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临证举隅     
1.神经性呕吐汤×,女,45岁,农民。患者素有胃痛史2年余。1星期前因情志刺激致胃痛加重,呕吐频频,经钡餐 X 线检查未发现器质性病变,诊断为神经性呕吐。1星期来食入即吐,胸胁胀痛,时叹息。经本院门诊对症治疗,病情无缓解,遂介绍来本科针灸。刻诊患者呕吐不消化食物,胁痛嗳气,烦躁不安,舌红苔薄腻,脉弦。症为肝气犯胃,气逆作呕,故疏肝和胃,降逆止呕,取中脘、内关、足三里、太冲穴,用泻法,留针30分钟,出针后嘱服粳米汤1碗。次日2诊呕吐已止,胁痛、叹息全无。为巩固疗效,又针1次,诸恙悉除。按该患者因情志不畅,肝气不舒,横逆  相似文献   

2.
<正>神经性呕吐又称心因性呕吐,以反复发作的呕吐为特征,常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关。该病不伴有其他的明显症状,无明显器质性病变,女性比男性多见,通常发生于成年早期和中期。一般在进食后呕吐,无明显恶心及其他不适,在类似情况下反复发作,常常在呕吐后进食,甚至边吐边吃,呕吐不影响下次进食的食欲。神经性呕吐呈慢性、反复发作性病程,易被容易引起紧张、不快情绪和内心冲突的社会心理因素诱发。中医认为,呕吐是胃失和降、胃气上逆所致的以饮食、痰涎等胃内之物从胃中上涌,自  相似文献   

3.
呕吐是临床常见症状之一,仝小林教授辨治呕吐,在辨症、证、病的基础上强调审因论治,态靶同调。此验案患者幼儿时期伤于饮食,反复呕吐使体重下降,致"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而行手术治疗,术后调治不当,病邪伏留胃腑,呕吐频作,当从"脏腑风湿"论治,以透邪扶正为主;后因胆结石呕吐复发,则治以化石排石;现困于升学压力,肝郁气滞,且久病入络,肝胃不和而致呕吐,故当疏肝活络,和胃止呕。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胃轻瘫(DGP)又称糖尿病胃麻痹或糖尿病胃潴留,是指继发于糖尿病基础上因胃自主神经病变引起的以胃动力低下为特点的临床症候群,如胃脘胀满、早饱、厌食、嗳气、恶心呕吐、吞酸等,为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本文作者于2002年7月~2004年3月应用疏肝养胃法治疗糖尿病胃轻瘫,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四逆散是张仲景所创,功能透邪解郁,疏肝理脾,主治少阴病之四逆证。笔者用其治疗胃神经宫能症、过敏性肠炎、血管神经性头痛、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等每获良效。  相似文献   

6.
三白合剂     
<正>性质功效 理气止痛剂。疏肝和胃,理气止痛。 主治病证 胃脘痛(肝胃不和型),证见:胃脘胀痛,连及两胁,嗳气、矢气则舒,每因情志不畅而症情加重,嗳气频频,或呕吐泛酸,舌苔薄白,脉象小弦。多因慢性胃炎,胃肠神经官能症,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所致的胃脘痛。  相似文献   

7.
患者白××,男,24岁,工人。上腹痛,伴恶心呕吐半年。于1984年1月因居处寒湿而出现上腹部持续隐痛,阵发性加重,持续月余便出现恶心呕吐,多于进食后4~12小时吐出胃内容物。服胃得乐、附子理中丸无好转,身体日趋消瘦,按神经性呕吐治疗亦无效。于1984年11月1日收入住院治疗。  相似文献   

8.
脾胃气滞型:胃脘痛或痛在两胁,暖气呕吐,腹胀或泛酸,舌苔薄白或薄黄,舌红脉弦或弦数,宜疏肝和胃理气止痛,用丹枝逍遥散酌情加枳壳,香附、川芎、陈皮、乌梅、吐酸去乌梅加左金丸,呕吐加半夏.  相似文献   

9.
呕吐是临床常见症状,主要责之于胃,查其胃无器质性病变,也非其他疾病引起而呕吐者,多称为功能性呕吐(即神经性呕吐)。祖国医学文献记载:“有声有物谓之呕,有物无声谓之吐。”实际临床上呕与吐并见,统称为呕吐。胃以和为安,以降为顺,喜润恶燥厌秽浊。临床上无论内伤外感任何疾病,凡影响胃之功能,致使失其和降,胃气上逆者,均出现呕吐。神经性呕吐,虽无器质性病变,但临床上  相似文献   

10.
神经性呕吐是西医学病名,大体属于呕吐的范畴,呕吐多由于胃失和降,胃气上逆所致。呕吐一症,可单独出现,亦可伴于多种疾病之中。从理论上讲呕吐有虚实寒热之分。但神经性呕吐多属寒性。笔者选用参赭半下干姜  相似文献   

11.
神经性呕吐     
神经性呕吐菏泽地直公费医院(274001)武玉书患者,女,19岁,高三学生,1990年7月20日就诊。饭后恶心呕吐年余。始因呕吐较轻,量很少,未治疗,今春以来症状加重,每于饭后必吐数口。地区医院诊为:神经官能症,神经性呕吐。予谷维素、灭吐灵、维生素B...  相似文献   

12.
针刺内关穴治疗神经性呕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神经性呕吐在临床上较为顽固且易于反复,药物治疗的效果常不能令人满意。笔者以针刺方法治疗神经性呕吐11例,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现介绍如下:1一般资料11例患者中,男6例,女5例;年龄18~30岁7例,31~40岁4例;伴有神经衰弱者2例,胃神经官能症4例...  相似文献   

13.
董子亮先生认为胃脘痛多由情志失调、饮食起居失宜引起,病位在脾胃,肝胆与脾胃关系密切,引起胃脘痛原因不同,肝胃气机失调为主要发病机理,董老遵循"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针对基本病机,以疏肝和胃为基本原则,提出"疏肝要结合和胃,和胃又必须疏肝"治疗原则,辨证论治、审证求因,疗效显著善于从肝论治胃脘痛,调畅肝胃气机,通而痛止,创立疏肝和胃方结合辨证加减用药,治疗胃脘痛等消化系统疾病,收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介绍龙江医派著名医家华廷芳对寒地神经性呕吐病因病机的认识及中医临床辨证施治经验。华老重视三因制宜思想,认为寒地神经性呕吐以实证居多,其基本病机为实邪伤胃,胃失和降,气逆于上;辨证施治从“寒燥伤胃”“痰热中阻”“少阳邪郁”“久病生变”4方面进行论述,并附典型医案1则。  相似文献   

15.
刘哲 《河南中医》2016,(3):409-410
胃脘痛的病因主要有外邪犯胃、饮食伤胃、情志不畅以及脾胃素虚等,张庆祥教授认为引起胃部气机失调的主要病变部位主要在胃,且与肝、脾关系密切,主张从肝脾胃三者的角度来论治胃脘痛,方用柴平汤为基本方,具有疏肝健脾,清热祛湿,和胃止痛之功效,主治因脾虚肝郁,湿热内扰,肝胃不和等导致的脘腹胀满,恶心呕吐,嗳气泛酸等为主症的胃脘痛。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疏肝通络汤治疗血管神经性偏头痛的疗效。方法:采用疏肝通络汤治疗偏头痛患者70例,疗程10天。结果:治愈31例,好转3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7.14%。结论:疏肝通络汤治疗血管神经性偏头痛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疏肝和胃汤治疗糜烂性胃炎32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糜烂性胃炎以胃粘膜糜烂、隆起为主要病理特征,主要表现为上腹部灼热样疼痛,咽干口苦,腹胀嗳气,泛酸或恶心呕吐等.病机在于肝郁化热横逆犯胃,并据此制定了疏肝泄热、和胃止痛之法,组方疏肝和胃汤治疗本病,在改善症状及对胃粘膜的修复方面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8.
神经性呕吐是一种较常见的疾病,属于祖国医学呕吐症的范畴中,现将笔者于1984年至1989年之间临床治疗此病40例分析如下:一、淋病例选择本组病人以呕吐为主要症状,治疗前均经过X线钡餐检查及腹部B超检查,排除了胃、肝、胆等脏器的器质性病变,而确诊为神经性呕吐。据中医辨证,其中属肝胃不和型26型,胃阴不足型8例,肝胆火盛型6例。  相似文献   

19.
四逆散为张仲景所创,功能透邪解郁,疏肝理脾,主治少阴病之四逆证。笔者用其治疗胃神经官能症、过敏性肠炎、血管神经性头痛、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等每获良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疏肝和胃汤联合思密达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30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50例。对照组单用思密达治疗,研究组加疏肝和胃中药治疗。结果:研究组临床体征(如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研究组90.7%、对照组7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肝和胃汤联合思密达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较单用西药思密达治疗疗效好,能明显缓解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临床体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