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东坡留给后人数量空前、堪称“苏海”的文化遗产中,有许多养生的精华值得我们研究、继承和发扬光大.东坡养生的论著和经验极为丰富,重视修身养性,是他养生之道的一大特色.“思无邪”乃是东坡十分喜爱的养心诀和座右铭.“思无邪”三字为后世所注目,源于孔子评价《诗经》的名言:“《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日思无邪.”古今学者对孔子这句话的解释和评价甚多,且不尽相同.而东坡则对此有自己独特的见解.相关的论著有:论思之“思无邪”(《思堂记》)、养生之“思无邪”(《续养生论》)、心斋之“思无邪”(《思无邪斋铭并叙》)、内丹之“思无邪”(《思无邪丹赞》)等等.  相似文献   

2.
据《黄帝内经》记载,上古之时,懂得养生之道,重视并坚持养生的人可以尽终其天年,长命百岁。“今时之人”,由于忽视养生不善于养生,反半百而衰。有关论述通过反差极大之比较,强调了养生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养生先养心     
徐德 《气功》2009,(8):682-684
拙作《我的养生之道》(《养生月刊》2005年第5期)一文,谈到老年人养生应先养心,本文谈谈养心,唯抛砖引玉,求教于同仁耳。  相似文献   

4.
养生先养心     
徐德 《养生月刊》2009,30(8):682-684
拙作《我的养生之道》(《养生月刊》2005年第5期)一文,谈到老年人养生应先养心,本文谈谈养心,唯抛砖引玉,求教于同仁耳。  相似文献   

5.
薛艳丽 《气功》2012,(7):606-607
东汉初年有位著名的隐士叫严光,字子陵,一名遵,会稽余姚(今浙江余姚)人。曾与光武帝刘秀同学,相交甚欢。刘秀称帝以后,严光改名换姓,隐居不仕。帝思其贤,便到处派人寻访他。后来齐国有人上书,说是有一男子,披着羊皮裘垂钓于泽中。光武帝便派遣使者征召他人朝,经过三次往返才把他请来。光武帝亲自到馆舍去看望他,想任命他为谏议大夫,他却坚辞不受,并归隐耕种于富春山。今浙江省桐庐县富春江畔有严陵滩,相传为严光归隐钓鱼之处。严光精于养生之道,最后以寿终,“年八十,终于家”。这在当时来说,算是一位高寿者了。  相似文献   

6.
李永谦 《养生月刊》2006,27(7):580-585
中国自古很重视养生,几千年来,劳动人民从生活实践中,体验、观察、积累、总结出了许多能使人们悦心、健康、防病、延年益寿的经验。医学家们又不断地从事实践与研究,给我们留下了大量有关养生方面的文化遗产。纵观历代养生文献资料,按其载体分类,可分为专著类与散录类。中国的养生术其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形成了一整套的方法,被称为养生之道。然而后人在学习、实践前人养生经验的过程中,首先必须明确养生的目的、方法与效果。有人认为养生是老年人的事,其实不然,自古至今,养生的内涵就分为卫生、保生、摄生、道生、养性、养老、养寿…  相似文献   

7.
古人将修身养性相提并论,融为一体,其中许多有益的观点很值得我们借鉴. 一是"说三".其一是孔子的"三戒"论.孔子主张"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足,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这里是说年龄不一样,养生方法就应有所区别.  相似文献   

8.
养生Q&A     
《养生大世界》2009,(8):64-64
这里,是您的、我的、大家的天下您还在为生了病不能及时与专家医生沟通苦闷吗?您还在为不知道如何吃出健康苦恼吗?您还在为不知怎样告别孤独、压力而烦恼吗?请您快快进入《养生大世界》A版博客,这里是渴望健康人的天下,快快来看吧,让您的健康从此有权威的指导,让您的养生之道有更加有效的秘诀。从此,只要轻轻点击,您就可以最快时间内了解《养生大世界》的新鲜咨询,  相似文献   

9.
梁兆松 《气功》2009,(2):166-167
古人将修身养性相提并论,融为一体,其中许多有益的观点很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10.
韩非是战国末期的哲学家、法家思想集大成者,他综合并提出了法、术、势三结合的封建君主统治术,对后人影响很大。由于韩非善于取道、儒、墨诸家之长,其养生之道,亦高人一筹。  相似文献   

11.
苏东坡名轼,字子瞻,宋仁宗景祐三年(公元1036年)生于四川眉山。父苏洵,弟苏辙,与他同以文学成就而著名,并称“三苏”,一起列入“唐宋八大家”。苏东坡除了其词、其诗、其文堪称“文坛三绝”以外,在饮食文化领域,他还有酿酒、做菜、品茶的“养生三绝”。他写过不少饮食诗文,著名的有《猪肉颂》、《酒经》、《老饕赋》等。他不但擅长做菜,善于吃,而且擅长酿酒,善于喝;  相似文献   

12.
班南 《东方养生》2007,(8):135-136
道乐对道徒和信众二者起着修养与教化的作用,也是道乐的最终目的 在道教活动中所使用的音乐统称为道教音乐,它包括道教科仪音乐以及道士在宣道、布道和修身养性时所使用的音乐。  相似文献   

13.
曾庆鸿 《气功》2010,(3):264-265
“不养生”也是一种养生之道,这是王蒙的养生之道。 大作家王蒙曾就养生之道请教过著名学者周谷城先生,周谷城的回答只有一句话:我的养生之道就是“不养生”。王蒙大受启发,联想到生活中有不少人,有的吃补药吃出了大病,有的练气功练得走火人魔,有的炼丹服药把自己毒死,有的练长跑把自己累死,都是因为养生过头的缘故。  相似文献   

14.
胡志勇 《养生月刊》2009,30(12):1136-1138
在中华智慧宝典<论语>里,孔子有15次引用或论及<诗经>.这不仅是他对<诗经>地位、作用及其学习态度、方法的理性阐发,也是他主张以诗养生的生动记载. 首先,孔子提出"仁者寿"(<论语·雍也>)重要养生理念.仁,是孔子对人生价值取向精炼而深刻的概括.<论语>说"仁"有109处.  相似文献   

15.
黄根柱 《气功》2011,(9):772-775
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哲学家王夫之(公元1619—1692年),在他晚年著述中,提出著名的“六然”修身养性格言,蕴含了深刻的哲学道理,对于人们,尤其是老年人修身养性,不无裨益。这“六然”是:自处超然,处人蔼然,无事澄然,有事斩然,得意淡然,失意坦然。老年人记取这“六然”,可从中获取益处,能够平顺、安康、幸福的度过晚年。  相似文献   

16.
孔子的饮食养生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方食疗与保健》 (2005年7月号)刊出“孔子的养生之道”一文指出:“从《论语》来看,孔子的养生秘诀主要有四:1.豁达开朗,修身砺性。……;2.克己修身。……;3.讲究饮食卫生。……;4.邀游于艺。……”  相似文献   

17.
对多数人来说,盛夏在一年四季中,是最为难过的季节。然而一旦掌握了夏季的养生之道,不但能平安愉快地度过,而且对防病健身、延年益寿也大有裨益。夏日之际,当从以下八个方面予以调养。  相似文献   

18.
糖尿病(DM),中医称之为“消渴”,早在《内经》中就有所记载,并提出其病因在于五脏虚弱,过食肥甘,情志失调。根据我们多年的临床摸索,结合中医的养生之道,特提出以下几个方面。改变生活方式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不仅可以帮助人们已病防变,更重要的是做到未病先防。1.起居有常:人应顺应自然界时序的变化,天人相应,按其规律养生防病。春天草木萌芽,夜晚应睡就睡,早晨早起,到院中散步呼吸新鲜空气活动筋骨;夏天是阳气极盛之时,生物茂盛,应夜卧早起,不用过于厌恶躲避阳光;秋天,万物形态已定,秋色清肃,秋风劲急,应早卧以避风寒,早起以领略秋爽,使精…  相似文献   

19.
“中国最后一位儒家”梁漱溟,1893年农历九月初九出生于北京,1988年6月23日病逝于北京协和医院,享年95岁。 生前有不少人向其讨教养生之道,他的回答十分有趣:“少吃多动”。梁漱溟的长寿与信佛吃素有关。他从20多岁就吃素,坚持素食70余年。他平时用餐,除了鸡蛋、牛奶外,其他荤腥一律不沾。  相似文献   

20.
王叔和(201—280年),名熙,汉末至西晋期间高平人,著名医学家、医书编纂家。后魏高湛《养生方》称王氏“专好经方,洞识养生之道”,唐朝甘伯宗《名医录》谓其“性度沉静,通经史。穷研方脉。精意诊切,洞识摄养之道。深晓疗病之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