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就近二十年关于鼻中隔穿孔手术修补的概况,对鼻中隔穿孔的病因、症状、术式及术中所用移植物进行总结,并提出鼻内镜手术修补鼻中隔穿孔的优势.  相似文献   

2.
自2000年6月-2005年8月经鼻内镜下用双翻转鼻中隔黏膜瓣修补鼻中隔穿孔9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鼻中隔穿孔临床上并不少见,手术修补难度大,成功率低。有经验的鼻科医师会根据鼻中隔穿孔的部位、大小及黏膜状况采取不同的手术径路及手术修补方法。我科自20世纪七十年代开始鼻中隔穿孔手术,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1]。现对不同手术径路的优缺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鼻中隔手术由于患者配合不佳、医师经验不足,操作不当,都可能造成术中鼻中隔穿孔或者大面积黏膜损伤,如果处理不当,常会出现术后穿孔,因此也是术者担心的问题。我科在2007年3月~2009年12月对13例术中引起鼻中隔穿孔或黏膜大面积损伤患者进行X线胶片夹板固定法,均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鼻中隔穿孔修补术的方法。方法3例鼻中隔穿孔病人采用鼻内镜联合显微镜下,应用带蒂鼻腔黏骨膜瓣翻转联合鼻中隔减张皮瓣修补术,并用保湿物鼻腔填塞方式。结果随访1~2年,3例鼻中隔穿孔手术修补成功。结论鼻内镜联合显微镜下,应用带蒂鼻黏骨膜瓣翻转联合鼻中隔减张皮瓣修补术是修补鼻中隔穿孔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行带蒂鼻中隔黏骨膜瓣转位联合游离下鼻甲黏膜瓣修补鼻中隔穿孔的疗效及分析手术经验。方法 2006年2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鼻中隔穿孔患者12例,在鼻内镜下鼻中隔穿孔一侧行带蒂鼻中隔黏骨膜转位贴补联合另一侧游离下鼻甲黏膜组织瓣贴补术,术后随访观察鼻中隔穿孔修补创面愈合情况及修补效果。结果 12例鼻中隔穿孔均一期修补成功,随访3个月以上未见再穿孔。结论鼻内窥镜下行带蒂鼻中隔黏骨膜瓣转位联合游离下鼻甲黏膜瓣修补鼻中隔是一种操作方便、安全、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采用孔周黏膜翻转法修补鼻中隔穿孔的疗效观察。方法应用孔周黏膜翻转法对17例陈旧性鼻中隔穿孔进行修复,术后行鼻内镜观察修补效果。结果17例患者采用孔周黏膜翻转法修补鼻中隔穿孔,术后随访2个月~1年,术后2周1例出现穿孔后上缘小穿孔,其他患者未再出现穿孔。结论采用孔周黏膜翻转法修补鼻中隔穿孔,可取得良好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带蒂鼻前庭骨膜瓣显微手术修补鼻中隔穿孔董人禾,高智蔚临床上修补鼻中隔穿孔的方法很多,但效果不尽理想。1978年至1993年,我们采用带蒂鼻前庭骨膜瓣显微手术修补鼻中隔穿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兹介绍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鼻中隔穿孔患者21...  相似文献   

9.
鼻中隔手术穿孔的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鼻中隔偏曲矫正术仍为目前导致鼻中隔穿孔的最常见原因[1,2].手术中黏软骨膜、黏骨膜破损是造成术后穿孔的主要原因之一.受到偏曲形态、部位以及术者操作技巧等诸多噜因素影响,黏软骨膜、黏骨膜破损仍时有发生.本文通过对不同偏曲类型穿孔成功修复的总结,探讨鼻中隔手术穿孔的预防.  相似文献   

10.
修补鼻中隔穿孔对鼻科医生来说是一个挑战,因为采用传统方法修补鼻中隔穿孔成功率低[1].鼻中隔穿孔修补术较多,其中常采用自体组织作修补材料.自从2001-01-2009-09以来,笔者采用鼻内镜下"三明治"法修补鼻中隔穿孔,取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鼻中隔矫正术中一侧或双侧粘骨膜撕裂或双侧对称性撕裂时容易引起鼻中隔穿孔。目前对鼻中隔矫正术中双侧对称性粘骨膜撕裂的修补方法 ,有对撕裂的鼻中隔粘骨膜的各种减张缝合法 ,用颞筋膜或髂筋膜修补鼻中隔穿孔 ,或用鼻甲粘膜修补鼻中隔穿孔 ,以及用鼻中隔矫正术中切下来的鼻中隔软骨放置在两侧穿孔处的鼻中隔粘骨膜之间等。我们自 1999年 3月至2 0 0 1年 3月 ,为 8例鼻中隔矫正术中双侧粘骨膜对称性撕裂的患者 ,用鼻中隔矫正术中切下来的鼻中隔软骨与切除的下鼻甲粘膜彼此缝合后 ,放置在两侧撕裂处的鼻中隔粘骨膜之间 ,来修补双侧对称性粘…  相似文献   

12.
鼻中隔穿孔修补一直是耳鼻喉科医生认为比较棘手的问题之一。目前对有症状的鼻中隔穿孔仍以手术修补为主。2001年4月-2005年8月我科采用鼻内镜下上颌窦前壁带蒂肌骨膜瓣,经鼻底隧道修补鼻中隔穿孔,取得较好疗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鼻中隔偏曲影响患者鼻腔通气及引流功能,导致一系列临床症状,其发生率在16%~79%。传统的治疗方法有鼻中隔黏膜下矫正术和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易引起一些并发症,如鼻中隔穿孔、鼻中隔摆动、鼻外形改变等。2009年韩德民等根据鼻中隔偏曲产生的生物力学原理,设计三线减张鼻中隔矫正法,我们从2009年11月~2011年8月,参照三线减张鼻中隔矫正手术方法进行手术,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4.
目的〓〖HTK〗探讨鼻内镜下应用鼻中隔软骨或筛骨修补鼻中隔穿孔的临床效果。〖HTW〗方法〓〖HTK〗22例鼻中隔穿孔中鼻中隔矫正术所致12例,外伤性穿孔2例,化学物质腐蚀性穿孔2例,激光、微波烧灼性穿孔3例,原因不明3例。鼻内镜下应用鼻中隔软骨或筛骨修补鼻中隔穿孔,形成骨性支架,术后用湿润烧烫伤膏MEBO涂抹创面,促进周边黏膜向穿孔处生长。〖HTW〗结果〓〖HTK〗患者均一次修复成功,穿孔处双侧骨质暴露区域被黏膜完全覆盖25~62d,随访2~3年无再次穿孔,均无手术并发症。 〖HTW〗结论〓〖HTK〗鼻内镜下应用鼻中隔软骨或筛骨修补鼻中隔穿孔安全、简便、有效。  相似文献   

15.
鼻中隔皮肤黏膜交界部穿孔修补是临床上的一个难点,特别是无残余软骨的鼻中隔皮肤黏膜交界部穿孔处理更加棘手,1999年6月~2007年10月我科采用耳屏软骨修补无残余软骨的鼻中隔皮肤黏膜交界部穿孔8例,获得良好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同种异体鼻中隔软骨移植术在鼻中隔穿孔修补中的疗效。方法收集2003—2011年采用夹层法治疗16例鼻中隔穿孔患者,在鼻内镜下行同种异体鼻中隔软骨移植术,术后定期鼻腔清洁和换药。结果15例穿孔I期愈合,1例Ⅱ期愈合,随访1—3年,无穿孔复发及不良反应,有效率100%。结论鼻内镜下同种异体鼻中隔软骨移植术在鼻中隔穿孔修补中疗效显著,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7.
鼻中隔穿孔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20年来国内外有关鼻中隔穿孔治疗的文献中,就鼻中隔穿孔的病因,手术径路,手术修补材料和手术方法进行了详细总结,提出使用复合瓣修补穿孔及鼻腔内黏膜瓣是目前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我科2000年7月-2006年9月收治7例鼻中隔前段穿孔患者,均采用下鼻甲黏骨膜为修补材料行鼻中隔穿孔修补,术后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鼻中隔黏骨膜瓣修补鼻中隔穿孔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近年来,鼻内镜下鼻中隔穿孔修补得到了广泛开展[1~5],其中,以穿孔上下边缘为轴的双蒂黏骨膜瓣翻转法更适合于大穿孔的修补[4,5]。然而,在简化穿孔前后边缘处理,以及鼻中隔偏曲、慢性鼻窦炎的同期处理方面,仍有待进一步探讨。1998年4月~2004年2月,收治4例鼻中隔穿孔伴慢性鼻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中隔带蒂黏膜瓣用于修补鼻中隔穿孔和脑脊液鼻漏的疗效。方法2005年8月~2008年2月北京同仁医院鼻科共11例鼻中隔穿孔和8例脑脊液鼻漏患者。鼻中隔穿孔位于鼻中隔前部,穿孔大小0.8 cm~2.0 cm,在鼻内镜下采用邻近穿孔后上方的鼻中隔带蒂黏骨膜瓣(黏软骨膜瓣)向前下反转覆盖于鼻中隔穿孔黏膜缺损处,对侧采用穿孔前下方带蒂黏骨膜瓣(黏软骨膜瓣)和鼻底黏膜瓣或下鼻甲带蒂黏膜瓣覆盖修补穿孔。8例脑脊液鼻漏患者,2例漏出部位在嗅裂,5例漏出部位在筛顶,1例漏出部位位于嗅裂延续至后筛顶,面积大小为0.1 cm×0.8 cm~0.3 cm×0.8 cm。采用邻近的鼻中隔带蒂黏骨膜瓣反转覆盖于缺损处,必要时黏膜瓣中间夹层钩突或中鼻甲骨片,外覆邻近的鼻中隔带蒂黏膜瓣修补漏出部位。结果11例鼻中隔穿孔和8例脑脊液鼻漏均一次修补成功,随访3个月~3年,未见复发。鼻中隔黏膜转瓣后供区黏膜缺损区在2周后基本上皮化。结论鼻中隔带蒂黏骨膜瓣(黏软骨膜瓣)自身有血供,成活率高,获取容易,取材区域广泛,转蒂距离充足,是修补鼻中隔穿孔和嗅裂和筛顶脑脊液鼻漏的良好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