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哌甲酯控释剂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抑制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哌甲酯控释剂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儿童临床症状、不同维度(操作性神经心理测查和生态学)抑制功能的影响以及临床症状改善与不同维度抑制功能改善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自身对照研究,对符合DSM-IV诊断标准的28名ADHD患者[年龄(10.8±1.8)岁],使用哌甲酯控释剂(18~54mg/d)治疗4~6周,以ADHD症状评定问卷(父母问卷)为主要临床疗效评价指标,以自编的计算机版本的Go/No Go任务评定ADHD患者操作性神经心理测查的抑制功能,以执行功能行为评定量表(BRIEF)中的抑制因子得分评价ADHD患者生态学抑制功能的情况.结果:经哌甲酯控释剂治疗后,ADHD患者临床症状的总分[(32.8±9.2) vs. (20.7±11.9)],注意缺陷[(18.6±4.1) vs.(11.5±6.1)]及多动冲动评分[(14.2±6.6) vs. (9.1±6.6)]、Go/No Go任务虚报数[(22.0±10.9) vs. (14.8±10.4)],以及BRIEF量表中抑制因子的得分[(2.0±0.5) vs. (1.7±0.4)]较服药前均显著下降(P<0.05);相关性分析发现,ADHD注意缺陷分的改善率与Go/No Go任务虚报数的改善率呈正相关(r=0.42,P<0.05),多动冲动症状的改善率与BRIEF量表中抑制因子的改善率呈正相关(r=0.50,P<0.01).结论:哌甲酯控释剂能有效地改善ADHD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不同维度的抑制功能.BRIEF量表中抑制因子得分的改善与ADHD多动冲动症状的改善相关,操作性神经心理测查的执行功能测定是对临床实践的必要补充.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盐酸哌甲酯治疗后照料者的育儿压力变化。方法:对符合DSM-IV诊断标准的93例ADHD儿童使用盐酸哌甲酯治疗6周,使用ADHD症状分级父母评定量表、Conners父母评症状量表(PSQ)评估ADHD儿童症状,使用CGSQ评估儿童照料者的育儿压力。结果:盐酸哌甲酯治疗6周后ADHD儿童照料者的CGSQ总分(46.7±16.9 vs.40.6±13.6)及三个维度评分均下降(均P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基线ADHD儿童PSQ总分及照料者对孩子的期待越高,照料者基线CGSQ总分越高(β=0.61、0.29,P0.05)。经过治疗ADHD儿童的PSQ减分率、母亲年龄越大及儿童年级越低,照料者的CGSQ减分率越大(β=0.71、0.41、-0.31,P0.05)。结论:盐酸哌甲酯治疗可减轻照料者的育儿压力,症状改善好、母亲年龄大及年级低的儿童照料者育儿压力减轻明显。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执行功能行为评定量表成人版(Behavior Rating Inventory of Executive Function-A-dult Version,BRIEF-A)自评问卷在我国文化背景下的适用性。方法:纳入符合ICD-10诊断的精神分裂症31例、抑郁发作38例,及符合DSM-IV-TR诊断的成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40例,另外选取来自北京大学医学部的2002级临床班学生及其家长、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的职工、北京市九一小学学生的父母共285人为正常对照组。用BRIEF-A自评问卷(包括总分GEC、行为管理指数BRI、元认知指数MI和抑制、转换、情感控制、自我监控、任务启动、工作记忆、计划、组织、任务监控9个因子)进行施测。随机选取40例正常对照间隔3周后再次完成BRIEF-A自评问卷,以评价自评问卷的重测信度;随机选取30例正常对照和38例患者完成执行功能失常量表自评问卷(Dysexecutive Ques-tionnaire,DEX),以评价自评问卷的量表效标效度;随机选取31例正常对照和30例成人ADHD患者完成Stroop色词干扰、连线测试、Rey复杂图形记忆任务、汉诺塔、言语流畅性任务评定,以评价自评问卷的神经心理测验效标效度。结果:(1)BRIEF-A自评问卷的GEC、BRI、MI重测相关系数分别为0.85、0.86、0.78,9个因子的相关系数在0.61~0.76之间(P0.01),GEC、BRI、MI的Cronbachα系数为0.86~0.92,各因子的Cronbachα系数为0.65~0.88(P0.01)。(2)BRIEF-A自评问卷的GEC、BRI、MI与DEX总分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7、0.73、0.70,9个因子与DEX总分相关系数为0.39~0.78(P0.05)。抑制因子与Stroop第三试错误数、字义干扰时、数字字母连线测试转换时间呈正相关(r=-0.28~0.42,P0.05),MI与言语流畅性前一分钟正确数、后一分钟正确数、正确总数、数字字母连线的转换时间呈正相关(r=0.36~0.44,P0.05)。(3)与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匹配的对照组相比,成人ADHD组(除转换、工作记忆、计划因子外)、精神分裂症组、抑郁发作组的GEC、BRI、MI和各因子原始平均分更高[如,总分成人ADHD组(1.76±0.33),对照组(1.55±0.29);P=0.004]。结论:执行功能行为评定量表成人版自评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适用于我国精神疾病患者和正常人群。  相似文献   

4.
学龄儿童执行功能行为评定量表教师版信效度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评价学龄儿童执行功能行为评定量表(Behavior Rating Inventory of Executive Function,BRIEF)教师版在我国的适用性. 方法:选择按DSM-IV诊断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及品行障碍(conduct disorder,CD)患者共185名(病例组,包括ADHD者124例,PTSD者40例,CD者21例)及正常儿324名(正常组),请儿童的教师填写BRIEF教师版和Achenbach儿童行为问卷教师版,请儿童的家长填写BRIEF父母版,并对57名正常和32名ADHD儿童进行Stroop色词干扰测验、数字广度、连线及汉诺塔测验评定. 结果:BRIEF教师版的重测信度为0.65~0.86,内部一致性0.73~0.98, BRIEF教师版与BRIEF父母版、BRIEF教师版与Achenbach儿童行为问卷教师版在部分因子呈正相关(r=0.47~0.88),与神经心理测验在部分因子呈正相关(r=0.20~0.34)(均P<0.01).Lisrel验证性因素分析显示BRIEF教师版8因子结构合理.病例组在BRIEF教师版大部分因子评分上均高于正常组[如,抑制因子:ADHD组(1.66±0.40),正常组(1.36±0.39);P<0.01].结论:学龄儿童执行功能行为评定量表教师版在我国使用信效度良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计算机认知矫正治疗(CCRT)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注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注意障碍诊断标准的72~144个月的患者40例,分为盐酸哌甲酯缓释片+CCRT组(n=20)和盐酸哌甲酯缓释片治疗组(n=20)。从社区选取年龄、智商匹配的正常儿童20例。盐酸哌甲酯缓释片+CCRT组在接受盐酸哌甲酯缓释片治疗[剂量(25.8±3.7)mg/d]的同时进行为期6个月的CCRT干预。盐酸哌甲酯缓释片治疗组在研究期间只接受盐酸哌甲酯缓释片治疗[剂量(26.5±3.3)mg/d]。正常对照组在研究期间不接受任何干预。治疗前后所有儿童均用注意网络范式评估注意功能。结果:干预前,两组ADHD患者在警戒和执行控制子网络上反应时均长于正常对照组(P0.05)。干预后,在警戒子网络上,盐酸哌甲酯缓释片+CCRT组与盐酸哌甲酯缓释片治疗组反应时均长于对照组(均P0.05);而在执行控制网络上,盐酸哌甲酯缓释片治疗组反应时长于盐酸哌甲酯缓释片+CCRT组和对照组(均P0.05)。干预前后组内比较表明,盐酸哌甲酯缓释片+CCRT组经过干预,在执行控制子网络上反应时小于干预前(P0.05)。结论:盐酸哌甲酯缓释片联合计算机认知矫正治疗治疗可改善ADHD儿童的执行控制网络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哌甲酯控释剂(OROS-MPH)治疗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患者临床症状和父母压力的影响。方法:采用自身对照研究设计,对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Fourth Edition,DSM-IV)诊断标准的73名ADHD患者(年龄6~15岁),使用哌甲酯控释剂(18~54mg/d)治疗8周。以父母填写的IOWA Conners量表及研究者填写的ADHD症状评定问卷评估患者的临床症状,并作为主要临床疗效评价指标,以父母填写的父母压力指数量表(Parenting Stress Index,PSI)来评估父母的压力,分别在基线、治疗4周末和8周末用以上问卷进行评估。结果:66名ADHD患儿完成了8周的治疗。经哌甲酯控释剂治疗后,ADHD患者IOWA Conners量表中的注意缺陷/多动因子分、对立/违抗因子分和总分随治疗时间下降(均P<0.001);ADHD症状评定问卷的注意缺陷因子分、多动冲动因子分和总分较服药前下降(均P<0.001);PSI量表的压力总分随时间明显下降(P<0.01),PSI量表中儿童方面分量表中,适应性、父母的接受度、要求、心境、注意不能/多动、父母的强制性6个因子得分均随着时间下降(均P<0.01);在父母方面分量表中,抑郁、角色的限制、配偶关系、孤独、健康状况5个因子得分均随着时间显著下降(均P<0.01)。基线时PSI总分与IOWA Conners量表总分、ADHD症状评定问卷总分呈正相关(r=0.346~0.902,均P<0.01)。结论:哌甲酯控释剂治疗能有效改善ADHD患者的临床症状和改善患者及其父母的压力,提高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组织技能(OST)训练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患儿日常生活中组织技能的改善情况。方法:选取6名小学3年级确诊ADHD的儿童作为研究对象。训练基于OST训练操作手册进行,所有受试者经过13周,共24节课,每周2次,每次1小时的组织技能训练,并比较受试者治疗前后执行功能行为评定量表2(BRIEF2)、SNAP-Ⅳ量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数字划消测验、Piers-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PHCSS)和WEISS功能缺陷量表父母版(WFIRS-P)的评估数据。结果:经过组织技能训练后,ADHD患儿自我监控、情绪控制、工作记忆、计划和组织、行为调节指数、情绪调节指数、认知调节指数和总合成分的下降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t=2.67,3.57,2.96,6.17,2.97,2.65,35.00,13.56;P0.05),SNAP-IV量表的3个分量表的分数及总分数均降低(t=3.08,3.15,4.00,5.25;P0.05);CBCL多动、违纪行为明显减少(t=2.71,3.50;P0.05);自我意识总得分高于治疗前(t=-2.84,P0.05);WFIRS得分和数字划消实验得分与治疗前的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组织技能训练能够改善ADHD患儿日常生活中的组织技能,同时改善了ADHD核心症状。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家庭教养方式干预联合药物治疗对多动症(ADHD)儿童行为及执行能力的影响。方法:收集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多动症患儿92例为研究对象,遵循随机数字表法的分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n=46,予以盐酸哌甲酯片口服治疗)和观察组(n=46,予以盐酸哌甲酯片口服治疗联合家庭教养方式干预),4周为1个疗程,两组均干预两个疗程。分别以ADHD症状分级父母评定量表(ADHD-RS-Ⅳ)、父母用Conners儿童行为问卷(CBCL)、视听整合持续测试(VCPT)评价患儿症状改善程度、行为问题、执行能力。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注意缺陷维度(t=-14.716,P0.05)、多动冲动维度(t=-11.642,P0.05)及总分(t=-17.054,P0.05)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干预后,观察组焦虑维度(t=-5.362,P0.05)、品行问题维度(t=-10.629,P0.05)、学习问题维度(t=-15.858,P0.05)、心身障碍维度(t=-4.010,P0.05)、冲动多动维度(t=-9.986,P0.05)及多动指数(t=-14.043,P0.05)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干预后,观察组注意力商数(t=7.206,P0.05)、综合注意力商数(t=10.233,P0.05)、控制力商数(t=3.998,P0.05)、综合控制力商数(t=4.590,P0.05)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家庭教养方式干预联合药物治疗可改善ADHD患儿症状,减少行为问题,提高执行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Weiss功能缺陷量表父母版(WFIRS-P)中文版的信效度。方法:选取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DSM-IV)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诊断标准的门诊患者123名及正常儿童240名,同时请病例组中39名儿童父母填写执行功能行为评定量表父母版(BRIEF)和ADHD评定量表-IV(ADHD RS-IV),并请进行诊断的医师对这39名患儿进行功能大体评定量表(GAF)评估,以检验效标效度。间隔1~2周,请29名病例组儿童的父母再次填写WFIRS-P量表,以检验重测信度。结果:WFIRS-P量表重测信度为0.61~0.87,内部一致性0.70~0.92(均P<0.05)。WFIRS-P与GAF量表相关系数为-0.29~-0.59,与ADHD RS-IV和BRIEF量表的相关系数为0.32~0.50和0.23~0.71(均P<0.05)。Lisrel验证性因素分析显示WFIRS-P量表5因子结构合理,病例组及正常组相对拟和指数分别为0.97及0.89,近似均方根误差均<0.08。病例组在WFIRS-P量表5因子及总分评分上均高于正常组(均P<0.01)。结论:Weiss功能缺陷量表父母版中文版信效度良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治疗(CBT)对成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患者静息态局部脑功能的影响。方法:被试包括10例18~65岁、符合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Ⅵ)ADHD诊断标准的患者及12例年龄、性别匹配的正常对照。对成人ADHD患者在CBT治疗前分别使用ADHD评定量表(ADHD-RS)及执行功能行为评定量表成人版自评问卷(BRIEF)进行症状、执行功能的评估,并进行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fMRI)扫描,此后进行12次CBT治疗,治疗完成后进行第2次症状、执行功能评估及MRI扫描,以观察ADHD症状、执行功能及静息态局部一致性(ReHo)的变化;对正常对照进行一次ADHD症状、执行功能评估及MRI扫描。结果:CBT治疗后ADHD患者的ADHD症状量表总分[(43±7)vs.(31±7),P0.01]、注意缺陷分及多动/冲动分降低,BRIEF中的监控[(15±2)vs.(11±2),P0.01]及组织因子[(19±5)vs.(14±4),P0.01]的分数降低。在脑功能层面,治疗前,成人ADHD患者默认网络内脑区(左侧海马旁回)及双侧前扣带回ReHo值低于正常对照,治疗后,成人ADHD患者默认网络内脑区(右侧海马旁回)及额-顶网络内脑区(右侧中央前、后回及左侧中央后回)的ReHo值增高,但右侧额上回的ReHo值仍低于正常对照(P0.05,团块体积3051mm3,校正后P0.01)。结论:CBT治疗可以改善成人ADHD患者的核心症状及认知功能,对默认网络内(海马旁回)及额-顶网络内(双侧中央前后回)脑区功能可能有影响,此脑功能的改变可能是ADHD症状和执行功能改善的神经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