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周旭文 《气功》2011,(6):487-491
二、以“七情内伤”细说情志病原由 中医学说的“七情”是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反映了人的不同精神状态。在正常情况下,轻微的情志变化一般不会致病。只有突然、强烈或长期持久的情志刺激,如大怒暴跳如雷,大喜乐极生悲,久郁忧思不解。惊恐伤害神志等,超过了人体本身的正常生理活动范围和忍受程度,使人体气机紊乱,脏腑阴阳气血失调,才会导致疾病的发生.常可诱发失眠、眩晕、头痛、心痛、胃痛等病症,甚至中风、癔病、精神病、肿瘤等。由于这些情志刺激是造成内伤病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所以又称“内伤七情”。  相似文献   

2.
周旭文 《养生月刊》2011,32(5):388-391
医生们在诊病时常可发现,各种各样的癌症,及冠心病、高血压、胃溃疡、糖尿病、肝胆疾病、神经官能症、甲亢、头痛、妇科病、更年期综合征等等疾病或症状,都与心理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而其中最主要的心理因素就是负性情绪,即不利于身心健康的情志状态。来自医生的临床病例报道和医学实验研究结果也都表明,抑  相似文献   

3.
二、以七情内伤细说情志病原由中医学说的七情是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反映了人的不同精神状态。在正常情况下,轻微的情志变化一般不会致病。只有突然、强烈或长期持久的情志刺激,如大怒暴跳如雷,大喜乐极生悲,久郁忧思不解,惊恐伤害神志等,超过了人体本身的正常生理活动范围和忍受程度,使人体气机紊乱,脏腑阴阳气血失调,才会导致疾病的发生,常可诱发失眠、眩晕、头痛、心痛、胃痛等病症,甚至中风、  相似文献   

4.
邵海鸥 《河南中医》2014,(7):1367-1368
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活动,是人体对外界事物的不同情感反应。七情内伤的病机有伤及内脏、影响脏腑气机、情志波动。七情内伤会导致月经病、带下病、不孕症、妊娠病、产后病等妇科疾病。情志的异常变化,影响病情发展和预后。本文通过对病机,治病特点的归纳分析,更加突出七情内伤在妇科疾病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情志因素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通常情况下,小儿神气相对怯懦,并且具有较强的易感性,在成人眼中觉得微不足道的一些刺激,也会导致小儿陷入非常大的情绪波动,甚至会导致抽动症状的出现。喜、怒、忧、思、悲、恐、惊任何一种情绪刺激超过一定的程度,均可导致小儿抽动障碍的发生,其中,“怒”和小儿抽动症状的关系最为密切。其致病以肝、脾、心三脏为多见。临床上可通过辨证,采用精神摄养、移情易性等情志疗法治疗此病。此文在中医情志理论指导之下,对七情内伤和小儿抽动障碍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具体研究,并进一步探究情志疗法在具体治疗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6.
李明瑞 《中医杂志》2011,(20):1795-1797
论述了情志学说的理论得失、临床局限和丰富发展途径。认为重视情志变化在致病中的作用,肯定以情胜情治疗心理疾病的效果,是情志学说的理论优势。同时指出忽视诱发情志变化的社会因素和主观因素等,是情志学说的不足。多种情志综合致病高于单一情志致病,情志相胜疗法难于进行临床上的广泛推广等,是运用情志学说指导临床的局限性。借鉴佛教精神疗法的基本原理,把培养良好生活习惯,坚持身体锻炼,塑造理想人格与情志疗法结合起来,是丰富和发展情志学说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试论“内伤七情”与情志护理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030012)王燕宁关键词护理,七情中医学把人的七种情志变化,即喜、怒、忧、思、悲、恐、惊称之为七情。认为七情是人的正常精神状态,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不同反应,又认为突然、强烈或长期持久的情志刺激超过了人体本...  相似文献   

8.
五元学说是藏医学的核心思想,自始至终贯穿了藏医的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药物学、药剂学、治疗学等整个学科领域;但目前对此学说的理解存在偏差,尤其是藏医五元学说与中医五行学说的异同存在一些模糊的观念。本文从藏医药学中五元的基本涵义、五元学说的来源、藏医学中五元学说、五行学说的应用价值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9.
以五行学说及心理学理论为指导,根据土的特性,探讨五行缺土的心理学表现、原因及心理治疗方法。五行缺土的内涵是指因爱、尊重和接纳等这些基本需要没有得到满足而形成的心理问题,临床表现为心理承受能力差、缺少爱与被爱的能力、缺乏安全感、选择困难及自卑等特征;产生原因与先天禀赋不足及后天成长环境有关;可以从补土(爱与尊重)、疏土(调整关系)、泻木(宣泄情绪)及调整母子关系(顺情从欲补其母为所欲为以实母)等切入点进行心理治疗。  相似文献   

10.
五行学说为古代哲学的范畴,中医学理论体系在其形成过程中,受到五行学说极其深刻的影响.中医学五行中金行的特性在<尚书·洪范>中记载为"金曰从革",在多个版本<中医基础理论>教材中"从革" 被解释为金有刚柔相济之性.文章作者在多年的授课经验与对中医学的理解中认为在中医学中金行应与自然界中的"空气"相对应,而非"金属".这一点可以从自然现象、五行的相生相克关系、事物属性的五行归类以及五脏中肺的生理功能等方面来看.  相似文献   

11.
杜青雄 《世界中医药》2010,5(3):199-200
中医是一门科学,笔者试图运用五行学说分析儿科常见病(如“咳喘”和“外感热病”)的传变规律。1疾病可有多种不同的传变方式疾病的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中医而言,感受不同的外邪、人体正气的强弱(包括人体的情志,因为情志是通过影响人体正气,从而影响疾病的发展)两大因素影响着疾病的传变形式。“疾病传变包括病位传变和病性转化。病位传变形式多种多样,  相似文献   

12.
中医“情志相胜”心理治疗的优势、弊端与改进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闫少校  郎俊莲 《中医杂志》2012,53(4):294-296
对中医“情志相胜”心理治疗的特点和优势做了总结,指出该疗法存在的一些弊端,并提出改进对策,以使该疗法更加具有可操作性,方便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经络学说中存在的瑕疵与疑惑,为修正经络学说奠定基础.方法:通过对<内经>、<难经>、<经络学>等记载的经络理论与相关经络研究文献,进行比较对照、分析评价.结果:督脉循行有上有下、方向相悖,分支众多有待探究理清;将督脉与任脉视为二条经脉计入全身经脉串联流注总条数及总长度疑惑是错误的;足阳明胃经胸腹段中有其他经脉的脉气合并而行,足太阳膀胱经背、腰、骶段双线可能属于两条经脉的组成部分,足少阳胆经头部循行线中5个转折分成的6条线段可能分属于两条以上的经脉.结论:客观存在的督脉、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的循行分布状况,可能与目前公认状况相比悬殊较大,因此有必要进行探讨修正.  相似文献   

14.
五行学说是传统医学理论的核心,也是辩证施治的理论基础,但有人认为传统五行学学缺少定量依据。本文首次通过定量计算生命动力元素分布的群子统计力学参数的方法,把人类器官和组织大体分为八大类型。定量地考察了中国传统五行学说与量子(群子)统计力学理论参数之间关系,从而定量地考证了中医学上的五行学说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为建立中医学理论的现代化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五脏相关学说”是邓铁涛提出来的临床学说,其内涵是五脏之间在生理功能上有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它们之间必须相互协调才能保证人体的健康状态,否则就会出现各种病证。其依据脏腑在生理功能上彼此相连相通,在病理演变上互相传变的原理,溶中医脏腑学说、五行学说和病机学说三者为一体.体现了脏腑同病痛机和整体现念。其实质为现代化的“五行学说”。  相似文献   

16.
基于情志学说探讨双心疾病的病因病机,提出相应的治则治法,遣方用药,并结合中医特色心理疗法以论治本病。双心疾病病位在心,与肝、脾、肾密切相关。病性总属本虚标实,虚为气血阴阳不足,心神失养;实为气滞、血瘀、寒凝、痰浊。病机为肝郁气滞、痰瘀互结、心脾两虚和心肾不交。双心疾病辨治思路为:双心同治,重视疏肝;调和营卫,顾护心体;通补兼施,并调兼证;平调阴阳,以和为期。同时,辅以情志相胜法、情志调摄法、移情变气法、五行音乐法、开导劝说法等中医心理疗法以及导引运动、针灸推拿等中医特色疗法,对提升双心疾病临床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五行学说是传统医学理论的核心,也是辩证施治的理论基础,但有人认为传统五行学学缺少定量依据。本文首次通过定量计算生命动力元素分布的群子统计力学参数的方法,把人类器官和组织大体分为八大类型。定量地考察了中国传统五行学说与量子(群子)统计力学理论参数之间关系,从而定量地考证了中医学上的五行学说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为建立中医学理论的现代化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象思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是中国传统哲学思维的核心,当今仍有强大生命力,分为物象和意象,既说明事物客观存在,又解释和归纳其他未知事物。古人在务和去同的观念影响下,运用象思维,形成认识宇宙万物的模式。以象思维为指导,利用五行学说构建五脏系统,并将人体微观物质结构纳入:具有转运物质、能源补给的脾系统,捍卫机体、清除异物的肺系统,总体管理、正负调控的肝系统和保障细胞内外温度、湿度的心、肾系统,冀以探究中医和现代医学相结合的新道路。  相似文献   

19.
"治未病"就是通过各种手段刺激活跃五脏气机、提高机体免疫力、协调物质的代谢,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扶助正气,达到未病先防、早期诊治、已病防变的目的。正如《金匮要略》所言:"若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因此女性在更年期到来之前就应积极地开始进行防治,以推迟更年期和衰老的到来,减轻更年期的各种不适症状,阻止更年期综合征及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提起心身疾病,许多人会感到陌生,其实它是大家的老相识了。诸如高血压病、冠心病、心脏神经症、支气管哮喘、消化性溃疡、过敏性结肠炎和溃疡性结肠炎、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偏头痛、肌紧张性头痛、脑血管障碍及其后遗症、植物神经失调症、眩晕症,以及很多过敏性疾病、免疫性疾病和癌症等对人类健康危害严重的常见病,都属于心身病的范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