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目的:探讨特选穴电刺激配合运动想象疗法治疗脑卒中后手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将42例脑卒中后手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A组20例、B组11例和C组11例。3组患者均进行偏瘫肢体康复训练,A组患者在康复训练基础上,加用特选穴电刺激及运动想象疗法,B组患者加用针灸治疗,C组只进行偏瘫肢体康复训练。3组均治疗两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后3组患者肢体功能与手功能均有改善,但A组与其他两组上肢运动功能、手指运动功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于B组C组。结论:特选穴电刺激、运动想象疗法与偏瘫肢体康复训练相结合治疗对脑卒中手功能障碍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功能电刺激配合康复训练治疗中凤后偏瘫的疗效。方法:将60例中凤后肢体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给予功能电刺激配合康复训练,对照组则单纯进行康复训练,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功能性步行分级(FAC)、改良Banllel指数(MBI)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FAC、MBI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功能电刺激配合康复训练可明显提高和促进中风后偏瘫的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经皮电刺激治疗仪对针刺治疗脑卒中的辅助作用。方法:60例脑卒中以偏瘫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治疗组30例采用针刺加低频电刺激的方法,对照组30例单纯采用针刺治疗的方法,2组均以10次为1个疗程,2个疗程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在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改善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值均〈0.05)。结论:针刺督脉配合经皮电刺激是治疗脑卒中偏瘫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训练和神经肌肉电刺激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及提高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的效果.方法:将2008年1月~2010年12月的 16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80例,在神经科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早期康复训练及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对照组80例,给予神经科常规治疗加随意自我锻炼.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明显高于对照组57%(P〈0.05).结论:早期康复训练及神经肌肉电刺激对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具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头穴捻转补法配合功能性电刺激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手精细动作与肢体肌力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将86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3例给予功能性电刺激治疗,研究组43例给予头穴捻转补法配合功能性电刺激治疗,2组均持续治疗6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手精细动作恢复情况,记录2组治疗后肢体肌力康复效果,统计2组治疗前后日常生活能力。结果 2组治疗后感觉功能、运动协调能力以及改良Lindmark评分量表总分、Barthel指数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上升(P均0.05),且研究组均较对照组升高幅度更明显(P均0.05);研究组治疗后肢体肌力治疗总有效率为88.3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7.44%(P0.05)。结论头穴捻转补法配合功能性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偏瘫,能明显促进患者手精细动作与肢体肌力康复。  相似文献   

6.
秦勇  许文杰  杨慰  曹云虹 《河北中医》2016,(7):1060-1063
目的观察康复训练联合针刺对卒中后中重度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恢复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92例卒中后中重度偏瘫患者随机分为2组,均予早期药物对症治疗。对照组46例予康复训练,治疗组46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针刺治疗,2组均10 d为1个疗程,每个疗程间隔1~2 d,共治疗6个疗程。比较2组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肢体Fugl-Meyer评分及Barthel(BI)指数评分。结果 2组治疗后NIHSS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下降(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NIHSS评分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0.05)。2组治疗后肢体Fugl-Meyer评分、BI指数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肢体Fugl-Meyer评分、BI指数评分较对照组升高明显(P0.05)。结论康复训练联合针刺治疗卒中后中重度偏瘫,有利于患者神经功能康复和肢体运动功能提高,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眼针疗法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将60例符合标准的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采用眼针疗法配合康复训练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治疗。治疗2个疗程后以简化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进行疗效分析比较。[结果]治疗组经治疗后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评分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46.66%,总有效率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眼针疗法配合康复训练可明显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生物刺激反馈治疗系统对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将30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50例,两组患者均常规进行药物治疗和运动疗法治疗,治疗组配合生物刺激反馈治疗系统进行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评定两组患者的运动功能.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MA,MBI及NFI评分均有改善,但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生物刺激反馈治疗系统可以促进偏瘫患者肢体功能的康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基础药物+康复训练),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经皮穴位电刺激,每日1次,每周5次,4周为1个疗程,采用Fugle-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改良Barthel指数(MBI)量表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患侧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定,并同时进行疗效评价。结果:2组治疗后FMA、MBI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治疗后FMA评分及MBI评分均较对照组上升明显,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经皮穴位电刺激有助于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0.
探讨以运动疗法为主的综合康复治疗早期介入对脑卒中患者恢复期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脑卒中恢复期患者90例,采用以运动疗法为主配合电脑中频治疗,作业治疗,电针灸等康复治疗。康复训练2次/日,电针灸1次/日,中频脉冲2次/日,20日/疗程。采用Brunstrom偏瘫肢体功能评定法评定疗效。结果:90例患者的偏瘫肢体的功能有不同程度的恢复,病后1mon与3mon进行肢体功能恢复比较,上,下肢体功能恢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早期介入以运动疗法为主的康复治疗能促进脑卒中患者恢复期偏瘫肢体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自拟中药解痉方结合针刺及康复训练对痉挛期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8例痉挛期偏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针刺、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加服自拟中药解痉方。4周为1个疗程,所有患者治疗前后均予改良的Ashworth分级、Fugl-Meyer评定法(FMA)和改良的Barthel指数评分法(MBI)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肌张力、肢体运动功能、生活自理能力进行评定,观察治疗后患者肌张力、肢体运动功能以及生活自理能力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肌张力、肢体运动功能以及日常生活能力较治疗前有明显提高(P0.05),加用解痉方的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解痉方结合针刺及康复训练能更有效地改善脑卒中患者偏瘫肢体痉挛,提高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在偏瘫患者手功能康复训练中结合穴位电刺激的疗效及康复周期。[方法]将30例偏瘫手功能障碍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5例),两组均给予肢体功能训练,治疗组在肢体功能训练同时配合穴位电刺激。采用偏瘫手功能分级、腕关节活动度、简化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分法进行疗效评价,比较两组在治疗1个月和2个月时的疗效,同时观察手功能改善所需的康复周期。[结果]在治疗1个月时,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腕关节背伸明显好转(P<0.01),腕关节桡偏好转(P<0.05),其他关节活动度未见明显差异。手功能分级情况及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分表无统计学意义。治疗2个月时,手功能分级和腕关节活动度(背伸、桡偏)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Fugl-Meyer均较疗前有改善(P<0.05),但组间没有差异(P>0.05)。总之,腕关节活动度的好转出现在治疗1个月后,手功能的整体提高在治疗2个月时可以看到明显的疗效。[结论]在上肢功能训练中配合特定穴位电刺激治疗能够有效促进偏瘫患者手功能的恢复,康复周期需2个月以上。  相似文献   

13.
康复训练指导在脑梗死偏瘫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康复训练指导在脑梗死偏瘫患者护理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脑梗死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并给予神经内科一般常规护理。康复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康复训练指导。观察并分析治疗前后患者肢体运动功能(Fugl—Meyer)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采用Banhel指数评定)情况。结果:康复组在出院1、3个月Fugl~Meyer评分及Banhel指数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的康复训练指导能有效改善脑梗死偏瘫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提高生活能力,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医头针与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187例中风偏瘫患者分为治疗组107例与对照组80例,两组均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再用中医头针结合康复训练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1%(P&lt;0.05)。结论:中风偏瘫应用中医头针结合康复训练治疗有利于肢体功能恢复,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推拿合并头部电针对缺血性中风偏瘫患肢肌力及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法将100例缺血性中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40例予即推拿合并头部电针治疗,B组30例予头部电针合并患侧肢体电针治疗,C组30例予单纯头部电针治疗,治疗4个疗程。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采用Lovett肌力6级分级法评定肌力情况,并对所有患者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4个疗程后,A组患者上下肢肌力评分提高明显优于C组(P<0.05),A组略优于B组(P>0.05)。A组和B组的疗效均高于C组(P均<0.05)。结论推拿合并头部电针能较好地促进缺血性中风偏瘫后患侧肢体肌力的提高以及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  相似文献   

16.
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裴君 《上海针灸杂志》2010,29(7):428-430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将5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治疗组采用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2个月后以简化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进行疗效分析比较。结果治疗组经治疗后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评分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0%,对照组为44.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刺配合康复训练可明显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宗涛 《辽宁中医杂志》2012,(7):1391-1393
目的:观察电刺激督脉穴位对脑梗死患者肢体痉挛和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电刺激治疗组(40例)和普通治疗组(40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的药物治疗和基本的康复训练,电刺激治疗组加用督脉穴位(大椎、筋缩、腰阳关和命门)调制中频电刺激,普通治疗组不加任何电刺激,两组均治疗1个月,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临床总有效率及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改良Ashworth评级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进行运动功能、痉挛程度和生活能力的评定。结果:电刺激治疗组和普通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5.0%和75.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电刺激治疗组和普通治疗组治疗后改良Ashworth评级、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及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治疗前后比较有差异(P<0.05);电刺激治疗组上述各指标改善幅度比较显著,与普通治疗组比较,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督脉穴位电刺激可降低肢体的肢体肌张力,改善痉挛状态,提高肢体的运动功能及改善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8.
《陕西中医》2015,(7):914-916
目的:观察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对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08月至2014年10月于我院就诊的脑卒中偏瘫患者10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康复训练,治疗组患者在康复训练的基础上针对具体病情给予针灸治疗,1次/d,7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口眼歪斜、疼痛冷热感觉障碍、头晕头痛、乏力、肢体麻木等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评估患者的临床证候积分;观察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肢体运动的改善情况,用Barthel指数和Fugl-Meyer评分对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分及肢体运动功能进行评定,计算临床治疗的有效率。结果:患者的临床症状经治疗后有所改善,口眼歪斜、疼痛冷热感觉障碍、头晕头痛、乏力、肢体麻木等均有所好转,各主要证候积分较治疗前有所降低,以治疗组的改善程度尤为突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肢体运动能力均有所提高,Barthel评分、肢体运动功能Fugl-Meyer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升高,以治疗组的改善程度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1%,明显低于治疗组总有效率90.4%,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联合康复训练能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的偏瘫症状,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肢体运动能力,疗效确切,彰显中医外治法的优势与特色,值得临床深入研究运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针刺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肢体痉挛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0例脑卒中后肢体痉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针刺治疗。每日治疗1次,10次为1个疗程,治疗4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Fugl-Meyer评测法(FMA)评分、Barthel指数(BI)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联合康复训练可有效抑制脑卒中后肢体痉挛患者的患肢痉挛,加快肢体运动功能恢复,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自拟益气活血通络汤配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偏瘫后肩手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68例中风偏瘫后肩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3例。治疗组采用自拟益气活血通络汤配合康复训练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康复训练。两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对两组疼痛改善程度进行评分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5.71%,对照组为63.6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均能不同程度地缓解疼痛和改善上肢运动功能(P〈0.05或P〈0.01),且治疗组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自拟益气活血通络汤配合康复训练可提高中风偏瘫后肩手综合征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