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魏××,住院号:265192,30岁,孕4产2,于1988年元月29日入院.末次月经:1987年10月3日〈农历〉因停经3月,子宫10周妊娠大小,"B"超报告:双子宫左侧宫内孕,诊断:早孕并畸形子宫.患者于1988年元月3日,孕44天在某市医院做人工流产术,术中顺利.术后7天仍  相似文献   

2.
患者,女性,17岁,农民。患者于1985年3月发现背部有一肿块约4×3cm~2大小,隐痛。肿块逐渐增大,一个月前始感双侧下肢麻木痛,每于仰卧时剧痛。于1985年11月6日入院。体检T37℃。T_9~L_1右脊突旁膨隆,表面见一手术疤痕。局部可触及10×3.5×3.5cm~3大小的肿块,质韧、无明显压痛,脊柱背伸时肿块似可触动,前屈时界限不清。按压肿块时双下肢麻木痛明显加剧。双下肢肌力、肌张力正常,触、痛觉稍减退,右膝反射活跃,左侧较弱。病理反射未引出。其它检查末见异常。  相似文献   

3.
李某,28岁,停经85天,以早孕盆腔包块于1986年4月入院。尿妊免试验四次阳性,门诊两次吸刮皆未见绒毛。两年前曾正常分娩一女婴。查体:子宫大小正常,盆腔左侧触及一7×6×6cm~3囊块,临床疑双子宫。B 超示子宫切面形态正常。子宫左侧见8.5×7×6cm~3腔,内见一胎头光环,胎体及肢体反射,胎心搏动好,据双顶径推算胎儿孕龄约13周,胎儿自由地在羊水内漂游。B 超提示:双子宫,其左侧妊娠。作左侧残角子宫  相似文献   

4.
患者43岁,因停经6月余,要求终止妊娠于1999年3月8日入院。既往体健,孕4产1,20年前顺产一胎。1983年及1990年各引产一胎,均行清宫术。孕期无阴道流血史。入院检查:T36.7℃,P90次/min,R21次/min,血压130/70mmHg。一般情况好,腹部膨隆,宫体轮廓清,宫高22cm,胎位及胎心音不清。肝肾功能正常。入院当日行利凡诺腔内引产术,术后第3天阴道分娩一女死婴,产时出血80ml,产后胎盘未自行娩出,且无阴道出血。3月11日彩超提示胎盘植入。于1999年3月11日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子宫18cm×18cm×16cm,左侧宫角突出,…  相似文献   

5.
<正> 患者女,王××,30岁,1990年初接受输卵管结扎术后,左下腹发生疼痛,不断求医治疗一年半之久,虽使用了很多消炎药物,但疼痛一直没有消失,遂于1991年7月入院。入院后进行剖腹探查术,见左侧卵巢处破裂,有3×2×2厘米的淤血块,同时见宫体部较正常稍大,于是做了左侧附件切除和子宫次全切除术。术后诊断:1、卵巢破裂(疑卵巢妊娠);2、子宫肌瘤。  相似文献   

6.
1 病例介绍患者 39岁 ,因子宫肌瘤左侧卵巢囊肿 ,于 1998年 10月15日入院。该患 1992年因右侧输卵管妊娠在外院行右侧附件切除术。入院后检查 :下腹部正中可见一长约 8cm手术瘢痕。妇科检查 :子宫如妊娠 3个月大小 ,质硬 ,活动尚可 ,左侧附件区可触及一直径约为 8cm的囊性肿物。右侧附件区空虚。B超提示 :子宫肌瘤 ,左侧卵巢囊肿。于 1998年 10月 18日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子宫次全切除术及左侧卵巢囊肿切除术。术中见子宫约有 11cm× 10cm× 10cm大小 ,左侧卵巢肿物为 8cm× 7cm× 7cm大小 ,呈囊性 ,在囊肿上方仅见 2cm×2…  相似文献   

7.
卵巢肿瘤蒂扭转保守性手术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病例报告例1,25岁,已婚,孕0产0。于2004年3月22日入院,患者左侧卵巢肿瘤蒂扭转,肿瘤大小约6cm×6cm×5cm,蒂部扭转一圈半(540°),扭转距手术7h,肿瘤颜色呈暗紫色,盆腔有少量浅红色渗出。扭转复位后,腹腔镜下观察,血运于2min内明显好转,5min内接近正常。行囊肿剥除术,术中见剥离创面渗血活跃,说明血运恢复良好。手术后心率曾一度增快至130次/min,经补液利尿后恢复正常。病理报告为左卵巢浆液性囊腺瘤。例2,23岁,未婚,孕0产0。于2004年5月11日入院,患者双侧卵巢畸胎瘤,右侧卵巢肿瘤大小约4cm×3cm×3cm,左侧卵巢肿瘤大小约6cm×6cm×5cm。其…  相似文献   

8.
<正> 患者,23岁,已婚,停经50天,左下腹疼痛2天,加剧半天。1986年12月11日入院。1个多月前曾有一次左下腹疼痛2天,未治而愈, 检查:下腹部扪及一囊性肿物,上界在脐下2横指,下界达盆腔,左下腹有压痛。妇科检查:外阴、阴道未见异常,宫颈光滑,宫体后倾增大如孕7周,前方扪及一如孕4个月的囊性包块,可活动。B超检查:宫内妊娠,下腹液性包块7.3×19.6×17.5cm~3拟诊卵巢囊肿,尿乳胶试验阳性。剖腹探查:见子宫增大孕7周,左侧输卵管扩大为20×18×10cm~3,瘤薄色暗红,表面光滑,无粘连,以颊部为轴顺时针扭转2周,行左输卵管切除。病理诊断:左输卵管积液伴出血性梗塞。  相似文献   

9.
患者 46岁 ,孕 6产 3,因经量增多 1年 ,于 1997年 9月 2 3日第一次入院。妇科检查 :阴道畅 ,子宫增大约 4月孕 ,质硬 ,附件 (- ) ,入院诊断“子宫肌瘤”于 1997年 9月 2 6日在持硬麻下行剖腹探察术。术中见子宫增大约 15× 10× 10cm ,左侧附件正常 ,右侧附件位置变异 ,附着于子宫体上 ,行全子宫及右侧附件切除术。病检回示 :“子宫肌壁间平滑肌瘤 ,右输卵管积水 ,右卵巢未见异常” ,术后 7天拆线痊愈出院。患者手术后 5 0 + 天感左下腹胀痛 ,逐日加重 ,于 1998年 1月 17日 ,B超探及左侧附件区 7.1× 4.6cm液性暗区 ,于 1998年 2月 2日…  相似文献   

10.
<正> 例1;患者男,26岁。主因右上腹不适伴发烧两个月,于1990年2月14日入院。查体:腹部膨隆,未触及包块,肝区有叩击痛。化验白细胞15×10~9/L,中性0.83、淋巴0.17。B超及CT检查均诊断为左肝外叶囊肿。于1990年2月21日在静脉复合麻醉下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证实,左肝外叶至左叶间裂脏面有-10×10×10cm~3大的囊性肿物,占据整个左肝外叶,呈圆形质软,表面光滑,壁完整,囊壁厚度均匀,囊内有淡黄色潴留液。分离粘连后  相似文献   

11.
患者,28岁,住院号157017,因闭经60天;于1991年3月1日来我院行人流术。1—0—0—1,于两年前曾在外院行剖宫手术。人流术中见阴道壁右上1/3段至右穹窿部有一约4×3.5×3cm~3大小之囊肿,与盆腔相通,囊壁色泽与阴道粘膜相同。宫体前位、偏右,孕60天大小。其左侧可  相似文献   

12.
孙某,女,50岁,因阴道不规则流血1年余来院就诊,妇科诊断为子宫肌瘤,于1990年3月3日入院拟手术治疗,术前X线检查,左侧胸部包裹性积液,左肺占位性病变待排,转内科治疗。体检:P86次/min,心界稍向右移,左下胸部饱满,叩实,呼吸音消失。血Hb117g/L,WBC14.7×10~9/L,N 0.84,L 0.16,BPC300×10~9/L,肝功正常。曾先  相似文献   

13.
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多发于成年或老年人的软组织肉瘤,原发于肾脏者罕见,我科曾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患者,男,57岁。1989年3月16日入院。1989年1月底出现右上腹隐痛,时有右腰胀痛不适。2月中旬发现右上腹有1包块,门诊查体包块约10×10×7cm~3大小,无压痛,呈结节状。不发烧,无血尿及尿路激惹征。食欲及二便均正常。入院查体:T36.8℃,BP120/70mmHg。发育、营养均好。浅表淋巴结不大,腹软,右上腹可扪及13×10×6cm~3大小包块,质硬,边界清,结节状。压痛(±)、可推动。化验检查:尿(-)、ESR26mm/小时。生化正常。B超:右上腹右肾位置见l巨大实性团块,11×12×10cm~3,外形不规则,内部回声不均匀,  相似文献   

14.
张××,27岁,于1982年7月8日入院。患者25岁结婚,月经周期正常。婚后2年未孕,因切盼生育于1982年2月在外院作子宫输卵管碘酒造影示双侧输卵管通畅。同年3月再作诊断性刮宫,宫腔深8cm,刮出内膜做病理检查为分泌期宫内膜。  相似文献   

15.
<正> 1.病例介绍 例1,患者35岁,G_1P_1,入院前3个月余无诱因出现下腹疼痛,右下腹可触及鸡卵大小的包块,质硬,有压痛,不活动。于1995年3月入院。平素月经规律。入院检查:下腹部可触及一肿块,约9×8×8cm~3大小,有轻度压痛,表面光滑,不活动,腹水征阴性。妇科检查:外阴、阴道未见异常,宫颈光滑,子宫前位正常大小,右附件区触及12×10×8cm~3肿块,表面光滑,质硬,有轻度压病。实验室检查:Hb:110g/L,WBC:12.2×10~9/L,尿、便、肝功、肾功检查正常。血沉40mmHg/h,血ECA<4μ/L,AFP:4μg/L。B超:子宫前位、正常大小,于其右侧可见一实质性包块约12.3×9.8×9.3cm~3。入院诊断:卵巢瘤(恶性可能大)。  相似文献   

16.
王××,女,33岁.孕3产1,宫内妊娠37周,于1991年3月2日因妊娠水肿入院.1982年因双阴道而致死产,即行碎胎术分娩。1984年第二次妊娠40周在县人民医院行剖宫取出一女婴。现健在,(?)月经1996年5月6日,预产期1991年1月21日.孕7个月时出现全身浮肿。在当地乡卫生院作妇  相似文献   

17.
<正> 黄脂瘤病亦称为Hand-Schueller-christi-ans病,为组织细胞增生症的一种少见类型。其特征为膜性骨缺损,尤其是颅骨,伴突眼及尿崩症。我院收治一例,通过手术切除,病理证实。现报告如下: 患儿男性,3岁。1980年10月13日入院。入院前1个半月开始多饮多尿,每日饮水1,500cc-2,000cc每夜尿量为1,500cc。精神尚好。无头痛、呕吐双下肢乏力,但步履正常。不烧,食欲正常。查体:发育正常,无肥胖。双眼视力正常,眼球不突出。左侧头顶部可触及颅骨缺损,范围约3×3cm~2大小。其余颅神经检查未见异常。化验:17-羟类固醇 6.6mg/24h 17-酮类固醇 3.85mg/24h X线平片侧位相:颅骨内外板结构正常。顶骨可见3.5×2cm~2大小骨质破坏区,边缘不光滑,周围无骨质硬化。蝶鞍大小形态正常。正位相:颅骨破坏区位于左侧顶骨,因与X线  相似文献   

18.
1 病例介绍 患者26岁,于1393年12月29日以2孕1产宫内孕41周入院待产,孕期经过顺利。因过期妊娠,于1994年1月9日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子宫下段剖宫取胎术,术中娩出一男活婴,重4250g,Apgar评分10分。探查双侧附件:右侧正常,左侧输卵管壶腹部有一约6.0cm×5.Ocm×4.0cm囊性肿物,表面光滑,呈暗紫色,有波动感,术中考虑畸  相似文献   

19.
面部汗腺癌较罕见,临宋上易与鳞状细胞癌及基底细胞癌混淆,诊断主要靠病理确诊,我科收治一例报告如下:患者,男,61岁。住院号271470,因左侧面部肿块五年,伴溃烂流脓血一年余而入院,检查:左侧面部有一3×3×2 cm 的园形肿物,暗红色,表面凸凹不平,中央溃烂,有脓血性渗出物,质硬,高出皮肤,活动度差,有触痛。颈前颌下淋巴结未扪及,入院诊断:面部鳞状细胞癌。于1990年1月8日取活检,病理诊断:鳞状细胞癌,恶性透明细胞汗腺癌待除外。即行肿瘤切除术,术中见部分腮腺组织浸润,故行扩大根治术,将肿瘤和腮腺及面部神经同时切除,术后形  相似文献   

20.
例1:患者,28岁,月经紊乱,量多11年,82年9月发现左下腹包块于83年5月14日入院。17岁初潮,经期10—40天/3—5月,量多。81年结婚,一直未孕,末次月经83年3月28日,持续43天未净,曾两次诊刮,病检结果:子宫内膜增殖。妇检:子宫前倾屈位,大小正常,质中、活动,左侧附件可触及约5×5×5cm~2质硬包块,表面凹凸不平,活动欠佳。右侧附件无异常。血化验。Hb6.5g,RBC2.5万/mm~3,WBC4020/mm~3。于5月21日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