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刺攒竹为主治疗呃逆58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运用针刺攒竹为主治疗呃逆的临床疗效。方法:108例呃逆患者,随机分为针刺攒竹为主者(治疗组)58例,同时选取内关、足三里、中皖等穴治疗,连续治疗2个疗程。单纯针刺组(对照组)50例,针灸取内关、足三里、中脘等穴,方法疗程同治疗组。疗程结束后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疗效(显效率86.2%,有效率100.0%)较对照组(显效率60.0%,有效率84.0%)为好(P〈0.05)。结论:针刺攒竹为主治疗呃逆可以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的:观察针刺结合穴位注射治疗中风后顽固性呃逆30例的临床疗效。方法:对临床30例患者采用针刺水沟、合谷、攒竹、内关、足三里、中脘、太冲及双侧足三里穴位注射Vit B6 25mg来治疗中风后顽固性呃逆。结论:针刺水沟、合谷、攒竹、内关、足三里、中脘、太冲穴及双侧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该病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攒竹透刺鱼腰对顽固性呃逆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攒竹透刺鱼腰治疗,对照组采用针灸治疗(穴取:天突、膻中、足三里、内关、平补平泻)。每日一次,6日一疗程,1疗程结束观察效果。结果:1疗程后治疗组有效率96.4%,对照组总有效率74%。两组有效率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采用攒竹透刺鱼腰治疗顽固性呃逆疗效确切,方法特别简便,适合临床上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顽固性呃逆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6例,针刺攒竹,中脘、内关、公孙、足三里,合谷、太冲。对照组40例,采用胃复安注射液10mg肌注。2组治疗5日日后比较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5%,对照组为65.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针剌治疗顽固性呃逆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针刺配合拔罐治疗面肌痉挛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红星 《山西中医》2009,25(5):40-40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刺络拔罐治疗偏侧面肌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取人中、风池、内关、合谷、太冲、头维、攒竹、太阳、牵正为主穴,配合阿是穴刺络拔罐。结果:46例中治愈24例,占52.2%;显效13例,占28.3%;好转6例,占13.0%;无效3例,占6.5%;总有效率为93.5%。结论:针刺结合刺络拔罐治疗偏侧面肌痉挛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寻求提高治疗中风后遗症的有效方法。方法:应用阴阳经穴平衡电针法治疗256例中风后遗症患者。结果:痊愈91例,占35.5%;显效120例,占46.67%;好转34例,占13.33%;无效11例,占4.4%;总有效率为95.71%。结论:阴阳经穴平衡电针法治疗中风后遗症疗效满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醒脑降逆活血法治疗中风后顽固性呃逆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入组的30例患者进行针(人中、内关、中脘、足三里、攒竹、天鼎、膻中、膈俞等穴)药(当归、生地黄、桃仁、红花、丁香、枳壳、沉香、川芎、桔梗、黄芪、党参、木香、全蝎、地龙、蜈蚣等)结合的方法治疗。结果痊愈18例,占60%;有效6例,占20%;好转4例,占13.33%;无效2例,占6.67%。总有效率为93.33%。结论醒脑降逆活血法治疗顽固性呃逆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神庭、内关和三阴交穴在针刺治疗偏头痛中的作用。方法:在德国Aachen市门诊工作中,以神庭,双侧内关和三阴交为主穴,双侧合谷、太冲,患侧头维、阳白、攒竹、丝竹空、率谷、四白,耳穴交感、神门、心和内分泌为配穴(调神针刺法)治疗偏头痛患者30例,与常规针刺法治疗28例患者进行对照。观察两组疗效及即时止痛效果。结果:调神针刺法总有效率为90.0%,常规针刺法为75.0%,前者疗效好于后者(X^2=4.57,P〈0.05)。调神针刺法治疗24h后止痛效果远优于常规针刺法(X^2=10.11,P〈0.01)。结论:应用神庭、内关和三阴交穴治疗偏头痛可以取得较常规针刺方法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顽固性呃逆的中医治疗与护理方法。方法对30例脑出血后并发顽固性呃逆患者行针刺双侧内关、攒竹、足三里穴治疗,同时予以中医辨证施护。结果治愈13例,显效1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33%。复发6例,给予同法治疗后治愈。结论对于脑出血伴发的顽固性呃逆进行中医针刺治疗与辨证施护操作方便、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护理操作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中风后顽固性呃逆的疗效。方法:确诊的45例中风后顽固性呃逆患者,均采用针刺双侧内关、三阴交及中脘穴,配合氯丙嗪注射液25mg双侧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结果:45例患者痊愈36例,好转8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78%。结论: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中风后顽固性呃逆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顽固性呃逆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顽固性呃逆48例,通过针刺第一组穴攒竹、内关、扶突、中魁,以及第二组穴肺俞、督俞、膈俞、胃俞、肝俞。两组穴同时应用,10d为1疗程,共3个疗程。结果:经过治疗后总有效率97.10%。结论:针剌以上穴位对于改善和消除顽固性呃逆症状明显,患者易于接受。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醒脑调神针刺法治疗中风后顽固性呃逆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醒脑调神针刺法处方及C1-C5颈部夹脊穴针刺法,对照组针刺内关、攒竹、足三里、中脘穴,连续治疗两个疗程后评定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3%,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醒脑调神针刺法可有效治疗中风后顽固性呃逆。  相似文献   

13.
拔罐配合指按治疗顽固性呃逆6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琼 《四川中医》2007,25(3):101-102
目的:观察拔罐加指按法治疗顽固性呃逆的临床疗效。方法:神阙穴用闪罐法或留罐法拔火罐,指按双侧攒竹与率谷穴配合治疗顽固性呃逆患者60例。结果:治愈56例占93.3%,有效4例占6.7%,总有效率100%。结论:神阙穴拔罐配合指按双侧攒竹与率谷穴能理气和胃、降逆止呃,是治疗顽固性呃逆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龚晓强  王梅花  苏永立  黄涛 《河南中医》2009,29(12):1218-1219
目的:观察头针配合电针治疗顽固性呃逆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8例确诊病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54例)选取双侧额旁1、2线、内关、足三里、太冲穴针刺,进针后,双侧额旁1、2线处针柄接G一6805电针治疗仪,用连续波,频率150—200次/min。对照组选双侧膈俞、内关、足三里、太冲和中脘穴,常规针刺。两组均留针30min,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治愈48例,好转6例,无效0例,治愈率为88.89%;对照组治愈26例,好转20例,无效8例,治愈率为48.15%。结论:头针配合电针治疗顽固性呃逆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针刺内关与攒竹治疗呃逆的疗效差异。方法将46例呃逆患者随机分为内关组和攒竹组,每组23例,分别采用针刺内关穴和针刺攒竹穴治疗,针对起效时间及有效率进行比较。结果针刺内关穴与针刺攒竹穴对于治疗呃逆均有明显的疗效;攒竹组起效时间快于内关组的时间,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刺内关或攒竹治疗呃逆均有疗效,都有降逆止呕的功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电针治疗肿瘤放疗、化疗后呃逆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9例肿瘤放疗、化疗后呃逆患者采用电针攒竹、璇玑、膻中、内关、中脘、天枢、足三里、太冲治疗,观察治疗前后呃逆症状的变化,并评定治疗效果.结果:治愈31例,好转13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9.80%.结论:电针攒竹、璇玑、膻中、内关、中脘、天枢、足三里、太冲为治疗肿瘤放、化疗后呃逆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结核性胸膜炎并发呃逆疗效。[方法]使用前瞻性设计,将55例门诊及住院患者针刺,取穴巨阙、中脘、内关双、合谷双、阴陵泉双、足三里双、三阴交双、太冲双、攒竹双、镇逆(攒竹双+与攒竹二穴形成等边三角形之上角)、翳风双,取仰卧位,无菌针灸针(0.25×25mm、0.25×40mm),先取双侧内关,直刺0.5寸,施平补平泻法;巨阙、中脘直刺2~2.5寸,行捻转补法;双侧合谷、太冲行提插泻法;双侧足三里、阴陵泉、三阴交直刺行补法;双侧攒竹,沿眶上切迹刺入0.5寸,与攒竹二穴形成等边三角形之上角向下直刺或斜刺0.5寸,施泻法,留针30min;起针后针刺双翳风,直刺0.5~1寸,提插捻转强刺激,同时做吞咽动作,施术1min,起针。连续治疗5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呃逆、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判定疗效。[结果]痊愈40例,有效11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2.72%。[结论]针刺治疗结核性胸膜炎并发呃逆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李巍  谭洛  王淑琴 《世界针灸杂志》2013,23(2):48-50,54
目的:观察针刺颈夹脊配合按摩点穴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颈性眩晕提供更优方法。方法:65例颈性眩晕患者针刺双侧颈夹脊、风池,强间透刺脑户、玉枕透刺天杼,并结合按摩点穴,每日治疗1次,治疗16次为一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愈25例,占38.5%;显效18例,占27.7%;有效19例,占29.2%;无效3例,占4.6%。总有效率为95.4%。结论:针刺颈夹脊配合按摩点穴治疗可缓解颈性眩晕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针药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46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梁春雨  盛丽娟 《针刺研究》1998,23(4):303-305
笔者运用针灸与中药结合治疗冠心痛心绞痛46例,疗效满意。治疗方法:以双侧内关、足三里、三阴交为主穴;以生脉散加味为主方。症状疗效:显效16例,占34.78%;有效27例,占58.7%;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3.48%。心电图疗效:46例病人中,有41例有缺血性心电图改变。显效9例,占21.95%;有效19例,占46.34%;无改变者13例;总有效率68.29%。  相似文献   

20.
舌针治疗中风后运动性失语症46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李滋平  符文彬 《新中医》2005,37(11):61-62
目的:观察舌针治疗中风后运动性失语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中风后运动性失语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6例,采用舌针治疗(取穴:心穴、脾穴、肾穴);对照组36例,采用体针治疗(取穴:外金津、外玉液、廉泉、哑门、内关、通里)。12次为1疗程,共治疗2疗程。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48%,对照组为69.44%,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后2组语言能力评分均有所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舌针治疗中风后运动性失语症疗效优于单纯体针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