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幼儿家长的儿童视觉保健意识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调查幼儿家长的儿童视觉保健意识,以便有效制订工作规划及采取科普宣教,达到对幼儿眼病早发现早治疗的目的.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式,非选择抽样调查上海部分幼儿园的幼儿家长共2000人.问卷主要了解家长对小儿视觉的关心情况、就医意识、诊疗依从性及对各种"视觉保健特效药物及仪器"的看法等.结果40%6~50%的家长会有意识地主动关心小儿视觉的情况,12%的家长缺乏就医意识,"散瞳验光"、"戴眼镜治疗"的诊疗依从性为40%~50%,"手术治疗"的依从性为2%.结论要加强科普教育与宣传,增强患儿家长的儿童视觉保健意识.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中国北部地区患有重度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患儿的家长对该病的认知情况.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形式.问卷于2013-01/2013-04发放并回收,问卷对象为230名患有重度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患儿的家长.问卷收集了患儿的基本情况和家长对该病认知度的信息.结果:回收有效问卷共计221(96.1%)份,其中128(57.9%)名患儿曾在住院期间接受过眼底检查,208(94.1%)名患儿家长曾被儿科医生告知并建议进行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而13(5.9%)名患儿家长并未曾被告知进行眼底筛查.仅有159(71.9%)名患儿家长对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有所了解,而62(28.1%)名患儿家长对该病一无所知.由于晚期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如Ⅳ期或Ⅴ期病变)预后极差,患儿家长是否被医生告知需要进行眼底检查与病变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P<0.001),一定程度上影响患儿的预后.然而,医院的级别与家长是否知情之间并无显著相关关系(P=0.625).结论:中国北部地区的儿科医生和早产儿家长对于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认知有待进一步提升.而儿科医生与眼科医生对于患儿家长进行更多的沟通和宣教将有助于改善现状.  相似文献   

3.
患儿女,1岁半.以左眼发红1个月,于2009年3月12日收入山东省眼科研究所.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家长发现患儿左眼红,无眼疼、流血、流泪,未诊治,近半月发现其眼内发红,患儿未诉不适,当地医院就诊,行B超检查提示:左眼玻璃体出血,左眼前房积血,建议患者上级医院诊治,患者来我院,门诊以"左眼玻璃体出血"收入院.家长否认患儿有外伤史,足月顺产.  相似文献   

4.
患儿女,5岁.因偶然发现右眼视物不见、眼红1周,以"右眼视网膜母细胞瘤(RB)"初诊于2008年7月11日收入我科.患儿于1周前出现右眼轻度发红,家长检查发现患儿右眼视物不见,在当地医院就诊并行CT检查发现眼内肿物,怀疑"RB",为进一步诊治转入我院.  相似文献   

5.
例一:患儿,男,4.5岁.发现视物眯眼一年半.一年半前(3岁时),患儿家长发现患儿存在上述症状,询问得知其视物模糊.于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近视",给予框架眼镜配戴.近日,患儿自觉视力继续下降.患儿出生胎龄36周,剖腹产,出生体重2030 g,生后5 min Aparg评分9分.出生后即入住当地医院新生儿科,予人暖箱常规护理及吸氧一次,吸氧浓度不详,住院1周后出院.家族及近亲中无高度近视患者.  相似文献   

6.
例1男性,5岁.因家长发现患儿双眼球突出半月来我院.患儿父亲为甲亢病患者,于我院内科门诊治疗.近半月突然发现孩子双眼球突出就诊于内科.  相似文献   

7.
病人男,7岁.家长发现患儿自出生后双眼畏光,随着年龄增长,视力较同龄人差,2007曾在我院住院,全麻下行相关检查,被诊断为:"①先天性无虹膜;②先天性青光眼;③先天性白内障;④巩膜葡萄肿;⑤知觉性外斜视;⑥角膜云翳.给予降眼压等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8.
患儿 男 32d 出生后家长就发现其左眼角膜灰白,30d时来我院就诊.患儿为GlPl足月顺产,其母在怀孕前曾患乙型肝炎,孕期曾患感冒,服用阿莫西林等药物.其父体健,家族中无畸形病史.  相似文献   

9.
弱视误诊2例     
例1,男7岁,因家长发现患儿视力不好,于1998年12月在当地医院就诊被告知为双屈光不正,曾散瞳验光配镜.由于患儿年龄太小,眼镜时戴时不戴,不到半年眼镜损坏未再配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儿童弱视治疗依从行为的心理因素和提高治疗依从性的途径.方法 选择集中治疗和家庭治疗2种常用弱视治疗方式分组,综合治疗半年以上后对2组进行依从性问卷调查和疗效比较,分析2组患儿及家长的依从行为、态度和疗效的差异及相互关系.结果 集中治疗组疗效总有效率91.96%,家庭治疗组总有效率75.76%,2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集中治疗组患儿的治疗行为(戴镜、遮盖、训练)依从性均超过91.00%,所有患儿意识到自己眼睛得病了,80.25%的患儿能积极配合治疗,家庭治疗组患儿各项治疗行为依从性和态度明显较差,尤其在遮盖、认知、需要和行为习惯上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家长的治疗依从行为(重要性、稳定性、持续性)和态度(学习、认知、信心)集中治疗组各项均在85.00%以上,家庭治疗组除监督行为外都在70.00%以下,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儿童弱视治疗的依从性来自患儿良好的认知和行为习惯、家长正确的认识和心理状态、以及尽可能个体化的治疗方式,集中治疗有益于提高患儿和家长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11.
1病例 患儿男,3岁.因"家长发现患儿右眼角膜发白1年余"于2010 - 08 - 18入我院诊治.因患儿不配合,故口服水合氯醛后在睡眠状态下用手持裂隙灯显微镜检查.专科情况:右眼球增大、突出,睫状充血(+++),角膜鼻下方可见片状白班,前房完全消失;瞳孔闭锁并向鼻下方移位;其余结构窥不见.指测眼压T+2.左眼前、后段未见异常.B超提示(图1A):右眼未见明显晶体弧形回声,玻璃体腔内可见细条状中低回声与视盘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2.
闫慧  季迅达  赵培泉 《实用防盲技术》2011,6(4):141-144,158
目的调查视网膜母细胞瘤(retinoblastoma,RB)患儿家长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国际通用的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对121名患儿家长进行问卷调查,以国内常模作为对照。采用SAS 8.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t检验和方差分析。结果 RB患儿家长的焦虑标准分(53.80±10.42)和抑郁标准分(58.90±10.89)均高于国内常模(P均〈0.0001)。双眼RB患儿家长的焦虑标准分(58.19±10.57)和抑郁标准分(62.46±11.84)明显高于单眼RB组(焦虑和抑郁值分别为51.73±9.77,57.22±10.09,P值分别为0.0083,0.0423)。患儿所处的治疗阶段不同,家长文化程度不同,家庭经济状况不同,家长的焦虑和抑郁程度也不同。结论 RB患儿家长的焦虑、抑郁水平明显高于国内正常人群,提示对RB患儿家长进行心理疏导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3.
在临床上,常见到一些家长因患儿有斜颈而到外科就诊.实际上,多数患儿是由于先天性上斜肌麻痹造成的眼性斜颈,其中一部分患儿则被误诊为肌性斜颈而在外科行胸锁乳突肌的手术,术后斜颈仍无改善,最后才转入眼科,结果给患者造成了不必要的痛苦.  相似文献   

14.
眶内、颅中及后窝140mm长异物致死亡一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患儿,男,3岁,于1993年2月8日在玩耍时从1m多高的坡地上跌落在地,跌落时面部向下,跌落后患儿大叫疼痛.其家长抱起患儿见有一树枝插入右眼内眦角处,露出内眦外的树枝长约50mm,粗约8mm.家长用力未能将树枝拔出,急送当地乡卫生院求治.当时用止血钳使劲未能将异物拔出,遂在内眦皮肤下将树枝折断,取出1段长60mm的树枝.当时  相似文献   

15.
张自峰  王雨生  张鹏  李曼红  周健  崔志利 《眼科》2010,19(6):366-367
病例1女,82天.因自出生后视力差就诊.患儿家长发现其注视不能,伴畏光,无眼红,未见明显分泌物.患儿为第1胎,足月顺产,出生体重3450g,出生后无明显窒息,无吸氧史.父母非近亲婚配,家族史不详.查体:发育良好,全身皮肤色淡,微呈粉红,毛发色黄白,心、肺、腹未及异常.患儿有物体追随视,固视差,畏光.  相似文献   

16.
患者男,10岁.因发现左眼视物不清2个月,到我院就诊.2个月前患儿在学校体检时,发现左眼视力差,眼科医生检查眼底,发现有病变(患儿家长代诉).  相似文献   

17.
患儿,男,11岁,因双眼巩膜自幼呈蓝色于2007年12月17日来我科就诊.患儿家长自诉患儿自出生后双眼呈蓝色,3岁至今先后10次双下肢因跌倒发生骨折,其右侧骨折7次,左侧骨折3次,现无法正常行走.曾因骨折在多家医院就诊.  相似文献   

18.
患儿男性,5岁.因家长诉患儿出生时面部即有大量红斑,皮肤有红紫色及青紫色斑,皮肤色泽较健康儿童深,以"待排除眼内血管瘤"于2012年7月20日来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同仁眼科中心就诊.患儿出生后2个月曾于外院行双眼抗青光眼手术.外院颅脑CT检查示颅内骨板下多发迂曲扩张血管.患儿足月剖腹产,否认癫痫病史.家族中无类似病史,父母非近亲结婚.体格检查:体格发育及智力发育正常,营养中等,全身系统检查未见明显异常;颜面部弥漫分布鲜红斑痣,呈网状分布,边缘不规整,无明显隆起,压之可褪色;全身皮肤弥漫黑青色外观,胸部及背部皮肤可见大片青黑色"蒙古斑"样病变,逐渐移行为正常皮肤;右上肢散在鲜红斑痣,右上肢肩角三角肌及左侧肩颈部皮肤青褐色伊藤痣,边界大致清晰;双下肢及臀部皮肤可见对称散在分布的灰黑色斑片状痣,边界清晰(图1).  相似文献   

19.
患者男,8岁.因双眼进行性视力下降2个月余于2012年6月11日来我院眼科就诊.2个月前患儿家长发现患儿视力下降到外院就诊,检查发现双眼矫正视力0.15.眼部B型超声、眼底彩色照相检查均未见异常.初诊为"双眼视神经病变",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此后患儿视力进一步下降,不能独立行走.否认外伤、早产及家族遗传病史.患儿身形较瘦,皮肤较黑,生命体征平稳,神智清楚,精神尚可,吐词清晰,对答语速偏慢,定向力正常,伸舌居中,鼻唇等称,四肢肌张力正常,病理征(),脑膜刺激征(-).眼部检查:双眼视力光感不准确.眼压正常,眼球运动正常,双眼瞳孔等大等网,直径约4 mm,直接及间接对光反射正常,相对性瞳孔传入障碍阴性.双眼眼底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相似文献   

20.
1 临床资料 患儿,女,62 d龄,因家长发现其双眼瞳孔区发白,于2007年12月15日来我院就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