泪囊炎一次性泪道探通治愈86例(91只眼),治愈率为97.85%,1例(2只眼)二次探通后治愈。患儿年龄<12月龄时,治愈率为100%。结论泪道探通术治疗新生儿泪囊炎疗效可靠,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0.
鼻泪道插管术治疗慢性泪囊炎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目的 探讨鼻泪道插管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疗效。方法 采用改进的鼻泪道插管术治疗慢性泪囊炎患者47例54眼,其中观察了37眼的远期(1~4年)随访结果。结果 在随访37眼中,治愈27眼(泪道冲洗通畅),占72.97%,10眼泪道冲洗不通,占27.03%。手术后早期定期随访行泪道冲洗将使手术远期疗效提高。结论 鼻泪道插管术具有操作简单,损伤小,非破坏性特点(相对泪囊摘除),掌握一定技巧,有望取得较好疗效,可作为治疗一些慢性泪囊炎患者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描述对Ritleng泪道导管系统原有设计进行改良的可行性,并评价其疗效。方法采用镍钛形态记忆导丝等对Ritleng泪道导管进行改良,并应用于25例(26眼)严重阻塞性溢泪(Munk分级法,3~4级)。进行泪道诊断试验,随访评估泪道解剖及功能性开放。观察镍钛导丝引出鼻腔的方式。随意选择2例(2眼)进行计算机断层扫描泪道造影( computed tomography-dacryocystography, CT-DCG)。结果拔管后随访4~12月,平均(7.1±3.7)月。拔管后末次随访,24眼(92.31%)溢泪症状完全消失。在经52个泪点的52次镍钛导丝导引操作中,46次(88.46%)镍钛导丝自动弹出鼻孔或进入鼻前庭。CT—DCG显示导管内造影剂充盈均匀、管腔开放。结论改良的导管系统,操作简便,有较高的泪道再涌室.  相似文献   

12.
泪道逆行置管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新型材料制成的导管经泪道行逆行置管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在西安市眼科医院门诊选取2007年12月至2008年12月慢性泪囊炎、鼻泪管阻塞368例(368只眼),门诊采用新型材料制成的导管经泪道实施逆行泪道置管术,术后冲洗,通畅后放置1~7个月拔管,术后观察患者的症状和冲洗泪道的情况6~12个月。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未出现任何并发症。泪道逆行置管对慢性泪囊炎和鼻泪管阻塞的治愈率为86.1%,有效率为98.4%。结论该方法对治疗慢性泪囊炎及鼻泪管阻塞的患者,效果满意、安全简便、创伤小、经济、患者的依从性好,是一种适于临床推广应用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婴幼儿泪道探通术在治疗新生儿泪囊炎中的风险。方法对过去10年中施行的婴幼儿泪道探通术的术式、探通次数及探通时间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以上因素与泪道探通术并发症发生率之间的关系。结果泪道探通2771例3163眼。治愈2715例3101眼,治愈率为98.04%,共出现假道及下泪点撕裂等并发症36例36眼,并发症总发生率1.14%。冲洗式探通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非冲洗式探通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探通1次并发症发生率低于探通2次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6个月龄及以前实施探通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6个月以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泪道探通术治疗新生儿泪囊炎虽有一定风险,但有较高治愈率,严格操作步骤可以避免或减少并发症的出现。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泪道逆行置管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有效性、安全性。 方法:选取2009-12/2011-12来本院就诊的慢性泪囊炎患者42例42眼,在局部麻醉下将泪道再通管逆行置入鼻泪管内,术后3~6mo拔管,拔管后随访6mo,观察其有效性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所有42例患者均顺利置入泪道再通管,常规3~6mo拔管。42例患者中40例患者拔管时泪道冲洗通畅。拔管后6mo有效率88%,发生并发症3例。 结论:泪道逆行置管治疗慢性泪囊炎操作简单,适用范围广,有较好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泪道扩张引流管逆行鼻泪道插管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观察于我院2012年1月-2013年6月诊治的慢性泪囊炎患者120例(120眼),男性26例(26眼)、女性94例(94眼)。在泪道和鼻腔黏膜麻醉行泪道扩张引流管逆行鼻泪道插管,术后常规处理,术后3d每天冲洗泪道,以后每周冲洗泪道,视情况拉长间隔时间1、2、3周;3个月左右拔管,随访6个月,每2周冲洗泪道。结果拔管后随访6个月,治愈70眼(治愈率58.3%);好转19眼(好转率15.8%),有效率74.1%;无效31眼。结论泪道扩张引流管逆行鼻泪道插管治疗慢性泪囊炎是一种操作简便且有效安全的方法,对局部的解剖结构影响较小,适合于在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不同年龄段的新生JLN囊炎采用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年龄≤3个月的患儿88例(126眼)采用保守治疗的泪囊按摩;对年龄〉3个月经保守治疗无效的91例(120眼)则行泪道探通术。结果246眼均治愈,恢复正常的泪道功能。结论保守的泪囊按摩治疗新生儿泪囊炎简单、易行,适合于早期治疗;对按摩无效的3个月以上的患儿可采用泪道探通术,泪道探通术能完全治愈新生儿泪囊炎,且操作时间短,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7.
泪道植管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金卯 《国际眼科杂志》2010,10(6):1112-1114
泪道疾病是眼科常见病、多发病。泪道植管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各种泪道疾病的治疗,特别是泪道阻塞性疾病。我们综述了泪道植管技术相关器械和设备、支撑物材料、联合治疗以及并发症和后遗症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全麻下泪道探通及置管术治疗先天性泪囊炎的疗效。方法 79例90眼先天性泪囊炎患儿,氯胺酮全麻后,行泪道探通术,少数患儿探通后留置硬膜外麻醉管1-3天。结果 79例患儿全部治愈,溢泪溢脓症状消失。结论 全麻下泪道探通及置管术治疗先天性泪囊炎,安全可靠、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泪道钻通术联合泪道置管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疗效。设计 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 2015年6月到2017年2月在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眼科收治的慢性泪囊炎患者98例。方法 根据随机信封抽签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泪道钻通术治疗,观察组给予泪道钻通术联合泪道置管术,术后随访3个月,记录并比较两组疗效、眼表症状评分及并发症。主要指标 疗效、眼表症状评分及并发症。结果  术后3个月,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治愈率分别为98.0%和85.7%(P=0.008)。两组术后3个月的眼表症状评分分别为(18.00±4.22)分和(23.88±3.91)分,都明显低于术前(P=0.000,0.013),同时观察组的眼表症状评分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8)。术后3个月,观察组假道形成、泪小点裂伤、肉芽肿形成、鼻腔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为4.1%,而对照组为18.4%(P=0.010)。结论  联合泪道置管术的泪道钻通术治疗慢性泪囊炎能提高治愈率,并减少术后并发症,能促进改善眼表症状。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内窥镜下泪道钻通联合置管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8-05/2010-05在我院诊治的107例慢性泪囊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观察组(内窥镜下泪道钻通联合置管术治疗组)54例,对照组(外路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组)53例,比较两组慢性泪囊炎患者治疗后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治愈率为74.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并发症发生率为38.9%、术后1a内复发率为5.6%,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内窥镜下泪道钻通联合置管术治疗慢性泪囊炎不仅有效、安全,同时具有微创的特点,适合在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