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小板表面纤维蛋白原结合位点(PAC-1)、膜糖蛋白P-选择素(CD62P)、GPⅡb/Ⅲa(CD41a)和GPⅠb/Ⅸ(CD42b)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用流式细胞术(FCM)观察46例T2DM患者及30例正常人PAC-1、CD62P、CD41a和CD42b表达。结果 T2DM患者PAC-1、CD62P、CD41a异常增高(P0.01),CD42b降低(P0.05)。结论 T2DM患者伴有血小板活化,易导致血栓的形成。  相似文献   

2.
2型糖尿病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表达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为进一步了解2型糖尿病患者血小板活化情况。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了45例2型糖尿病患者及26例正常对照者血小板表面血小板膜糖蛋白GP Ib(CD42b)、GPⅡb(CD41a)、P-选择素(CD62p)及血小板激活复合物(PAC-1)的表达。结果:糖尿病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P-选择素(P=0.04)及PAC-1(P=0.00)表达的荧光强度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而GP Ib表达的荧光强度较正常对照组显著下降(P=0.01);GPⅡb表达则无明显改变(P=0.29)。结论:糖尿病患者血小板活化明显增强,PAC-1的表达可作为GPⅡb/Ⅲa激活更敏感的新型特异性标志。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血小板活化指标血小板α颗粒糖蛋白CD62P、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复合物纤维蛋白原受体PAC-1在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治疗前后的变化规律。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FCM)检测58例住院uA患者外周血中CD62P、PAC-1在治疗前后的表达,同期以24例健康人为对照。结果 UA组的CD62P、PAC-1表达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治疗后明显降低,但仍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UA患者体内血小板处于高度活化状态,PAC-1、CD62P可作为冠心病发生急性事件监测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血小板膜GPⅡb/Ⅲa复合物纤维蛋白原受体(PAC—1)和P选择素(CD62P)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三色荧光标记技术来测定45例40岁以下初发的2型糖尿病患者及20名健康对照组的PAC-1、CD62P的表达率和糖化血红蛋白A1(GHbA1)比率,同时进行治疗前后及与对照组比较。结果初发的2型糖尿病组PAC-1(12.38±3.15%)、CD62P(8.74±2.01%)、GHbA1(9.53±2.73%),其表达分别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的2.67±1.52%(P〈0.001)、1.07±1.41%(P〈0.001)、6.21±1.05%(P〈0.001)。降糖治疗6月后糖尿病组血糖达标,PAC-1(7.38±3.25%)、CD62P(6.26±3.01%)、GHbA1(6.33±1.46%),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差异(P〈0.001)。结论2型糖尿病血小板活化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密切相关。严格控制血糖可以抑制血小板活化,预防血栓性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石慧芳  丁毅鹏  王小智 《中国热带医学》2007,7(8):1359-1359,1361
目的 测定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血小板功能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FcM)检测肺心病患者血小板表面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和PAC-1表达。结果 肺心病急性发作组CD62P和PAC-1荧光强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缓解期组CD62P和PAC-1荧光强度明显较急性发作组明显降低(P〈0.01),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 肺心病患者存在血小板功能异常,其血小板活化在肺心病急性发作的机制中可能起重要作用,监测其指标对肺心病急性发作的诊断和治疗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肝硬化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表达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肝硬化患血小板表面膜糖蛋白与血小板活化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肝硬化患和正常对照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Ⅰb(CD42b),GPⅡb(CD41a),P-选择素(CD62P)及血小板激活复合物(PAC-1)水平。结果:肝硬化患血小板膜糖蛋白P-选择素及(PAC-1)表达的荧光强度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而GPⅠb表达的荧光强度较正常对照组下降,GPⅡb表达则无明显改变。结论:肝硬化患P-选择素,(PAC-10及GPⅠb水平可作为体内血小板活化及出血倾向的标志。  相似文献   

7.
急性白血病初治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急性白血病(AL)初治患者的血小板膜糖蛋白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按随机化同期取样方式,选择21例临床确诊为AL的初治患者,利用流式细胞技术(FCM)和微量全血法,选择针对血小板膜糖蛋白表达活化功能标志物的CD单抗CD62p、PAC-1、CD61、CD4、CD42a、CD42b,并应用二磷酸腺苷(ADP)作为激活剂,以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结果 ADP激活前两组比较,CD62p(t=3.55,P<0.01)、PAC-1(t=2.80,P<0.01)、CD42a(t=2.98,P<0.01)、CD42b(t=3.97,P<0.01)、CD41(t=2.69,P<0.01)阳性表达存在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而CD61(t=0.70,P=0.49)表达则没有明显差异;ADP激活后两组比较,PAC-1(t=2.97,P<0.01)、CD61(t=2.60,P=0.02)、CD42a(t=4.02,P<0.01)、CD42b(t=4.29,P<0.01)、CD41(t=4.73,P<0.01)的表达显示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而CD62p(t=0.33,P=0.75)则没有明显差异.结论 AL初治患者的血小板膜糖蛋白表达存在异常,CD62p、PAC-1的表达增高表明体内血小板的活化功能增强,CD42a、CD42b、CD41的表达下调以及ADP激活后容易解聚说明可能和造血干细胞功能受损、成熟血小板的结构和功能不全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纤维蛋白原受体(PAC-1)和P-选择素(CD62p)的影响。方法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脱水、降压、降糖、调脂、抗血小板、护脑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10m1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1次/d,两组均治疗14d。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PAC-1和CD62p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5%,明显高于对照组82.5%(P〈0.05)。两组治疗后PAC-1和CD62p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但治疗组下降更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并能下调PAC-1和CD62p的表达。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检测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在应用参麦注射液治疗前、后血小板PAC-1(血小板激活复合物-1)和CD62p(p-选择素)表达水平的变化,观察参麦注射液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在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治疗过程中可能的新的作用机制。方法将入选的60例肺心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作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并分别于治疗前、后采静脉血,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比较两组全血活化血小板标记物PAC-1和CD62p水平的变化。同时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结果’冶疗组加用参麦注射液治疗后患者血小板PAC-1和CD62p的阳性百分率分别从(72.63±5.62)%和(52.81±7.42)%下降为(58.42±5.49)%和(42.19±5.46)%,差异具有高度的统计学意义;而对照组未见上述变化。同时对临床疗效观察发现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0.0%和6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可显著提高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其作州机制可能与抑制肺心病患者外周血小板表面PAC-1和CD62p表达,降低血小板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血小板膜CD41b、CD62P的表达与冠心病心绞痛及心绞痛类型之间的关系。方法用流式细胞术分析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及对照组血小板膜CD41b、CD62P的表达。结果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小板膜CD62P的表达显著高于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及对照组(P<0.01);而血小板膜CD41b三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小板膜CD62P表达的增高可能与冠心病心绞痛的发生、发展有关,可作为诊断冠心病心绞痛尤其是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阿司匹林抵抗现象(AR)与PAC-1的相关性。方法经冠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患者80例,服用阿司匹林100mg/d≥7d,以二磷酸腺苷(adenosine diphosphate,ADP)为诱导剂测定血小板聚集率,以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70%定义为AR,〈70%为阿司匹林敏感(aspirinsensitive,AS)。同时测定患者血小板PAC-1的表达阳性率。结果 AR的发生率为20%,两组患者服药后血小板PAC-1表达有显著性差异,AR组患者服药后PAC—1水平显著高于AS组(P〈0.05)。结论 冠心病患者AR的发生率为20%,PAC-1可作为检测AR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小板活化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动脉高压的形成中的可能作用,为肺动脉高压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检测血小板表面GPⅡb/Ⅲa复合物(PAC-1)、P-选择素(P-selectin,CD62P)、血浆纤溶酶原抑制物-1(PAI-1)、D-二聚体(D-D)水平,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COPD肺动脉高压患者PAC-1、CD62P的表达、血浆PAI-1、D-D水平均较COPD组和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同时,PAC-1、CD62P的阳性表达率与肺动脉压呈显著正相关性(P0.05)。结论 COPD存在显著的血小板活化,合并肺动脉高压时血小板活化程度更高。COPD肺动脉高压时,血小板活化程度与肺动脉压呈正相关,进一步说明血小板活化和肺动脉高压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对后者的形成和发展可能具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1.观察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primary thrombocytosis,PT)患者血小板功能指标CD62P、PAC-1、TXB2、6-keto-PGF1α及TXB2/6-keto—PGF1α比值的变化。2.观察PT患者血小板功能指标与血小板数量的相关性。3.探讨可能导致P,r患者血栓发生的机制。方法1.流式细胞仪(FCM)测定血小板表面的CD62P,PAC-1水平。2.ELISA方法测定血浆血栓素A2(TXA2)代谢产物TXB2和前列环素(PGI2)代谢产物6-keto—PGF1α水平。3.观察和比较各组血小板功能的变化及其与血小板数量变化的关系。结果1.阿患者血小板功能指标均高于正常组,P〈0.01。2.胛患者血小板功能指标变化与血小板数量相关性分析结果提示:PT患者各项血小板功能指标与血小板数目之间不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阴患者除血小板数量显著增多外,其血小板各项功能指标亦有明显异常。研究结果表明:PT患者发生血栓的危险因素除与其血小板数目异常增多有关外,还与血小板功能异常活化(血小板活化指标CD62P、PAC-1异常增高)及血浆TXB2、6-keto-PGF1α平衡失调(TXB2/6-keto—PGF1α比值异常增高)有关。而明患者血小板功能指标与其血小板数量之间不存在相关性,故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除按常规治疗予以降低血小板数量外,还应同时注意对血小板功能的干预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小板活化功能对颈动脉粥样硬化(CAS)的影响,以及与血糖控制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34例2型糖尿病患者,监测其血压、血糖、血脂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颈部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将患者分为CAS组(102例),及未发现CAS组(132例)。将CAS组患者根据糖化血红蛋白测定水平分为血糖控制良好组(HbA1C<7%,42例),血糖控制不良组(HbA1C>7%,60例)。应用流式细胞仪和单克隆抗体技术测定CAS组和未发现CAS组不同血糖控制水平时的血小板活化功能相关指标:颗粒膜蛋白140(CD62p)、溶酶体整合膜糖蛋白(CD63)、血小板质膜表面糖蛋白GP-IIbIIIa(CD41/CD61)值。结果:2型糖尿病并发CAS组患者血小板表达CD62p、CD63、CD41/CD61较未发现CAS组患者显著升高(P<0.01),并与血糖水平呈明显相关性,在CAS组患者中HbA1C<7%患者组表达CD62p、CD63、CD41/CD61水平均较HbA1C>7%组明显降低(P<0.01)。结论:血小板活化功能指标(CD62p、CD63、CD41/CD61)在2型糖尿病并发CAS患者中明显增强,并与血糖控制水平显著相关;2型糖尿病并发CAS患者,并且血糖控制不佳患者需早期积极控制血糖,给予抗血小板治疗,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相似文献   

15.
张园  陆欣  金玮 《中国医药导报》2013,(30):54-56,60
目的探讨研究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水平在2型糖尿病患者(2TDM)的中变化及其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6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2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分为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2TDM+CHD组)与单纯2型糖尿病组(2TDM组),每组各80例,同期选择健康体检的非糖尿病患者80例为对照组,抽取空腹血测定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血小板a颗粒膜糖蛋白(CD62P)、溶酶体膜蛋白(CD63)与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vWF—cp)的水平,分析其相关性。结果2TDM±CHD组患者CD62P、CD63、vWF水平分别为(11.3±6.4)%、(13.5±7.2)%、(166.9±18.7)%,显著高于2TDM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vWF—cp活性[(58.7±17.5)%]显著低于2TDM组与对照组(P〈0.05);2TDM组患者CD62P、CD63、vWF水平分别为(7.3±3.5)%、(8.3±4.2)%、(142.3±20.8)%,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vWF—cp活性[(65.4±18.1)%1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直线相关分析表明冠脉病变积分与vWF水平呈正相关(r=0.732,P〈0.05)。结论血浆vWF水平与2型糖尿病发生、发展、内皮损伤有关,且与2型糖尿病冠心病的发生存在一定关联,加强血浆vWF检测在糖尿病发病及冠心病发展的监测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6.
邬伟明  谭劼  洪国斌 《中国热带医学》2009,9(12):2263-2264,2301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血小板活化分子标记物膜糖蛋白PAC-1、GMP-140的变化及其与PH(肺动脉高压)的关系。方法用三色全血流式细胞术测定42例老年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及42例缓解期患者外周血中血小板PAC-1、GMP-140的表达水平,并与30例老年健康对照者及30例非老年健康对照者比较。用超声心动图检测慢性肺心病患者肺动脉收缩压。结果老年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组PAC-1、GMP-140的表达均明显高于缓解期组、老年健康对照组及非老年健康对照组(均P〈0.001),并与肺动脉收缩压呈正相关。老年缓解期组。PAC-1、GMP-140阳性表达率高于老年健康对照组(P〈0.05)及非老年健康对照组(均P〈0.001),老年健康对照组PAC-1、GMP-140阳性表达率亦高于非老年健康对照组(P〈0.05)。老年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组患者PAC-1的变化与GMP-140之间有显著的正相关(r=0.77;P〈0.001)。结论老年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血小板明显活化,其活化程度与PH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枸橼酸钠、肝素、乙二胺四乙酸(EDTA)对流式细胞术测血小板膜糖蛋白PAC-1和CD62P与二磷酸腺苷(ADP)和花生四烯酸(AA)血小板诱导聚集的影响。方法在不同抗凝剂情况下,采用血浆比浊法和流式细胞术观测70例健康志愿者血小板AA和ADP诱导聚集率和两个糖蛋白活化百分率。结果枸橼酸钠抗凝标本AA诱导血小板聚集率与肝素抗凝相当,ADP诱导聚集比肝素抗凝低(P〈0.05),EDTA抗凝标本血小板几乎不聚;CTAD管抗凝标本所测的两个糖蛋白活化百分率最低,枸橼酸钠抗凝高,肝素抗凝活化百分率最高;EDTA抗凝CD62P活化百分率高(仅次于肝素),PAC-1值很低,即EDTA对PAC-1表达是抑制的。结论枸橼酸钠为血小板聚集最佳抗凝剂;CTAD抗凝能最大限度防止血小板体外活化,是流式细胞术测血小板膜糖蛋白的抗凝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脑梗塞患者外周血活化血小板的含量以及临床意义。方法: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脑梗塞患者活化血小板标志物PAC-1和CD62p,并与同年龄对照组比较。结果:脑梗塞患者血小板表面表达PAC-1和CDup的血小板量为13.83±7.20和31.26±19.68,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纽(P〈0.01)。结论:脑梗塞患者血栓的形成与血小板的活化密切相关,活化血小板的检测可以作为脑梗塞早期诊断和病情判断的一项较特异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