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洁 《养生月刊》2011,(12):1057
艾滋病的医学全名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v Syndrome—AIDS),是人体感染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又称艾滋病病毒)所导致的传染病。通俗地讲,艾滋病就是人体的免疫系统被艾滋病病毒破坏,使人体对威胁健康的各种  相似文献   

2.
林洵 《家庭中医药》2004,11(6):12-13
22年,4000万感染者 2003年世界艾滋病日前夕,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发表了最新的年度报告:全球约有4000万艾滋病病毒携带者,其中250万为不足15岁的少年儿童。艾滋病被发现20多年来,尽管世界各国都在以不同的形式与艾滋病进行抗争,但是全球面临的艾滋病形势依然日益严峻。  相似文献   

3.
张教授简介张孔来,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流行病学教研室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流行病学会会员。现任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副会长,艾滋病工作网络主任,国家控制艾滋病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计生协常务理事等多个社会职务。  相似文献   

4.
祝静 《北京中医》2007,26(1):3-4
艾滋病即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人体所引起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自1981年在美国发现以来,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流行病。全世界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从流行病学、预防医学、治疗学和传统医学等方面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究,取得了许多进展和突破,艾滋病已经成为一个可防可治的疾病。十几年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的实践证明,中医药治疗艾滋病有着药源丰富、药价低廉、毒副作用少的优势,在有效保护和改善患者免疫功能,延长患者生命方面临床疗效确切;中西药协同治疗可起到对西药减毒增效,增加患者的依从性,促进机体免疫重建等作用。2004年以来,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全国开展了中医药治疗艾滋病项目,从最初的5个省扩展到2006年的14个省,并制定了《中医药治疗艾滋病临床技术方案》等一系列技术文件,科学、规范、有序地在全国推广中医药治疗艾滋病工作。2005年5月在北京市中医管理局的领导下,该项目在北京正式启动。其间发挥北京地坛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和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三家艾滋病定点治疗医院的中医药技术和人才优势,将艾滋病的关怀治疗与科学研究相结合,取得了一系列治疗经验和学术成果。为此,我们特从2006年12月6日在北京召开的“国家中医药治疗艾滋病项目北京地区工作总结暨学术交流会”中选取有代表性的文章组成本栏,以期对广大医务工作者防治艾滋病工作有所帮助。[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中医学对艾滋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总被引:21,自引:3,他引:21  
艾滋病即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人体所引起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以免疫系统损害和机会性感染为主要特征.中医学对艾滋病的病因病机尚无统一认识,我们通过对河南地区部分艾滋病患者(均为有偿供血感染者)的观察,对该病的病因病机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6.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艾滋病)是由艾滋病病毒侵入人体后破坏人体免疫功能,使人体发生多种不可治愈的感染和肿瘤,最后导致被感染者死亡的一种严重传染病。1983年,从一名同性恋患者的淋巴结中分离到了该病毒,研究证实这种病毒是引起艾滋病的病原体。1986年7月经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命名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  相似文献   

7.
艾滋病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该病由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 IV)而引起,导致被感染者免疫功能的部分或完全丧失,继而发生多系统、多器官、多病原体的复合感染(机会性感染)和肿瘤等。卫生部2005年报告,截至2005年9月底全国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135630例,其中艾滋病病人31143例,累计死亡7773例。云南省自1989年在边境静脉吸毒人群中发现艾滋病病毒(H IV)感染者后,H IV在静脉吸毒人群中迅速传播。1994年以后,流行速度明显加快。目前H IV从边境局部地区蔓延到全省16个州市129个县(市)区,主要分布在德宏一带(25.1%)。H …  相似文献   

8.
郭会军  于晓敏 《中医杂志》2011,52(11):984-985
发热是艾滋病常见的症状之一。通过对新疆、广东、河南三地区78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HIV/AIDS)发热患者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结合在艾滋病高发区救治的临床体会,认为脾气虚损为HIV/AIDS发热的基本病机。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芪苓益气片对HIV感染者临床症状和体征影响的研究。方法:对103例坚持服用芪苓益气片42个月的HIV感染者,采用自身前后对照,观察其治疗后9个时间点的临床症状、体征积分、卡洛夫斯基积分、感冒次数、体重变化情况。结果:在总积分、大部分症状体征积分、卡洛夫斯基积分及体重情况,自身对照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感冒次数的影响,仅在疗后6、24月末感冒次数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芪苓益气片可明显改善HIV感染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同人群对艾滋病认知、态度与行为的研究现状。方法:对近几年关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和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患者(HIV/AIDS)以及HIV/AIDS的阴性亲属、艾滋病工作管理人员、医护人员对艾滋病的认知、态度和行为研究状况进行归纳、梳理。结果:HIV/AIDS和HIV/AIDS的阴性亲属对艾滋病相关知识及艾滋病3个主要传播途径知晓率较高,对非主要传播途径知晓率较低,安全套使用率偏低;艾滋病工作管理人员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较高,但护士对艾滋病多存在恐惧心理。结论:针对不同人群认知、态度和行为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艾滋病相关知识宣传,已经成为预防艾滋病的最佳手段。  相似文献   

11.
从肠黏膜免疫系统损害探讨AIDS脾虚病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HIV/AIDS患者肠黏膜免疫系统损害促进了机体免疫功能的缺失和机会性感染的发生,AIDS以脾虚为主的中医病机演变过程,与HIV感染所致以肠黏膜损伤为重要表现的全身免疫损伤过程相符合。文章从肠黏膜免疫系统损害角度探讨AIDS脾虚病机,提出健脾扶正以改善肠黏膜免疫功能的中医药治疗AIDS思路。  相似文献   

12.
中研2号治疗艾滋病病毒感染及艾滋病患者29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所有患者均用中研2号治疗,3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进行免疫功能检测指标对比,部分患者(16例)治疗前后进行病毒载量(HIV-Rt-PCR)检测。结果:疗后CD4绝对数升高者8例,14例下降,7例无变化;CD4/CD8比例2例升高,1例下降,16例无变化。CD4绝对数和CD4/CD8比值两项同时上升的2例;新喋呤4例下降,11例上升,1例无变化。6例病毒载量下降,8例上升,2例无变化。从病毒、免疫、体重、症状体征综合判断,总有效率48.28%。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目前世界上已获得批准的抗HIV/AIDs药品与预防和治疗HIV/AIDs并发症的药品及其研发特点。方法参考美国FDA公布的数据和对一些有代表性的相关文献,对1987年以来获得批准的抗HIV/AIDs药与预防和治疗HIV/AIDs并发症的药品归纳、分析、总结和概括性介绍。结果抗HIV/AIDs药在近年来取得了较大进展,除了传统的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RTIs),蛋白酶抑制剂(PIs),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NRTIs)和进入抑制剂(Entry inhibitors)类药物都有新的产品获得批准外,还有诸如整合酶抑制剂和复方抑制剂。但在数量上并不多,每年获得批准的产品仅有2~3种。获得批准的预防和治疗HIV/AIDs并发症的药分为抗生素、抗真菌制剂、抗病毒制剂、抗肿瘤制剂和其他5大类,但这些药多为已获得批准药品又申请用于新的适应证。结论在单种和新种类抗HIV/AIDs新药不断获得批准的基础上,单类型和多类型复方制剂逐渐增多;获得批准的抗HIV/AIDs并发症的药品以已获得批准药品用于新适应证的为多;抗HIV/AIDs及其并发症新药的数量长期处于低水平增长状态。  相似文献   

14.
艾滋病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 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全球首例艾滋病病例于1981年在美国被发现。1981年6月5日,美国亚特兰大市疾病控制中心首次在《发病率与死亡率周刊》上介绍了5例艾滋病病人的病史。1982年将此病正式命名为“艾滋病”。随后,艾滋病迅速蔓延到了各大洲。1985年6月,由上海入境的一名美籍阿根廷青年男性游客因艾滋病住院,治愈无效,死于我国境内。这是出现在我国的首例艾滋病病例。到目前为止我国已有近万人为艾滋病病毒携带者。鉴于艾滋病的广泛流行,并波及世界所有地区,世界卫生组织在1988年…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芪苓益气片对HIV感染者病毒载量的影响,并探讨芪苓益气片对HIV感染者的疗效.方法 对103例坚持服用芪苓益气片42个月的HIV感染者,采用自身前后对照,观察治疗后9个时间点(第3、6、9、12、18、24、30、36、42个月)的病毒载量.结果 患者在服药的42个月间,病毒载量总体呈下降趋势,其中在治疗第18、30、42个月病毒载量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治疗时点与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没有排除同时服用西药对病毒载量的影响.在服药的第3、6、12、18、24、30和42月,病毒载量有效和稳定病例相对较高,分别为97.23%、81.26%、78.57%、86.96%、81.48%、94.74%和75%.结论 芪苓益气片对降低病毒载量有潜在下降趋势,有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6.
对近期召开的中华中医药学会防治艾滋病学术研讨会上的60余篇论文进行分类整理归纳。从卫生管理、防治切入点、中药治疗艾滋病以及合并症等4个方面探讨我国在中医药诊治艾滋病方面的现状。中医药诊治艾滋病已有确切成效,基础研究和诊疗标准等方面的工作仍有待进一步展开。  相似文献   

17.
艾滋病灵长类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动物模型是研究疾病发生机制、药物治疗、疫苗开发的关键.艾滋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由于其特殊性,25年来,一直没有一种真正理想的动物模型,近年来新型艾滋病动物模型发展迅速.综述目前国内外关于艾滋病动物模型研究的最新进展,着重分析常用的灵长类动物,并对各个模型的应用范围,和优缺点进行对比.  相似文献   

18.
随着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在全球范围内的迅速推广,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免疫重建不良已成为HAART后时期HIV/AIDS临床治疗的难点之一。中医药在机体免疫调节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在HIV/AIDS免疫重建不良研究现状探讨的基础上,结合中医药防治HIV/AIDS免疫重建不良的临床实践,提出开展HIV/AIDS免疫重建不良发生的危险因素及中医特点研究、中医药防治HIV/AIDS免疫重建不良的临床方案研究、制定中西医结合防治HIV/AIDS免疫重建不良综合策略三个方面的研究思路,以发挥中医药的特色优势,促进HIV/AIDS免疫重建,从而提升艾滋病临床防治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研究农村地区妇女预防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艾滋病病毒,HIV)、获得性免疫缺乏综合征(艾滋病,AIDS)健康教育干预的近期效果。方法:选取某农村地区妇女HIV、AIDS感染率较高的地区,主要对象为16~60岁的农村妇女150名,对其进行为期10个月的艾滋病健康教育,并发放调查问卷,调查健康教育干预实施的近期效果。结果:150名农村妇女干预前后艾滋病知识掌握率分别为40.0%、85.3%,避孕套使用率分别为26.0%、75.3%,艾滋病自愿了解率分别为21.3%、86.0%,对比可知,农村女性对艾滋病的了解情况、避孕套使用情况以及艾滋病自愿了解意识与干预前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农村地区妇女必要的预防HIV、AIDS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HIV、AIDS预防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HIV/AIDS淋巴细胞亚群与中医证型的关系。方法:选择HIV/AIDS患者276例作为观察组,健康者11例作为对照组,进行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14+、CD19+、CD56+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并对HIV/AIDS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结果:观察组各证型与对照组比较,除痰湿内蕴型外,其余各证型CD3+、CD4+T细胞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各证型之间比较,CD3+T细胞水平气血亏虚兼痰湿型最低,与气血亏虚兼血瘀型、气血亏虚型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CD4+T细胞水平痰湿内蕴型最低,与气血亏虚型、气血亏虚兼血瘀型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痰湿内蕴型CD14+T、CD19+T细胞水平较低,CD56+T细胞水平较高,与其它各证型及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HIV/AIDS淋巴细胞亚群与中医证型有一定的关系,可为进一步研究HIV/AIDS中医证型及病机演变规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