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报道应用异体骨和皮瓣移植及支架外固定治疗小腿骨和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并探讨异体骨移植出现的并发症及其处理方法。方法:选择1996-02/2003-02收治的小腿感染性大段骨缺损并皮肤缺损的患者39例,均为外伤造成小腿胫腓骨开放粉碎性骨折及包括皮肤在内的多种组织损伤。其中胫骨缺损长度为7~23cm,皮肤缺损面积为7cm×6cm~28cm×18cm。将患者分为一期修复组19例,先行扩创,再二期行异体骨及皮瓣移植;二期修复组20例,清创后一期行异体骨与皮瓣移植。两组均采用深低温冷冻异体胫骨及带骨膜皮瓣移植、可调式支架外固定,修复小腿感染性骨缺损并皮肤缺损。下肢功能评定参照Enneking系统。结果:39例患者平均随访2年7个月,全部进行结果分析。①患者肢体功能评价结果:一期修复组平均27.40分,肢体功能恢复91%。二期修复组平均28分,肢体功能恢复93%。两组患者术后6周可带外固定支架行走,术后6~8个月可拆支架行走。②移植皮瓣类型成活情况:两组患者共35例皮瓣成活,4例皮瓣远端部分坏死,经二次皮瓣修复,创面愈合。③异体骨与宿主骨干的愈合情况:术后X射线复查,移植的异体骨对位对线好,术后1月骨痂生长,6月后植入的异体骨骨性愈合。④主要并发症:一、二期修复组各2例皮瓣远端部分坏死、1例排斥反应,二期修复组1例外固定松动。结论:应用异体骨及带骨膜的复合皮瓣移植修复,取材方便,可加速骨的愈合,缩短疗程,恢复行走功能,是修复小腿感染性大段骨缺损并皮肤缺损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异体骨及皮瓣移植修复骨与皮肤缺损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外伤及肿瘤引起的四肢骨缺损及皮缺损是创伤骨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严重的四肢皮肤和骨干坏死或感染造成的四肢皮肤和骨缺损,临床上修复起来十分困难,主要是由于骨缺损范围较大,常〉6cm;受伤区常有污染创面,血管受损以及皮肤缺损面积较大。鉴于上述困难,我科2003年3月-2005年3月,应用同种异体骨加自体皮瓣技术共修复骨缺损并皮肤缺损27例,除1例患者出现排斥反应外其余26例患者均获得成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背景:手指离断合并邻近部位皮肤软组织缺损常有发生.传统的处理方法常导致再植手指过短或伤指缺失,而且软组织缺损还要二期覆盖,因此治疗结果不尽理想.目的:观察应用游离的前臂内侧静脉皮瓣修复手指离断合并软组织缺损,对其功能恢复的影响.设计:以患者为研究对象,前后对照观察研究.单位:一所大学医院骨科.对象:选择2000-10/2004-05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骨科收治的创伤性手指离断合并指背或手背软组织缺损的患者11例,男8例,女3例;年龄20~45岁.方法:切取同侧前臂内侧静脉皮瓣,面积为1.5 cm&;#215;1.0 cm~5.0 cm&;#215;6.5 cm,根据缺损软组织性质原方向或倒置后覆盖软组织缺损处.皮瓣远近两端静脉和创面相应处动脉或静脉行端端吻合;一期行13个离断手指再植.供区创面根据缺损大小直接缝合或游离植皮覆盖.术后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早期功能锻炼.主要观察指标:①手指运动和感觉功能恢复情况.②术后皮瓣成活情况.结果:移植的11例静脉皮瓣中9例完全存活,再植的13个手指中12个成活.7例1年随访时,再植的手指运动功能良好;修复皮瓣的感觉恢复不理想.结论:游离的前臂内侧静脉皮瓣可以应用于伴有手指离断的指背、手背的软组织缺损修复重建.该皮瓣具有取材方便、厚薄适中、柔韧性好的优点.感觉恢复不良是其主要缺陷.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下肢皮肤缺损的修复护理方法,提高疗效.方法 对95例小腿内侧皮瓣游离移植修复下肢皮肤缺损的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病情观察、血管危象的观察及术前、术后的护理.结果 1例因循环障碍出现皮瓣部分坏死.其余94例皮瓣成活,患肢外形及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密切皮瓣观察,加强术后护理,预防血管危象的发生,是治疗皮肤缺损、提高皮瓣成活、促进功能恢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分娩疼痛是产妇所共有而个体差异很大的一种不愉快主观感觉 ,在分娩过程中常与恐惧、紧张形成恶性的循环状态 ,影响母儿健康[1] 。近年来 ,随着围产医学的迅速发展和个人生活水平的提高 ,减轻和解除分娩过程中的剧烈疼痛 ,消除产妇因惧怕阴道分娩疼痛而要求剖宫产的心理 ,降低剖宫产率 ,是麻醉科医师和产科医师共同关心的问题。本院自 2 0 0 0年 12月开展笑气 (N2 O)间断吸入分娩镇痛 5 0例 ,取得了明显效果 ,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自 2 0 0 0年 12月至 2 0 0 1年 6月 ,选择住院分娩初产妇 10 0例 ,年龄 2 3~ 30岁 ,孕…  相似文献   

6.
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皮瓣修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各种皮瓣对手指近、中、远节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方法上的选择及应用。方法:1998年1月~2004年8月针对手指近中远节皮肤软组织缺损共99例病例分别采用6种皮瓣修复,其中包括局部血管蒂皮瓣和带皮蒂皮瓣,局部血管蒂皮瓣包括食指背岛状皮瓣、指动脉皮瓣、掌背动脉一指背动脉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邻指皮瓣、鱼际皮瓣、腹部带蒂真皮下血管网皮瓣。结果:全部成活,术后随访1~3年,皮瓣外形、血运、弹性、质地良好,手功能恢复满意。结论: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皮瓣覆盖面积相对较小,但对功能、外形、质地要求高,应根据具体情况及要求选择适宜的皮瓣修复,以期对手功能、外形恢复达到最佳。  相似文献   

7.
背景手指离断合并邻近部位皮肤软组织缺损常有发生.传统的处理方法常导致再植手指过短或伤指缺失,而且软组织缺损还要二期覆盖,因此治疗结果不尽理想.目的观察应用游离的前臂内侧静脉皮瓣修复手指离断合并软组织缺损,对其功能恢复的影响.设计以患者为研究对象,前后对照观察研究.单位一所大学医院骨科.对象选择2000-10/2004-05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骨科收治的创伤性手指离断合并指背或手背软组织缺损的患者11例,男8例,女3例;年龄20~45岁.方法切取同侧前臂内侧静脉皮瓣,面积为1.5 cm×1.0 cm~5.0 cm×6.5 cm,根据缺损软组织性质原方向或倒置后覆盖软组织缺损处.皮瓣远近两端静脉和创面相应处动脉或静脉行端端吻合;一期行13个离断手指再植.供区创面根据缺损大小直接缝合或游离植皮覆盖.术后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早期功能锻炼.主要观察指标①手指运动和感觉功能恢复情况.②术后皮瓣成活情况.结果移植的11例静脉皮瓣中9例完全存活,再植的13个手指中12个成活.7例1年随访时,再植的手指运动功能良好;修复皮瓣的感觉恢复不理想.结论游离的前臂内侧静脉皮瓣可以应用于伴有手指离断的指背、手背的软组织缺损修复重建.该皮瓣具有取材方便、厚薄适中、柔韧性好的优点.感觉恢复不良是其主要缺陷.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小腿外伤合并皮肤缺损骨外露的修复方法。方法小腿外伤皮肤缺损合并骨外露患者87例,采用小腿内侧皮瓣、小腿外侧皮瓣、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外踝上皮瓣及股前外侧皮瓣带蒂移植及游离移植等方法进行修复。结果 87例移植92块皮瓣,1例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远端2cm×3cm部分坏死,经清除换药后愈合,另1例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因静脉回流障碍而拆除缝线,待其肿胀消退后再次缝合后成活,3例伤口少量渗出,经换药后愈合,其余均顺利一期愈合;术后随访6个月~2a,无破溃,且供区功能无影响。结论小腿皮肤缺损并骨外露通过皮瓣移植进行修复,可获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9.
1998年6月—2002年10月,我们应用吻合血管的游离腓骨骨皮瓣移植,修复胫骨和其上皮肤同时缺损4例,获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ADM)与自体薄皮片复合移植15例21处修复皮肤缺损。结果显示植皮区光滑平整,瘢痕增生不明显;病理学检测提示复合皮血管化明显,胶原排列有序,表皮与真皮连接结构重建充分,未见急性免疫排斥反应。表明ADM与自体薄皮片复合移植是一种修复皮肤缺损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11.
文章阐述了研究小腿组织缺损修复的重要意义,介绍了皮瓣修复的类型及方法.其中,重点介绍了皮神经营养血管复合瓣,特别足皮神经营养血管复合瓣修复小腿中下1/3骨及皮肤缺损的重要作用.同时详细介绍了目前国内外非主干营养血管皮瓣,复合瓣的移植修复研究情况,分析了目前在小腿骨及皮肤软组织缺损组织皮瓣移植修复研究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今后在小腿中下1/3骨及皮肤软组织缺损组织皮瓣移植修复中的研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传统的远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切取法旋转点较高,距离受区较远,切取蒂部较长,移植应用受限.选择2004-02/2007-08解放军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骨一科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移植患者7例,皮肤软组织缺损范围2.0 cm×3.0 cm~8.5 cm×6.0 cm,损伤到手术时间 1 d~2年,均并发感染.采用逆行切取法,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轴点在外踝尖上2.0~5.0 cm处,平均3.0 cm,皮瓣切取而积为4.5 cm×2.5 cm~10.5 cm×8.0 cm.所有皮瓣均成活,皮瓣移植后有1例远端部分皮肤坏死,改用小腿内侧筋膜皮瓣移植修复.所有患者均随访6个月以上,患肢能正常步态行走,皮瓣耐磨,有痛觉.应用近踝旋转点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移植修复踝足部软组织缺损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岛状皮瓣修复足踝部皮肤缺损的治疗体会,并总结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腓肠神经营养血管岛状皮瓣修复足踝部皮肤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8例患者治疗后全部皮瓣成活,1例出现皮瓣远端边缘小面积皮肤感染坏死,经换药后愈合。结论腓肠肌神经营养血管岛状皮瓣修复足踝部皮肤缺损成活率高,并发症少,术后感觉恢复好,创伤小,且切取方便简单,是修复足踝部皮肤缺损的理想皮瓣之一。  相似文献   

14.
筋膜瓣包裹组织工程骨修复兔大段骨缺损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组织工程骨的血管化是构建过程中的关键环节.目的:动态观察带蒂筋膜瓣包裹组织工程骨的血管化过程,以及其修复大段骨缺损的一般规律.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5-10/2006--04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创伤骨科实验室完成.材料:6月龄健康新西兰大白兔12只双侧髂骨抽取骨髓分离骨髓基质干细胞诱导分化成骨细胞.圆柱状(3×15)mm多孔β-磷酸三钙为法国贝奥路公司产品.方法:将成骨细胞与β-磷酸三钙复合培养7 d后细胞量达到1×109 L-1为组织工程骨,实验组兔左侧前肢内侧剥离带蒂筋膜瓣(2×1.5)cm包裹圆柱状组织工程骨植入1.5锄桡骨缺损处,对照组于同一只兔右侧桡骨1.5 cm骨缺损处植入未包裹组织工程骨.主要观察指标:植入后2,4,6,8,12周进行大体观察、组织学、放射学、骨密度和放射性核素骨显像检测.结果:①从第4周以后各时间点实验组修复效果均优于对照组,X射线相对阻射值定量分析实验组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骨密度值高于对照组(P<0.05),放射性强度高于对照组(P<0.05).②从第4周以后各个观察点实验组在血管化程度、新骨形成量、材料降解速度、骨缺损修复时间、骨修复改建质量都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蒂筋膜瓣包裹组织工程骨修复骨缺损,4周后,在血管化程度、新骨形成量、材料降解速度及骨缺损修复时间方面均优于无筋膜包裹的组织工程骨,提示早期的快速血管化直接影响到骨缺损修复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5.
自体骨髓移植复合人工骨治疗骨缺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背景:到目前为止,国内人工骨联合自体骨髓移植治疗新鲜骨折、骨缺损方面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尚未见报道。目的:分析自体骨髓移植复合人工骨修复四肢粉碎性骨折骨缺损的作用途径。方法:42例四肢骨缺损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3组,均采用内固定方法修复骨折骨缺损。复合组采用自体骨髓移植复合人工骨,人工骨移植组仅作单纯的人工骨移植,自体骨髓移植组仅将单纯的自体骨髓注射入骨缺损处。所有患者均行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活性检测和影像学随访,观察骨痂形成及骨折愈合情况。结果与结论:在内固定后第3,4,6周,复合组伤肢骨痂形成率、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活性均显著高于人工骨移植组及自体骨髓移植组(P〈0.01)。提示自体骨髓移植复合人工骨较单纯的人工骨移植或自体骨髓移植更能促进早期骨痂反应,加速骨折后骨缺损愈合,缩短骨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6.
背景:到目前为止,国内人工骨联合自体骨髓移植治疗新鲜骨折、骨缺损方面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尚未见报道。目的:分析自体骨髓移植复合人工骨修复四肢粉碎性骨折骨缺损的作用途径。方法:42例四肢骨缺损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3组,均采用内固定方法修复骨折骨缺损。复合组采用自体骨髓移植复合人工骨,人工骨移植组仅作单纯的人工骨移植,自体骨髓移植组仅将单纯的自体骨髓注射入骨缺损处。所有患者均行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活性检测和影像学随访,观察骨痂形成及骨折愈合情况。结果与结论:在内固定后第3,4,6周,复合组伤肢骨痂形成率、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活性均显著高于人工骨移植组及自体骨髓移植组(P<0.01)。提示自体骨髓移植复合人工骨较单纯的人工骨移植或自体骨髓移植更能促进早期骨痂反应,加速骨折后骨缺损愈合,缩短骨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7.
对21例多手指损伤患者采用充分的术前护理准备工作以后进行一蒂多分叶髂腹股沟皮瓣修复手术,术后做好体位护理、皮瓣护理、疼痛护理、饮食护理、并发症的预防及断蒂后功能康复指导。经过精心的围手术期护理,患者多分叶皮瓣全部存活,未发生伤口感染等并发症,1个月后断蒂,皮瓣存活良好,外形美观。手功能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18.
背景:生物性的重建虽能达到修复缺损,重建关节面的目的,但功能上难以与正常软骨一致。应用可降解的聚合物把移植的软骨细胞包埋起来进行移植,可能获得真正意义上的透明软骨。目的:观察以同种异体兔软骨细胞胶原包埋后,点种法移植软骨细胞修复关节软骨缺损的效果。方法:新西兰纯种兔制备膝关节全层软骨缺损后分为3组:分别进行胶原包埋软骨细胞点种法移植、单纯软骨细胞点种法移植和仅在大面积软骨缺损的软骨下钻孔。结果与结论:术后2,4,12,24周观察组织学动态变化,发现胶原包埋软骨细胞点种法移植组能获得透明软骨修复,而软骨细胞点种法组和单纯软骨下骨钻孔组缺损区仅为纤维组织填充,并且胶原包埋软骨细胞点种法移植组兔各期平均组织学和组织化学得分均高于其他两组(P〈0.01)。说明胶原包埋点种法软骨细胞移植能获得透明软骨修复,尤其适用于大面积软骨缺损。  相似文献   

19.
背景:生物性的重建虽能达到修复缺损,重建关节面的目的,但功能上难以与正常软骨一致。应用可降解的聚合物把移植的软骨细胞包埋起来进行移植,可能获得真正意义上的透明软骨。目的:观察以同种异体兔软骨细胞胶原包埋后,点种法移植软骨细胞修复关节软骨缺损的效果。方法:新西兰纯种兔制备膝关节全层软骨缺损后分为3组:分别进行胶原包埋软骨细胞点种法移植、单纯软骨细胞点种法移植和仅在大面积软骨缺损的软骨下钻孔。结果与结论:术后2,4,12,24周观察组织学动态变化,发现胶原包埋软骨细胞点种法移植组能获得透明软骨修复,而软骨细胞点种法组和单纯软骨下骨钻孔组缺损区仅为纤维组织填充,并且胶原包埋软骨细胞点种法移植组兔各期平均组织学和组织化学得分均高于其他两组(P<0.01)。说明胶原包埋点种法软骨细胞移植能获得透明软骨修复,尤其适用于大面积软骨缺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